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游戏大搜索.doc_第1页
儿时游戏大搜索.doc_第2页
儿时游戏大搜索.doc_第3页
儿时游戏大搜索.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时游戏大搜索NO1、黑白配抓人这个游戏我小时候玩得不多,具体玩法说白了就是“警察与小偷”。游戏规则:一群人嘴里嘟囔着“一二三,嗨!”同时伸出手来,分手心手背,手心为白手背为黑,人数多的逃跑,直到决出最后一个人当“警察”,剩下的自然就是“小偷”了。大家四散逃窜,警察得捉住一个人来代替他完成捉小偷的工作才算告一个段落,如此周而复始。适合人群:热衷此游戏的以小学生居多,玩起来没什么技巧,全凭运气,有一定的运动量,即使没人追自己,也傻乎乎地跟着大家狂奔。在这样的追追打打中,课间10分钟很轻易就流逝了。由于人多,经常会显得有些乱,但孩子们似乎就喜欢这种闹哄哄的气氛。参加人数:人数不定,可多可少,不过人越多越好玩,一般1020人为佳。友情提醒:运动量较大,跑动时注意不能太急,不然容易撞到别人,而且玩完上课时很难在短时间内集中精神。NO2、打弹珠打弹珠可谓是游戏中的“老字辈”了,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绝对没少玩。弹珠即玻璃珠,大多数人都用家里的跳棋棋子来代替,反正当时班里的、家里的跳棋每次没买多久,玻璃珠就不全了,当时由于技术不过关,整袋整袋的珠子都被同学赢走了。游戏规则:双方各出数枚弹珠,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出纲”或“打地洞”,前一种玩法是在地上划线为界,看谁先把对方的玻璃珠打出去,打着谁了,就把谁的弹珠吃掉,这似乎有点像打桌球;后者则是事先在地上挖出几个洞,先把弹珠打进洞里一方为赢,这似乎又与打高尔夫球有几分相似。放学后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有几个单膝跪在地上眯着一只眼睛的小男孩,不用猜,这肯定又是一场弹珠“大赛”,那种专注投入的神情在课堂上倒是比较少见,呵呵。适合人群:低年级的男生比较喜欢这类“纯技术”的游戏,而且同龄的小朋友们之间常常互相攀比谁的弹珠比较多,对他们而言,这可是一笔值得炫耀的财富。参加人数:通常是两人一组,有时候看的人比玩的人还要多,其激动程度不亚于玩者。友情提醒:由于打弹珠需要经常蹲在地上,手也在地上摸个没完,所以玩完了游戏之后千万要记得洗手。NO3、拍画片和打弹珠一样,拍画片也是一种让小男孩们非常着迷的游戏。游戏规则:学校附近的小摊上都能买到一张张16开大小硬纸片,上面印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将它们沿线条剪成一小张一小张就可以用了。玩法很简单,每人出若干张画片,看谁先把它们全都拍翻,每人每轮一次机会,胜利者可以赢得全部画片。玩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感觉下一轮对方有可能把画片全部拍翻,就得人为地给他制造一点障碍,故意将已经翻着的画片拍正。要想当常胜将军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红肿的手掌就是代价。欣赏赢回来的画片也是一件很痛快的事情,每张画片都有不同的故事,以前画片上的图案有点简单,无非是些西游记和变形金刚中的人物,现在的图案就丰富多了,什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樱木花道”、“四驱兄弟”,只要动画片中演过的,几乎都会出现。不少成套的画片还有故事情节呢,要想凑足它们可不那么容易。适合人群:小学部低年级男生。参加人数:一般也是两个人玩。友情提醒:拍画片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因为画片都是随身携带的,想玩的时候随时拿出来,可以在地上拍、也可以在桌上拍,还能在床上拍。不过,画片玩久了就变得脏兮兮了,摸过画片后一定要洗手,否则小心老妈的巴掌不留情哦。NO4、踢毽子踢毽子是女孩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偶尔也有男孩加入,相比之下,他们的花样可就少多了,除了最普通的单腿踢,能跳个“打拐”的就算是男生高手了。因为这项游戏运动量适中,除了普遍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之外,老师们也较为提倡,有的学校还会组织踢毽子比赛。比赛场上,小姑娘们个个身手不凡,有的居然一口气可以踢100多个,那水平真不是盖的!游戏规则:踢毽子的花样很多,可以一个一个轮流踢,也可以分成两组打擂台。最简单的玩法就是比赛单腿踢,大家轮流踢,看谁踢的个数最多。比较复杂的踢法叫“八接”,顾名思义一共有8种花样,由易到难,有单腿踢、侧踢、穿花、钓鱼、打拐等,每种花式至少得踢8次,看谁能最快通过这8道关。适合人群:踢毽子是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部女生们的最爱。参加人数:人数不限,少有少的玩法,多有多的乐趣。友情提醒:其实除了单纯的踢毽子之外,自己动手做毽子也是件趣事,用塑料绳和镙母做毽子,做法简单,用起来也相当不错。鸡毛做的毽子比较难踢,重心难以把握。NO5、跳皮筋现在还能看到放学后三三两两的小女生跳皮筋,边跳口中还念念有词,唱的都是自编的歌谣:“小熊猫,上学校,老师讲课它睡觉”跟着节奏一蹦一跳,在我看来,这,有些像在跳舞。游戏规则:没有很严格的规则,一般都是些自己编的花样,玩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踩跳就是一只脚在皮筋上一只脚在皮筋下;勾跳就是越过靠近自己这边的皮筋,再用脚从下面勾另一边的皮筋;节节高就是从脚踝处开始,一级一级往上跳,双腿跳进圈中,一般腰部为最高。适合人群:小学及初中女生。参加人数:3人以上,至少要保证两个人框着皮筋,剩下的人就可以跳了。如今家家都只有一个孩子,串门也不像我们儿时那么勤。