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电气学院复试.doc_第1页
哈工大电气学院复试.doc_第2页
哈工大电气学院复试.doc_第3页
哈工大电气学院复试.doc_第4页
哈工大电气学院复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工程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 考试科目代码:827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并且能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设计与解决电路与数字电子电路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内容(一)电路部分(60)1 直流电路(1) 基本概念和电路元件:参考方向,电功率和电能量,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理想变压器、互感等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2) 星三角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3) 叠加定理,齐性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2 交流电路(1) 正弦电路中有效值、瞬时值,正弦量的相量,相量图,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含互感电路的计算(互感电压、同名端、串联、并联、互感消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复功率,功率表的使用,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功率,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3) 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条件、特点,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4) 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线电流、相电压、相电流及功率的计算, 简单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3 暂态电路(1) 线性电路的时域分析:换路定则,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用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的计算。(2)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分析:复频域中的电路模型,用拉氏变换求解电路暂态过程,复频域中的网络函数。4 二端口网络:(1) 二端口网络四种参数(阻抗、导纳、传输、混合)方程的计算(2) 二端口网络的T型和型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联接。(3) 二端口网络(包括有载二端口、有源二端口)端口电压、电流的计算。(二)数字电子技术部分(40)1 逻辑代数基础(1)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概念:逻辑变量、逻辑运算和逻辑函数等;(2)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形式定理和基本规则;(3) 最小项与最大项的定义和性质;(4) 逻辑函数的逻辑式、真值表、逻辑图和卡诺图表示法;(5) 采用代数法和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2 集成逻辑门(1) TTL与非门结构、功能、特性曲线和参数;(2) 集电极开路门(OC门)电路结构、原理及应用;(3) 三态门电路结构、原理和应用;(4) CMOS反相器的结构、原理及特性;(5) CMOS传输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6) CMOS门与TTL门的比较。3 组合数字电路(1) 组合数字电路的分析;(2) 组合数字电路的设计;(3) 中规模组合数字电路(全加器、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数码比较器)的原理、功能和应用;(4) 竞争与冒险。4 触发器和定时器(1) 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2) 时钟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时钟触发器的表示方法:逻辑符号、真值表、激励表、状态转换图和特征方程;(3)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压控振荡器。5 时序数字电路(1) 时序数字电路的表示方法:真值表、状态转换图、状态方程和波形图;(2) 时序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3) 寄存器、计数器的分析与设计;(4)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应用。三试卷结构1 题型结构(1) 电路:计算题 (2) 数字电子技术:填空与选择;简答题;分析题;设计题。2 内容结构(1) 电路直流电路:18;交流电路:21;暂态电路:15,二端口网络:6。(2) 数字电子技术逻辑代数基础:4;集成逻辑门5;组合数字电路11;触发器和定时器8;时序数字电路12。 四参考书目1 电路(1) 教材: 陈希有,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高教出版社,2004年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五版),高教出版社,2006年(2) 参考书:孙立山,电路考研大串讲,科学出版社,2006年孙立山,电路名师大课堂,科学出版社,2006年2 数字电子技术(1) 杨春玲.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 阎 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 康华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 王淑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第3次印刷)注:在(1) (4)、(2)(4)和(3)(4)中任选一套。2012年硕士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826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并且能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的能力。二、考试内容1 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1)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2)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2 基本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指标;(2)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3)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和共基)的比较;(4)FET的结构和分类;MOSFET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5)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源、共栅和共漏)的比较。