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化学.doc_第1页
水生生物化学.doc_第2页
水生生物化学.doc_第3页
水生生物化学.doc_第4页
水生生物化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生生物化学第一章 藻类 (Algae)藻类概述一、藻类的定义及其特征 1、定义: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2、特征(1)一般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2)具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和营养盐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3)没有真正的根、茎、叶或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4)生殖器官简单,孢子或合子为单细胞,不开花结果二、按生活习性划分藻类 1、浮游藻类:生活在水层中,营浮游生活,又叫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2、着生藻类:指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3、流水生藻类:由底栖和浮游藻类组成,它们能在急流中生活和繁殖五、藻类细胞的形态结构1、形状:单细胞体型微小,有球形、椭圆形、纺锤形、纤维形、新月形、圆柱形和S形等群体有球形、椭圆形、盘状、星状、束状和不规则团块状等*2、体制*细胞的形态、数目和排列的方式是分类上的依据1)单细胞类型:植物体为单细胞,个体微小,单生、聚生、具鞭毛或无鞭毛。 小球藻 小球藻是色球藻目中的常见植物。植物体是单细胞浮游种类,细胞微小,圆形或略椭圆。 (2)群体类型:植物体由形态上、功能上相同的细胞组成,具有一定或不定的数目,有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球形、片状、不规则形,具胶囊或无。(3)丝状体类型: 不分枝或分枝;假分枝(通过藻丝穿出胶鞘以后再延伸生长)或真分枝(通过不同方向细胞分裂形成)颤藻属(Oscillatoria)属于蓝藻门、颤藻目。 植物体是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filament)。丝状体常丛生,并形成团块。细胞短圆柱状,长比宽短,无胶质鞘,或有一层不明显的胶质鞘。丝状体能前后运动,或左右摆动,故称颤藻真枝藻属(Stigonema)属于颤藻目。 植物体是单列细胞或多列细胞构成的不规则分枝的丝状体。许多丝状体集生在一起,呈黑褐色绒毛状。丝状体有厚而坚硬的胶质鞘,胶质鞘透明,多为黄褐色。细胞球形或椭圆形。真分枝是细胞在纵轴方向分裂形成的(4)异丝体型:由直立枝和匍匐枝组成,匍匐枝上长出直立枝5)管状体类型: 植物体细胞间无隔膜,含有许多细胞核,仅在形成生殖器官时才产生隔膜与营养体分开。(6)膜状体类型:细胞向多方面分裂,形成膜体。(7)假薄壁组织类型:植物体由丝体彼此紧贴组成。3、细胞的结构特点(1)细胞壁A壁:两层 大多数种类的细胞壁平滑,有的种类在壁上具有花纹、刺、棘突或细胞外具有透明或不透明的胶囊B成分:纤维素、果胶质、二氧化硅、碳酸钙、蛋白质(2)原生质体A细胞核(Nucleus): 真核:核膜、核仁和核质组成,具有真核的藻类称为真核生物。 原核:仅具核质,不具核膜和核仁。C色素体(chromoplast) :色素的载体,是一种含色素的蛋白体,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状: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l 着生位置: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心,为轴生;位于细胞周围,靠近细胞壁,为周生。除蓝藻外(色素区),色素均位于色素体内。D蛋白核(Pyrenoid):又称淀粉核、造粉核。由蛋白质核心和淀粉鞘组成。与淀粉形成有关,故又称造粉核F鞭毛: 结构:由11条纤维组成,中间两条,外围9条。 数目:1到多条,等长或不等长。 着生位置:体前端、侧面或腰部。 类型:尾鞭型:表面光滑,不具微细茸毛,如绿藻。 绒鞭型:表面具微细茸毛,如裸藻。 除蓝藻和红藻外,其它藻门都具有鞭毛的种类,或者在生活史某一阶段具有鞭毛。具鞭毛藻类能自由游动。*H贮存物质Storage products(同化产物:淀粉,蓝藻淀粉,裸藻淀粉,白糖素,脂肪六、繁殖 61营养繁殖: 是一种不通过任何生殖细胞来进行繁殖的方式。细胞分裂(1,2)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繁殖。62无性繁殖: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进行繁殖,生殖细胞(孢子)不经结合,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型是指生活史中没有有性生殖,没有减数分裂。如小球藻、栅藻等。 孢子类型有以下几种:1不动孢子:具有明显的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2动孢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3厚壁孢子:具厚壁的不动孢子。4休眠孢子:营养细胞增大,细胞贮存物质增加,与母细胞壁融合成极厚的附加细胞壁,抵抗不良环境。