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理背景详细制作.doc_第1页
纹理背景详细制作.doc_第2页
纹理背景详细制作.doc_第3页
纹理背景详细制作.doc_第4页
纹理背景详细制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铁锈纹理1. 前景色设为褐色(114,51,17)背景色设为黑色2. 设置云彩效果。滤镜-渲染-云彩3. 设置颗粒。滤镜-纹理-颗粒,在颗粒对话框中,设置强度为40,对比度为50,颗粒 类型为“斑点”。4. 设置干画笔。滤镜-艺术效果-干画笔,在其对话框中设置,画笔大小为1,画笔细节为2,纹理为2.5. 添加杂色。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在其对话框中设置,数量为11.20,分布为“高斯分布”,选中“单色”。6. 设置粗糙蜡笔。滤镜-艺术效果-粗糙蜡笔,在其对话框中设置,描边长度为6,描边细节为6,纹理为“纱岩”,缩放为127%,凸现为9,光照为“下”。7. 设置饱和度。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饱和度为-21,即完成。【提示】1. 添加杂色命令,是将随机像素应用于图像,模拟在高速胶片上拍照的效果。2. 粗糙蜡笔滤镜,是在带纹理的背景上应用描边。在亮色区域,粉笔看上去很厚,几乎看不见纹理,在深色区域,粉笔似乎被擦去了,使纹理显露出来。【总结】设置纹理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纹理以及颜色,如该实例的铁锈,可稍微降低色彩的饱和度,让铁锈纹理更自然。二、 金属纹理1点击“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按钮,单击“渐变工具”,在属性栏中单击下角形,选择“从前景色到透明”,模式为“线性加深”,不透明度为30%,从左至右拉一条线。2.添加杂色。滤镜-杂色-添加杂色,设置数量为15.06,选中“单色”复选框。3. 设置动感模糊。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设置角度为0,距离为28,4. 裁切图像。选择工具栏中的裁切工具。按ENTER.即完成。【总结】添加杂色命令,是模拟在调整胶片上拍照的效果。添加斑点状的效果,使其颜色含有彩色。选中“单色”复选框时,将此滤镜只应用于图像中的色调元素,而不改变颜色。三、 彩色玻璃纹理1. 前景色为米黄色(209,192,165),背景色为白色。按ALT+DELETE填充前景色。2. 选择颗粒命令。滤镜-纹理-颗粒,在其中设置,强度为42,对比度为57,颗粒类型保持 默认的“常规”项。3. 选择染色玻璃命令。滤镜-纹理-染色玻璃,在其中设置,单元格大小为5,边框粗细为4,光照强度为3。即完成。【总结】染色玻璃滤镜,可将图像重新绘制为用前景色勾勒的,单色的相邻单元格。四、 再生纸纹理1. 新建一层,并在此层上设置。2. 设置前景色为米黄色(222,207,170),用前景色填充背景。3. 创建“背景副本”。4. 在副本上设置。设置“点状化”滤镜。滤镜-像素化-点状化,在其中设置,单元格大小为15,5. 在图层调板中,在模式的下拉理表中设置为“正版叠底”不透明度为30%,6. 查找边缘。滤镜-风格化查找边缘7. 干画笔效果。滤镜-艺术效果-干画笔,画笔 大小为1,画笔细节为7,纹理为1.8. 选中“副本”层,右击选择“向下合并”9. 添加杂色效果。滤镜-杂色-添加杂色,设置数量为3.5,即完成。五便签纸纹理1.设置默认“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画笔。可选(74,枫叶或其他)2.在背景上用画笔画即可。3滤镜-素描-便条纸,在其中设置,图像平衡为29,粒度 10,凸现 2。4.图像-调整-变化,在下面单击“加深黄色”单击“较亮”。