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1)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和零点漂移;(2)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3)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4)互补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电路(1)虚短、虚断和虚地的概念;(2)比例运算电路;(3)求和运算电路;(4)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5)集成运放其他几种线性应用电路,包括电流-电压变换器、电压-电流变换器、数据放大器、绝对值电路和二极管限幅电路。5 负反馈放大电路(1)反馈的基本概念;(2)反馈的组态及判断方法;(3)四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6)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 集成振荡电路(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2)RC文氏桥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包括变压器反馈式正弦波振荡电路、LC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串并联型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压控振荡器(VCO)。7 信号的处理与变换(1)有源滤波的概念; (2)有源滤波电路的分类; (3)有源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及主要参数; (4)模拟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的运算电路。 8 直流电源(1)直流电源的组成;(2)整流电路(包括半波、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4)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5)开关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特点。9 逻辑代数基础(1)逻辑代数中的基本概念:逻辑变量、逻辑运算和逻辑函数等;(2)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形式定理和基本规则;(3)最小项与最大项的定义和性质; (4)逻辑函数的逻辑式、真值表、逻辑图和卡诺图表示法; (5)采用代数法和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10 集成逻辑门(1)TTL与非门结构、功能、特性曲线及参数;(2)集电极开路门(OC门)电路结构、原理和应用;(3)三态门电路结构、原理和应用;(4)CMOS反相器的结构、原理及特性;(5)CMOS传输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6)CMOS门与TTL门的比较。11 组合数字电路(1)组合数字电路的分析;(2)组合数字电路的设计;(3)中规模组合数字电路(全加器、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数码比较器)的原理、功能和应用;(4)竞争与冒险。12 触发器和定时器(1)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真值表;(2)时钟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时钟触发器的表示方法,包括逻辑符号、真值表、激励表、状态转换图、特征方程;(3)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压控振荡器。13 时序数字电路 (1)时序数字电路的表示方法:真值表、状态转换图、状态方程和波形图;(2)时序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寄存器、计数器分析与设计; (4)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的逻辑功能及应用。14 半导体存储器(1)只读存储器ROM;(2)随机存储器RAM。15 接口电路(1)D/A转换器组成、倒T型电阻网络、集成D/A转换器、D/A转换精度及转换误差。(2)A/D转换器组成、逐次逼近型A/D、V-T型(积分型)A/D、A/D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三、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1 题型结构(1)填空与选择(20分)(2)简答题(20分)(3)计算题(40分)(4)分析题(60分)(5)设计题(10分)2 内容结构(1)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4分)(2)基本放大电路(16分)(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单元电路(6分)(4)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电路(12分)(5)负反馈放大电路(12分)(6)集成振荡电路(14分)(7)信号的处理与变换(5分)(8)直流电源(6分)(9)逻辑代数基础(6分)(10)集成逻辑门(10分)(11)组合数字电路(20分)(12)触发器和定时器(12分)(13)时序数字电路 (16分) (14)半导体存储器(5分)(15)接口电路(6分)四、参考书目(1)王淑娟.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杨春玲.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华成英.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康华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王淑娟.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次印刷)(8)王淑娟.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次印刷)注:在(1) (2) (7) (8)、(3) (4) (7) (8)和(5) (6) (7) (8)中任选一套。负责人:杨春玲E-mail:联系电话O)气工程系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指导1、复试由笔试(200分)和面试(80分)两部分组成。2、笔试科目及主要内容(1)笔试科目1:自动控制理论(100分)参考书目:自动控制理论,夏德钤、翁贻方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版。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包括:反馈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及其组成、分类;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控制系统的主要问题及性能指标。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线性系统数学模型及微分方程的建立;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及方框图的建立和化简;信号流程图和梅逊公式。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包括:典型输入信号;一阶系统的响应;二阶系统的响应及动态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劳斯稳定判据、霍尔维茨稳定判据;稳态误差分析和计算。根轨迹法,包括:根轨迹的基本概念;绘制根轨迹的幅值及幅角条件;常规根轨迹的绘制规则;参数根轨迹;根轨迹的应用。频率特性法,包括: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幅相频率特性和对数频率特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奈氏判据、稳定裕度;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与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与开环频率特性的关系;闭环频率特性;典型型系统的频域和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综合,包括:校正综合的一般概念;基本控制规律;串联超前校正(应用频率法、根轨迹法进行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应用频率法、根轨迹法进行串联滞后校正);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希望特性法(期望特性法);反馈校正。