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doc_第1页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doc_第2页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doc_第3页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doc_第4页
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网络考纲解读考核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大气受热过程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并能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实际现象。熟练掌握常见的热力环流。通过受力分析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原理,熟练掌握风向的确定方法。考察大气热力作用过程本身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意义;考察大气热力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关系,侧重于人类活动对热力作用过程的影响;结合天气系统考察等压线图的判读。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熟练掌握季风的分布、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大气环流及其影响。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熟练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高频考点。通过变式图考察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通过各种气候统计图表和区域图考察气候成因分析、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特征描述、气候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季风环流已有几年未在广东高考中出现,值得注意。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熟练掌握简易天气图的判读。通过天气形势图与区域图结合的形式或其他材料考察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道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能提出合理化的适应对策。多用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察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知识清单项目内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能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3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二、热力环流4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5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6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7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它存在于水平面上,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8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9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10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平行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考点梳理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段作用特点实例吸收臭氧(平流层)紫外线吸收强,有选择性,对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南极臭氧层空洞,吸收紫外线少水汽、CO2(对流层)红外线反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无选择性阴天的天空,呈灰白色(2)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间及大气透明度(受地形、天气状况等影响)。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的同时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一种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层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3“大气返大地”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大部分向下把热量还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例1】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BCO2浓度高C雨量充沛 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因而白天温度高,太阳辐射强,植物光合作用强。晚上则保温作用差,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答案】A考点2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热力差)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即“两差产生两运动”。(如下图)3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面高,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较低,形成高气压,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如下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形成陆风 (如下图b)。(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下图a)。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b)。(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们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注意城市风不随昼夜而变化)【例2】读下图,回答(1)(3)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解析】观察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升、降)可反推近地面的冷热状况。根据水平气流(和运动方向)可反推气压差异。若该图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为城区,a为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a流向城区b,绿地的作用是对大气起到净化、增湿、减温的作用。【答案】(1)C (2)B考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受力状况风向风压规律图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由高压到低压与等压线垂直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边,低压在左边。南半球反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前方。南半球反之2风力的大小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不同等压线图上,要根据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单位距离间气压差大,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风力大小还须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摩擦力大,地面阻力大,风力小;摩擦力愈大,则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愈大,摩擦力愈小,其交角愈小。【例3】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或 B.或 C.或 D.或(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或 B.或 C.或 D.或(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解析】第(1)题,由于PMPN,可推知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是北半球,所以风向相对于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若是近地面,则偏转为风向。