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旅游美的审美境界陈昌茂(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内容摘要:境界,境,用主体知觉给客观之景划了一个界围,主体进入客体,主体的知觉界围就是客体进入境中的界围,客体进入主体知觉,客观之景成为知觉之境。境是主客观的合一。旅游美审美境界的分类研究,目的在于找到旅游审美现象中主客观meeting的结构形式,建立旅游美学的基本词汇,为旅游美研究的精细化奠定概念基础。关键词:象境、实境、艺境、场境、-幻境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的美,它的境界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就是说,它虽然与对象(质料)相关,但主要是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境界和类型:什么样的旅游活动便创生了不同形态的旅游美境界。旅游活动的五种方式:愿游、行游、居游、憩游、忆游作为创生旅游美的五种途径,通过分析主客体meeting的结构形式,来对旅游美的境界形态进行描述和界定。境界,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感受外界的色,声,嗅,味,触,法(六识)而产生的,境是客观之景因主体的观照而产生出的而且只与主体相接而生。境界,用主体知觉给客观之景划了一个界围,主体进入客体,主体的知觉界围就是客体进入境中的界围,客体进入主体知觉,客观之景成为知觉之境。一、愿游审美活动中的象境(一)旅游性质-愿游-愿游指旅游动机形成的过程。旅游标示物是旅游地旅游审美文化地标性“感性实体”,神话诗性是游客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中创生出来的一种旅游美美感。(二)、境界结构-神话结构神话诗性是愿游活动中创生的旅游美美感,它是借助想像和幻想获得的直觉形象。其想像和幻想的方式主要有:粘合,粘合就是把两种或以上本无关系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夸张, 夸张是故意增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我们把审美主客体的这种meeting形式界定为神话结构。“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三)境界名称-象境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存在三种意义上的“现实”: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加工后呈现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三是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主观现实”是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为中介而形成。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产生了一定的偏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就旅游大众传播来说,这种偏离带有加强的主观性-“故意偏离”-用一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替代“客观现实”,它往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在原型上附加了另外的“意义”-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客观现实”。于是,游客大脑中的“现实”就经历了两次偏离呈现一种格外的“超现实”图景,一种神话图境,令人向往。易传系辞云:圣人有见天下之秬,而拟诸其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所以,象者,像也。象作为代表宇宙万物的符号,是人这一主体对世界万物的某种神秘启示的记录与象征。艺象的最终完成,是借助艺术符号将心象有机结合的过程。审美主体的主观意向性与表象符号结合。二、行游审美活动中的实境(一)旅游性质-行游 我们把在一次旅游过程,如行走于风景名胜之中,观赏名山大川、历史遗存、人文景观的“观光活动”称为“行游”。它是一个完整的游赏活动。如我们游览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观赏了它的大瀑布、天星桥、天书等景点,完成了对景区的游览。或者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游览了大瀑布:我们走下景台,穿过水帘洞,转下犀牛潭,又回到了观景台,完成了一次对景观的“行游”。所以,“观光”是总的概述,而“行游”是指具体的对于某一景物、某一景点、某一景区的游赏活动。正因为如此,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才把“观”与“游”,“行”与“居”几个概念进行细分。观是远距离的观赏,游是近距离的品味。所以,才有可观者多,可游者少的结论。(二)、境界结构-模仿结构在这里,我们简单回顾西方美学理念的过程:鲍姆嘉登提出esthetice即感性原则康德论证了它的根据人的鉴赏力与主体通性的原则(无目的的合目的)克罗齐提出了知觉原则张法(直觉形象)。这些理论原则与司空图的三句话:“如遇幽人”(感悟)、“情性所至”(主体通性与鉴赏力)、“遇之自天”(直觉)、“一客荷樵”(直觉形象)。旅游美之实境形态,为一普遍的形态,在山水诗、山水画以及各种游记的审美描述中得到普遍的体现。自然景观的旅游美美感主要是与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对比而产生的不同,感叹天大地大,是一种空间维度。人文景观的抒情诗性主要,叹世之常变,叹逝水流年,叹英雄安在,是时间维度,其抒情诗性不以景观为根据,而受主体的生存状态左右。内模仿和移情是主客体统一方式。我们把审美主客体的这种meeting形式界定为模仿结构。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三)境界名称-“实境如果用佛家眼光来看,所谓“实境”乃观物之第二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为一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为二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第三境界也。第三境界如陈毅诗“真山真水”也。而且,这种境界之产生是“遇之自天”,是“情性所致”而来的。司空图的实境说与行游之美的发生机制、呈现图式是极为吻合的。所以,我们借用之作为行游之美的形态。 实境由以下元素构成:景观+观景者,然后呈现实境。产生了实境的途径是“逢”、“遇”,而不是想,不是思。而且,呈现出来的图像是非常清晰的(所谓实也)。这里的实,不是现实的实,而是“本质”的实,见到了事物的本来面貌(道心)。在这里,我们简单回顾西方美学理念的过程:鲍姆嘉登提出esthetice即感性原则康德论证了它的根据人的鉴赏力与主体共通性的原则(无目的的合目的)克罗齐提出了知觉原则张法(直觉形象)。