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自然、社会环境简况.doc_第1页
枣阳自然、社会环境简况.doc_第2页
枣阳自然、社会环境简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公司新建项目位于枣阳市,项目东、西、南、北。枣阳市地处鄂西北,地理坐标是东经11230-11300,北纬3040-3204。厂区距汉十高速米,距枣阳火车站米,交通运输十分方便。拟建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2地形地貌枣阳市位于我国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境内东北部、南部为山地,中部、北部为岗地和平原,东北部为桐柏山余脉,南部为大洪山余脉。地形由东部向西南部倾斜,最高的东北部玉皇顶,海拔高778.5m;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m左右;最低的西南部洼子岗,海拔77.5m。全市呈马鞍型地势,其间相对高差100-300m,构成枣阳水水系倒流,即由东向西流的特点。随山河走向,自然形成低山,丘陵、漫岗、河畈平原,地貌多姿,轮廓分明。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低山丘陵区,高程200m以上,面积为347.4km2,占10.6%;岗地高程100-200m,面积为2421.7km2,占73.9%;河畈平原高程100m以下,面积为507.9km2,占15.5%,以岗地面积最大,有“九十九岗头,劳人万古愁”之说。3气象特征项目所在地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区。由于受大气环境的影响及下垫面的相互作用,形成多种气候类型,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气候特点和北亚热带的暖湿过渡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冬冷夏热,冬干夏湿,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及东北风,最大风速19m/s,年平均风速3.0m/s,静风频率25%。无霜期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蒸发量大。也常出现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渍涝或冰雹,冬季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据枣阳市气象局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40.8(发生于1995年8月21日-23日),最低气温-15.10(发生于199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降雨量80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51.0mm,年平均相对温度72%,无霜期237d,年日照时数为2107h。降雨分布是由SE向NW递减,每年4-9月为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8%,而6-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47.8%。由于雨热同季,地区适宜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4水文特征枣阳市境内河流主要有沙河和滚河。沙河自NE-SW流向,境内流长约90km,流域面积717km2。经新市、鹿头、吉河、市区,在琚湾与滚河汇合,至襄阳县唐店注入唐白河。沙河在市区段迂回曲折,呈“S”形自北向南穿市而过,为市区主要纳污河流。在市区段河床较宽,平均为100m左右,河水流量四季差异很大,洪水期陡涨陡落。多年平均流量1.15m3/s。1970年建成市区段沙河滚水坝,有效库容42.7万m3,承雨面积为141km2,坝内蓄水主要用于市区工业用水。5植被、生物多样性项目所在地为城市生态系统,无国家、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枣阳市现辖12个镇,3个办事处,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农场管理区,辖525个村委会,41个居委会,3958个村(居)民小组。2人口构成截至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110.64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2.66万人,占总人口的29.52,乡村人口77.98万人,占总人口的70.48。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9。3城市规划枣阳市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大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价达122.81亿元,财政收入6.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8.67亿元。枣阳市经济以汽车及其零部件、食品、化工、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现已初具规模,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域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稻米、棉花、瓜果等,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商品粮基地,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也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该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红石储量居亚洲首位,岩盐、大理石、膨润土储量均居全省首位。主城区位于枣阳市中部,沙河从城区自东北向西南穿行而过,城区地形总体较平坦,整个地势四周高,中部低。近几年来受汽车、电力等重工业的带动,经济水平持续稳定增长。在襄樊市市域城镇体系中,枣阳市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