把皮筋套在两只凳上,自己在中间自娱自乐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多一些玩起来自然更开心些。友情提醒:跳皮筋需要一定的空地,地面要平,周围不要堆放杂物以免碰到,同时不要自不量力做些高难度动作。NO6、抓石子抓石子适合在课间10分钟玩,玩的时候用不着离开座位。游戏规则:抓石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一般是准备五颗石子,将其中一颗扔向空中,在其落地之前得赶紧抓起桌上的其他任意一颗石子,同时得接住空中的石子。通常的玩法是两个人以同样多的石子比赛,看谁先抓完;或是在同样的时间里,看谁抓的石子比较多。还有一种高难度的玩法叫“下蛋”,就是在抓起新石子的同时得把手中原有的石子从手中漏下去,一抓一放,虽然难度很大但极具挑战性。适合人群:适合不十分喜爱运动的低年级男孩女孩。参加人数:不适合太多人参加,一个人也可以玩得很开心。友情提醒:小石子要挑选外型圆润的,手感较好也不容易划破手。如果嫌石头太重的话,可以用军棋的棋子代替。NO7、五子棋五子棋可以训练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其实不但是小孩,如今还有很多成年人热衷于此,只要去联众的五子棋室看看就知道了,天天爆满。游戏规则:玩法简单但变化多样,棋盘就是方格纸,每方各执一色棋子,只要有五颗成色的棋子连成一条直线就赢了。没有棋盘棋子,在纸上画些格子,一个用蓝笔一个用红笔玩起来同样有趣。适合人群:五子棋格外受高年级的学生喜欢。参加人数:两人一组。友情提醒:玩的时候不但要想着如何早点将自己的棋子连成一片,更要时刻想着如何破坏对方的“好路”。由于玩起来几乎没什么动静,有些贪玩的小朋友上课时也偷偷地玩,这就不可取了。NO8、丢沙包丢沙包是一种挺闹腾的游戏,能够训练个体的敏捷性。游戏规则:两人分别站在两头丢沙包,其余的人就在中间躲来躲去。一般采取淘汰制,中间的人若被沙包击中就得充当“投手”,如果用手直接抓住了丢过来的沙包则要加上一次“生存机会”,游戏继续。这是不是有些像棒球中的“投手”?“常胜法则”只有一条:我躲,我躲,我躲躲躲!适合人群:有一定运动量,适合高年级的男孩女孩。参加人数:至少3人。友情提醒:缝制沙包是不少女孩子学习手工的第一堂课,歪歪扭扭的针脚,布里除了塞满粗沙(沙太细容易漏出来),还可以塞陈米、塑料珠等。不知道是不是觉得做沙包麻烦,玩的人不多了,偶尔见到有人玩也都是用键子代替沙包丢来丢去,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NO9、丢手绢游戏规则:首先选出一个小朋友拿手绢,其他小朋友围成一圈,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着“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边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大家不要告诉他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回响在耳边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歌声完毕后,发现身后有手绢的小朋友马上拿起手绢去追放手绢的小朋友,如果抓住了,则还是放手绢的小朋友继续放,否则就有拿着手绢的小朋友来做放。NO10、滚铁圈游戏规则:用一个根比较硬的铁丝或钢丝结成圈,然后做一跟赶棍,推着圈滚,看谁滚的时间长。NO11、跳房子游戏规则: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或沙包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NO12、抓棋子游戏规则: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颗军棋子和一个沙包。先扔一下沙包,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沙包,再扔,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沙包再扔,将所有棋子横立起来,接沙包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沙包,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这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一种游戏,但很有意思。这个玩法很多,因时而异。NO13、撞拐子游戏规则: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NO14、吹肥皂泡游戏规则:吹肥皂泡的东东可不是可以像现在这样简单到处都有的卖,小朋友是要自己做的,多少肥皂加多少水可是要保密滴!不记得那时为了玩这个偷拿家里多少肥皂了,呵呵NO15、捏黄泥巴游戏规则:就是玩橡皮泥啦。可以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那时觉得特有趣。NO16、折纸飞机、降落伞游戏规则:纸飞机是男孩子爱玩的,在教室的上空自由地飞来飞去,无论飞机上有没有被偷偷地写上名字,但总是有秘密的;降落伞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纸片,中间撕开,到大概一半位置,做成Y,然后从楼上放飞。NO17、捉虫虫游戏规则:记得有玩过衡衡、铁牛、知了、蚯蚓、蚱蜢,斗过蟋蟀,养过蚕,记得那时有篇写蝌蚪变青蛙的课文,大家到处抓蝌蚪,观察它怎么变青蛙的。NO18、放风筝游戏规则:几根竹纤一张报纸,再加一卷棉线,做一做就能放飞了。NO19、吃野果果游戏规则:记得那时学校后面还有个后山,夏天来了,一放学,大家就去那摘野果吃,那是一种红红的果子,很好吃。还有去新开铺那边的山上摘卷栗子子,吃了里面的肉,壳还可以做口哨吹。NO20、枪、弹弓游戏规则:记得那时有火柴枪,用自行车的链条做的,可以打火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