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发展的2009与2010发展报告_第1页
中国新媒体发展的2009与2010发展报告_第2页
中国新媒体发展的2009与2010发展报告_第3页
中国新媒体发展的2009与2010发展报告_第4页
中国新媒体发展的2009与2010发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中国新媒体发展的2009与 2010Analysys InternationalCaofei, Fangli, LizhiDec.2,20092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互联网VS移动互联网1995封闭的传统互联网开始提供服务大多数内容通过服务商的网站提供新闻和基本的交流服务(Email,短信,etc)早期的ISP如:美国在线、德国电信、英国电信,etc2000开放的传统互联网服务和应用提供商如:Google、Microsoft、Ebay、Amazon, etc增值业务大多数内容基于软件技术的新闻引擎和搜索引擎获得网络泡沫的破灭预示着盈利模式的重要性更高级的交流服务(SNS,社交群)2005封闭的移动互联网2008-2010?开放的移动互联网基础业务大多数内容通过服务商的网站提供新闻和基本的交流服务(Email,短信,etc)一级运营商:NTT Docomo、Vodafone、etc.服务和应用提供商如:Google、Microsoft、etc.终端厂商:Nokia运营商?增值业务知名软件提供商向移动领域的迁移运营商和OEM厂商向内容领域的迁移更高级的服务如SNS、LBS等成熟业务历程时间Now消费行为互联网化支付互联网化营销互联网化销售业态互联网化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进程互联网渗透至中国经济结构当中3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2009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260 亿元,同比增长30%2007-2009互联网广告市场进一步细分1997-1999门户广告初步发展2000-2002互联网广告蛰伏期2003-2006互联网广告爆发增长SNS论坛博客视频网站无线广告微博4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201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效果驱动,淘宝网将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 效果广告重要性将显著加强,其中关键字广告比重将继续提升 品牌图文等广告形式比重将继续下降 视频广告市场高速增长 SNS植入营销、IGA 等形式是热点 搜索引擎市场百度、谷歌中国继续占据垄断地位,腾讯搜搜有望形成突破。 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大门户席位不变,总体比重将继续下降 淘宝网广告收入将超越搜狐,并直接对百度、谷歌中国造成威胁移动互联网生力军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广告形式5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2009年中国户外电子屏市场规模出现缩水, 2010年细分市场盘整之后再出发市场规模厂商变化 商业楼宇市场渠道下沉的过程中受到阻滞,包括终端渠道以及广告主付费意愿等 LED大屏幕、航空等细分市场在逐渐崛起 户外电子屏运营商资源迅速扩张推动市场发展的时期已经结束,下一波发展重点在于媒介价值的提升和变现 分众传媒关键词:重组、赢利点、跨媒体平台合作 航美传媒关键词:传统媒体、资源费、中石化项目 华视传媒关键词:并购、整合、垄断6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2010年需关注新媒体营销十大趋势价值新媒体营销流量体验口碑营销 将更大程度上发挥企业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作用 无线广告 仍然处于市场酝酿期搜索引擎 品牌推广的营销价值将进一步得到肯定 效果广告 比重将持续上升 淘宝成为网络营销市场当中生力军 网吧渠道 成为网络应用服务行业的优秀营销平台 第三方支付平台 的营销价值将在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的进程中得到释放 资本驱动 户外新媒体 渠道资源整合,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一站式整合营销服务能力 SNS展示广告比重进一步下降, 植入营销 将利用受众行为习惯发挥传播价值 网络游戏 暴利时期将要结束, IGA将成为其发展侧重点 营销互联网化已经成为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进程的首选 销售结果导向的互联网营销将进一步推进企业销售业态的互联网化进程7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经济危机网上零售2009 :经济危机带来市场新的参与群体。