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志注所引杂传述略2003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印?2003第32卷第5期删1而;(。磺)325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三国志注所引杂传述略张新科(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南朝刘宋时期,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用了大量的杂传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从形式上看,这些杂传与史传不同,它们脱离史书独立存在,思想自由,篇幅短小,灵活多样,标志着魏晋时期古典传记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艺术渊源看,它们继承了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传统,但又有发展,往往以细节和人物的言行刻画传主形象,心理刻画较为细腻且具有传奇色彩和感情色彩。它们既补充了三国志的不足,叉使历史人物个性化,因而有较高的史学、文学价值。关键词:三国志注;杂传;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中圈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0?5293(2003)05一0034?07南朝刘宋时期,裴松之以将近3倍的篇幅为陈寿的三国志作注(以下简称裴注)。与-般史书的注释不同,裴氏的主要精力不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而是大量援用经、史、子、集等各种资料,以补充原书的不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裴注概括为六个特点:“一日引诸家之沧,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伪异;一日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日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日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日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这个评价基本符合事实。在裴注所引用的资料中,杂传占了相当的比重。研究这些杂传,对于我们全面认识三囤时代历史,探讨唐前传记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史传与杂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都具有积极的意义。1杂传是对史传以外传记的总称,这种传记在西汉后期逐渐兴盛。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杂传217部,1286卷。据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汉隋之际杂传类书当有470部,可见此时杂传是十分丰富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杂述将此期的杂传分为十类: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簿。这个分法虽有不当之处,但也大体反映了杂传的面貌。裴注所引杂传丰富多样,如果从体裁来看,主要有:别传类:如郑玄别传、孙资别传、华佗别传等。类传类:如列女传、高士传、文士传等。行状类:如山涛行状、先贤行状等。单传类:如郭林宗传、王弼传、马钧传等。自传类:如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曹丕自叙等。家传、家谱类:如苟氏家传、王朗家传、孙氏谱等。铭诔类:如陆逊铭、曹植为文帝诔等。另外还有许多带有杂传特征的史书,如汉魏春秋、汉晋春秋、献帝起居注、魏武故收稿日期:200204?28作者简介:张新科(1959一),男,陕西眉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34事等以及赞、颂、祭文等。据统计,裴注引别传(包括重复出现的)63次,行状22次,家传11次,谱32次。这说明杂传的各种形式在汉魏以后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如果从内容方面看,裴注所引杂传主要有:先贤类:如楚国先贤传、零陵先贤传、陈留耆旧传等。妇女类:如列女传等。神仙类:如神仙传等。志怪类:如搜神记、列异传等。英雄类:如英雄记、江表传等。名士类:如汉末名士录等。隐逸类:如逸士传等。方志类:如华阳国志、襄阳记、冀州记等。这些形形色色的杂传,有些还被裴注多次引用,如引搜神记14次,文士传15次,各种先贤传20次,世语40次,江表传136次,华阳国志19次。三国志由于叙事简括,人物形象并不十分鲜明,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寿书铨序可观,事多审正”。“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收,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由于裴注以补充事实为主,以至于后人读三国志时,不得不读裴注。