,即完成。【提示】1.“便条纸”滤镜,可以创建像是用手工制作的纸张构建的图像,并结合使用【浮雕】和【颗粒】滤镜的效果。图像的暗区显示为纸张上层中的洞,使背景色显示出来。2.在【变化】对话框中,单击图产生的效果是累积的。六、绿碎屑纹理1.前景色为果绿色(115.179,23),背景色为白色2.滤镜-渲染-云彩3.设置铜版雕刻。滤镜-像素化-铜版雕刻,在其中设置类型为“精细点”4、选择基底凸现。滤镜-素描-基底凸现,在其中设置:细节为15,平滑度为1,光照为“左下”。即完成。【总结】基底凸现滤镜,可以变换图例,使之呈现浮雕的雕刻的雕刻状并突出光照下变化各异的表面。图像的暗区呈现前景色,而浅色使用背景色。七木纹纹理1.前景色为土黄色(171,129,38),背景色为深褐色(36,42,9)2.滤镜-渲染-云彩3.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在其中设置数量为4.5,平均分布4.干画笔效果。滤镜艺术效果干画笔,在其中设置画笔大小4,画笔细节5,纹理35.调整色阶。图像-调整-色阶 (38,1.04,246)6.切变效果。滤镜 扭曲-切变,拖动出弯曲的线即可。【总结】“切变”滤镜,是沿一条曲线扭曲图像。以制作出千变万化的效果。八、砖墙纹理1.前景色为(229,229,229),背景色为(192,107,84)2.新建图层。用“矩形框选工具”画出一个矩形,按CTRL+DELETE填充。3.对矩形描边。按CTRL+D取消对矩形的选择。再选择编辑-描边-设宽度为2,颜色为前景色,位置“居外”。4.设置喷溅效果。滤镜-画笔描边-喷溅,在其中设置半径为6,平滑度为55.按CTRL+ALT复制图层。两次。摆列出砖形。然后合并图层。6.定义图案。用矩形选框选择。然后编辑-定义图案输入名称。7.编辑-填充-图案,选择刚才定义的砖形。8.设置龟裂缝。滤镜-纹理-龟裂缝。设置裂缝间距为65,裂缝深度1,裂缝亮度为29.再次设置龟裂。裂缝间距为56,裂缝深度为1,裂缝亮度为2.即完成。【总结】在制作纹理时,若要对单一的元素进行排列,可以采用定义图案的方式。龟裂缝,滤镜,是将图像绘制在一个高凸现的石膏表面上,生成精细的网状裂缝,可以生成浮雕效果。九云石纹理1.新建图层。设置前景色为黑色,并填充。,背景色为白色。2.设置“分层云彩”效果。滤镜-渲染-分层云彩。3.复制图层。并隐藏副本。4.在图层1上设置。添加石纹效果。滤镜-渲染-分层云彩。5.调整石纹效果。图像-调整=色阶(1,3.35,255)6.添加颜色,图像-调整-变化,依次单击:原稿,加深黄色,加深红色。7.添加光照效果。让副本可看。滤镜-渲染-光照效果,根据需要设置。8.将模式改为“柔光”9.添加平浓效果。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角度60度,距离60即完成。【总结】在进行云石纹理效果制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最终交果图中选择滤镜-锐化-进一步锐化十大理石纹理1.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2.滤镜-渲染=-云彩3、查找边缘,滤镜-风格化-查找边缘4、调整色阶。图像调整色阶()输入(,)5、颜色反相。图像-调整-反相6.设置亮度/对比度。参数(-11,+54)7.设置“色彩平衡”。图像-调整-色彩平衡(CTRL+B)参数为(+33,-1,-13)即完成。【总结】使用亮度和对比度命令,可以以图像的色调范围进行简单的调整。与“曲线”“色阶”不同,亮度和对比度会对每个像素进行相同程度的调整(线性调整),可能导致丢失图像细节,因此,对于高端输出,不建议使用刻命令。十一、琥珀纹理1. 填充图层用黄色(238。219,43)2. 添加杂色效果。滤镜-杂色-添加杂色(数量112,高斯分布)。3. 添加晶格化效果。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大小120)4. 