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职工为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忙”过时效.doc_第1页
受伤职工为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忙”过时效.doc_第2页
受伤职工为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忙”过时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受伤职工为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忙”过时效? 职工赵某工作期间受伤后申请工伤,不料被所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超过一年申请时效”为由不予受理,无奈之下赵某诉至法院。? 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终审撤销了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赵某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通知,判决该局于判决生效后六十日内对赵某是否构成工伤重新作出认定。? 无法证明劳动关系 申请工伤遭到拒绝? 职工赵某2007年9月6日在工作期间受伤后,于2008年9月4日向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于赵某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出事后单位否认与赵某具有事实劳动关系,赵某当时拿不出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据,结果北京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没有受理赵某的工伤认定申请。次日,该局工作人员通知赵某,如果要申请工伤认定,必须提交证明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材料。? 赵某随后找到用人单位,要求其出具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结果遭到拒绝。无奈赵某申请劳动仲裁,请求仲裁机关确认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仲裁裁决后,单位不服,起诉至法院。一审判决后,单位仍不服,上诉到二审法院。经过仲裁,一审、二审漫长的一年多时间, 赵某最终通过诉讼程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009年12月23日,法院终审认定赵某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但从2008年9月5日赵某接到北京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其提交劳动关系证明之日算起,已经过去了一年三个月的时间。? 2010年1月12日,赵某拿着证明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终审判决书,再次来到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然而,令赵某想不到的是,他随后收到的,是该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一纸通知。? 赵某找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理论,工作人员告知,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规定:决定不予受理的范围包括“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超过1年提出申请的”。赵某发生事故日期为2007年9月6日,初次工伤认定申请日期为2008年9月4日,再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为 2010年1月12日,第二次申请距第一次申请已超过一年,因此赵某所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据此该局作出了不予受理通知书。? 赵某对此不服,起诉到一审法院,请求判决撤销不予受理通知书。一审法院驳回赵某起诉后,赵某不服,上诉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打官司历时一年多 终审判决重新认定? 市二中院审理后认为,赵某自2007年9月6日受伤后,2008年9月4日向北京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应当具有认定受到伤害的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职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到赵某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的次日,即书面告知其需要补正“劳动关系或者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证明”,赵某按该局的要求,为搜集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证明的时间,并非其主观意志能够确定的。? 2008年9月5日,赵某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其补交证明劳动关系材料通知书后,即通过仲裁、诉讼程序保护自己的权利,并最终通过判决确认其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赵某于2009年12月23日收到终审判决,于2010年1月12日即再次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认定其已经积极、稳妥、恰当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在此情况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超过1年提出申请的”之规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处理没有法律依据。? 此外,工伤保险条例制定的基本宗旨,意在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作不予受理通知书并未很好地体现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原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