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弹簧弹力的变与不变学生解答含有弹簧的试题普遍感到困难,也是广大师生心知肚明的事实.弹簧类试题之所以在考试中命题几率较高,其原因有三:一是弹簧在剪断瞬间其弹力有的发生突变,也有的来不及改变;二是与弹簧相连的物体构成系统的运动状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和隐蔽性,三是弹簧在伸缩过程中涉及的力和加速度、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等概念和规律应用广泛且深浅多变,总之弹簧试题能鉴别学生分析物理过程、理清解题思路、形成正确图景、实现知识迁移等多方面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能.本文就弹簧在剪断瞬间其弹力的变化情况作点分析,愿她能给读者以启示。【例1】 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系在长度分别为L1的轻质绳和长度为L2的轻质弹簧上,L1的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L2水平拉直,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求:图1(1)剪断L2瞬间小球的加速度;(2)如果把L1的轻质弹簧换成轻质绳,则结果如何?析解 (1)在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设弹簧作用在小球上的弹力为T1,轻质绳作用在小球上的拉力为T2,受力如图2所示,由力的平衡原理可得:T1sinT2 T1cos=mg 由解得T2mgtan 图2剪断轻绳L2的瞬间,绳上的拉力T2突然消失,轻弹簧上的拉力T1大小和方向不变,小球在T2反方向T2上获得加速度.有:所以小球该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2)如果将L1换成轻绳且剪断L2的瞬间,T2突然消失,轻绳L1上的拉力T1发生突变,此时小球的状态相当于单摆的摆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到最高点时的状态,故小球此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方向跟L1垂直斜向下.解后体会 由于理想化的绳不可伸长,无论绳受到的拉力有多大,绳的长度不变,所以绳上的张力可以突变;而本题中的轻弹簧(L1)一端与天花板相连,另一端与小球相系,属于两端均为非自由端的弹簧,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受拉力或压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和恢复形变都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次轻质弹簧弹力不可以瞬时发生突变,只能渐变,因此在物体受力发生变化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变化(不变).F2F1m1m2图3【例2】 如图3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A弹簧秤的示数是25N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解答 用整体法求系统的加速度,有:F1F2(m1+m2)a 解得:a2m/s2 方向与F1相同 用隔离法求此时弹簧的弹力,对m1,有:F1kx1m1a kx1F1m1a26 N 方向向左当突然撤去F2的瞬间,F20,弹力不会发生突变而立即消失,对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1=(m1+m2) a1 解得:a16m/s2 方向向右 当突然撤去F1的瞬间,F10,弹力不会发生突变而立即消失,对m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kx1m1a2 m/s2 由以上解答知选项D正确弹簧秤的示数为kx126 N 所以选项AB均错误. 较为复杂的力学问题往往涉及到物理过程较多,涉及到的未知量多个,不少同学感到无从下手,但事物总是由简单到复杂,多过程是由许多单一过程组合而成,复杂的情景也是由许多单一情景集合起来的.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化复杂为简单,化繁琐为简洁,化混合问题为单一问题,从简单入手,逐步深入.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理解、训练,逐步形成解决较难问题的方法.【例3】(1999年上海物理)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弹簧,两弹簧的MN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N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12ms2若不拔去销钉M而拔去销钉N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是(取g=10ms2) A22ms2,竖直向上 B22ms2,竖直向下 C2ms2,竖直向上 D2ms2,竖直向下【答案】 BC【解析】 (M、N均压缩时)设小球质量为m,下面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为F1,拔去销钉M,上面弹簧对小球作用力消失,下面弹簧对小球作用力来不及改变,a112m/s2,此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有:F1mgma112m 若拔去销钉N,下面的弹簧解除约束,上面的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来不及改变,此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有:F2mgma2, (上面的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F2) 平衡时,M、N均压缩时,可得:F1F2mg,ma2F1mgmg12mmg22m, 得a222(m/s2) , 答案B正确 平衡时,M、N均伸长时,有:F2F1mg ,拔去M后,有:F1mgma112m,拔去N后,F2mgma2则ma2=F2mg=F1mgmgma1mg(1210)m2m,所以,a22(m/s2),答案C正确【讨论】由于弹簧的压缩和伸长状态未知,所以本题需要进行讨论.拔去销钉前,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由小球受力和平衡条件,可知拔去销钉前弹簧不可能处于下述三种状态:上面的弹簧压缩,下面的弹簧伸长;上、下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上面的弹簧伸长,下面的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对于,当拔去M时,小球的加速度应为g10m/s2,与题意中的a 12 m/s2 相矛盾.所以拔去销钉前,弹簧M、N所处的状态有三:M、N均伸长;M、N均压缩;M压缩,N伸长.(1)平衡时,设M、N均伸长,M对小球的作用力TM方向向上,N对小球的作用力TN方向向下,由平衡条件,得:TM=TN+mg , 拔去销钉M瞬间,上面的弹簧给小球的作用力消失,下面的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变化.而小球加速度大小为 12 m/s2 ,则有:TN+mgma=12m , 拔去N后,N弹簧给小球的作用力消失,M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不会改变,有方程:TM-mg=ma1ma1=TM-mg=TN+mg-mg=ma-mg=2m,小球加速度a1的方向向上.(2)平衡时,设M、N均压缩,M对小球的作用力TM方向向下,N对小球的作用力TN方向向上,由平衡条件,得:TN=TM+mg , 拔去销钉M瞬间,上面的弹簧给小球的作用力消失,下面的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变化.有TNmgma=12m ,拔去N后,N弹簧给小球的作用力消失,M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不会改变,有方程:TM+mg=ma2 ,ma2mg+12m=22m , 得:a222m/s2 ,方向与 TM相同,竖直向下.由(1)、(2)知:选项B、C正确(3)平衡时,M伸长、N压缩,M对小球的作用力TM方向向上,N对小球的作用力TN方向向上,由平衡条件,得:TM+TN=mg , 拔去销钉M瞬间,上面的弹簧给小球的作用力消失,下面的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变化.则有:TNmgma3=12m由式TM+TN=mg , 可推出TNmg , 由式TNmgma3=12m可推出TN mg两种结果前后矛盾,故本情况不可能. 所以,本题只有未拔去销钉前,M、N均压缩或均伸长两种情况.【练习】 如图所示,倾角为300的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轻质弹簧,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N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若不拔去销钉M,而拔去销钉N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是(g取10m/s2): A11m/s2,沿杆向上; B11m/s2,沿杆向下;C1m/s2,沿杆向上; Dlm/s2,沿杆向下答案:BC解析:在研究弹簧的瞬间问题时,我们通常认为弹簧的弹力是瞬间来不及发生改变,这实际是针对两端均非自由端的弹簧,此题中拔掉销钉的弹簧一端为自由端,而我们高中研究的都是轻质弹簧,故这种一端为自由端的弹簧弹力在瞬间可以变为零. 我们习惯对加速度的求法是求出合力再求加速度,对于这个题,两个弹簧的形变状态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滴滴单车转让协议书范本
- 租房回收协议书范本
- 酒类合伙开店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调节情绪课件
- 入资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版专业物流公司货车司机劳务合作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版动迁户房屋买卖及售后服务保障协议
- 二零二五电商运营合作协议书员工范本
- 2025年度睿联带压封堵技术成熟管道修复专项服务合同
- 2025版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一切险专业服务合同
- 水泥生产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青海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物业保安技能培训
- 宿州埇桥20MWp光伏电站项目接网电能质量评估报告
- 事故处置预案
-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培训
- 工贸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肺结节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2024)》解读 课件
- 希沃白板介绍使用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商务代运营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