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噪声危害防治措施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方针,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危害因素的影响,保证人身安全健康,预防和排除作业环境中的噪声因素,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队实际,特制定施工作业环境中的预防措施。一、领导小组:组长:舒敏辉副组长:曾必武成员:冯榴、熊毅、李杰二、责任划分:1、组长为噪声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人,具体负责我队日常监管工作,对噪声危害防治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部署。2、副组长负责本队噪声危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定期对我队人员进行培训。3、 其他成员为本队噪声危害防治工作兼职人员,不定期对本队所管辖区进行检查,查出噪声危害因素不整改或防护设施不完好的按队规定给予处罚。三、噪声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损伤,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变化。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噪声 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主要引起噪声性听力损伤;对非听觉系统的损害主要是对神经、心血管、生殖、消化等系统引起的特异或非特异的有害作用。四、噪声源常见的噪声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机械性噪声:由机械的撞击、摩擦、敲打、转动等而发生的噪声。即:主排水泵、电动机、主通风机、空气压缩机运转时发生的噪声。 2、空气动力性噪声,即:主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等发出的噪声。 3、电磁性噪声,即: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噪声。五、噪声危害防护措施 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办法。 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房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降低。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等。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面、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3、个体防护:对于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最常用的是耳塞,一般由橡胶或软塑料等材料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隔声效果可达2530分贝。此外还有耳罩、帽盔等,其隔声效果优于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3040分贝。 保利麓谷体育公园提质改造工程项目部(公章) 2018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质量与安全概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济宁汶上县协管员讲解员招考(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大学《零售业管理-零售供应链管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河池市委党校招考高层次人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福建永荣控股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木材加工设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航天工程基础》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新媒体运营招聘试题及答案
- 房产中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新媒体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 紧急输血专家共识课件
- 向人大申请监督申请书
- 2025年度江苏省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冲洗的护理查房
- 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低头族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
- 研发部门激励活动方案
- 民法典合同编案例课件
- 甘蔗制糖毕业论文
- 企业费用明细及科目分类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