中国网上零售市场品牌企业互联网直营外贸企业建内销渠道海外企业进中国市场8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互联网化网上零售2010 :互联网化带来市场机会中国网上零售产业圈网上零售平台将作为直营的重要战场B2C厂商将是理想内销渠道网络营销、IT服务、物流服务将迎来新市场9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第三方支付2009-2010 :格局未变,细分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航空、网游、网购、数字商品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公缴、电信、信用卡还款成第三方支付厂商标配保险、外币信用卡、移动支付、房贷、线下渠道的尝试1 2 3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新兴市场第三方支付的个人工具属性越发明显,将以用户使用习惯推动其 客户市场的互联网化。政策仍将是该市场最大的关注点之一,但可以预计牌照的出台将 不会形成颠覆性的市场变动。10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网络游戏2009 :政策、产品、资源变动推动格局变动政策趋紧- 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对进口网络游戏审批管理的通知- 关于改进和加强网络游戏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产品驱动- 地下城与勇士、穿越火线腾讯跃升中国最大的网游运营商- 问道光宇华夏进入TOP10- 魔兽世界九城从第5跌至第12资源整合- 盛大收购华友世纪- 完美时空投资非常完美- 搜狐、盛大游戏分拆上市11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网络游戏2010 : 3D时代对游戏的品质要求更高,市场分化为运营和研发两端技术- 3D游戏- 自主研发引擎- 低配高效产品- TV Game- PC国际大作- 自主精品用户规模产品开发游戏运营编剧能力技术研发网游企业模式的变革12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SNS2009:应用趋同,“逼”出新模式- 人人网(校内)- 开心网- QQ校友- 新浪博客- 白社会- 厂商- 抢车位- 好友买卖- 偷菜- 养宠物- 应用开放API“山寨”13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SNS2010: SNS网站将追求用户资源升值网络营销 移动互联网融合SNS网站三个发展方向互联网模式融合植入式广告病毒式营销机构入驻网页游戏电子商务融合浏览器内置终端内置14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移动互联网2009 :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2 亿,市场规模达 388亿 2009年移动互联网流量费用将达228.26 亿,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流量费成为运营商最先得益的产物。 2009年用户为产品及服务支付的费用达153.36 亿元,除流量费外,成为对移动互联网营收贡献最大的商业模式。其中音乐、游戏贡献最大。 2009年广告及电子商务收入分别将达4.8 亿和 1.3亿,移动互联网营销价值及销售渠道价值仍需继续挖掘。除流量费外,产品及服务收入对移动互联网收入规模贡献最大,广告及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尚需深入挖掘15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移动互联网2009 : 3G网络的商用带来较高的市场预期,各方涌入移动互联网市场产业链条日益交错,生态系统发生变化23 移动互联网业务越来越依赖于终端,终端对产业的控制力极大增强13G牌照的发放提升移动互联网网络环境,同时带动3G 应用业务的发展4 电信运营商同一环节的竞争加剧,引发更开放的合作模式5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快速增长,用户主动需求旺盛,多样化需求引 导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6互联网商业模式逐渐向移动互联网渗透, App store开放销售平台成各厂商效仿焦点16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移动互联网2010 :并购成为快速填补缺失资源的手段,应用差异化成竞争焦点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预测商业模式竞争策略终端行业应用运营商策略用户移动互联网应用将推陈出新,创意化、分众化应用服务将逐渐丰富,业务差异化成竞争焦点移动互联网用户活跃度将有较大提升,用户逐渐形成使用习惯,形成较高粘性用户接受度较高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商业模式逐渐被探索,部分厂商将实现盈利市场将陆续出现并购案例,通过并购方式快速填补缺失资源,提高竞争力电信运营商将加大推动移动互联网子业务品牌,以提升用户的忠诚度终端由手机正在向MID、上网本等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便携式终端扩展。