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北京交通大学数学课程.pdf_第1页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北京交通大学数学课程.pdf_第2页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北京交通大学数学课程.pdf_第3页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北京交通大学数学课程.pdf_第4页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北京交通大学数学课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一 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进行计算一 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进行计算 行列式性质小结 行列式性质小结 1 可以按照任何一行展开计算行列式 选择零元较多的一行 可以按照任何一行展开计算行列式 选择零元较多的一行 2 转置不改变行列式的值 对行成立的性质对列也成立 转置不改变行列式的值 对行成立的性质对列也成立 3 行列式的初等变换 交换反号 倍加不变 倍乘乘于外 区分矩阵的数乘 行列式的初等变换 交换反号 倍加不变 倍乘乘于外 区分矩阵的数乘 4 行列式的加法分解 区分矩阵的加法分解 行列式的加法分解 区分矩阵的加法分解 5 有一行元素全为零 或者有两行元素对应成比例 则行列式的值为零有一行元素全为零 或者有两行元素对应成比例 则行列式的值为零 例例 1 课本 69 页 1 6 计算行列式 解解 方法一 第 1 行乘以 1 加到第 2 3 4 行 得到 利用行列式中若两行元素对应成比例 则行列式的值为零 可以证明上述行列式 的值为 0 方法二 利用 1 行列式关于加法的分解 2 行列式中若两行元素对应成比例 则行列式的值为零 也可以证明上述行列式的值为 0 例例 2 计算行列式 解解 当 n 1 111 Dab 当 n 2 21221 Daabb 当3n 类似于例 1 进行计算 得到0 n D 1 1121314 2 1222324 4 3 1323334 4 1424344 1111 1111 1111 1111 a ba ba ba b a ba ba ba b D a ba ba ba b a ba ba ba b 1 1121314 121221321421 4 131231331431 141241341441 1111 a ba ba ba b b aab aab aab aa D b aab aab aab aa b aab aab aab aa 11121 21222 12 n n n nnnn ababab ababab D ababab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例例 3 证明 奇数阶反对称矩阵的行列式必为 0 证明证明 设 A 为 n 阶矩阵 n 为奇数 则 AT A 因而 A AT A 1 n A A 故 A 0 注注 偶数阶反对称矩阵的行列式未必为 0 例如 2 0 0 b b b 二 行 列 和相等的行列式二 行 列 和相等的行列式 方法 将各列 行 加到第方法 将各列 行 加到第 1 列 行 列 行 例例 4 课本 69 页 1 4 计算行列式 解解 第 2 3 4 列加到第 1 列 得到 第 1 行乘以 1 加到第 2 3 行 得到 第 2 列加到第 1 列 得到 第 1 行加到第 3 行 得到 4 0 0 0 0 abc acb D bca cba 4 11 100 100 100 abcabc cbacbbc Dabcabc cacabac babaabc acbbc abc cabac baabc 4 acbbc Dabcccab bacb 4 0 acbcbbc Dabccab bacacb 4 0 0 acbcbbc Dabccab abc abcacb cab cab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例例 5 课本 70 页 3 1 12n 的情况 计算行列式 解解 第2 3 n 列加到第 1 列 得到 例例 6 设 123 xxx 是 3 0 xpxq 的三个根 计算行列式 解解 第 2 3 列加到第 1 列 得到 由 123 xxx 是 3 0 xpxq 的三个根 可知 3 123 xpxqxxxxxx 故 332 123121323123 xpxqxxxxxx xx xx xxx x x 比较 2 x的系 数 可知 123 0 xxx 故 3 0 D 三 将已知行列式化为箭形行列式三 将已知行列式化为箭形行列式 如下四类行列式称为箭形行列式 如下四类行列式称为箭形行列式 12 12 12 n n n n aaa aaa D aaa 2 2 1 2 2 1 11 1 1 1 1 00 00 n n n ni i n n nn n ii ii aa aa Da aa aa aa 123 3312 231 xxx Dxxx xxx 12323 312312 12331 xxxxx Dxxxxx xxxxx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一个行列式化为箭形行列式后 对如上前两种箭形行列式进行一个行列式化为箭形行列式后 对如上前两种箭形行列式进行列列初等倍加 化为初等倍加 化为 上 下 三角行列式上 下 三角行列式 对如上后两种箭形行列式进行 对如上后两种箭形行列式进行行行初等倍加 化为关于次对初等倍加 化为关于次对 角线的 上 下 三角行列式 角线的 上 下 三角行列式 例例 7 课本 70 页 3 1 课本 89 页 1 5 是其特例 计算行列式 解解 第 1 行乘以 1 加到第2 3 n 行 得到箭形行列式 将第i列 2 3 in 乘以 1 i 加到第1列 得到 例例 8 计算行列式 nnnn n n n bababa bababa bababa D 1 1 1 21 22212 12111 解解 1 若0 1 a 将行列式的第1行乘以 1 i a a 加到第i行 2 3 in 得到箭 型行列式 1 11 21 1 21 2 1 1 1 1 1 1 10 0101 01001 n n iin i n nii i n ababab abababa a Dab a a 112 122 12 0 1 2 n n ni nn aaa aaa Din aaa 112 12 1 0 0 n n n aaa D 11 11212 21 22 11 1 0000 0000 nn inin ii ii nn i nj ji i nn aaaaaaa a D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2 若0 1 a 则 222 32 3 23 33 1 23 1 1 1 n n nn nnnn a ba ba b a ba ba b DD a ba ba b 方法同0 1 a 做类似讨论 最终可得 n k kkn baD 1 