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感悟.分享.反思.doc_第1页
聆听.感悟.分享.反思.doc_第2页
聆听.感悟.分享.反思.doc_第3页
聆听.感悟.分享.反思.doc_第4页
聆听.感悟.分享.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聆听感悟分享反思 11月25日,在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领导的带领下,绍兴市第二轮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中的小学语文、品德等学科的学员在成都开始了为期2天的教育考察活动。成都是一个有韵味的城市,我们参观的爱德福学校、泡桐树小学也都是有魅力的学校。这两所学校就像绮丽的花儿,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雨,盛开在四川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华德福学校:一所“世外桃源”般的学校(图为华德福学校校园一景)26日一大早,我们来到了成都华德福学校,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中,我们通过华德福学校黄晓星校长的介绍,加上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切体会到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学校俨然一副田园风光。与传统学校不同,华德福学校校内房草萋萋,树木葱荣,花树掩映下,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几排房舍,参差错落,檐前树间,不时有鸽子起落。一派自然景象,操场上却没有常见的攀爬游乐体育的设施,只是片地的草,密密的植着,却未见什么整理,整个的草坪起伏错落,显然是在原有的地形上未加平整,只简单的修饰了一下而已,坡前斜倚的两树之间,有用粗绳索编制网,最高处离地一人多高这是供孩子玩耍攀爬的。整个校园最特别的,还是在草场的边角,竟开辟了两片菜园漫步校园,一种自然的气息,一种爱的气氛扑面而来。学校没有固定的教材、课程、教具、玩具等资源。在那里,这些全靠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来完成,只有一个大纲作为指导。玩具都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做的,包括滑梯、鞋架,窗帘是老师染的,墙壁也是老师刷的。墙壁不是我们通常见到的墙壁,是纯色或者均色,它要求粉刷成深浅不一、浓淡交织的,这种色彩会给小孩无穷的想象空间。(图为华德福学校自制的玩具、教具)华德福学校也没有考试;他们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的综合表现,表扬集体重于表扬个人等等,这些都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不同的。难怪有人说:“这里是精神的庇护所,走进这里你就会觉得很神圣,变得很宁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华德福学校倡导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让孩子探索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生活和工作,寻找人生方向和意义。正如华德福学校的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站在大地上,向石头学习;我遥望大海,向鱼儿学习;我凝视天空,向鸟儿学习;我生活在大自然中,向太阳学习,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的确,华德福教育与中国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其相同点,但其教育模式则完全不同,体现了对生命、自然的高度关注。但我也在思考,这一全新的理念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是否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表现,还需要通过其产品进行检验,这需要时间。泡桐树小学: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图为泡桐树小学校门一景)与华德福学校的“另类”不同,26日下午、27日上午我们两度走进的泡桐树小学是一所一流的现代化小学,也是成都市著名的小学之一。学校创建于1961年,前身是省委子弟校,学校创造性的实施“一校多区”的新型办学体制,现有三个校区,54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168名教师,实行2+4+6的办学模式。在泡桐树小学,我们先后观摹了不同年级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小马过河,听取了第一线教育行动学生评课项目的介绍,观看了该校三(8)班主题为“快乐童年”首映式的家校共育活动,又参观了校园,听取了学校领导的介绍。短短的两个半日的考察学习时间,泡桐树小学校园优美、校风优良、教育优质、服务优秀;教学扎实、管理落实、科研求实、发展真实的四优四实的优质教育形象,已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学员的心中。 首先,泡小的建设布局充满智慧和灵气。走进泡桐树小学,可以说是走进了一所儿童乐园。学校的主色调是蓝色,从外表看,学校仿佛就是一片宁静的蓝色海洋。走进校园,你会发现,学校颜色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蓝、黄、绿相间。色彩把地板、墙壁、栏杆装点着格外漂亮,而且极富童趣。听校长介绍,学校主色调的选择广泛征询了学生的意见。他们组织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蓝黄绿是学生最喜欢的颜色,所以他们选择了他们作为校园色调。我相信泡小的学生是快乐的,因为整个校园环境给人以放松、活泼而自由的感觉,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一定会感觉亲切和舒适。尤其让我佩服的是,泡小的形象设计紧紧着抓住学校独一无二的校树-泡桐树。不管是学校的校训,还是校徽,甚至学校吉祥物,都离不开泡桐树。这样的形象设计不但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而且凸现了泡小“以生为本”成人成才”的教育思想。应该说,这种形象设计非常成功。(图为泡小校园一景)其次,泡小的校本课程是鲜活的。目前,泡小已形成了几大校本课程,即教育信息化、家校共育、阅读推广和心理健康等,这些鲜活的校本课程给学校的教育带给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们观摹的是该校“家校共育”这一德育课程中的一个实例三(8)班的“快乐童年”首映式。当“学校欢迎你”、“学生在校一日基本历程”、“享受课堂的幸福”、“校园活动,你我同幸福”、“亲子活动,成长记录”、“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等一个个镜头呈现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家长、学生、老师们内心的兴奋、感动、幸福,为了孩子,大家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的,这样的活动体现着感动、成长、发展、共育,这就是家校共育的独特魅力吧。(上图为泡小“享受童年,快乐学习”家校共育活动现场)再次,泡小的校园是和谐的。泡小的学校特色是“和谐教育,自主发展,成人成才”,泡小人为创造富有特色的学校,他们主要从和谐课程、和谐德育、和谐课堂、和谐管理、和谐家教、和谐校园六个方面着眼,让泡小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幸福、社会向往的学校。正如该校校长介绍的那样,泡桐树小学这株繁盛的大树,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她承载着希望和梦想,蓝色的泡小正扬帆起航,驶向未来。我想,这或许也是每一个到过泡小的人对泡小的美好祝愿吧!两天的成都之行,收获了许多的快乐, 也得到不少启示:1、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治校之本。名校都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这些先进的教育观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可以说,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观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正因为校长很好的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才真正找准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了从经验型、业务型向思想型、研究型的根本转变。2、鲜明的办学特色是立校之本。在参观考察中,我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我想,这也是华德福学校、泡桐树小学之所以给人留下了这么深刻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吧。3、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育人之本。 “看看老师和学生的风貌,就知道什么是校园文化”,泡小的杨校长说的有点精辟。校园文化能充分展示学校个性,“教育无小事”。整个校园环境的布置,要有鲜明的人文特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一所好的学校,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各种色调的搭配,小到教室及走廊的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要进行精心的安排。4、良好的习惯意识是立人之本。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意识的培养,无论在华德福学校还是在泡桐树小学,我们都能感觉得到。所以,作为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