终端与服务互相促进,两者结合更加紧密,区域一体化17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移动互联网应用2009 :娱乐化/ 工具化应用进入成长期,导入期产品概念逐渐引入移动互联网用户近半年使用 过的手机应用服务8.9%12.9%14.3%14.6%20.4%21.9%23.3%32.4%43.9%47.2%48.5%54.7%58.1%68.0%6.1%20.6%0% 20% 40% 60% 80%其它手机杀毒手机炒股手机银行 /支付手机电视/视频手机博客手机地图手机导航手机社区手机音乐手机邮箱移动IM手机浏览器手机搜索手机阅读手机游戏数据来源:易观国际Enfodesk w w w .易观国际2009 w w w .手机游戏:人才成本投入换来直接经济回报手机阅读:较高用户需求和厂商的积极卡位带来市场的发展手机搜索:工具化服务,由用户争夺转向商业模式探索手机浏览器:第三方浏览器发展迅速,平台化入口力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移动IM:用户活跃度高,现有产品品牌化较强,进入壁垒高手机邮箱:沟通工具的升级版,商务化特点带来高ARPU手机音乐:手机逐渐成为主要出版工具,运营商主导力度强娱乐化、工具化应用用户渗透率较高,以运营商为主导(移动IM 、手机音乐)或互联网品牌产品主导的应用服务(移动搜索)慎重进入,可以选择细分或垂直市场切入。导入期服务或市场未出现较强优势产品的成长期服务(如移动SNS )适时进入。成长导入用户普及率成熟杀毒/ 安全手机支付手机证券手机地图手机阅读移动搜索手机导航手机电视手机视频手机浏览器移动博客手机游戏彩铃短信彩信移动IM手机邮箱手机音乐移动SNS手机银行2G2.5G3G移动互联网门户18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手机游戏2009 : 2009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收入达 27亿,渠道多元化为产品铺设道路手机游戏发行/ 推广平台多样化发展,利益分配趋向公平,激 烈开发商对内容的创生。12国内手机游戏开发或策划等人才紧缺3手机游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投资细分领域热点5手机游戏版权问题不断暴露4单机游戏得到整合,电影/ 电视节目等优质题材丰富游戏类别 ;网游产品仍较为单一19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手机游戏2010 :技术性开发人才匮乏以及 PC网游厂商的加入将会引来收购热潮手机游戏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商业模式行业环境用户产品竞争策略厂商网页游戏、社区游戏以及传统内容题材游戏将成为下一波发展推动力PC游戏开发商及运营商巨头将陆续进入并分食市场联网游戏收费模式将借鉴PC游戏,更加更富广告嵌入游戏将成为另一盈利模式随着多种正规发行渠道的出现以及厂商的维权力度的增加,相关法律陆续出台,行业环境日趋健康基于开发人才的匮乏以及快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求,手机游戏行业将出现收购热潮核心用户陆续形成,高ARPU带动盈利20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3手机阅读用户用户增长迅速,但用户付费习惯尚需培养12 运营商及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进入加速手机阅读市场的发展中国手机阅读市场2009 年仍处于市场导入期4电子阅读器的推出丰富移动阅读终端5手机报为主流手机阅读形式,娱乐性质的内容最受欢迎手机阅读 2009:新的发行渠道吸引终端、电信运营商、内容多类型厂商渗入21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手机阅读2010 :手机阅读市场进入第一次盘整期手机阅读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内容终端融资用户竞争策略盈利模式随着巨头厂商对电子阅读器、手机阅读等概念推广,用户对手机阅读的认知度不断提升,预计2010年,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将至1.99亿。盈利模式日渐清晰。用户付费意愿的不断增强、广告盈利模式及多版权运营等盈利模式的成熟,手机阅读市场收入规模将不断攀升。预计2010年,中国手机阅读市场营收将有望突破6亿。中国手机阅读将逐步打破互联网原创小说的单一阅读内容格局,随着中国移动等强势厂商的带动,动漫、视听等阅读内容将有所发展。手机阅读终端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局面。随着中国厂商如方正、大唐电信等厂商的电子阅读器推向市场及台湾等地电子阅读器涌入大陆市场,电子阅读器的售价将有所下降,加之中国电信运营商深度定制电子阅读器,2010年,中国电子阅读器销量将有所增长。以电信运营商、大型服务提供商、终端厂商为主导的三种力量格局凸显。一些大型的厂商将通过并购或注资形式蚕食一些拥有内容资源的小厂商;2010年,中国手机阅读市场将进入盘整期,手机阅读盈利显现将引来资本市场的关注,盘整期的手机阅读市场资本将持续活跃。22Leading advisor in China technology market移动搜索2009 :移动搜索市场盘整年3渠道争夺仍是抢占用户的主要手段,广告营销也成为厂商常用方法2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