1 注 注 事实上 若某0 i a 或0 i b 即按该行 或该列 计算 结果即知 若 诸0 i a 或0 i b ni 2 1 则1 n D 结果亦然 四 加边法四 加边法 例例 9 同例7 计算行列式 解解 添加新的一行和一列 保持 n D不变 即 第1行乘以 1加到除第1行外的每一行 得到箭形行列式 类似于例7对列进行操作 可得结论 例例10 同例8 计算行列式 112 122 12 0 1 2 n n ni nn aaa aaa Din aaa 12 112 122 12 1 0 0 0 n n nn nn aaa aaa Daaa aaa 12 1 2 1 100 100 100 n n n aaa D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nnnn n n n bababa bababa bababa D 1 1 1 21 22212 12111 解解 添加新的一行和一列 保持 n D不变 即 12 11 11 2 2 1222 12 1 10 01 01 n n nn nnnn bbb ababab Da ba ba b a ba ba b 第1行乘以 i a 加到第1i 行 1 2 in 得到箭形行列式 12 1 2 1 100 010 001 n n n bbb a Da a 类似于例8对列进行操作 可得结论 注 注 例10的解法相比例8 省去了对 i a是否等于0的讨论 更加简洁 五 将已知行列式化为范德蒙行列式五 将已知行列式化为范德蒙行列式 例例 11 课本70页3 2 计算行列式 解解 从第i行提出 n i a 1 2 1in 得到 11 1111 11 11 222222 11 11 111111 0 1 2 1 nnnn nnnn ni nnnn nnnnnn nnnn nnnnnn aaba bb aaba bb Dain aaba bb aababb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例例 12 课本88页1 3 计算行列式 解解 最后一行经过n次相邻的行交换变为第1行 再让新得到行列式的最后一行经 过n 2次相邻的行交换变为第2行 依此类推 可以将 n D化为范德蒙行列式 六 三对角行列式六 三对角行列式 如下形式的行列式称为三对角行列式 如下形式的行列式称为三对角行列式 方法 按照第一行 列 或者最后一行 列 展开得递推式方法 按照第一行 列 或者最后一行 列 展开得递推式 12nnn DDD 1111 111 1 222 222 11 1111 11 11111 111 1 1 1 1 nn nn nn j nnk nii iinj k jk nnnnn nnn nnnnn nnn bbb aaa bbb aaa b b Daa aa bbb aaa bbb aaa 111 1 1 1 111 nnn nnn n aaan aaan D aaan 1 1 22 0 111 1 2 00 111 1 1 1 1 1 1 n nn n n nj i nnn nnn n n nj inj i aaan Dajai aaan aaan ijji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具体分为三种情况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1 若阶数若阶数 n 较小 直接利用递推式进行计算 较小 直接利用递推式进行计算 2 若阶数较大 将递推式变形为若阶数较大 将递推式变形为 112 nnnn DpDq DpD 3 数学归纳法 多用于证明题 数学归纳法 多用于证明题 例例 13 计算行列式 解解 按照第1行展开 得到 543323 22345 32 1 1 1 1 1 1 Da DaDaa DaDaD aaDa aDaaaaa 例例 14 课本89页1 6 计算行列式 解解 按照最后一列展开 得到 12 2 nnn DDD 故 11232 1 nnnn DDDDDD 因此 12 121 nn DDnDn 例例 15 计算行列式 解解 按照第1列展开 得到 12 56 nnn DDD 故 5 1000 1100 0110 0011 00011 aa aa Daa aa a 21000 12100 01200 00021 00012 n D 53000 25300 02500 00053 00025 n D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3 11232 32 3 2 3 2 nn nnnn DDDDDD 因此 112 122 122111 2323 23 23 23 23 23 232332 nnnnn nnnn nnnnnnn DDDD 例例16 课本70页2 3 证明行列式 证明证明 采用数学归纳法 具体证明见课件PPT 七 七 Hessenberg型行列式型行列式 如下形式的行列式称为如下形式的行列式称为 Hessenberg 型行列式 型行列式 方法 展开得递推式 或者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化简降阶方法 展开得递推式 或者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化简降阶 例例17 课本88页1 2 计算行列式 解解 按照第1列展开 得到 1nnn DxDa 故 21 21211 nn nnnnnnnn Dx xDaax Dxaaxa xa 例例18 课本69页1 7 计算行列式 cos1000 12cos100 012cos00 cos 0002cos1 00012cos n Dn 1221 1000 0100 0000 0001 n nnn x x x D x aaaaxa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解解 将第i列加到第1列 2 3 in 得到 例例19 计算行列式 解解 将第1列加到第2列 得到 再将第2列加到第3列 新得到的第3列加到第4列 依此类推 得到 1231 11000 02200 00022 00011 n nn D nn nn 1 1 231 2 01000 1 02200 1 2 00022 00011 n n nn nn n D nn nn 11 22 3 11 000 000 0000 000 1231 n nn aa aa a D aa nn 1 22 3 11 0000 000 0000 000 11231 n nn a aa a D aa nn 1 2 13 121 1 0000 0000 0000 1 1 2 0000 1 1 112123 22 n nn n a a a nn Da aa a n nn n 几何与代数 B 行列式的常用计算方法 任课教师 冯 弢 2014 10 八 相邻行 列 元素差八 相邻行 列 元素差1的行列式的计算的行列式的计算 方法 自第方法 自第1行 列 开始 前行 列 减去后行 列 行 列 开始 前行 列 减去后行 列 例例20 计算行列式 解解 对 n D 进行n 1次行初等倍加变换 21321 nn rrrrrr 得到 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