添加铬黄效果。滤镜-素描-铬黄(细节 5,平滑度9)5. 添加亮度效果。图像-调整-亮度和对比度(40,0)6. 添加云彩效果。创建图层1,前景色为黑色,背景色为白色。滤镜-渲染-云彩。7. 添加色阶效果。图像-调整-色阶(120,1.12,235),模式为滤色。8. 创建图层2.前景色为(238,219,43)并填充。模式为“正片叠底”9. 添加云彩效果。创建图层3,前景色为黑色,滤镜-渲染-云彩。再滤镜-风格化-查找边缘10. 添加色阶效果。图像-调整=色阶(191,1.11,245)11. 添加色相、饱和度效果。模式为正片叠底,再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0,17,3)即完成。【总结】颜色模式设为RGB模式时,才能选择滤镜-素描铬色十二、西瓜皮纹理1. 设置前景色为(100,135,30),并填充背景层,再新建一层2. 按默认颜色按钮,再滤镜-渲染-云彩命令。3. 查找边缘。滤镜-风格化-查找边缘4. 设置网状参数。滤镜-素描-网状(浓度50,前景色阶2,背景色阶2)5. 指定图层1为当前层,模式 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为40%,6. 绘制西瓜皮的竖纹。新建层。前景色为深绿色(51,80,20)用画笔工具,绘制上竖纹。7. 对竖纹时行高斯模糊。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为9.8. 设置波纹参数。选择滤镜-扭曲-波纹设置数量为630,最后将图层2模式设置为“强光”。9. 绘制黄色的纹理。新建图层。设置前景色为黄色(210.182,135),用画笔工具,画一点即可。10. 将图层3拖到背景层的上方,并将3的模式为“强光”,不透明度设置为60%,即完成。【总结】“网状”滤镜,可以模拟胶片乳胶的可控收缩和扭曲来创建图像,使之在阴影呈结块状,在高光呈轻微颗粒状。“波纹”滤镜,可以在选区上创建波状起伏的图案,像水池的的波纹。其他重点操作例子:【总结】1. 使用“魔棒工具”可以快速的选择颜色一致的区域。2. 使用“钢笔工具”可以创建直线和平滑流畅的曲线。若要绘制开放的路径,则按住CTRL在路径外单击。在绘制路径时,按住CTRL键,可调整路径锚点的位置和路径的弧度。按住ALT键,则可使锚点变为拐点,进行调整。3. 按CTRL+ENTER将路径变为选区。 ALT+CTRL+D可弹出“羽化选区”对话框。4. 按ALT,同时滚动鼠标滑轮放大图像的显示。一、 老电影画面效果1. 打开图像并建立副本。2. 添加杂色。选择滤镜杂色添加杂色(数量6,高斯分布,单色)3. 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首先点击”着色”(色相 38,饱和度35,明度-10)二、 撕裂的图像效果1. 打开图片2. 新建ALPHA1通道。3. 使用“套索工具”,在新建通道中绘制出撕边效果的选区。然后按DELETE删除。(此时前景色必须是黑色,背景色必须是白色)4. 保持选区的选取,选择菜单中滤镜-像素化-晶格化,设置单元格大小为20,CTRL+D取消选区。5. 返回图层调板。复制背景层,并将背景层变为白色。6. 在背景层选择“选择”-“载入选区”在其中设置。7. 返回副本层,按DELETE删除选区内的图像。8. 再取消选区即可。【总结】晶格化滤镜可以使像素结块形成多边形纯色。三、 钢笔素描效果。1. 打开文件。2. 选择图像-调整-去色3. 复制图层并反相图像。图像-调整-反相4. 将副本层模式改为颜色减淡5. 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2像素)6. 滤镜-风格化-扩散,设置模式为“变暗优先”7. 将前景色设置为黑色。新建图层,并用黑色填充。并将此层模式改为叠加。并建立图层副本。将副本的不透明度和填充值都设置为80%,用橡皮擦工具将生硬的地方进行涂抹。8. 即可完成。四、 节水公益广告。1 新建一个。