5似亲孢子:似不动孢子,当它形成后还在母细胞壁内,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形态,而大小不同。 63有性繁殖:同配,异配,卵配。通过配子的结合进行繁殖,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萌发成新个体。64接合生殖:雄配子通过接合管与雌配子结合为合子。十、复习题1、名词:藻类、浮游植物、色素体、蛋白核2、藻类细胞的结构特点。藻类的体制有哪些,试举例说明。3、藻类有哪几种繁殖方法 第一节 蓝藻门(Cyanophyta一、形态构造1、细胞壁 (1)内层:纤维质,紧接在原生质膜上。 外层:果胶质。 除果胶质和纤维质外,还含有粘质缩氨肽,为此门特有,是区分于其它藻门的主要特征之一。(2)胶鞘和胶被位于细胞壁外面的透明胶质物(主要成分为果胶质或糖) 。丝状体外面具胶鞘(丝体+胶鞘),群体外面具胶被。 2、原生质体(色素区,中央区)(1)色素区色素:叶绿素a,-胡萝卜素,蓝藻特有的藻胆素(蓝藻藻蓝蛋白、蓝藻藻红蛋白),此外还有蓝藻黄素和蓝藻叶黄素。藻体颜色:蓝绿色色素体:无,色素分散在原生质的周边部分,为色素(2)中央区:无真正的细胞核,无蛋白核,无色素体。3. 贮存物质:主要是蓝藻淀粉,遇碘呈淡红褐色。4、异型胞(heterocystis)异型胞是丝状蓝藻(除颤藻目)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的特殊类型细胞;球形或椭圆形,比营养细胞大,光亮透明,胞内无色素和贮存物质;与营养细胞相连处有钮状增厚部,称极节球(polar-nodule).位置:端生或间生。作用:固氮作用、生殖作用 假空泡(pseudovacuoles): 假空泡内具气泡,可使植物体上浮二、繁殖1、营养繁殖:单细胞种类直接分裂-子细胞分离。 群体分裂形成大群体再分离。 丝状体类型形成藻殖段藻殖段:又称段殖体(hormogonia)-丝状体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于间生的异形胞或机械力量断开后形成若干短的藻丝分段,每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产生无性孢子): 厚壁孢子(念珠藻属), 外生孢子(管胞藻属), 内生孢子4.(皮果澡属)三、体制及形状 1单细胞:较少 蓝纤维藻属、少数色球藻属种类2、群体:多为不定型群体(微囊藻属、色球藻属、隐球藻属、隐杆藻属)或规则型群体(平裂藻属、束球藻属、腔球藻属)。3、丝状体:由相连的细胞列和胶质鞘组成。分枝(真枝藻属)或假分枝(单歧藻属)或不分枝( 颤藻属)。4、假薄壁组织类型:植物体由丝体彼此紧贴组成。(束丝藻属) 蓝纤维藻属Dactylococcopsis: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由少数乃至多数细胞聚集形成群体,群体胶被无色透明。细胞内含物一般均匀。淡蓝绿色至亮蓝绿色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 为多细胞的群体。群体球形、类椭圆形、不规则型。群体胶被均匀无色。人们通常把微囊藻水华统称为“湖靛”。 色球藻属Chroococcus):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群体,单个的较少见。每个细胞内含有均匀的或作不规则的小颗粒体。两细胞的相贴靠处大多平直呈现棱角,因此细胞往往呈半球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的藻体细胞排列十分整齐,通常两个细胞两两成对,两对一组,4个组成一小群,集许多小群而成一平板状群体真枝藻属(Stigonema)植物体是单列细胞或多列细胞构成的不规则分枝的丝状体。许多丝状体集生在一起,呈黑褐色绒毛状。丝状体有厚而坚硬的胶质鞘,胶质鞘透明,多为黄褐色。细胞球形或椭圆形。真分枝是细胞在纵轴方向分裂形成的。单歧藻属:为单列假分枝丝状体,丝体宽度相等,胶鞘坚固透明。颤藻属:植物体是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filament)。丝状体能前后运动,或左右摆动,故称颤藻。束丝藻属:藻丝单一或侧面相连成束状群体, 具假空泡,异形胞间生四、分类及常见种类的特点 一纲三目:蓝藻纲色球藻目、段殖藻目、管胞藻目(着生种类)。1、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单细胞或群体具胶被,无藻殖段繁殖。(色球藻属,微囊藻属,平列藻属(片藻、裂面藻)Merismopedi植物体为一层细胞厚的平板状群体,群体方形或长方形,常二个成对,二对成一组,四组成为一小群2、藻殖段目(断殖体藻目)(Hormogonales):以段殖体或孢子繁殖。丝状体,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不分枝,异形胞有或无。 鱼腥藻属(Anabaena):单一丝状体,丝体大多等宽异形胞间生;厚壁孢子较大,紧靠异形项圈藻属(Anabaeopsis ): 胞或远离异形胞;有固氮能力,异形胞端生,厚壁孢子间生,远离异形胞念珠藻属(Nostoc)呈胶状或革状的团,异形胞间生或端生,藻丝念珠状,宽度相等,如普通念珠藻(地木耳)、发状念珠藻(发菜)。 五、蓝藻的经济意义 :对渔业的不利影响,有固氮能力,可作为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作为鱼饵,人类食物六、主要特征 1.