这些理论原则与司空图的三句话:“如遇幽人”(感悟)、“情性所至”(主体共通性与鉴赏力)、“遇之自天”(直觉)、“一客荷樵”(直觉形象)。我们把在“行游”中创生的旅游美形态概括为“实境”。三、居游审美活动中的艺境 (一)旅游性质-居游旅游过程中的“居游”,就是一般所说的“度假”,它的规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主观动机来说,游人并非追求奇异景观,即换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多次到的,但必须是优美的环境;二是这里必须具备“居”的条件,即具备生活及娱乐设施,同时,夜生活也是条件之一。正因为如此,度假地往往是在视域辽阔,自然环境良好的海滨、温泉、森林、草场等地。居游之美的-艺境就是整体环境在游客的心中呈现的直觉形象。(二)、境界结构-通感结构。 艺境之特点通感结构。 居游旅游美主要表现为主客同构。 旅游过程中的“居游”,就是一般所说的“度假”,它的规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从主观动机来说,游人并非追求奇异景观,即换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多次到的,但必须是优美的环境;二是这里必须具备“居”的条件,即具备生活及娱乐设施,同时,夜生活也是条件之一。正因为如此,度假地往往是在视域辽阔,自然环境良好的海滨、温泉、森林、草场等地。居游之美的意境,就是整体环境在游客的心中呈现的直觉形象。我们把审美主客体的这种meeting形式界定为通感结构。 旷达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 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三)境界名称-艺境“艺境”的原意是有“思”的,但是这种“思”不是独立的理性认识,而是处于“境”中的思,所谓“思与境谐”,有思却不见着思,于是,环境便显示出它的“真”正像“实境”中的“道心”,进入审美的深层次了。从“六根”加“六识”产生“境”来看,所有的美皆体现为“境”,但有侧重,如“实境”是强调“视觉”,而“艺境”则是六根都强调,即对于环境的审美观照,所以,从审美方式来看,“实境”主要为取景框式,也即主客分离式,而艺境则为“介入式”,尽管“介入”了,但是毕竟还有“思”,所以两者均有主体的影子,用王国维境界说来看,二者皆为“有我之境”。四、憩游审美活动中的场境 (一)旅游性质-居游憩游之憩,从自行的结构来看,它强调感性活动对“心“的影响。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感性活动,还要作用域“心”,一般只要作用于感性本身即可。所以说,憩游是从两个方面来规定的:一是在旅游过程中一段时间的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能使“心”得到“休息”,即“没有了心”,或言之,则为狂。所以,从词典的解释为“休息”来看,并不准确,它主要是让“心”休息,使“心”暂停工作;二是这种使心暂停的方式又是通过感官来实现的,即是通过对感官的刺激使心得到休息。真实根据“憩”的这种特质,我们把旅游过程中的一种专项活动称为“憩游”在短时间内通过感官的刺激而使心暂停的活动。(二)、境界结构-场域结构“场所”这个词在英文的狭义解释是“基地”,也就是site。“场所”在文化意义上,是人的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的特殊的文化现象。从历史上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狂欢活动。它们通过社会成员的群体聚会和传统的表演场面体现出来,洋溢着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狂欢与“场所”是联系一体的,体现为文化空间:广场、街区、古村落、“老房子”、庙宇、寺观、教堂、神山、圣湖、花场等。文化空间仿佛一个文化磁场,进入其中即被“磁化”。 我们把审美主客体的这种meeting形式界定为场域结构。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三)境界名称-“场境”。我们把这种憩游活动创生出来的旅游之美的形态,描述为“场境”。场的概念容易直观地解释为 “主体被吞没”的“无我之境”。我到哪里去了?被“场境”磁化了。所以,该概念对于旅游美学来说,它是一种操作性概念不是分析性概念,尽管我们还不能证明“审美场”创生了美,它处于假设阶段,但是,作为一个假设,它还是“有用”的:它的比喻功能是比较贴切地说清专项旅游美的形态。进入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场境”的呈现。场境的发生主要是质料将主体吞没,但是,正像磁铁不能吞没泥沙那样,如果主客体没有“同构”,那么,审美现象也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场境还是审美现象学为基础的。比如,一个一点也不懂现代音乐的人,把他放进一个演唱会的场所里,除了难受,震耳欲聋之外没有艺术的魅力。五、 忆游审美活动中的幻境(一)旅游性质-忆游们常说,旅游就是购买一段美好的回忆。所以如此,是因为旅游美发生于活动之中,使人们得到了美感;存在于“记忆”之中,影响人的一生。通过回忆,打开记忆之门,美便再现出来。从这里说,旅游美与艺术美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美发生于灵感涌出时,储存于作品中,复活于阅读时。如一部小说,作家在灵感的驱动下创作,其美便储存于小说作品中了,阅读时艺术美又呈现出来了。(二)、境界结构-回忆结构旅游纪念品体现为一种情趣,一种情趣的具象化,一种小品诗性。-短小精悍,幽默风趣,滑稽可笑,雅俗共赏,题材广泛,造型新颖,感染力强,使游人感受到创生出来的、以另一种“旅游美”的样式表现出来的美感经验。旅游忆游梦幻诗性是储存于记忆中的意象,通过回忆而再生。我们把审美主客体的这种meeting形式界定为回忆结构。 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三)境界名称-幻境当旅游纪念品出现时,游客又回忆重现旅游情景,另一种旅游美便呈现出来了。信息的刺激强度越高,记忆细胞的电位值就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旅行社合规执行旅游合同
- 保健品代理商加盟协议
- 2025标准设备供应合同范本示例
- 2025版权输出合同样本
- 2025年民用爆破器材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合同研究组织项目建议书
- 捣蛋小孩受罚记800字13篇
- 六年级散文静待花开750字13篇
- 周期循环计算题目及答案
- 新兴文化命名策略-洞察及研究
- 80年血火淬炼此刻亮剑正当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对初中生的启示-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7)
- 全球热泵产业发展报告2025
- 辅警考试真题(含答案)
- 商业地产项目数字化运营与客户体验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 巧堆肥劳动课件
- T/CNFAGS 16-2024绿色甲醇分级标准(试行)
-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