若为高空,则偏转为与等压线平行的风向;第(2)题,已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则可推知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若在北半球则为风向,若在南半球则为风向;第(3)题,近地面风向受三个力的作用,当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成180角)时,则三力合力为零(或三力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风向不再偏转,而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答案】(1)A (2)C (3)D重难点突破一、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知识归纳】现象原因晴朗天空呈蔚蓝色(天蓝蓝,海蓝蓝);阴沉的天空呈灰白色晴天,散射有选择性,波长短的蓝紫色光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阴天,散射无选择性,可见光被微小尘埃散射日落前、日落后天空仍然明亮;白天时,房间里、树荫下仍然明亮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的散射作用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之达到地平线上或者太阳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呈橘红色及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通过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散射作用强,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被散射,透射下来的光线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较多,因此旭日和夕阳呈橘红色,投射到云朵及江面上也使其染成红色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的科学依据红色光线波长较长,难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作为停止信号更为醒目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得太阳辐射少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人造烟雾的防冻原理人造烟雾能大量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可增强大地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晚秋或寒冬,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及“十雾九晴”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快,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对流层中,“高处不胜寒”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热量越少平流层中,“高处不胜暖”太阳辐射是平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越高臭氧浓度越大,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越多盛夏季节,树荫下更凉爽树荫下,太阳辐射不能直接到达【例4】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解析】边防站海拔4900米,很容易分析出来地势高热量不足,故(1)题选A。盖起简易阳光房,提升了局部的气温,但地温仍然较低,所以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在距地面一定的高度进行蔬菜种植。【答案】(1)A (2)C二、等压线(面)图的判读【知识归纳】1等压面与等压线的空间关系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如下图中甲、乙两图的上部分别是1008百帕、1007百帕、1006百帕、1005百帕的几个等压面分布,甲图中的等压面上凸,乙图中的等压面下凹。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的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等压线是某一海拔高度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不同等压面相割,在等高面上形成的许多交线,如甲、乙两图的下部等压线。可以看出,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即为高气压区;等压面下凹处,对应等压线的低值区,即为低气压区。2等压线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场。可联系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气旋),反之为高压中心(反气旋)。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减小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高压脊,高压脊的等压线呈舌状向外伸出,曲率最大处转折点的连线是脊线,脊线与等压线垂直;等压线弯曲,并向气压数值增大方向弯曲,弯曲处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低压槽的等压线呈V字状向外伸展,V字型顶端的连线是槽线,槽线与等压线垂直。(2)判断风力和风向。等压线密集则风力大。确定风向要根据气压高低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画出偏向风。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偏转角度3045;高空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直接偏转90。(3)判断天气状况。低压及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高压及高压脊控制,多晴朗天气;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温暖湿润。 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寒冷干燥。3等压面图的判读 (1)气压与高度: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2)气压与温度: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低压等压面上凸。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3)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是相对而言的。因此高空的“高压”其气压值比低空的“低压”还低。【例5】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题。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图乙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A. B. C. D.解析:第题,图甲中的O、P两点的气温分别是:25TO26,29TP30。两点的温差是3TP2PlBP2P3P1 CP1P2P3DP1P3P210该季节群岛上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纬度 C气压 D海陆位置【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为日本海沿岸,冬季控制亚洲的天气系统是亚洲高压,据亚洲高压越近气压值越大。P3沿线地区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从内陆来,经过日本海被增温加湿,遇地形阻挡形成降雪。【答案】9C 10A11【2009东莞一模】某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该地上空空气柱重量增加或减少的反映。气柱质量增加了,气压就升高,质量减少了,气压就下降。气压的周期性变化是指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明显的是以日为周期和以年为周期的波动,分别称为气压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阅读以上资料和图a、图b、图c、图d,回答问题。图a 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图d气压的年变化(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 ;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 。(2)不同性质的气团,密度往往不同。如果移到某地的气团比原来的气团密度大,气压随之升高。反之该地气压就要降低。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 。(3)气压的日变化曲线有单峰、双峰和三峰等型式,其中以双峰型最为普遍。其特点是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一个次低值。读图c,一般是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 时左右。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 ;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 (早,晚)于气温。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而有区别, 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 。(4)气压的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波动的,受气温的年变化影响很大,因而也同纬度、海陆性质、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有关。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 季,最低值出现在 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 。高山区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 季,和空气的受热上升关系密切。【解析】(1)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B高于A,C、D都处于高空,C处有上升气流补充,气压升高,D处气流下沉流走气压降低。(2)冷空气密度大故会使流经地气压升高。(3)据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压出现在810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但气压最低值出现在1516时左右,故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晚一些。三地比较纬度越低气压日较差越大。(4)气压年变化取决于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上温差大所以气压差也大,夏季温度高,气压低,冬季温度低,气压高。气压的年较差与温度的年较差成正比,都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逐渐增大。高山区受地形影响夏季盛行上升气流,空气密度变大。