裴松之处在刘宋时期,注书时引用了大量的杂传,一方面说明魏晋以来,三国历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另一方面说明古典传记在此时有了新的变化,即除了主流的史传文学外,杂传逐渐成熟兴盛起来,这是传记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裴注所引杂传作品,今天许多已经失传,仅从保存传记作品这个角度来说,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从裴注所引杂传来看,杂传虽不像正史那样反映社会的重大历史变化,但它们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历史,反映现实,仍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试举几类加以说明。地方性人物传记。从东汉末年开始,由于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东汉帝国走向灭亡,社会急剧变化,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自形成割据的政权。虽有晋代的暂时统一,但紧接着的是南北分裂。长期的分裂割据,人们生活在较为狭小的圈子里,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定的地方观念,因而反映地方历史、追念地方先贤的地方性传记就应运而生。裴注所引杂传中有代表性的如华阳国志、会稽耆旧传、楚国先贤传等。隐逸、超俗类传记。魏晋以后,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老庄思想盛行一时。一些人崇尚隐逸的生活方式,以摆脱现实社会的困扰;一些人则蔑视礼法,不随流俗,一任性情之所至;一些人则谈玄说理,忘乎现实,等等。于是,逸士传、高土传、名士传等传记随之产生。裴注所引杂传中有代表性的如汉末名士传、高士传、逸士传等。神仙怪异类传记。此类传记反映了神学思想和道教之风的盛行。西汉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公羊学派大肆宣扬“天人感应”思想,到东汉时这种迷信思想愈来愈严重,乃至于发展为纬之学。另一方面,道教在汉代产生,这是在中国土壤上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产生,本身又与巫术、鬼神、阴阳五行等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之社会的黑暗,人们在痛苦中寻求解脱,向往着长生不老,向往着进入仙界。大量的神仙怪异类杂传就适应了这样的时代环境。裴注所引杂传中有代表性的如东方朔神异经、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等。总之,三国志注所引用的各种杂传,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每一种传记都是社会的一个侧面,它们是一个万花筒,展现了汉魏以来五彩缤纷的社会状态。裴注所引杂传,有的记事,有的写人,形式多样,与史传相比,有如下特征:|一脱离史书,独立存在。这是古代传记文学发展的一个新进展。史传作品,是历史著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从属于整部著作的需要,传主的选择、材料的处理等,都要为35全书的创作目的服务,不可能独立存在。杂传不像史传那样属于某部历史著作的一部分,而是自成一体。如隋书?经籍志、史通?杂述所列举的大量类传,都是独立成书。叉如魏晋以来的别传和散见于作家文集的单篇传记,也是独立的文章,不依附于历史著作。再如自传,原来属史书的一部分,未能独立,司马迁、班固的自传就是附在史记、汉书的最后;魏晋以后,自传逐渐脱离了史书,成为独立的一种文体。唐宋以后,这种脱离史书的杂传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率尔而作,思想自由。杂传不像史传那样正规,也不像史传那样依附于统治者。它们大都是文人士子自己的创作,依照个人的思想情趣选择人物和材料,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尤其是魏晋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蔑视礼教、追求个人自由的思潮出现了。裴注所引苟粲别传写苟粲娶妻不强调才智而以色为主就体现了这种新变化。而且由于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所以解脱困扰、寻求自由的老庄思想在此时很有市场,谈玄说理之风盛极一时。这种思潮影响到杂传中,就有一批不随流俗的狂介之士以新的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裴注所引文士传、高士传以及嵇康别传写嵇康爱老庄反儒学等就反映了这类人的复杂心态。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杂传在形式上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写法。从总的倾向看,以短小、简练、灵活、多样为其特征。或概述生平,或截取生活片断,或选取几件有意义的故事;或类传,或单传,或自传,等等。篇幅虽短,故事虽小,但写出的人物却具有个性化特征。当然,杂传由于篇幅短小,也往往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刻画。