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红豆杉资源保育利用及管理对策.doc_第1页
福建省红豆杉资源保育利用及管理对策.doc_第2页
福建省红豆杉资源保育利用及管理对策.doc_第3页
福建省红豆杉资源保育利用及管理对策.doc_第4页
福建省红豆杉资源保育利用及管理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红豆杉资源保育、利用及管理对策胡明芳(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 福州市 350003)摘要:根据调查核实,福建省现有野生南方红豆杉、红豆杉资源3120hm2,总株数86810株,总蓄积26683.15m3,分布于全省8个设区市、45个县;福建省现有红豆杉人工培植企业20多家,人工林总面积约4171.9公顷,栽培总株数5883.68万株;育苗总面积193.1公顷,总株数1.485万株,其中2005年育苗73.54公顷,总株数4962.5万株;2006年育苗77.16公顷,总株数6900万株。紫杉醇提取企业1家,年提取能力120kg,已建原料基地2035公顷,定植红豆杉数量2911万株。本文据此提出加强管理,规范发展的对策。关键词:红豆杉 资源 保育 利用 管理红豆杉(Taxusspp.)是一类起源于第三纪的古老植物类群,全世界共有11种,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大陆的寒温带、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红豆杉属有3种2个变种【1】,即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Taxus cus pidata Sieb.et. zucc,喜马拉雅密叶红豆杉(又名西藏红豆杉)Taxus fuana Nan Li et R.Mill和喜马拉雅红豆杉(又名云南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在喜马拉雅红豆杉种下有二个变种,即红豆杉Taxus wellichiana var chinensis (Pilger et Florin)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mnei(Lenee et Levl.)L,K.Fu et Nen L。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木材坚硬细密、耐磨坚实,干缩小,结构细,耐水湿,耐腐蚀性强,心材桔红色,色泽古典雅致,纹理美观,是现代红木家具和雕刻的优良用材。因木材产量少,木材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出口日本每立方米木材价格高达3000美元【3】,原料供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从短叶红豆杉的茎皮中分离出紫杉醇,发现其对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有显著的疗效后,被国际公认为最有潜力的抗癌新药。所以,紫杉醇自1992年面世以来,始终保持着20%左右的年需求增长率【5】。我国科学家对本国红豆杉进行的研究发现,各种红豆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紫杉醇。由于全球紫杉醇年需求量大,野生红豆杉生长缓慢,紫杉醇含量很低,仅为干重的万分之一左右,估计需从36棵100年左右的红豆杉树皮中才能提取出满足治疗一个癌症病人需求的紫杉醇,天然资源有限。因此,紫杉醇的开发成功且价格昂贵,更导致红豆杉属植物身价倍增,资源供应非常紧张,曾造成我国一些地方野生资源遭受大规模过度采伐和严重破坏。资源需求与供应的紧张关系,也给红豆杉资源的人工培育带来了巨额利润的想象空间。因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同全国一样,我省许多地方和单位相继开展了红豆杉的种苗培育、人工林栽培和蔓地亚红豆杉的引种研究,特别是突破了南方红豆杉种苗培育的关键技术,大田育苗和上山造林取得成功。进入21世纪后,各地的红豆杉人工林培育面积迅速扩大,尤其是近3年多来呈突飞猛进的态势。所幸的是,由于我省较早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采取了比较到位的措施,野生红豆杉的资源未遭到严重的破坏。本文根据2001年完成的福建省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2005年红豆杉专项调查和以后的全省与部分县市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人工培植场登记备案调查资料,对福建省野生红豆杉资源保护与人工培育及其利用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1 调查方法 在全面整理并分析近年来对名木古树的调查资料基础上,针对零散分布于村落附近的南方红豆杉古树,采用核实法进行调查;集中分布区域按不同的群落类型采用样方法调查。