所以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答案】(1)B C (2)升高 (3)810 下降 晚 低纬度地区(热带) 减小(4)冬 夏 增大 夏12【2009广州市高三调研考试】从2006年开始,每年冬季黑龙江气象台都会加设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潜势预报,共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表示气象条件不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二级表示不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三级表示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四级表示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五级表示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在逆温现象影响下,早晚空气能见度低,且质量差,不但影响车辆交通状况,而且如果居民燃煤取暖,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材料2:部分逆温类型及其成因比较类型逆温成因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辐射逆温一般日出前达到最厚,日出后逆温就逐渐消失了。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降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1)在几种逆温现象中,明显受地形因素影响的是 逆温。(2)下图a-e表示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其中表示日出前逆温层情况的是 图高度气温0高度气温0高度气温0高度气温0高度气温0abcde(3)在农、林业生产中,在用熏烟的办法防御霜冻时,常选择在傍晚进行,这样释放出的烟雾不会向高空扩散而弥漫在贴近地面的气层中,保温效果好。借鉴的是 逆温的原理。(4)黑龙江省冬季出现的逆温主要以 逆温为主。(5)黑龙江冬季为什么要加设一氧化碳中毒潜势预报?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即时获取信息、整合运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3)(4)问答案基本可在材料中找到。第(5)问要注意结合天气状况分析容易出现逆温的原因。【答案】(1)地形 (2)c (3)辐射 (4)辐射(5)冬季受冷空气影响,云量少,地面辐射损失热量多,容易出现逆温现象;冬季燃煤取暖,CO排放量多,空气流通不畅,容易造成浓度过高引发中毒。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知识清单项目内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2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叫赤道低气压带。3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聚集,气压升高,大气向两极点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半球同样也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4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的气流偏转成东北风,向北的气流偏转成西南风。5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东北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6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高气压中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低压中心。7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8东亚位于亚洲东部,面临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9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10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气候形成与西风带有很大关系;在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考点梳理考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2三圈环流(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2)形成过程:(见下图)(3)地面表现:在地表形成南北对称、高低相间的七个气压和六个风带(4)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移动幅度510个纬度。(5)气候影响:气压带与风带分布成因气流方向气候影响气压带极地高压带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下沉干冷副极地低压带南北纬90附近动力原因上升温湿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90附近动力原因下沉干热赤道低压带0附近热力原因上升湿热风带极地东风带南北纬6090极高副低高纬低纬干冷中纬西风带南北纬3060副高副低低纬高纬温湿低纬信风带南北纬030副高赤低高纬低纬干燥【例1】【2008年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上述“某月”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赤道低气压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3040N,南半球则主要分布在2030S,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第(2)题,甲地位于10S附近,7月份,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第(3)题:乙地位于3040N之间,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答案】(1)C (2)A (3)D考点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与季风1成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而海陆具有热力性质差异。2分布:3影响:形成季风环流(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见下图)(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冬夏季风比较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亚、蒙古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西伯利亚、蒙古东北风低温干燥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高温多雨印度半岛、我国西南等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4总结:【例2】下面是2008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大致位于40N60N,90E120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1)A地气压名称是 ,B地气压名称是 。(2)此时C地吹_风,D地吹_风。(3)A地中心气流作_运动,常出现_天气。(4)A地地面空气快速移到C地,地面缺乏森林草原,会出现 自然灾害。(5)ABCD四地冬春经常形成这种气压分布。因此,对于C地防御自然灾害最现实的措施 。【解析】由图和题意可知此时亚欧大陆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在北半球低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东部多吹偏南风,西部多吹偏北风;北半球高压区其东部多吹偏北风,西部多吹偏南风。【答案】(1)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2)偏北风西北风(3)下沉晴朗(4)沙尘暴(5)加强植树造林考点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2气候成因分析:3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如下表)气候类型主要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区数值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0之间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最冷月均温15以上;年均温26左右;年降雨量2000mm以上热带草原 气候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南、北纬100200之间非、南美、大洋洲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南、北纬100250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15002000mm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南北200-300大陆内部、西岸北非、阿拉伯半岛、澳中西部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200mm以下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南北纬250350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东南部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1000mm 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040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六大洲都有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3001000mm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纬350550大陆东岸我国北方、日本、朝鲜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