一些作品,短到几十个字,只是简略的介绍,很难看出人物的个性。杂传虽脱离于史书,与史传风格不同,但从渊源关系来看,它无疑受史传(尤其是史记、汉书)的影响。明人吴纳说:“太史公创史记列传,盖以载一人之事,而为体亦多不同。迨前后两汉书、三国、晋、唐诸史,则第相祖袭而已。厥后世之学士大夫,或值忠孝才德之事,虑其湮没弗自,或事迹虽微而卓然可为法戒者因为立传,以垂于世:此小传、家传、外传之例也。”(49以类传而言,这是史记开创的体例,如儒林列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循吏列传等汉书因之,这种传记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同时代的或不同时代的同类人物放在一起,可以相互比较,既可看出人物的共性,又可看出其个性。此例一出,不仅史传竞相采用,杂传亦纷纷学习。裴注所引的列女传、高士传、文士传等就属此类,这是史传文学“类传”的进一步发展。别传大部分写一人事迹,体制上受史记、汉书单传的影响,由于它在形式上比较自由灵活,有别于正史,故称之为别传。别传这种形式至迟在三国魏时产生2“4”。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的别传就有20余种。别传虽不同于正史,但在体制上以一人为主,这是史记、汉书单传的遗风。杂传作品中,还有许多单篇的人物传记,即一人一传,单篇流行。这种形式的传记,直接标以“某某传”,也是受了史传中单传的影响,如曹瞒传、王弼传等。自传这种形式从史记?太史公自序开端信息。班固在汉书中给司马迁立传,就是以这篇自序作为基础的。而且,汉书承继了史记的传统,在最后也有一篇自叙,形式与史记相同。自传一般真实可靠,所以往往被正史采纳。魏晋以后的自传,有些承继史、汉遗风,有些已在史、汉基础上发展,不再是放在某书最后、介绍著作情况,而是自叙生平、志向,如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详细叙述了自己政治抱负的发展过程,个性鲜明,可以说是单独的自传作品的代表作。家传在史记、汉书以前,世本谱牒之类的著作已经存在,但很少刻画人物形象。魏晋以后,门阀制度盛行,大家贵族的家谱愈来愈多开机。尽管家传的内容以炫耀家世为36主,但在体制上往往学习史传的传统。因为史记、汉书最新天裂在描绘历史人物时,常常是先追叙先祖,再叙个人,最后涉及子孙,这在形式上无疑给魏晋南北朝时的家传以影响,尤其是史记“世家”这种体例,一般能写出一个家族的渊源、发展,更是给家传树立了写作的榜样。一些家传,如王朗家传、苟氏家传等借鉴史传写法,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家族的谱系,还刻画较为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艺术手法看,杂传也受到史传写人艺术的影响,后文对此有详述。,裴注所引杂传,丰富多彩。对照隋志和史通,可以看出,裴注所引杂传基本代表了当时杂传的总体水平。裴注引用大量材料注释原书,曾引起一些人的指责,刘知几史通?补注认为裴氏乃“好事之子,思广异闻”,属“才短力微不能自达,庶凭骥尾千里绝群”之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认为“大抵本书固率略,而注又繁芜。”这些评价是不公允的。实际上,裴注引用材料(包括杂传)是有一定原则标准的。有的事件明显不用引用资料,就说明“事显,故不注”(如钟繇传注、陈思王植传注等);有的资料较长,就“文多不载”(如袁绍传注、孙权传注等);有时引用杂传与本传“未详孰是”以存疑(如袁绍传注、袁术传注、张邈传注、孙策传注等);有时别的书不见的资料就详载(如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载太祖作董卓歌,“余书不见,故载录之”等)。并且引用时是有批判、借鉴,不是随意杂糅一起的。如齐王芳纪注引搜神记后以自己的亲眼目睹以证明擅神记之误;刘放注引孙资别传后指出:“资之别传,出自其家,欲以是言掩其大失,然恐负国之玷,终莫能磨也。”马超传注引山阳公载记云马超“几为关羽、张飞所杀”,裴氏经过分析认为这是“秽杂虚谬”;袁绍传注引乐资山阳公载记和袁晡献帝春秋云“太祖兵人城,审配战于门中,既败资料,逃于井中,于井获之”,裴氏认为是“妄生异端,以行其书”。王粲传注引文士传中王粲说刘琮之词,裴氏分析认为是“虚伪妄作”。诸葛亮传注引郭冲所述诸葛亮五件事情,裴氏认为“实皆可疑”,遂一一加以驳难。诸葛诞传注引魏霸主合击末传后认为“率皆鄙陋”。可见裴氏引用资料时是非常谨慎的。裴注所引杂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用大量的材料补充了三国志的不足,宋书?裴松之传日:“上(宋文帝)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既成,奏上。上善之,日:此为不朽矣。”这就说明了本书的价值,而且裴氏所引许多材料、著作今天已经散失,因此,其价值就显得十分可贵。首先,裴注补充了三国志没有收录的许多人物,如科学家马钧,陈寿在书中只字未提,裴注在杜夔传注中引傅玄马钧传1余字,展示了他的发明创造。其他如武帝纪注引逸士传补充王俊事、张臻传注引高士传补充焦先事、阎温传注引魏略补充孙宾硕、杨阿若、鲍出三人事迹、杨戏传注引益部耆旧杂记补充王、常播、卫继三人事迹。等等。其次是补充原传中不足之处,这是最多的。如文帝纪引献帝传等杂传,以大量的材料补充汉魏禅让之事,使读者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较全面的了解。又如魏志?