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命教育开创丰富人生.doc_第1页
体验生命教育开创丰富人生.doc_第2页
体验生命教育开创丰富人生.doc_第3页
体验生命教育开创丰富人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實務篇體驗生命教育 開創豐富人生李枝桃南投縣埔里鎮宏仁國民中學校長從前些日子電視明星應采靈的女兒徐子婷為情跳樓自盡至最近的五股資優生上吊自殺,每每傳出自殺事件,大家便開始討論生命教育的議題,而討論的焦點也總是放在如何紓解壓力、幫助孩子走出陰霾,或防堵自殺上面,這些議題的討論並非不重要,但畢竟只是事後的處理及消極的防堵作用,而且這些措施往往必須仰賴專家來處理,非學校一般教師之力所能及的。因此學校要推廣生命教育,依我之見,應放在帶領孩子認識生命之美、體驗生命之美,進而讓孩子能尊重、珍惜生命。記得有人如此描繪生命,說生命是一場莊嚴溫柔之旅,是的,生命真的是一場莊嚴與溫柔之旅,不論是愛或失望、自由或掙扎、歡樂或滄桑都錯綜交織出生命的風華,生命的美好。當然我們這麼描繪生命,有些孩子是不了解的,他們或許因一時受挫,或不滿所處的環境,便以悲觀態度來看待生命,但其實我們若試著教他們打開心靈之窗,讓他們了解枝頭上初萌的嫩芽或飄然落下的紅葉,都是生命之美,鳥囀蟲鳴、大地呼息,那也是生命之美,只要具備一雙清明的眼、一顆細膩的心,便可感受到生命的躍動,他正試著告訴我們:生命正在進行一場莊嚴溫柔之旅。為此,我們要熱切的推展生命教育,讓大家感受到生命之美,尤其是對懵懵懂懂因著成長的困惑、學業的壓力或其他種種的迷思,誤以為生命是痛苦,所以便以消極的態度想逃避生命的青少年,我們更該引導他們認識生命,了解生命的美好不代表生命一定要順順利利,順境固然可喜,但逆境更是豐富生命的要素,再者也要讓他們了解每個人的生命與週遭的人事物有著密切的關係,重視生命不光是愛自己而已,還要擴及到週遭的人事物。現今各級學校都非常重視生命教育,但為人詬病的是生命教育之實施往往流於形式,不是虛設一個組織,有名無實,就是設定一周或一個月辦理宣導,熱熱鬧鬧後便消聲匿跡,再不然便只是辦些以生命教育為主軸的語文競賽而已。其實生命教育是生活的、是自然的、是在我們一呼一吸中、在我們週遭一事一物中,生活中處處可見生命教育的題材,也時時可進行一場精采的生命教育分享課程,究竟應如何推廣生命教育才能收到真正的成效,雖各校各有其作法,不過依筆者之見,在推廣生命教育時仍應掌握以下幾點原則。 讓孩子知道做我真好:每個孩子皆有其優缺點,我們應引導孩子從認識自我開始,知道自己的強處,但也要知道自己脆弱的地方,然後讓孩子能肯定自我,明白自己與他人一樣,有過人之處,當然也有不如人的地方。在筆者過去的訓導經驗中,發現行為偏差的孩子往往肇因於自卑感作祟,以為自己是沒有用的、不受重視的,所以在欠缺目標與理想下,便以特立獨行來表達對大人、家庭、社會的不滿,而孩子之所以有自卑感,又往往因為學業上低成就讓家長或老師責罵,尤其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情況下,學業上低成就的孩子更是容易放棄自己。因此學校在推展生命教育,首要的工作便是傾聽孩子的聲音,帶領孩子閱讀自己,衷心喜悅的接受自己,了解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獨特的,也是世界上重要的人之一,除了接受自己外,也能擴大到能欣賞別人、悅納別人。當然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師長,除了積極幫孩子認識自我外,也要排除智育掛帥的心態,並能幫助家長發掘孩子的多元智能。而對於身心障礙的孩子,我們責無旁貸的要好好照顧之外,也應引導他們能以正向思考積極轉念,誠如口足畫家謝坤山常說的:不要看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而要看自己所擁有的,我們應教導孩子正視自己的傷殘所帶來的不便,然後鼓舞他們活初生命的光彩,而不是一味的因同情可憐而幫他們安排所有的細節,陳之藩先生曾說過:用自己的血肉,痛苦的與寂寞的砂石相摩,蚌的夢想是一團圓潤的回映八荒的珠光。,若能引導他們將生命的苦痛轉化為上進努力的動力,他們生命必能因之而有耀人的光芒。在無常生命中培養處變的能力:許多人都知道生命是脆弱的、是無常的,所以總告訴大家要把握今日,能活在當下,而對昨日不憂,明日不怨。但這樣的道理無法讓孩子深刻體認,而且就算孩子真的體認到生命無常,也頂多是增加其惶恐罷了,我們真正要做的是讓孩子了解生命無常是正常的,不需要恐慌,需要的是培養應變的能力,例如九二一地震是個生命無常的好體裁,在那樣的情境下,便應積極教導孩子如何面對生命的轉折,將悲傷化為智慧、力量,誠如當生命陷落一書中所提的要想不再抗拒生命,就要直接面對生命、,能夠欣賞、能夠洞察、能夠敞開心胸這才是慈悲的要義。