选择渐变工具,设置三种颜色。(淡蓝色10,0,5,0,蓝灰色70,50,50,20 和深灰色76,65,64,47)将淡色在上面,进行填充。2 打开树叶图片,用套索工具选取树叶的上半部分。3 选择图层-新建-通过拷贝的图层。产生树叶上半部分的图层。4 点击新建的层,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色相-38,饱和度-51,明度-9)5 在图像上画形如创可贴的图形。选择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0,51,-21)6 制作水珠。单击图层1。选择椭圆选框工具,在绿树叶上创建椭圆选区。7 制作球面化效果。按CTRL+J由选区产生通过拷贝的图层,然后选择滤镜-扭曲-球面化(数量100%)8 添加投影效果。图层图层样式-投影(距离1,扩展0,大小1)内阴影(30度,距离1,阻塞0,大小5)9 添加水珠光照效果1.在水珠上半部分创建椭圆选区,设置前景色为白色,选择“前景到透明的渐变”,将不透明度设置为50%,取消选区。效果2,再用椭圆选框工具,羽化值为15PX,并填充前景色为白色。9. 复制水珠并进行调整大小。10. 再输入文字并进行设置。【总结】“球面化”滤镜的原理是通过将选区折成球形,扭曲图像以及伸展图像以适合选中的曲线,使对象具有3D效果。五 选择完整的头发。1. 打开通道调板。选择一个头发比较清晰的通道。并复制此通道。用快捷键CTRL+I将通道反相。2. 配合多边形套索工具,将除头发边之外比较容易选的地方先勾选出来并填充为白色。(需要保留的地方变白)3. 再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分块选择出来,然后在菜单中选择图像-调整色阶,在弹出的色阶对话框中,选择“白场吸管”用它吸收勾选出来的头发边缘的灰色部分,使灰色变成魄,以达到抵抠取的目的。4. 按住CTRL+单击副本载入选区,回到图层调板,按快捷键CTRL+J,复制粘贴到图层里。5. 修改头发白边。选择工具栏“多边形套索工具”将有白边的头发边缘选出来,并复制图层,将当前层的模式高为“正片叠底”。在将头发合并图层。六 把图片做心形的图案1.打开素材,用自定义图形工具(在路径状态下),选区心形,在素材上绘制,按CTRL+ENTER将路径作为选择区域载入。2.打开通道调板,新建ALPHA1通道,按CTRL+D取消选区,选择图像-调整-反相,3.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20)4.滤镜-素描-绘图笔(描边长度15,明暗平衡100,描边方向右对角线)5.CTRL+单击1通道,6.选择-反选,再返加RGB模式。7.在图层调板中,按CTRL+J复制图层,隐藏背景层,即可完成。七、封面设计制作1.长宽度以42.6厘米和29.1厘米为例。再画参考线。2.其他过程比较简单,通过绘制图像即可。*3(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如:图层1为一个矩形块,图层2为一个图片,图层2在1之上,图层2为当前层,选择图层-创建剪贴蒙版,则图层2被剪贴为图层1中的图形的形状。4再进行其他的设置即可。八、制作精美扇子1.选取木纹的素材,在图像中选一个矩形长条,作为骨架。放在文件中,进行设置。2.将骨架样式设置在“斜面和浮雕”里设置。3.在菜单中选择“窗口“-运作”必须先新建一个动作。4.单击“动作”调板下方的“录制”按钮,然后复制扇片,按CTRL+T,将中心点看拖到适当的位置。设置为-10度。5.点击“停止录制”按钮,然后选中扇子图层,不断单击下面的“播放选定的动作”按钮。直到有16块扇片为止。6.除最上面和背景层外,将其他层合并。7.在扇子骨架层上建立一层,前景色为白色,绘制一个和扇骨接近的大圆,再复制此层,按CTRL+T缩小成一个同心圆,并将透明度降低。8.将小圆层变为当前层,选择“选择”-载入选区命令。再指定大圆层为当前层,按DELETE,使之成为一个扇子叶。9.添加图案。