非线性系统分析,包括:非线性系统概念和特点;描述函数的概念;典型非线性的描述函数;描述函数的应用;相平面法的概念和性质;相轨迹的绘制;相平面图的应用。(2)笔试科目2:电力电子技术(100分)参考书目:电力电子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刘进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第5版。主要内容: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的特征、分类;主要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和主要参数。可控整流电路:单相和三相相控整流电路的主电路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整流电压/电流、器件电流、二次电流波形分析;可控整流电路的基本数量关系整流电压和整流电流平均值、整流器件电流的计算;交流侧输入谐波和功率因数问题;输出电流的谐波分析;有源逆变运行的条件、有源逆变电路及其工作原理。逆变电路:逆变的概念;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结构、原理与计算分析;多重逆变电路和多电平逆变电路的主电路结构原理和控制原理。直流直流变流电路:基本直接、间接直流变换电路的结构、控制方式、工作过程分析与定量计算。交流-交流变流电路: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变频电路的结构、控制方式、工作过程分析与定量计算。PWM控制技术:PWM技术的基本原理;PWM控制信号产生原理;SPWM控制技术中载波与调制波的概念、单极性PWM控制方式和双极性PWM控制方式原理、异步调制和同步调制、载波比、分段同步调制的概念、自然采样法和规则采样法的原理;PWM跟踪控制技术及其应用;PWM整流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技术原理与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应用案例的原理。(3)面试(80分)学科将组成专家组对考生进行面试,主要是以考生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主要内容包括:1)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 2)外语听力及口语; 3)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4)对电气工程学科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5)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在参加面试时,考生可以提供能够反映自身素质、能力、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 试 指 导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指导如下:1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水平考核在面试中进行。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2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各科分数参考书目编(著)者出版社信号与系统100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光学100工程光学基础(第三版)徐家骅机械工业出版社应用光学(第三版)张以谟电子工业出版社计量光学李小婷、胡金敏中国计量出版社 3复试笔试内容:见附件4面试主要内容。(1)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2)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3)外语听力及口语;(4)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5)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6)特长与兴趣; (7)身心健康情况。考生应自行提供相关内容的证明材料。附件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的能力。二、考试内容1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冲激信号的定义及性质;信号的运算及波形变换:平移、反褶、尺度变换、相乘、相加、微积分等;信号的分解:奇、偶分量,交、直流分量的求法;功率信号、能量信号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系统特性的判定:线性、时不变性、因果、稳定。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二者待定系数的确定条件,与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的关系;起始状态与线性时不变性的关系;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求卷积的方法;利用卷积求零状态响应。3傅立叶变换利用傅立叶级数的性质或借助傅立叶变换简化周期信号频谱分析;灵活运用傅立叶变换的有关性质对信号进行正、反变换;掌握抽样信号频谱的计算及抽样定理;掌握典型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系数和傅立叶变换。4傅立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系统无失真传输的条件;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调制解调、带通滤波器、抽样信号恢复模拟信号。5拉普拉斯变换求拉氏逆变换的几种方法;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 利用拉氏变换求系统的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零极点与时域波形的关系; 由零极点与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的关系;零极点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系统稳定性判定方法;系统频率特性的几何确定方法。6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的运算; 正弦序列周期的判定;离散卷积的求法。7Z变换与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求序列的Z变换:定义法;Z变换的性质;求逆Z变换:留数法;幂级数展开;部分分式展开;长除法;Z变换的主要性质;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单位样值响应与频响的关系;频响特性的求法及正弦稳态响应的求解方法;系统稳定性、因果性与系统函数收敛域的关系。三、试卷结构1 题型结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2 内容结构基本概念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拉氏变换及其应用离散时间信号及其运算Z变换及其应用四、参考书目郑君里等编著,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课程名称:应用光学 一、 考试要求:理解、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作图、基本计算方法;掌握理想光组的基本概念、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