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复习及答案(北方工大2010级).doc_第1页
建筑结构复习及答案(北方工大2010级).doc_第2页
建筑结构复习及答案(北方工大2010级).doc_第3页
建筑结构复习及答案(北方工大2010级).doc_第4页
建筑结构复习及答案(北方工大2010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构和构件的内力类型,简单判断什么样的内力对结构更为有利能通过结构形式的改变将弯矩转变成构件截面轴拉力或轴压力。2. 如何在工程实践中处理结构和建筑的关系?结构无条件服从建筑设计。建筑与结构合作、结合、融合、统一的思想,解决建筑物的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以及体现对生命与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3建筑结构的形式(按材料划分)p.1按材料划分: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索结构和薄膜结构,玻璃钢结构等4建筑结构的形式(按主体结构划分)p.1按主体结构形式划分:墙体结构,框架结构,深梁结构,筒体结构,拱结构,网架结构,空间薄壁结构,索结构等5什么是恒载,可变荷载?可变荷载包括哪些类型?恒载:结构构件自重和建筑物构造层重力荷载是一种永久作用力。可变荷载:在结构设计使用期内,其值可变化且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荷载,包括屋面、楼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包括屋面、楼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积灰荷载。6混凝土和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7列举生活中活荷载的情况;活荷载(包括人,家具,设备,风,雪等)8. 指出影响风荷载大小的几个主要因素;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构动力特性(风敏感性) ,风速,建筑物体型, 地面粗糙度及高度变化。9. 地震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和以下四个因素有关:1.建筑物总重力荷载2.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烈度,3.建筑物本身的动力特性,主要与自振周期T1有关, T1 越大,则地震作用愈小 。4.所在地区的场地土类别 ,场地土愈硬,则地震作用愈小。10. 列举结构主要的变形控制指标沉降量,差异沉降量,倾斜量,裂缝宽度。11. 地基、基础的概念,建筑物地基设计的要点:受建筑结构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要点:1建筑物地基宜埋置在沙土或粘性土上,埋置深度至少在土的冰冻线以下。2建筑物通过基础将全部重力荷载和其他作用力传给地基。3在进行建筑物地基设计的同时,要进行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4建筑物允许有沉降,但不允许有过大的不均匀沉降。12荷载的标准值、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用于那些计算场合?在实际设计中,刚度和变形计算采用荷载与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而不是设计值。荷载与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的大小关系:荷载:标准值设计值(除以大于1的系数)13. 圈梁和构造柱的概念和作用;圈梁:沿墙体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卧梁,按构造而不需要计算位置,有兼过梁的情况。作用:抗震,加强纵横墙联系。14浅埋基础按照平面布置的形式分为哪几个类型?并会按照承载力大小排序;墙下基础,柱下基础,联合基础15. 箍筋主要起什么作用? 防止产生斜截面破坏。16. 结构解决的两大问题:强度和变形,分别对应什么极限状态?强度问题:抗弯,抗剪承载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变形问题:挠度。(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17、钢筋混凝土高层的高宽比限值起什么作用?与那些因素有关?18、钢筋混凝土高层的最大适用高度起什么作用?与那些因素有关?19、几种构件(梁、板、柱、剪力墙)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第3章 结构基本水平体系和竖向体系1 单向板,双向板的判断 l2/l1 2,按单向板设计;主要传力方向是短边方向。 l2 /l1 2 ,按双向板设计。向两个方向传力。2常见的楼屋盖的形式平板楼盖,主次梁楼盖,板梁楼盖梁式屋盖,拱式屋盖,框架式屋盖3.板梁截面的尺寸估算4 平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以及各自的特点(主要三种)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1、剪力墙的主要作用是承担竖向荷载(重力)、抵抗水平荷载(风、地震等)2、剪力墙结构中墙与楼板组成受力体系,缺点是剪力墙不能拆除或破坏,不利于形成大空间,住户无法对室内布局自行改造。 