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组成,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2.无色素体,色素均匀地散在原生质内。色素成分主要为叶 绿素a、胡萝卜素、藻胆素(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 3.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遇碘呈淡红褐色。 4.无细胞核,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属原核生物,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5.异型胞是丝状蓝藻(除颤藻目)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的特殊类型细胞(固氮、生殖)。 6.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繁殖,可产生的孢子有: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 内生孢子:在单细胞或群体类型 外生孢子:单细胞的管孢藻属和列管藻属 厚壁孢子:丝体七、复习题1蓝藻门主要特征,常见属的主要特征2阐述蓝藻门的生殖方式。3举例说明蓝藻门的体制。4. 异形胞、藻殖段(名词 第二节 隐藻门 体制及体形 ; 1单细胞:大多数为运动的单细胞个体,椭圆形、卵圆形。2不定型群体:少数种类。主要特征及形态构造(1) 细胞形状:单细胞,背面隆起,腹面平直或凹入,整个细胞左右不对称,3-6。(2) 细胞壁:无真正细胞壁,细胞裸露或仅具表质,柔软或坚固。纵沟或口沟l 在腹侧有一条向后延伸的纵沟,沟两侧有许多无色棒状的刺丝胞。 (4) 鞭毛:二条不等长的鞭毛从纵沟或口沟发出,侧生。原生质体:1)色素;叶绿素a、c,-胡萝卜素;还有藻胆素。2)色素体;1-2个,大型,叶状,位于背腹两侧。3)颜色;金褐色,黄绿色4)贮存物质:淀粉、脂肪 5)细胞核;一个,真核.繁殖:游动的种类-纵分裂,群体、不具鞭毛的种类-游动孢子隐藻纲Cryptophyceae: 蓝隐藻属 Chroomonas和隐藻属Cryptomonas隐藻属(Cryptomonas: 有背腹之分, 纵沟或口沟明显, 色素体多为2个,有时1个,黄绿色或黄褐色,或有时为红色,蓝隐藻属 Chroomonas: 。纵沟或口沟常不明显。色素体多为1个,呈蓝色到蓝绿色主要特征: 1多为单细胞运动个体,有2条鞭毛,顶生或侧生。少数形成不定形群体。2、细胞有背(隆)腹(平)之分,前端钝圆或斜截形。3、大部分种类细胞不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外有一层周质体,柔软或坚固。4、除chla、c外,-胡萝卜素,还具藻胆素;色素体1-2个,叶状;贮藏物质为淀粉和油滴。5、繁殖:游动的种类主要为纵分裂,群体或不具鞭毛种类产生游动孢子复习题: 1熟记隐藻门主要特征,隐藻属的主要特征。2隐藻的生态分布条件及隐藻在养殖上的意义 甲藻门(Pyrrophyta 体制:绝大多数甲藻为单细胞能运动的种类,少数为丝状体或单细胞连成的各种群体。 形态:具2条鞭毛,可运动,细胞呈球形、卵形、针形至多角形等。有背腹之分,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 细胞壁: 具壁种类:以纤维质为主,形成甲片。 (2裸露种类:具有坚硬不变形的周质 原生质体: (1)色素:叶绿素a、c和-胡萝卜素,特殊的甲藻素(环甲藻素、新甲藻素、硅甲藻素)和多甲藻素。(2)颜色:呈黄褐色或黄绿色。(3)色素体:多个,盘状或棒状等。(4)蛋白核:数个。(5)细胞核:间核,一个大而明显,圆形或椭圆形,但在纵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不形成纺锤体,并且具碱性蛋白,所以甲藻核也称间核,介于原核与真核之间,故甲藻为间核纵沟与横沟: 1)横沟:位于细胞中部或偏于上方或下方,可绕藻体一周或半周;把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各称上甲和下甲。(2)纵沟:位于下甲的腹面与横沟相交,也可延伸至上甲(无纵沟的一面为背面)。鞭毛:具两条不等长的鞭毛(不等鞭毛类),从纵横沟的相交处发出,一条环绕横沟中。贮存物质:淀粉、脂肪(油滴.纵裂甲藻亚纲:海水产,壁左右两片合成,无纵横沟,二条鞭毛着生于细胞顶端横裂甲藻纲:以多甲藻目为主(裸甲藻亚目和多甲藻亚目)。裸甲藻属(裸环藻属)(Gymnodinium):细胞裸出或仅具周质膜,表面光滑。多背腹扁平,多甲藻属(Peridinium):背部明显突出,腹部直或凹入,体外甲片明显,角甲藻属(Ceratium):明显被甲,细胞具1个顶角,23个底角。薄甲藻(光甲藻)属(Glenodinium):具明显壁,大多为整块,板片结构不明显;甲片式:甲片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分类上的依据。l (P)顶孔板位于顶端,中间常有一个明显的小孔。 1pl ()顶板围绕顶孔板的板片(即上甲顶部板片)。 4l ()沟前板上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 7l (a)前间插板顶板与沟前板之间的板片。 23al ()底板下锥部末端的板片。 2l ()沟后板下锥部与横沟相邻的板片。 5l (p)后间插板沟后板与底板之间的板片。l (G横沟有3块板片。 Gl (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