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古學通論第四次作業 2013年12月19日 週四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历史上的云南,早期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是沿着“中东西东”的顺序转移的,文化发展的重心也随之而变动。所谓“中”,指滇中地区,以元谋人为代表的人类早期活动的地域;所谓“东”,指以滇池为中心的滇东北地区,依据考古发掘及文字记载,先是古滇文化、爨文化发展地区;后是元明清时期及近代时期的滇文化发展地区;所谓“西”,指以洱海为中心的滇西地区,这就是唐、宋时期南诏大理文化发展地区,而在这之前,滇西地区还出现了哀牢国为代表的哀牢文化。今天笔者选择滇中地区,以元谋人为代表的人类早期活动地域的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简短介绍。元谋地处金沙江南岸的成昆铁路沿线,系滇中高原最低的盆地,海拔1080米。盆地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约7千米;四周高山环抱,龙川江由南向北贯流,于龙街附近注入金沙江。气候炎热,终年无霜。土质肥沃,宜于耕作。远古以来,人类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元谋盆地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除协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调查“元谋猿人”外,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的有大墩子与其附近的下马应登、张二村、马大海、新发村、大那乌等遗址,龙川江东岸的下棋柳遗址,以及龙川江与金沙江交汇处的龙街遗址。最后,考古学家选定大墩子遗址作为主要发掘地点。 大墩子遗址西距元谋县城4.5公里,位于龙川江支流张二村河北岸属元马公社丙华大队下马应登生产队;东靠莲花山,南距“元谋猿人”产地上那蚌村4公里。遗址地处张二村河上游的两条季节性河沟之间。系一高出河床14米的河旁台地;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0-56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南因河水长期冲刷已成断崖,地层剖面十分清楚。1972年24.月,云南省博物馆在大墩子做了两次试掘,揭露面积235平方米。同年11月至1973年1月,云南省文化局举办的第一期文物考古学习班在这里实习,又发掘261平方米。参加这次发掘的,除训练班学员外,还有云南省博物馆陈廷藩、葛季芳、张兴永、白文祥等考古工作者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长寿、谢端据两位考古研究人员。 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堆积较厚,内涵也很丰富。它为研究我国长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和云南边疆的原始社会历史,累积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通过发掘整理,考古人员对遗址的文化特征、社会概况、文化分期与邻近地区原始文化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可以供我们进一步讨论研究。下笔者一一介绍。一、文化特征及社会概况 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主要文化特征是: 1、磨制石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其中以I,II,,III式石斧,I,II式石锛与扁薄小巧、磨制精细的各式石镞为代表。 2、陶器以夹砂陶为主,仍处于手制阶段。器型以小底、深腹的罐类与型体高大的瓮类为代表;有少量圈足器,但未发现三足器。 3、建筑遗迹是长方形地面建筑,均有排列密集的木柱作骨干,再编缀树条,两面涂草拌泥而成木胎泥墙。从倒塌的堆积物分析,屋顶似为稍作倾斜的平顶结构。 4、成人墓的葬式多样,其中仰身断肢葬尤为独特;幼童盛行瓮棺葬。 大墩子遗址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与饲养家畜。从大量出土的磨制石器看,当时的农业虽较粗放,但已发展到原始的锄耕阶段。粳稻已是当时的重要作物。大墩子出土的炭化粳稻和发现储藏谷糠与禾草类粉末的窖穴,说明云南种植水稻的历史很早。 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很多,但完整陶器极少。整个遗址的文化堆积很厚(2.7米左右),建筑遗迹的密集程度很大,证明大墩子遗址是一处经过较长时间居住的村落遗址。从埋葬习俗看,幼童盛行瓮棺葬,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一样,埋在住房附近。