打开素材。指定大圆层为当前层,选择选择-载入选区,回到素材层,按CTRL+SHIFT+I反向选择,DELETE删除多余的。并将此层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10.将最后一个扇骨拖到最上边。11.可以在绘制一个矩形框进行修饰,增加美感。也可以在矩形框中添加字。PS抠图方法一、 魔术棒法最直观的方法二、 适用范围:图像和背景色色差明显,背景色单一,图像边界清晰。方法意图:通过删除背景色来获取图像。方法缺陷:对散乱的毛发没有用。使用方法:1、点击“魔术棒”工具;2、在“魔术棒”工具条中,在“连续”项前打勾;3、“容差”值填入“20”。(值可以看之后的效果好坏进行调节);4、用魔术棒点背景色,会出现虚框围住背景色;5、如果对虚框的范围不满意,可以先按CTRL+D取消虚框,再对上一步的“容差”值进行调节;6、如果对虚框范围满意,按键盘上的DELE键,删除背景色,就得到了单一的图像。二、色彩范围法快速适用范围:图像和背景色色差明显,背景色单一,图像中无背景色。方法意图:通过背景色来抠图。方法缺陷:对图像中带有背景色的不适用。使用方法:1、颜色吸管拾取背景色;2、点击菜单中“选择”功能里的“色彩范围”功能;3、在“反相”项前打勾,确定后就选中图像了。三、 磁性索套法方便、精确、快速和我常用的方法适用范围:图像边界清晰。方法意图:磁性索套会自动识别图像边界,并自动黏附在图像边界上。方法缺陷:边界模糊处需仔细放置边界点。使用方法:1、右击“索套”工具,选中“磁性索套”工具;2、用“磁性索套”工具,沿着图像边界放置边界点,两点之间会自动产生一条线,并黏附在图像边界上。3、边界模糊处需仔细放置边界点。4、索套闭合后,抠图就完成了。四、(索套)羽化法粗加工适用范围:粗略的抠图。方法意图:粗略抠图,不求精确。方法缺陷:图像边界不精确。使用方法:1、点击“索套”工具;2、用索套粗略地围住图像,边框各处要与图像边界有差不多的距离;这点能保证之后羽化范围的一致性,提高抠图的精确性;3、右击鼠标,选择“羽化”功能;4、调节羽化值,一般填入“20”,确定后就粗略选中图像了。羽化值的大小,要根据前一步边框与图像的间距大小调节。五、(索套)钢笔工具法最精确最花工夫的方法适用范围:图像边界复杂,不连续,加工精度度高。方法意图:完全*手工逐一放置边界点来抠图。方法缺陷:慢。抠一个图连手脚指都抠的话,要15分钟左右。使用方法:钢笔工具法步骤如下:1、索套建立粗略路径(1)用“索套”工具粗略圈出图形的外框;(2) 右键选择“建立工作路径”,容差一般填入“2”。2、钢笔工具细调路径(1)选择“钢笔”工具,并在钢笔工具栏中选择第二项“路径”的图标;(2)按住CTRL键不放,用鼠标点住各个节点(控制点),拖动改变位置;(3)每个节点都有两个弧度调节点,调节两节点之间弧度,使线条尽可能的贴近图形边缘,这是光滑的关键步骤;(4)增加节点:如果节点不够,可以放开CTRL按键,用鼠标在路径上增加。删除节点:如果节点过多,可以放开CTRL按键,用鼠标移到节点上,鼠标旁边出现“”号时,点该节点即可删除。3、右键“建立选区”,羽化一般填入“0”,按 CTRL+C 复制该选区;新建一个图层或文件;在新图层中,按 CTRL+V 粘贴该选区,这样就OK了!取消选区快捷键:CTRL+D注意:此工具对散乱的头发没有用。六、蒙板抠图法直观且快速使用方法:1、打开照片和背景图2、点击移动工具把照片拖动背景图3、添加蒙版4、前景色设为黑色,选择画笔455、这样就可以在背景上擦,擦到满意为止。如果万一擦错了地方,只要将前景色改为白色,就可以擦回来。初学者PS抠图法集锦专业版一、橡皮擦抠图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橡皮擦抠图就是用橡皮擦工具擦掉不用的部分,留下有用的部分。这种方法属外形抠图的方法,简单好用,但处理效果不好,可用于外形线条简单的图形抠图。但主要用于对其它方法抠图后的效果进行进一步处理。