3、短肢剪力墙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采用宽度(肢厚比)较小的剪力墙,住户可以一定范围内改造室内布局,增加了灵活性,但这是以整个结构受力性能的降低为代价的(虽然有试验和研究表明这种降低幅度较小) 4、就目前中国现状,纯剪力墙结构造价高,施工困难,耗钢量极大,所以往往因为建设单位的制约,结构抗震设计囿于成本而不得不降低标准,建议慎用此类结构形式。 ,混合结构5.网架按网格划分的形式,分别用于什么场合交叉桁架体系 角锥体系6.网架基本尺寸不超过3m*3m跨度小于30m:为1/81/12 3060m时:为1/101/16 大于60m:为1/121/207 球面网壳,网格,划分的形式 球面网壳网格划分球面网壳是常见及重要的网壳形式,其划分方法有: 1)放射或螺旋形 2)三个方向的大圆 3)短程线 4)双向网格8 索结构的形式9 膜结构的形式张拉膜结构与充气膜结构10 索穹顶的构成原理11 高层建筑A级高度的高度限制和高宽比限制高度147 高宽比14812 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分类及判别按建筑材料划分: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按结构类型划分:框架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 桁架结构体系;框架-筒体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包括框筒、筒中筒、成束筒结构体系等13 框架体系“柱间距”,“截面尺寸” 框架结构的截面尺寸要求:1)截面形式多为方形和矩形,也可为圆形等;2)框架柱截面尺寸的确定主要依据轴压比限值;3)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宽度不宜小于350mm,高宽 比不宜大于1.5。14 异型柱异形柱的概念15 缺梁缺柱的框架 16 确定柱截面尺寸时,重力荷载17 轴压比18 按支承方式,墙体可分为几种,能简单判断几种类型(1)横墙体系 楼面荷载板横墙基础地 基房间大小比较固定,且对在纵墙上开洞或窗没有限制;(2)纵墙体系 楼面荷载板梁纵墙基础地 基横向刚度弱,可以增加部分横墙以提高抗横向力的能力(剪力墙);(3)纵横墙体系。(双向承重体系)两个方向的抗外力能力相当。19 变形缝,哪些在基础上断开?20 圈梁,构造柱圈梁-沿墙体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卧梁,按构造而不需要计算设置。有兼过梁的情况。 作用:增加整体刚性,抵抗不均匀沉降。设置位置:屋盖处,楼盖处,地基不好处,主要沿纵墙设置,内横墙10-15m设一道。每层圈梁必须封闭。 构造柱:作用:抗震,加强纵横墙的联系;设置位置:外墙四角,墙体的其它转角,沿整个结构高度贯通。并与圈梁组成整体框架。 圈梁和构造柱均因为构造原因而设置。21 剪力墙布置原则剪力墙布置原则:a. 墙体平面与水平荷载方向一致,应沿建筑物的主轴方向一致; b.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两端、楼梯间、电梯间及平面刚度有变化处, 且纵横墙相互联系;c.剪力墙的间距: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L/B=2-4 ,现浇整体钢筋 混凝土楼盖 L/B=1-2.5 。L为剪力墙的间距,B为楼盖宽度。d. 墙体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避免刚度突变。22 接受力合理性考虑,剪力墙应布置于结构平面的哪些部位?1、电梯间、楼梯间;2、剪力墙应布置在接近端部而不是端部的位置(对抗扭转有利);3、建筑平面的复杂部位;4、恒载较大的位置。23 将各个竖向结构形式尺寸抵抗水平侧拉的能力大小从小到大排序柱体系,排架体系,墙体系,筒体系,24 剪力墙布置原则25 剪力墙的结构布置要求1、沿结构主轴方向布置剪力墙。矩形、T形、L形可沿两个方向布置主轴;三角形、Y形平面时可以沿三个主轴布置;圆形平面可以按照径向布置;纵横向剪力墙应布置为T形、L形或口形;2、内外墙应对直拉通;3、剪力墙结构平面形状应该力求简单、规则,使质量重心和刚度中心尽量重合;4、避免刚度沿高度的突变,墙体应贯穿全高,厚度宜逐渐减薄;5、底层大空间采用框支剪力墙,但同时应保证一定数量的剪力墙 落地;6、矩形平面落地横向剪力墙数量占全部剪力墙数量之比:抗震:不少于50%,非抗震:不小于30%;7、落地剪力墙间距:非抗震L3B, L36m(B为楼面宽度)抗震L2B, L24m (8度抗震设防)抗震L2.5B, L30m (6,7度抗震设防) 8、框支剪力墙的开洞特殊要求。26 会简单分析筒体与剪力墙二分力合理性27 箱形基础为什么会大于片筏基础的承载力28 按承载力大小将基础类型排列的基础类型29 简单计算多用何种基础类型?30 桩基础基本概念不用开挖而施工的一种细长型,由桩和承台构成的深基础。31 为何配置钢筋(纵向)32钢筋配置数量的不同分别产生哪些问题?分别称为何种配筋?(纵向)33纵向计算34 板和梁纵向配筋的表达方式,举例梁:板 :8120,表示采用8直径的I级钢筋,间距120mm。35 双筋截面,T型截面36 破坏计算37剪切破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