样方法调查结果分不同群落类型进行统计,加上核实法调查数据汇总成全省的南方红豆杉资源总量。人工栽培红豆杉面积、株数则是在企业自报的基础上,首先由市县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全面核查,在此基础上,省林业厅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逐一进行抽查。大田苗木采用1m1m的样方随机抽查株数,按65的比例测算单位面积株数,继而按育苗面积算出总株数,大田和林下定植按株行距测算单位面积株数,再按面积算出栽培总株数。2 结果与分析2.1 资源状况 根据2001年完成的福建省全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我省仅有南方红豆杉分布,除厦门市和个别临海县(市)、岛屿县(区)外,各地都有其野生种群或个体分布。但近年所做的名木古树调查却还登记有红豆杉分布。野外考察发现,确有一些红豆杉个体枝叶形态不同于南方红豆杉,而且在一些实生苗人工林中也有发现。2.1.1 数量 福建南方红豆杉的资源情况,高兆蔚和傅瑞树均认为现有保存总株数约8.2万株,约占全国红豆杉树种株数6%左右,其中龙岩地区最多,4.5万株,三明地区次之,约1.5万株,南平地区约1.2万株,沿海地区约1万株。全省约7500株南方红豆杉胸径大于20cm,约500株胸径大于100cm。而根据2001年完成的福建省全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全省南方红豆杉总株数为83229株,总蓄积量为24969m3,集中分布的群落总面积为2081.00hm 2。但由于布线遗漏,整个宁德市的资源和福州市的福清市、莆田市的仙游县的面积未统计在内,福州市永泰县的资源也有遗漏。因此,根据后来的补充调查和统计,福建省南方红豆杉的总株数应为86810株,相对集中分布的南方红豆杉株数为68352株、蓄积量为26683.15m3,集中分布的群落总面积为3120.62hm 2。其中年龄在百年以上的名木古树南方红豆杉为1056株、红豆杉为642株。各设区市资源量及所占比例见下表1.和图1.图2、图3、图4。表1. 福建省设区市南方红豆杉主要资源统计表 单位:公顷、株、单 位面 积南方红豆杉株数名木古树株数备 注幼 树大 树合 计蓄积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南平市669.630969040121355114.94154367三明市1208.212577577363351111506.2235247龙岩市510.19137871714155013916887福州市27.2211601661326163.773069泉州市52.2157235419267089025宁德市638.5332625535815056.84118257莆田市14.734230372217.47全 省3120.6249058192956835226683.1564210562.1.2 地理分布南方红豆杉在福建分布较广,除图5.所列的32个主要分布县市外尚有梅列、华安、闽清、罗源、永春、周宁、寿宁、柘荣、福鼎、福安、霞浦、蕉城等县(市、区)有零星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内陆山区,沿海县相对较少,即便是沿海县,也大都分布在山区乡镇,平原台地、沿海丘陵和岛屿尚未发现南方红豆杉的天然分布;而红豆杉名木古树 图5. 福建省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县资源比例示意图则相对在沿海县分布较多。南方红豆杉的垂直海拔生态适应幅度较广,群落类型多样,分布范围在海拔200米2000米之间,最低分布海拔为永泰县清凉镇温南村海拔235米的地方;最高分布海拔在武夷山保护区黄岗山高1800米左右的地方。但主要生长于海拔600m以上的栲类林、甜槠-青冈林、甜槠-木荷林、石栎林、紫楠-青冈林、闽楠林、红楠木荷林、黄山松木荷林、钩栲紫楠林、苦槠少叶黄杞林、光皮桦闽楠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毛竹林之林中或林缘,亦常见于村落周围。通常为森林群落中的伴生树种,有时亦形成小片单优势的南方红豆杉林(一般见于村落附近,可能是人为干扰所致),2 资源保护现状2.1 原生地保护福建现有32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其中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达29个,保护区面积达236148.9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9.3%,占省土面积的1.9%。