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3、选取橡皮擦工具,可选画笔主直径大点,先粗略地擦掉大部分不用的部分4、再选画笔主直径小点,把图片放大,进行精细处理二、魔术棒抠图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魔术棒抠图就是用魔术棒工具点选不用的部分,或者点选要用的部分再反选,然后删除,留下有用的部分。这种方法属于颜色抠图的范畴,使用简便,但不宜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只能用于图片要用部分和不用部分色差较大时抠图或用于其它抠图方法的辅助方法。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选取魔术棒工具,在其属性栏取适当的容差值(色差小时须选较小值,一般取值为20);如因该图色差较大,可选了较大值80;4、点选背景; 5、编辑/清除三、路径抠图 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路径抠图就是用钢笔工具把图片要用部分圈起来,然后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反选,再从图层中删除不用部分。这种方法也属外形抠图的方法,可用于外形比较复杂,色差又不大的图片抠图。再辅之以橡皮檫工具,可取得好的效果。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选取钢笔工具,在其属性栏选取参数;4、把图片中要用部分圈起来;5、终点接起点,形成闭合区;6、在路径面板下面点选将路径作为选区载入按钮;7、选择/反选.四、蒙版抠图 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蒙版抠图是综合性抠图方法,即利用了图中对象的外形也利用了它的颜色。先用用魔术棒工具点选对象,再用添加图形蒙版把对象选出来。其关键环节是用白、黑两色画笔反复减、添蒙版区域,从而把对象外形完整精细地选出来。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选取魔术棒工具,容差选大点(5080),按住Shift键,通过多次点选,把对象全部地选出来;4、按下添加蒙版工具按钮;5、在导航器面板中将显示比例调大,突出要修改部分; 6、选背景色为黑色,前景色为白色; 7、选取画笔工具,直径在10左右,对要修改部分添加蒙版区域;8、把画笔直径调小点(57),转换前景和背景色,使前景色为黑色,把所添加的多余部分减掉;9、如果不够理想,则重复7、8两步,以达到满意效果。五、通道抠图 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通道抠图属于颜色抠图方法,利用了对象的颜色在红、黄、蓝三通道中对比度平同的特点,从而在对比度大的通道中对对象进行处理。先选取对比度大的通道,再复制该通道,在其中通过进一步增大对比度,再用魔术棒工具把对象选出来。可适用于色差不大,而外形又很复杂的图象的抠图,如头发、树枝、烟花等等。 操作步骤: 1、打开图片; 2、双击该图层,将背景层改为普通层; 3、打开通道面板,分别点选红、黄、蓝三个单色面板,找出对象最清晰的通道,该图中我们点选蓝色通道;4、将蓝通道拖至通道面板下面的创建新通道按钮上,复制出蓝副本通道;5、图像/调整/色阶,调整“输入色阶”,增强对象对比度;6、图像/调整/反相;7、选用套索工具,把烟花等图案圈出来;8、选择/反选,编辑/填充/填充前景色(白色),选择/取消选择; 9、图像/调整/反相; 10、按住“Ctrl”键点蓝副本通道,载入烟花等的选区,功换到图层面板,烟花等被选中;11、选择/反选,编辑/清除;选择/取消选择当然 比较专业的技巧还有很多 诸如 抽出前景色设置为白色后 利用橡皮插去多余颜色利用增强对比度、感光度等抽取毛发、头发等还有好多好多可是这些方法描述起来比较的吃力,就省略一些篇幅了。