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木).doc_第1页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木).doc_第2页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摘要目的 探究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上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并同时给予同剂量的西沙比利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3、7d,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结论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靠,但雷贝拉唑的能够在更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起效时间更短,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关键字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作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多是由于胃部、十二指肠内容物因各种原因反流入食管内部从而引起的食管黏膜性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部灼热、反酸、消化道出血以及吞咽困难等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抑酸药物联合促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效果良好。本研究采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两种药物进行比较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前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胃部灼烧感等症状,经内镜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为反流性食管炎。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7例,男23例,女24例,年龄2368岁;观察组共有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在2165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临床病情上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肠溶片(舒泰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683;生产企业: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g)进行治疗,每日口服1片,并给予西沙比利(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702;生产企业: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g)进行治疗,每天3次,每次10mg。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062;生产企业: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g)进行治疗,每日口服1粒,同时给予西沙比利进行治疗,每次10mg,每天3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1.3观察指标根据症状积分对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和比较,具体症状积分如下:症状积分=胃灼热感程度计分症状频率计分。胃灼热感程度计分:0分:无胃灼热症状出现;1分:有轻微的胃灼热感;2分:有胃灼热症状出现,尽管在临床上表现出不适症状,但不影响正常生活;3分:有严重的胃灼热症状出现,患者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且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症状频率积分:0分:没有发生;1分:偶尔发生,发生时间小于6h;2分:时有发生,发生时间在612h;3分:持续发生,发生时间在12h以上2。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治疗后第3d、7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组别病例数治疗前治疗第3d治疗第7d治疗8周后观察组474.362.033.081.66*1.780.77*0.380.19对照组474.442.163.892.012.231.160.410.23t值0.18502.13022.21580.6894P值0.85360.03580.02920.4923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3 讨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胃部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部,从而使食管黏膜发生病变。相关研究发现,食管下部括约肌功能下降以及食管自身清理能力下降,导致饱含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反流物反流入食管内部,从而对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3,因此,有效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过度分泌,降低胃酸与食管黏膜的接触机会,是治愈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所在。而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通过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与食管黏膜的接触,从而有效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食管黏膜的快速恢复。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尽管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同时存在药效起效时间较长,促进症状缓解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4。而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在血液中的解离能力更强,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与H+ K+ ATP酶进行分离,在宏观上则能够更加迅速、持久地对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5。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情况进行观察也发现,在治疗第3d和第7d,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奥美拉唑。说明雷贝拉唑能够在更短的时间之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在治疗结束之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情况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这也说明了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上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总之,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上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但雷贝拉唑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抑制胃酸分泌,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参考文献:1 方海明,王佳佳,章礼久等.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对大鼠肠道P-糖蛋白作用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7-11.2 孙莎莎,张琪,赵坤,张翠萍,田字彬.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道动力及胃食管反流的特点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3):1245-1249.3 马丽莉,熊元治,马颖才,沈有秀.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3,45(10):40-42.4 董道文. 铝碳酸镁联合雷贝拉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