钟会传附王弼传:“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十分简略,而裴注引何劭王粥传详细记载了王弼一生事迹,尤其是在哲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此类例子俯拾皆是。另外,裴注还通过杂传来纠正三国志记载之误。如吕布传云“卓死后六旬,布亦败”,注引英雄记说:“诸书,布以四月二十三日杀卓,六月一日败走,不及六旬。”楼玄传注引江表传记载楼玄自杀之事与陈寿记载比较,认为“江表传所言于理为长”。三国志为西晋王朝服务,因而对魏晋交替之际司马氏所作所为多加回护。如司马师废魏齐王曹芳之事,三少帝纪说是出于太后之命,并极言齐壬不孝,以显其当废,而据裴注所引37鱼魏略来看,是大将军司马师逼齐王让位,太后事先并不知废齐王之事。又如高贵乡公曹髦之死,据裴注引汉晋春秋、魏氏春秋及世语、魏末传等可知,司马昭实为弑帝之首。而三国志?三少帝纪只说“五月已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接着载太后之令,言高贵乡公之当诛,欲以庶人礼葬之。对于三国志的这种做骨灰一区法,刘知几在史通?曲笔中曾以“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大加斥责,由此可见裴注的价值。为了进一步认识裴注的价值,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比较。裴松之和范晔属同时代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即以杂传人史传。三国志和后汉书有16篇传记相同(东汉末年人物),如臧洪、苟或、公孙瓒、陶谦、袁诏、袁谭、袁术、华佗、吕布等。我们将两书重合部分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后汉书比三国志篇幅增多约一倍,多出来的材料,大多数和裴注相同。如三国志?公孙瓒传写公孙瓒屯兵磐河欲报复袁绍。后汉书写此事时还全文引用了公孙瓒上疏陈述袁绍的十大罪状。三国志未录,裴注引用典略补充了这篇上疏。公孙瓒占有幽州后,在易地修建营垒,后汉书引童谣日:“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三国志无载;而注引英雄记补此歌谣。后来公孙瓒派人给儿子送信,想里应外台消灭袁绍。三国志未载书信内容,而后汉书详载,三国志注引典略补充书信内容。公孙瓒自杀后,长史关靖叹日:“吾闻君子陷人于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乃策马赴绍军而死。三国志未载关靖此事,后汉书有之,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补此事,与后汉书相同。从以上实例看出,后汉书人物传记,采用了大量的杂传作品,另一方面也说明裴注所引杂传具有其真实性。由于杂传作品故事性强,生动活泼,人物形象较为鲜明,被史传采纳之后,增加了史传的文学性、形象性。后汉书在人物刻画方面比三国志生动,采纳杂传是其原因之一。裴注所引杂传的价值还体现在文学方面。这些杂传,除小部分片断外,大部分相对完整,短则几十字,长则上千字,如邴原别传700多字,管辂别传14000余字。其文学价值虽不如史传,但自有其特征,从裴注所引杂传来看,杂传在艺术上的特征主要有:1选择生活轶事,用细节刻画人物。由于杂传本身的特征在于补充史书之所不及,因而无论是独立成书的类传,还是单篇的别传、自传等,大都以写生活轶事为主,这是基本的写法。如武帝纪引曹瞒传,以许多生动的生活逸事来表现曹操的个性,与三那样不是太行国志的叙事方法颇有不同。任嘏别传没有突出去写一个中层官吏的政绩,而是着重写他的几件逸事:家贫卖鱼时,鱼价上涨,他不卖高价;买了牲,卖主来赎回,牲价涨了,他只要回本金;邻居擅自种他的地,别人告诉他,他却说:“我自以借之耳。”这些小事表现了传主高尚品德。王祥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吕虔传注引孙盛杂语记王祥之事:“性至孝,后母苛虐,每欲危害祥,祥色养无怠。盛寒之月,后母日:吾思食生鱼。祥脱衣,将剖冰求之。少顷,坚冰解,下有鱼跃出因奉以供,时人以为孝感之所致也。”一个细节,表现出王祥的个性。董卓传注引大量杂传故事补充原作,如引英雄记写董卓被杀时的情景比三国志要详细、生动得多。方技传注引管辂别传19次,即为19个小故事,展现出人物丰富的个性。2注意用人物自身言行表现其个性。杂传作品大都以写人为目的,因此,就特别注意用人物自身的言行展现其风采,一句话、一个动作,体现出个性。如邴原别传写邴原在曹丕一次宴会上的对话。曹丕问:“君父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为救君邪。父邪。”众人回答不38一,后来邴原“勃然对日:父也。曹丕的目的是让大家回答君,而邴原刚正不阿,就是不迎合曹丕。又如文帝纪写曹丕登基:“庚午,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一场登基大典,就这样简单。曹丕的心情就这样平平淡淡。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日:“帝升坛礼毕,顾谓群臣日: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仅一句独自式的话语,将曹丕的喜悦之情展现出来。曹爽传写司马懿准备夺权时,假装生病,神志不清,李胜“出为荆州刺史,往诣宜王(司马懿)。宣王称疾困笃,示以赢形。胜不能觉,谓之信然。”裴注引魏末传:“爽等令胜辞宣王,并伺察焉。宣王令两婢侍边,持衣,衣落;复上指,言渴求饮,婢进粥,宣王持杯饮粥,粥皆流出沾胸。?一宣王徐更宽言,才令气息相属,说:年老沉疾,死在旦夕。君当屈并州,并州近胡,好善为之,恐不复相见,如何!胜日:当还忝本州,非并州也。