【PS教程】偷天换地 PS抠图技巧谈在许多的旅游景点有风景照快速合成纪念,即把人像叠加到固定的风景图片上,但制作出来的照片比较死板。Photoshop暗房很容易让我们制作各种合成照片,而且得益于Photoshop强大的功能,完全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让你足不出户即可“周游世界”。制作这种类型合成照成功的前提是完美的抠图,要把被合成对像与原背景完美分离,然后再利用Photoshop强大的滤镜功能做些光影效果即可实现。抠图是最关键的一步,抠图的方法又多种多样,套索、魔术棒、蒙板等都是最常用的,但涉及到人像抠图,特别是人的毛发的抠图的时候,简单的工具就无法达成满意的抠图效果,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利用Photoshop通道来实现快速简单抠图的技巧。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主体原图(图1), 图1按F7键打开通道面板。一般DC拍出的照片为RGB模式,在R、G、B三通道中找出一个对比度最强的通道,即反差最大的,这样的通道容易实现主体与背景的分离,在本图中选择蓝色通道(图2)。图22、复制蓝色通道(拖拽蓝色通道到下方的复制通道按钮上),生成新通道“蓝副本”(图2)。3、选择“图像调整反相(Ctrl+I)”(图3),结果见(图4)。图3图44、对新通道“蓝副本”进行色阶调整,选择“图像调整色阶对话框(Ctrl+L)”(图5),黑、白两三角向中间移动,目的是进一步加大对比。图55、再次调用色阶调整,用白色吸管点击脸部的灰色,达到可以把脸部尽可能为白色,背影尽可能变为黑色的效果(图6)。 图6如果仅使用此方法不足以达成效果,可以再使用橡皮擦、套索等工具进行处理,最终达成(图7)效果。 图76、按住Ctrl,点击通道“蓝副本”,即可选中白色部分载入选区(图8),图8为了使抠下来的图在贴到其他背景上边缘过渡的更自然,一般在拷贝前进行一下“羽化”(图9),羽化半径一般选1-5(根据图片尺寸大小选择合适数值)。 图97、点选RGB通道(Ctrl+)回到彩色模式,拷贝圈选主体部分,然后打开一张背景图,粘贴并调整主体图大小到合适尺寸,移动主体到合适位置即可(图10)。图108、但由于是两张不同光照下拍摄的照片,细看光线方向时破绽就会出现,所以要在简单合成后再对粘贴过来的图层进行光照的处理(图11),图11选择“滤镜/渲染/光照效果”,调整光照的方向及光照范围大小(图12)即可,调整光线后的效果见图12。 图129、至此抠图合成过程已全部完成,建议尝试把抠出的主体图粘贴到不同的背景层上去以求最佳效果,如图13命名为“花仙子”, 图13图14则是一张标准的人像风景图,在合成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光线的方向,还要注意主体与背景大小、畸变、透视的原则,这样才能制作出完美的合成照片,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图14这里介绍的抠图法比较适合对比反差大的原始照片,特别是人或动物的毛发可以实现较好的抠取,但好的抠图是要靠多种工具的综合使用才能实现的,建议大家多加练习,熟练后抠取一张类似的图片只需要5到10分钟,赶快试一下吧!PS抠图技巧大全PS抠图技巧大全全面的讲解了多种PS常用的抠图方法,其中第二种方法图层模式抠取法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却非常方便,只需要把背景调成白色,然后改变图层混合模式,再稍微用蒙版涂一下就完成,非常快捷。其它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常用的。抠图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图片设定最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