其中以南方红豆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有7个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10个,保护点有1698个,保护面积达64898.8公顷,占全省保护区面积的8.1。面积最大的是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面积达660 hm2(近万亩),主要分布在梁野山海拔6001 200 m范围,高520 m不等,平均胸径39.9 cm,最大者胸径达90 cm,密度为5株/100 m2,林内天然更新良好,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其次是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面积10 hm2以上。另外还有20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和10多个森林公园及部分风景名胜区分布有南方红豆杉。2.2 名木古树保护 1995年开展的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闽林综字19966号),把全省胸围80cm以上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全部列为名木古树,进行登记、编号、挂牌保护和监测。据调查统计,全省现有已编号挂牌的红豆杉名木古树有650株,其中南平市154株、三明市235株、龙岩市8株、福州市30株、莆田市7株、泉州市90株、宁德市118株;南方红豆杉为1056株,其中南平市367株、三明市247株、龙岩市87株、福州市69株、泉州市27株、宁德市257株、漳州市1株。3 迁地保护人工培植现状我省的南方红豆杉人工培育开始较早。德化县的葛坑国有林场1967年春季就在龙塔山区用南方红豆杉2年生苗造林0.8公顷。该林场1974年春季又同样用2年生苗在吉山工区营造人工林0.6公顷,这2片南方红豆杉现均已成林,并开始采种。地处闽北山区的省林科院南平莱舟林业试验林场,1982年春季用2年生苗造林,2000年春调查测定:19年生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林分优势木高9.0米,胸径14.0厘米,最大胸径19.0厘米,树高7.9米。林分平均树高6.47米,平均胸径11.8厘米,年平均树高生长量34厘米,年平均胸径生长量0.6厘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省的明溪县林业局和德化县葛坑国有林场相继进行了红豆杉人工育苗和造林科研试验,获得成功后开始推广。2000年我省三明市的明溪县开始建立南方红豆杉药用林基地,并建立了紫杉醇提取厂,目前该公司已建药用林基地2035公顷、培育苗木2911万株。2002年以来,先后又有泰宁、德化、周宁、武夷山、延平、建阳、武平、仙游等地开始规模造林,建立基地。同时,明溪、龙岩、延平、福安、福鼎、闽侯等地还引进了蔓地亚红豆杉,全省目前共营造蔓地亚红豆杉25.86公顷、总株数16.17万株。根据2005年专项调查及后来的补充调查,福建全省现有红豆杉人工培植企业20多家,人工林总面积约4172公顷,栽培总株数5884万株,其中造林面积10公顷以上的有12家,造林总株数在千万株以上的2家、100500万株的5家、1050万株的4家。2000年以来育苗总面积193.1公顷,总株数14848万株,其中育苗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2家、1050公顷的2家、510公顷的4家,育苗总株数在千万株以上的3家、500万株以上的2家、100500万株的3家、50100万株的1家、1050万株的5家。经核查2005年育苗73.54公顷,苗木总株数4962.5万株;造林1005.8公顷,总株数1800.9万株。2006年育苗77.16公顷,总株数6900万株;造林1914.7公顷,总株数2704.6万株。除蔓地亚红豆杉多数生长偏慢外,现有红豆杉人工林生长状况良好。全省除福鼎市秦屿镇冷城村、光泽县止马国有林场的两个单位山地、育苗大田立地条件太差外,其它苗地、林地选择得当,生长良好。全省红豆杉基本上都是采用种子育苗,种子大部分来自省外。除明溪县南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增经培育了20万株扦插苗已定植外,目前尚未发现使用野生红豆杉穗条培育的苗木,且播种出苗率均达到70-80,造林成活率都在85以上,好的达95以上。造林的苗木多数为自己培育。但蔓地亚红豆杉则基本上都是采取扦插育苗,4个单位育苗1.8公顷,现存苗木5万株。4 加工利用情况目前我省能够提取紫杉醇的企业,仅有明溪县南方红豆杉有限公司1家。该公司每年生产需要红豆杉枝叶6000吨,产量纯紫杉醇120公斤。2006年1-3月,生产原料干品273吨,已生产紫杉醇浸膏969公斤,半成品21公斤,纯成品6公斤,副产品(巴卡丁III等)34公斤。现有库存:红豆杉枝叶273吨,紫杉醇浸膏539公斤,半成品21公斤,纯成品6公斤,副产品(巴卡丁III等)34公斤。