《苏州园林》.doc_第1页
《苏州园林》.doc_第2页
《苏州园林》.doc_第3页
《苏州园林》.doc_第4页
《苏州园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洋湖镇中心初中初二语文(上)导学案第 周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主备: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 题】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掌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2、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理解作者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3、体会语言的准确性。4、了解我国园林艺术成就,培养审美情趣。【学习重点】1、理解苏州园林的图画美。2、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习难点】1、以“总分总”结构说明事物的方法。2、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学习过程】导 学 内 容记录(复备)预 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轩榭( )丘壑( )镂空( )斟酌( )( ) 二、解释词语。标本: 丘壑: 嶙峋: 因地制宜: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珠光宝气: 三、填充。苏州园林的体裁是 ,作者是 。四、阅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第 一 课 时叶圣陶,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本文是他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整 体 感 知一、朗读课文。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a、b、2、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二、仔细阅读并理解课文3至6节。1、文章主要从苏州园林的哪些方面说明其特点的? 2、“布局”“配合”“映衬”四个词的位置为何不能调换? 3、朗读第3节,思考: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 这一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朗读第4节,思考:苏园主人造假山遵循的是什么原则?如何理解“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3、朗读第节,思考: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第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朗读第6节,思考:苏州园林采用哪些方法体现近景远景的层次?第 二 课 时一、复习: 1、工匠们在设计园林宫殿的时候,为什么不讲究对称呢? 2、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池沼的挖掘都很讲究艺术。设计师是如何设计的呢?3、花草树木的栽种和修剪是怎样体现画意的?4、苏州园林是如何解决近景远景层次问题的?5、苏州园林的细部设计包括哪些内容?二、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三、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四、请总结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五、找一找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六、文章以说明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请举例。练 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轩榭( )丘壑( )镂空( )斟酌( )( )四、阅读第2节,完成习题。1、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4、把“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教(学)后记:注意节奏,要求读得流利,顺畅。体会各自的作用。课外训练 云水洞北京周口店西20余里,有一座上方山。在山影林间,掩映着一簇规模庞大的庙宇兜率寺。在这座古刹西南方3千米的山腰上,有一个深邃的洞穴,名曰云水洞。这是一座规模很大,奇特异常的“地下深洞”,人称“地下宫殿”。云水洞深600余米,由七个厅堂和一个150米长的入洞通道组成。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从厅顶垂下来的石乳和与此相对的地面石笋,玉肌冰肤,千姿百态,难以名状。有的像十八罗汉,有的像猴子吃桃,有的状物,有的貌人,无不惟妙惟肖,各尽其妙。洞中一厅、三厅各有一泉,曰黑龙、白龙,水清洌,可饮。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11)原来,这是石灰岩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地形。(12)据研究认为,在过去地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上方山地区气候湿热,地下潜水在石灰岩的裂隙中缓缓移动,年深日久,流水穿石,造成了云水洞的雏形。(13)再加上后来地壳上升,洞体在溶蚀中不断扩大,便形成了今天规模的云水洞。1、云水洞的特征是 。2、句中“600余米”具体说明 。3、两句主要运用了 这一说明方法,意在说明 。4、选文句运用生动的说明文字意在说明:_。5、选文1113句介绍了云水洞的 6、句“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7、说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苏州园林答案一、朗读课文。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b、作比较的方法。2、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引导学生形成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印象。二、仔细阅读并理解课文3至6节。1、文章主要从苏州园林的哪些方面说明其特点的? 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2、“布局”“配合”“映衬”四个词的位置为何不能调换?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3、朗读第3节,思考: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 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这一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比较和打比方。4、朗读第4节,思考:如何理解“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突出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3、朗读第节,思考: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第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4、朗读第6节,思考:苏州园林采用哪些方法体现近景远景的层次?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为了避免一览无遗、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第 二 课 时一、复习: 5、苏州园林的细部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彩绘也“自出心裁”。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二、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总分总”的结构。先高度概括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再用较多的笔墨分项说明苏州园林四个大方面的具体特征,接着用简略的语言点明苏州园林细部的特征。三、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分说部分是按照先主后次,从局部到细部的思路来写的。练 习四、阅读第2节,完成习题。1、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四个“讲究”上。3、C 4、把“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