因此在九二一地震後,校園重建時期,大家在鐵皮搭建而成的簡易教室裡上課,深受燠熱難當之苦,那時便有許多學校想出許多的應變方法,例如種瓜果,藉瓜果藤葉攀爬到屋頂抵擋艷陽,或者裝設洒水設備、屋頂抽風設備,降低教室的溫度,更有人想到要求每名同學將帶到學校的飲用水放在冷凍庫裡結冰,第二天帶到校集中放在電風扇前,借風力的吹送來增加教室的涼意等等,這些便是最佳的生命教育,所以我們應藉一些情境(實境或模擬皆可)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解決的辦法,如果孩子能真正參與便能學到:在最困難的時期卻能煥發出最強的生命力,只要有應變能力,無常的生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無常的生命中呻吟、頹廢、自我放棄。生命教育應教導孩子追求自我實現:所謂自我實現不僅止於自我理想的實現,而是要擴大到敬業樂業及精神上的提升,所謂敬業樂業表現在學校教育上就是要教導孩子盡本份,認真看待並做好每一件事,因此平日學校便須特別注意生活教育,要指導孩子確實的做好該做的事情,另外老師對同學的誇讚也應重在過程的努力,而非一味的看待成果的好壞。讓孩子不再斤斤計較於結果的成敗,而能因為堅持、負責、認真而驕傲。除此之外,還要教孩子在行有餘力後能服務人群,因為助人是最能讓孩子體會自我的重要與價值的方法,因此學校應多利用空白課程或假日帶領學生到社區服務,或者到慈善單位擔任義工,在助人為樂的活動中讓孩子培養心中的一份愛,並能為其人生規劃一個種福根播善緣的理想。生命的真諦從生活中尋找:生命既然是一種體驗,便須從生活中尋找其真諦,而不是依賴老師諄諄教誨傳授愛的真諦,唯其由體驗中獲得才能更加深其印象永誌不忘,記得有一名警官說過讓飆車族省悟的最好方法就是待他們看車禍死者的慘狀,或者帶他們看車禍重傷的植物人,因為血淋淋的事實最叫人震驚。當然我們不須採取如此激烈的做法,但是我們卻可藉各種活動,讓孩子能自我領悟。也可藉由身邊所發生的小故事來與同學分享,聽故事並非孩子的專利,從小孩到老人大家都喜歡聽故事,故事的啟發性绝對勝過長篇大論,所以運用小故事來分享不但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也能讓孩子有深刻的體悟。例如面對意志頹廢的人時,我喜歡講枯井的故事:一匹驢子不慎掉落在枯井中,面對深邃的枯井,大家束手無策,一天天聽著驢子哀嚎,大家覺得不忍,在長痛不如短痛的情況下,大家決定活埋了驢子,於是大家把泥土往枯井中倒,泥土倒進去正掉在枯井裡驢子的身上,驢子便將泥土甩掉,就這樣一直甩,驢子腳下的土愈來愈高,最後驢子終於得救。一個簡單的故事,不需要刻意去解釋泥土的表徵,孩子便知道泥土代表困境,抖落身上的泥土,才能得到活命的機會,衝破困境,才有成功的機會。生命教育的題材在生活中隨手可得,任何一件小事,若能以敏銳的心將之意義化、故事化,再傳神的說給孩子聽,生命教育便可落實於無形,又哪裡一定要用道理或訓斥的方式來教育呢?生命教育的落實在老師的以身作則:大家都知道言教不如身教,當學校教育在呼籲著生命教育的落實,老師卻以輕蔑的態度對待學業表現差的學生,如何能讓孩子知道尊重他人?又如何能讓孩子知道肯定自己、悅納別人?更如何讓孩子體認生命的終極目標在自我的實現?例如曾有一位老師在學校中打殺一隻狗,血淋淋的展現在孩子的面前的是對生命的不尊重,如此反教育的老師,即使他有三吋不燗之舌,亦無法教人信服。因此學校推展生命教育,與其辦理華而不實的活動,還不如先從老師的身教開始,尊重每個孩子,視他們為獨一無二的寶貝,歡欣樂觀看待每件事、熱心關懷週邊人事物,孩子便會在老師的身教影響浸濡下而領會生命的寬廣。生命的美在萬事萬物共生共榮:一般學校在推展生命教育,往往著眼在對人生命的尊重或防治自殺等,其實生命教育不該如此狹隘,他的範疇該囊括世界的萬事萬物,例如放學後帶著孩子坐在草地上靜靜的吹風是生命教育;給哭泣中的孩子一個依靠的肩膀也是生命教育;與孩子一起整理、佈置環境是生命教育;和孩子一起做資源回收也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侷限於場所、題材、對象,只要有一顆細膩的心、一雙清明的眼,教導孩子幸福的人生是能夠寬容與悲憫眾生的人生,這樣也就能真正落實生命教育於無形中了。鴻海集團的總裁郭台銘說過:格局決定在一開始你的心理怎麼想的;,一個機關、一件事的格局是如此決定,那麼孩子的格局呢?我覺得是決定在一開始我們的教育是怎麼教的,我們若要讓孩子能在其一生中,發揮其長才,悅納他人、助人為樂,活得有尊嚴又快樂,便不能只是孜孜矻矻於智育的教學活動,而要真正讓孩子體會到生命之美。讓孩子能了解並體悟到掌握生命的豐盈的人是自己,只要腳踏實地的生活,不要追尋虛無縹緲的目標,只要正視現實處境,不管現實是美麗或醜陋,正視他便能安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