5 存在的问题一是有的地方将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割裂开来,缺乏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意识,甚至认为保护资源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而保护管理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地防止资源流失。二是红豆杉种苗市场比较混乱。据调查证实,除明溪南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外,我省有9个育苗企业的种子和8个造林企业的苗木,相当部分是通过个别民营公司的介绍,或自行从南方的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购买调运的。经现场调查,这些种苗种子数量大,最多一年可达3-5吨,且有的质量较差,一是种苗物种混杂,即南方红豆杉种苗内混杂了大量云南红豆杉和中国红豆杉;二是不少苗木圃地过密,生长纤细;三是起苗不规范,对定植后的幼株生长影响较大。相反本省南方红豆杉种子又被大量贩卖出省外,估计每年调运到浙江、江西的种子有1-2吨。据调查,全省仅2005年一年就调入694.19万株苗木,2006年至少又调入500万株以上。三是紫杉醇高含量人工种植品种筛选等科学研究工作滞后,组织培养工作进展缓慢,试图通过组培进行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来满足工业原料林造林还没有实质性突破。四是市场信息不对称。许多企业和个人对国际紫杉醇市场并不了解,盲目投资,一哄而上,大上育苗和种植项目,面积急速扩大,采种行为不规范,不仅给野外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孕育着极大的市场风险。五是资源情况仍不够清楚,造成仍有些资源监管不到位,偷砍盗伐现象仍时有发生,根雕红豆杉来源不明、数量不清,这是野生红豆杉的主要威胁。6 保护管理对策6.1 进一步摸清资源现状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目前,我省大部分红豆杉的资源已经摸清,但因调查布线和样点布设的局限,造成一些红豆杉资源遗漏,必须进一步通过调查核实,才能监管到位。同时也有利于查清根雕市场红豆杉的来源情况。6.2 规范人工培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促进人工培植业的有序发展。尽快对红豆杉进行地理种源试验,以确定红豆杉种苗调运方向,并在当前条件下,对人工经营培植红豆杉的单位,要求其在本地区的指定范围内,进行科学采种、育苗活动。对于造成红豆杉采种母树破坏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于没有经营培育红豆杉种苗特殊许可证单位和个人,要通过人工培植场登记备案等方式进行管理。我省已于今年7月份下发通知,采取企业自报,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检查的办法,要求各地做好红豆杉人工培植场的登记工作,在每年的一月份将上一年度的培植情况上报省林业厅。6.3 放宽采种育苗限制,严格控制采穗育苗活动。由于用野外采集的穗条育苗存在着偏冠、生长偏慢、生物量偏小等问题,而且野外采集活动难以监管,目前全国意图从事紫杉醇开发提取的企业不少,从事栽培的企业很多,一旦蔓延开来,就会对野外资源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建议国家严格控制野外红豆杉穗条的采集,采集数量大的不予审批;采集数量小,且确属用于采穗圃建设、技术成熟、资质合法、规模不大的,也要严格控制规模和数量,并监督申请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和审批的范围、时间、数量执行,同时及时逐级上报备案,定期向地方主管部门汇报计划执行情况。地方主管部门也要及时进行检查核实,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鉴于目前用种子育苗的技术比较成熟,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育苗企业较多,苗木存圃量较大,且种子育苗造林也属于迁地保护的一种方式,人工林多了,将来对于野外资源的保护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建议国家允许人工采种育苗造林,而不能仅仅限于种源基地建设,但要规范采种行为。因为,许多地方的群众有自采或自拣种子育苗的习惯,采取一刀切的管理办法,一律禁止采种育苗,在现实上做不到。关键的是要普及红豆杉科学采种、育苗、造林的知识和技术,帮助企业和群众采好种、育好苗、造好林,将其列入珍贵树种造林和非规划林地造林项目,在闽北、闽西、闽东、闽中推广房前屋后,路旁、田边、河边、山边非林地造林,从而达到扩大人工培植资源,保护野生红豆杉资源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