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doc_第1页
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doc_第2页
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doc_第3页
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编号烟 台 大 学学 年 论 文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Luoyang(洛阳) Dialects Even Change Phenomenon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of the Comparison院 系: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专 业:对 外 汉 语 姓 名 连 泉 涛 学 号:200892501204 指导老师:亓 文 香 (讲师) 2011年 05月 25日烟台大学【摘要】把洛阳方言中的连读现象中声母、韵母、声调、文白异读、变调、轻声、儿化以及合音词结合普通话中相关描写做对比性分析描写,形成一条清晰的方言发展变化脉络。【关键词】声母;韵母;声调;文白异读;变调;轻声;儿化;合音词;普通话;对比开题报告题目 :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一、研究的缘由与价值洛阳地处黄河之南,洛水之北。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关系,洛阳方言曾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有过深远的影响。隋代陆法言切韵和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都是以洛阳音系基础和主体的。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原属于中原官话的洛阳方言逐渐消亡。因此,对洛阳方言的研究已经迫不及待,尤其是在其中有着瓶颈作用的连读现象须做系统研究。洛阳方言连读现象有别于普通话连读,如声母方面尖团分明,微母仍带唇擦;上声字在前都变成阳平。方言中这些音韵文化是汉语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方言连读现象的研究对整个汉语系统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前人的研究成果隋代陆法言切韵和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都是以洛阳音系基础和主体的;1942年周祖谟先生宋代汴洛语音考;1958年赵云鹏先生洛阳话浅说;中国语文1958年第7期洛阳方言词汇等。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声母、韵母演变时间长,变异大,如古微母仍带v、普通话零母开口呼,洛阳话是舌根擦、废韵和微韵唇音后的韵母都成i;声调方面也有差异,如洛阳话阴平和上声单念以及后面都有煞音;个别字在洛话里有两个或三个读音;轻声方面,不但虚词有,不少实词也有;连读变调类别繁多;儿化儿尾不是舌尖翘起而是舌根抬高。四、具体研究方案参考前人成果,理清洛阳方言连读现象中声母、韵母、声调、文白异读、变调、轻声、儿化以及合音词发展脉络,结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发音规则,找出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形成一条具有洛阳方言连读现象独特的系统的发展变化轴。五、已参阅文献洛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洛阳方言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李荣.洛阳方言词典. Z.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河南省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 M.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4-20烟台大学学年论文评审表题目洛阳方言连读音变现象与普通话的比较学生姓名连泉涛学号200892501204 指导教师姓 名亓文香职称讲师序号评审项目指 标满分评分1论文完成量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符合教学基本要求。15122调查与综合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和从事其它有关调研。有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15113论文质量文章切合选题,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格,构思完整、层次分明、段落、论题间的衔接自然、舒展。文笔流畅、语言通顺、使用专业术语准确,图表清楚、符合要求。50404创新有独特见解,或有一定应用价值。2015评语: 文章选取洛阳方言中的连读现象中声母、韵母、声调、文白异读、变调、轻声、儿化以及合音词结合普通话中相关描写做对比性分析描写,选题合理,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