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 超级版.doc_第1页
历史 第二 超级版.doc_第2页
历史 第二 超级版.doc_第3页
历史 第二 超级版.doc_第4页
历史 第二 超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一)、新航路的开辟1.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原因:(1)必要性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社会根源: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直接原因(商业危机):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档西方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商路受阻。宗教原因: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基督教;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2)可能性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制造出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罗盘针已在海船上使用;武器装备得到改善;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具备了组织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实力。过程:(1)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行,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2.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意义?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欧洲同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并且与美洲有了联系,形成不同区域性的市场;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扩大,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第一步。(二)、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荷兰、英国是怎样进行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1)荷兰殖民扩张背景: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嬴得独立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过程: 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非洲,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还在日本长崎建立了贸易据点。 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 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世纪下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结果,英国取得了荷兰的北美殖民地。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2) 英国的殖民扩张:原因: 物质基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非常发达,是在海外殖民活动中取胜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取胜的根本原因。武力后盾:建立了欧洲一支最强大的海军。意识形态:宗教改革后,英国清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意识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过程: 16世纪,英国没有实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这时期海上活动的特点是进行一般性海上贸易的同时进行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 1588棉,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 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 18世纪,英法发生多次战争,在最后的七年战争中,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2.殖民扩张与掠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有什么联系?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3.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带来了哪些后果? 对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对殖民地而言,a.是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落后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对全世界而言,a.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b.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三)、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1)可能性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国内丰富的资源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廉价的原料(2)必要性(或直接动力)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2.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要发明过程:纺织部门 动力 交通运输部门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骡机、水力织布机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交通运输汽船(美 富尔顿)、蒸气机车(英 史蒂芬孙)3.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由于工业革命由英国向欧、美、亚扩展,强化了国际分工,加速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金流通 工业革命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资产 阶级利用廉价优质的商品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拓展市场,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工业革命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成就有?它与第一次比较有哪些不同特点?背景: 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革命。 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化工技术的发展 钢铁工业的进步。特点: 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以重工业部门为结构。 多个国家同时并举。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 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汽车、火车、轮船等越来越先进、快捷,交通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 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四)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量手工业者、农民破产 由于列强对中国原料和农产品的掠夺,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前 战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城乡商品经济比例大增(自然经济比例减小)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中国经济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丧失发展的独立性)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怎样兴起的?(市场、劳动力、技术设备、资本)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自身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也不可能成长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了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并不是在自身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自然地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欧风美雨的刺激下产生的。是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兴起的。欧风美雨使中国封建经济结构逐渐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开辟出一定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而当时的一些封建官僚、买办、商人的投资成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原始积累的来源。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原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外部条件);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工业发展也并不顺利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状况:发展受挫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状况:获得显著发展(夏天)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以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等措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显著发展。(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第四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状况:日益萎缩(秋天)原因: 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第五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状况:陷入绝境(冬天)原因:解放战争时期,为内战筹集军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掠夺措施 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 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5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苦挣扎的。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6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如何认识? 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从实践结果看:资政新篇的无法实施;“百日维新”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诸东流从理论上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