大墩子没有发现村落遗址之外的氏族公共墓地。从发掘的十九座成人墓葬看,大多见于早、晚两期建筑基址之间的地层内。死者多数是青年,其中断肢、大石压身和身中石镞的占相当大的比例,看来是非正常死亡的遗骨。由此推测,这批墓葬埋葬的可能不是本氏族的成员,而是氏族部落间械斗中被杀害的外族成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记叙了易洛魁人的情况;“部落与部落之间便存在着战争,而且这种战争进行得很残酷,使别的动物无法和人类相比,只是到后来,才因物质利益的影响而稍徽缓和一些。”认真分析这些现象,对于深人研究原始社会中的矛盾与斗争,提供了重要资料。 大墩子遗址原始的锄耕农业是构成母系氏族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陶器制作尚属手制阶段;房屋面积较大,并发现储藏谷类的公共窖穴;幼童盛行瓮棺葬,并有母子合葬墓,反映了较多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因素。又从遗址发现的墓葬看,反映当时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之中。由上推测,大墩子氏族似乎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末期、父系氏族社会即将来临的历史阶段。二、文化分期 根据地层与出土遗物分析,大墩子文化可分早、晚两期。 早期:生产工具的种类、数量较少,以I式石斧、I式石锛与双凸圆锥截尖形陶纺轮为代表。陶器的火候较低,多夹砂橙黄陶;纹饰以蓖齿状划纹与粗绳纹为主;器型以钵、盆与窄沿鼓腹罐、小口宽肩罐为代表;器皿口沿较窄。房屋建筑的四周均挖沟槽,柱洞排列于沟底。火塘坑壁涂草拌泥,周边有圆脊。 晚期:生产工具的种类、数量增加。以II 、III式石斧、石锛与平圆式陶、石纺轮为代表。陶器的火候亦低;夹砂橙黄陶绝迹,新出现少量的泥质红陶与泥质灰陶;纹饰以篮纹、附加堆纹与印制的点线纹为主;器形除罐外,尚有瓮、壶、瓶、杯等新器物;早期所流行的钵、盆在晚期不见;器皿口沿加宽。房屋建筑的四周不挖沟槽,直接在地面挖柱洞。火二唐演变成简单而适用的圆形浅竖穴坑。 大墩子遗址的上、下层是一种文化的两个发展阶段。关于遗址的年代,考古研究人员选取早期的五号房址第12号柱洞出土的木炭,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进行碳14测定,距今3210土90年(公元前1260士90年)。 三、出土遗物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以及大量的兽骨。生产工具以石、骨、蚌器居多,三者比例是:石器69.5%,骨器18.7%,蚌器居多。这些工具,大多发现于文化堆积层内或房址、窖穴、沟道遗存中。石制工具的质料,经昆明工大学地质系初步鉴定,有:角页岩,石英砂岩,钙质板岩,石英岩,橄榄岩,隧石与砂岩等。上述岩石皆产于元谋盆地。可知大墩子氏族制作的石工具,均系就地取材。 (一)发现的石器主要有以下几种:1、石刀十六件。完整的极少,多石片打磨而成,少数用扁平砾石磨制。主要分为两种。2、石凿三十三件。长条形,多数完整,通体磨光。主要分为三种。3、残石器三十四件。因残断太大,器形不太清楚,大多属斧或锛类。4、石镞共一百七二件。少数保存完好。均磨制。主要分为三种。5、石球一件。保存完好,用天然砂石磨成,制作较精,表面光滑,摔击痕清晰,直径4.2厘米。6、石斧一百三十八件。多数残断,完整的仅十八件。大多磨制,约占五分之四,余为打制,主要有三种。7、石锛八十五件。完整的占半数以上,制法与石斧相同。主要分为两种。此外还有很多的石垫、石环、石杵等。(二)发现的骨器主要有以下几种:1、锥七十七件。完整占半数以上,均用兽骨残片磨制而成。分四种。2、凿十五件。完整的八件,长条扁平形,器身较薄,柄端粗糙,刃部稍宽,大多两面刃,少数单面刃。3、针七件。完整的六件,主要分为两种。4、镞一件。柳叶形,宽挺起脊,挺部有凹口。通体磨光,制作精细。5、骨饰品十三件。完整的五件,通体磨光,制作精细。主要分为四种。(三)典型的角、牙、蚌器主要有以下几种:1、角凿二件。鹿角稍加磨制而成。长条圆柱形。锋圆尖,首平齐。2、角抿二件。均残,鹿角磨成,圆柱形,宽刃。3、角锥六件。用鹿角或麂角稍加磨制而成。锋光滑,使用痕迹清晰。4、牙锥五件。以兽的犬牙磨成。锋光滑,使用痕迹清晰。(四)典型的陶器陶器多数出于墓葬。文化层所出陶片极为破碎。 陶质以夹砂陶为主,仅上层有个别的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夹砂陶中又以夹砂灰褐陶为最多,夹砂橙黄陶、夹砂红陶次之。以其中的一个例子来说,上层:夹砂灰褐陶占79.47%,夹砂红陶占9.7%,夹砂橙黄陶占2.22%,泥质红陶占2.22%,泥质灰陶占6.39%;下层:夹砂灰褐陶占59.38%,夹砂红陶占12.25%,夹砂橙黄陶占2 8.3 7%。早期陶器质量粗松,胎厚,火候很低。晚期陶器砂羼较细,胎较薄,火候稍高。器形有罐、盆、瓮、壶、瓶、杯等。陶罐为主,有作炊具用的大罐,储盛用的小口深腹罐、高领罐,饮食用的小罐。小罐亦用于殉葬。此外,陶片中发现有少量的圈足器和带耳器。但未见三足器。(五)谷物 在出土的器物里发现了灰白色的禾草类叶子、谷壳粉末,其中的三个陶罐内,均发现大量的谷类炭化物。