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原著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1页
《针灸原著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2页
《针灸原著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3页
《针灸原著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4页
《针灸原著选读》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原著选读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2.6.1课程名称:针灸原著选读Selected Reading in Original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开课(二级)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课程性质:限选课学分:2分 学时:28学时前期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医学各科授课对象:针推、中医专业考核方式:期末考试80%+平时考核(作业)20%课程简介:本课程与针灸医经选读相衔接,内容上起魏晋、下迄明,分年代介绍作者生平及学术特点,以分析其针灸著作为重点,注意阐述各著作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后人的影响,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我国历代医家有关针灸的代表性著作,了解针灸学术的发展源流,以提高阅读针灸古籍的能力。This course is the follow-up of Selected Reading in Classic Literature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t covers the authors in the period from Wei-Jin Dynasty to Ming Dynasty and introduces their life and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The course lays emphasis on analyzing the authors literatures on acumox,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 among literatures as well as their influence over later generations. Its expected the through the study on this course, students may get familiar with the typical literatures on acumox written by doctors in past dynasties, learn the development of acumox science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reading ancient literatures.大纲内容:一、前 言 【课程目的】 本课程与针灸医经选读相衔接,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针灸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熟悉我国历代医家有关针灸的代表性著作,了解针灸学术的发展源流,以提高阅读针灸古籍的能力。【教学要求】 分时代概括介绍作者生平、学术特点,以分析其针灸著作为重点,注意阐述各著作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后人的影响。本课程总学时为28学时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图书实物、图表等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篇 魏晋南北朝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目的要求】 1了解皇甫谧的生平及其著作。2熟悉甲乙经与明堂孔穴的关系。3熟读并理解甲乙经序。【教学内容】1皇甫谧生平;2甲乙经概况;3甲乙经序。【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葛洪肘后方与针灸【目的要求】1了解葛洪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2熟悉肘后方的沿革及其与针灸的关系。3熟读并理解肘后方序【教学内容】1葛洪的生平和著作;2肘后方的内容特点;3肘后方序。【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明堂孔穴的沿革【目的要求】1了解“明堂”的含义。2了解明堂经的修订及注释。 3了解明堂经目前的主要传本。【教学内容】1“明堂”的由来;2明堂的流传;3明堂的内容。【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二篇 隋唐杨上善与内经明堂【目的要求】1了解杨上善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黄帝内经明堂和太素的概况。3读懂黄帝内经明堂序。【教学内容】1杨上善的生平和著作;2黄帝内经明堂概况;3黄帝内经明堂序。【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目的要求】1了解孙思邈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其学术观点及对针灸学的贡献。3熟读有关选文。【教学内容】1孙思邈的生平和著作;2学术观点和贡献;3明堂三人图序、杂说。【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王焘外台秘要与针灸【目的要求】1了解王焘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明堂灸法的主要内容。3熟悉外台秘要明堂灸法序。【教学内容】1王焘的生平和著作;2明堂灸法的主要内容;3外台秘要明堂灸法序。【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三篇 宋金元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与针灸【目的要求】1了解王怀隐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针经和明堂的内容特点3熟悉针经及明堂对后世的影响。【教学内容】1王怀隐的生平和著作;2针经、明堂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王惟一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目的要求】1了解王惟一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铜人图经刻石、模型和书籍的沿革。3读懂铜人图经序,熟悉北宋针灸成就。【教学内容】1王惟一的生平和著作;2王惟一的学术贡献;3夏竦铜人图经序。【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庄绰与灸膏肓俞穴法【目的要求】1了解庄绰、窦材的生平和灸法著作。2熟悉庄绰、窦材的经验和观点。3熟读庄绰、窦材的跋或文选,熟悉南宋灸法成就。【教学内容】1庄绰、窦材的生平和著作;2庄绰、窦材灸法经验和学术观点;3灸膏肓俞穴法跋、扁鹊心书选文。【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王执中与针灸资生经【目的要求】1了解王执中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王执中的学术观点。3熟读有关选文。熟悉南宋针灸成就。【教学内容】1王执中的生平和著作。2学术观点。3针灸资生经序及按语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何若愚与流注指微赋【目的要求】1了解何若愚、阎明广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其学术思想和“子午流注”源流。3熟读并理解子午流注针经序。【教学内容】1何若愚、阎明广的生平和著作;2何若愚、阎明广的学术思想;3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序。【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窦默与针经指南 【目的要求】1了解窦默的生平、师承和著作。2熟悉窦默的学术特点及对后人的影响。3熟读并理解标幽赋。【教学内容】1窦默的生平和著作;2窦默的学术特点;3针经指南选文。【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王国瑞与针灸玉龙经【目的要求】1了解王国瑞父子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针灸玉龙经所载内容。3熟悉玉龙歌与玉龙赋的用穴。【教学内容】1王国瑞的生平和著作;2针灸玉龙经的内容提要;3针灸玉龙经后序、玉龙赋。【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滑寿与十四经发挥【目的要求】1了解滑寿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十四经发挥对后人的影响。3熟读十四经发挥自序。【教学内容】1滑寿的生平和医学著作;2滑寿的学术影响;3十四经发挥自序。【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四篇 明席弘学派与神应经等著作【目的要求】1了解席弘的针灸流派及其著作。2熟悉神应经的内容和影响。3熟悉徐凤针灸大全的内容。4熟悉金针赋作者的序文。【教学内容】1席弘学派及其著作;2神应经序;3金针赋序及赋文。【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高武与针灸聚英【目的要求】1了解高武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高武的学术观点。3熟读有关选文。【教学内容】1高武的生平和著作;2高武的学术观点;3针灸聚英序及选文。【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汪机与针灸问对【目的要求】1了解汪机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汪机的学术观点及其影响。3熟读选文。【教学内容】1汪机的生平和著作;2汪机的学术观点和影响;3针灸问对序及选文。【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杨继洲与针灸大成【目的要求】1了解杨继洲的生平和著作。2熟悉针灸大成与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关系。3熟读针灸大成选文,熟悉明代针灸的成就。【教学内容】1杨继洲的生平和著作;2杨继洲的学术特点和年表;3针灸大成序文、文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讲课时数实验内容实验时数魏晋南北朝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2葛洪肘后方与针灸1明堂孔穴的沿革1隋唐杨上善与内经明堂2孙思邈千金方与针灸2王焘外台秘要与针灸1宋金元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与针灸1王惟一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2庄绰与灸膏盲俞穴法附:窦材与扁鹊心书1王执中与针灸资生经2何若愚与流注指微赋1窦默与针经指南3王国瑞与针灸玉龙经1滑寿与十四经发挥1明席弘学派与神应经等著作2高武与针灸聚英2汪机与针灸问对2杨继洲与针灸大成1合计28四、大纲使用说明1本大纲供针灸专业使用,亦适用于其他专业选修或辅修本课程的学生。2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对授课顺序可作适当调整,但不得影响课程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