宣王乃复阳为昏谬,日:君方到并州,努力自爱!错乱其辞,状如荒语。胜复日:当忝荆州,非并州也。宣王乃若微悟者,渭胜日:懿年老,意荒忽,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刺史,盛德壮烈,好建功勋。因流涕哽咽。”一个奸诈而又有心计的人物展现在人们面前。萄或传注引文士传记祢衡傲视曹操之事,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写赵云反对以成都市内外房屋田园分给诸将、主张将田宅还给益州人民等都具有这种特点。3注意心理刻画。这是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如去网游官方三国志的先主传写刘备联合孙吴在赤壁与曹操作战,只是作者的叙述,没有人物的言语,而裴注引江表传十分传神地描绘出刘备在当时的心理活动。对曹军的恐惧,对周瑜的半信半疑,复杂的内心世界被十分真实地表现出来。武帝纪写到曹操与袁绍在官渡进行的一场大战,裴注引曹瞒传补充道:“公闻(萄)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日: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日: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日:尚可支一岁。攸日:无是,更言之。又日:可支半岁。攸日: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说: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攸日:公大蓉。”这个细节,把曹操在紧急关头得到谋臣后的喜悦以及既不想说实话叉想打探对方虚实的复杂心理表现得非常真实。自传在展示心理方面更为突出,武帝纪注引曹操的自传让县自明本志令,其中像“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儿人称王”这样的个性语言,非曹操不能道出。这既是他的明言,也是他的内心世界。4传奇手法。杂传在历史真游戏设置实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传奇色彩,甚至有想象、虚构的成分,具有了浪漫主义特征。传奇性特征表现在:或采用神话传说,或记载灾异、占梦、鬼怪,或选择特异之人及特异之事。三国时代,风云变幻,出现了许多英雄传奇人物,曹瞒传、赵云别传等展现了这些奇人的风采。又如华佗传注引华佗别传写华佗的高超医术时,颇有传奇色彩。庞清传注引庞娥亲传写酒泉烈女庞娥亲为父报仇的故事,极富传奇色彩,又使人想起史记中的刺客列传。裴注有时引怪异类杂传,以增添传奇色彩。如麋竺传注引搜神记:“竺尝从洛归,未达家数十里,路傍见一妇人,从竺求寄载。行可数里,妇谢去,谓竺日:我天使也,当往烧东海麋竺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竺因私请之,妇日:不可得不烧。如此,君可驰去,我当缓行,日中火当发。竺乃还家,遽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此类作品不少,如蒋济传注引列异传写蒋济亡儿托梦之事,例表传注引搜神记写华容女子预言刘表将死,等等。5感情色彩。有些杂传的作者,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也常常直接抒发感情。如庞娥亲传,皇甫谧在最后称赞道:“玄晏先生以为父母之仇,不与共天地,盖男子之所为也。而娥亲以女弱之微,念父辱之酷痛,感仇党之凶言,奋剑仇颈,人马俱摧韩服,塞亡父之怨魂,雪三弟之永恨,39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消控值班员合同范本5篇
- 农业种植风险管理与2025年智能化农事操作报告
- 安全文明驾驶培训总结课件
- 电网工程测量方案范本(3篇)
- 安全文明培训制度课件
- 安全文明出行培训计划表课件
- 浦北县乐民镇全至塑料厂年产5000吨塑料颗粒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安全教育食品培训总结课件
- 地下金库改造工程方案(3篇)
- 课堂高效学习的主阵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
- 电力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 2025年甘肃省高考政治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浙江名校协作体(G12)2025年9月2026届高三返校联考英语(含答案)
- 2025年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考试卷及答案
-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综合类C证习题(含答案)
-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客户关系管理课件 第1章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 数学-湖南省长郡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检测(开学)试题+答案
- 构建餐饮油烟共治格局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检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