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灰百色粉末属禾草类(如稻子)粉末。经初步鉴定、罐内的谷类炭化物是粳稻。(六)动物骨骼出土各种动物骨骼一千三百多件。可惜破碎尤甚,可供鉴定的三百多件。文化堆积中,兽骨几乎到处可见,且经常与陶片、石器等伴出。这些动物骨骼,经初步鉴定,均属我国南方常见的现生种。可分家畜(猪、狗),可能驯养的动物(牛、羊、鸡)、狩猎的动物(水鹿、赤鹿、麝鹿、野兔、豪猪、松鼠、竹鼠、黑熊、猕猴等)、野生动物及其它动物。四、建筑遗存大墩子的早晚期房屋,平面均作长方形(也有少量的圆形),都是地面木构建筑,四周竖立木柱,既可负荷笨重的屋顶,又有支撑泥墙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窑穴(有长方形、圆形以及不规则的)。大墩子遗址的建筑遗存,其建造技术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基本一致。如早期开沟排列柱洞,用草拌泥涂墙的方法,即与河南镇平赵湾仰韶文化相同,与洛阳王湾第一期文化(仰韶文化)亦极相似。幼童盛行瓮棺葬,且埋在住房周围;母子合葬墓亦与仰韶文化相同。大墩子遗址尚未发现彩陶,也无三足器,与仰韶文化迥然不同,但烧造技术均处于原始的手制阶段;出土大量的大口罐、缽又有相似之处。由上推知,大墩子文化的年代虽然稍晚,但其社会发展阶段,却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相近。大墩子文化与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良褚文化等均不相同。然而,华南地区普遍以夹砂陶与磨制石器共存的原始文化,叠压在印纹硬陶的地层之下,如江西清江营盘里即发现夹砂陶印纹软陶印纹硬陶的三叠层。大墩子遗址应与夹砂陶印纹软陶相当,而早于印纹硬陶与有肩石斧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四川巫山大溪遗址是长江中、上游新石器文化的重要代表。出土磨制或打制的石斧、石锛、石凿、石锄等;陶器亦以夹砂陶为主;墓葬葬式多样。大墩子在这些方面与大溪有共同之处。但是,大溪出土不少彩陶和黑陶,特别是陶器的主要器形,如鼎、豆、盘、器盖等,则为大墩子所不见。显然,大墩子与大溪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电投广东公司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土地使用合同3篇
- 2025国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综合办公室助理招聘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宁波市中医院公开招聘派遣制护士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本地网传输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二异丙胺项目建议书
- 2025辽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招聘(截止11.30)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长庆油田分公司春季招聘(5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延边大学急需紧缺教师岗位招聘(3号)(4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黔西南州交通建设发展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秋季广东湛江市教育局直属五校联合面向全国招聘教职员7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北师大版)
- 消费者画像分析报告2025年宠物用品行业消费者行为研究
- 2025山东菏泽鲁西新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招聘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市容安全培训课件
- 2025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乐支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扶梯装潢服务合同范本大全
- 肺癌分子病理诊断的解读
- 2025年招标采购从业人员考试(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初级)在线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云南红河红家众服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铁路相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