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概述(2015 中传).doc_第1页
电视新闻概述(2015 中传).doc_第2页
电视新闻概述(2015 中传).doc_第3页
电视新闻概述(2015 中传).doc_第4页
电视新闻概述(2015 中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新闻概述你对电视新闻的认识(要结合自己的理解、电视媒体的特点、以及电视新闻作品的实例作答)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1943年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的定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意识:对重大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做现场同步报道价值取向:引导和满足受重视现代科技的运用现代化的人才队伍新闻意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时效意识:直播常态化现场意识:reporter这两个意识也是小考点,答题时要根据实例现场报道:记者在电视新闻现场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做报道记者必须在现场边观察边报道,报道和事件发生进度是同步的报道过程中要让人自始至终感觉到记者在现场必须要选择典型的现场有现场的同期声记者进现场的早晚决定了报道的时效性记者在现场是媒体权威性的体现新闻现场是新闻事件感染力和记者魅力的载体对平淡、冲突性小的新闻:讲故事,设悬念,描述现场环境、细节、最新消息、小故事受众意识:多层次,多落点,受众需求是多层次的,需要多个落脚点策划意识:前期,前期采访,本质是根据新闻的传播宗旨和原则,对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选择,对报道资源的最佳配置,对新闻报道的过程的组织掌握,以期达到最佳的报道效果。品牌意识:塑造和强化形象互动意识:受众、媒体融合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及时性:相对于报纸(随时播出,不用中断)、广播(多通道)而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起网络媒体等,优势并不明显传播符号的综合性:照片、图表、动画、文字图像旁白、解说、同期声、音乐、音响弹幕、多视窗、字幕(分割屏幕)声、形、光、色组合碰撞,综合运用,信息场、艺术效果、加强信息传播力度事实氛围的传真性:根据实例讨论电视新闻表达的真实性典型情景:体现事物本质特点或结果的场面,是观众最关注的新闻场面深度涉入的参与性:参与现场节目录制、电话、短信、微博平台、微信平台、弹幕等等电视新闻的优势和劣势优势:迅速、逼真、现场感、参与感曾经的劣势:转瞬即逝,缺乏复显性过时不候,缺乏自由度新媒体的发展解决了以上的劣势,思考新媒体给电视带来的利好和冲击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传播信息(思考,信息容量是否越多越好?太多或太少的危害有哪些?要根据实例说明自己的看法)信息服务:消费社会(文化、受众)提高信息质量和容量有效传播:语态、内容、形式舆论导向反映舆论:人民呼声、民意调查、发声工具引导舆论:议程设置,原则:导向正确舆论监督:社会批评、公民权利电视的产生和发展1923,瓦迪密尔兹瓦尔金,电子扫描盘1925,电视之父,约翰洛吉贝尔德,传送和接收画面1926,伦敦实验大战前成型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伦敦郊外亚历山大宫,世界电视诞生日1940s,苏联、英国、美国先后恢复了电视节目1950年代迅猛发展1954年,彩色电视机在美国诞生1960s,利用通讯卫星传输电视节目地球村:空间技术,距离远、容量大、信号清晰、不受地形影响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起步:1936.11.02,BBC,伦敦郊区,亚历山大宫美国,1941,口播新闻1947,16毫米胶片时代1960s1970s 迅猛发展电视台和电视机的数量猛增1961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大型新闻1968,哥仑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技术上成熟: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摄手段时效性、现场感、可信性电视新闻发展的新趋势直播!直播!直播!快速、现场、详尽、深度树立品牌,信息损耗低,真实性抢“硬新闻”新闻现场连线直播报道新闻事件连续式直播报道新闻本土化:民生新闻、贴近性、接地气电视新闻的分化由以上两种发展趋势:直播常态化、新闻本土化带来的分化内容上:宏观微观类别上:广度深度风格上:严肃个性(宏观:政治、经济、国际国内局势微观:具有贴近性的信息,身边发生的事情,满足好奇,寻求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广度:消息类新闻,追求时效性、内容的丰富性深度:杂志型、评论类新闻,追求对新闻事件及其背后的意义的挖掘和思考严肃:宏大叙事的,时政新闻等硬新闻,国家台、卫视频道大量采用个性:软新闻,民生新闻,娱乐新闻,地面频道大量采用)电视新闻语言电视新闻语言即它的表现元素,电视是声画一体的传播平台,图像和声音是它的基本表达元素图像:运动:图像内部,拍摄主体的运动;图像外部,由运动拍摄而产生的动感连续性:镜头组画面语言:叙事、表意形象:典型的形象细节:能够代表事件的关键,展现扣人心弦的情绪,揭示问题意义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画面图画:照片、地图、漫画、提示板加深感性认识和理解,补充形象不足,加强表现力字幕:说明性(对画面作辅助性介绍)信息性(独立表达相对完整的信息)强调性(加深印象和理解)字幕的作用是重点声音:延伸画面,充分挖掘和展现画面内涵扩大信息量升华主题,准确深刻传达新闻事实作为伴随性行为的电视消费过程中的主要表意元素(思考声音元素有哪些,分别有怎样的特质?)解说:补充:表达画面无法表达的事实信息、情绪、逻辑关系等升华:表达画面无法表达的内涵、意义同期声:拍摄电视画面时,同时记录的雨画面有关的人物或环境的声音。包括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谈话、人物的讲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增强真实性和可靠性增强现场感和感染力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弥补画面的不足音乐与音响效果:根据节目的主题需要,经艺术加工,在后期制作中配上的乐音或效果声。人工模拟,意在表现消息类新闻中少用,专题片中常用电视新闻的视听构成 声像同步 现场声画解说旁白 现场声画字幕电视新闻的分类A. 消息类电视新闻 及时迅速,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 应用最广泛 短、快、新、广,用客观事实说话 一事一报口播新闻 模拟人际传播的情景,面对面,具有亲近性 权威、可信、庄重 采制便捷、编播灵活、时效性强 简洁、精炼、密集 常见:简讯、文件、电话连线字幕新闻 及时播报(TNT-NNN)、运用灵活方便、传播简洁明快 在视听之外,开拓了“读”的传播通道 动态:滚动字幕 静态:类似有字幕的口播新闻B. 系列连续报道类电视新闻系列报道 挖掘新闻事件的共性、突出新闻主题,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状态或趋势,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非事件性新闻,主题性新闻连续报道 及时:一般是实时反映新闻事件的进展 连续:形式上连续,多次报道;内容上连续,展现事件本身发展的动态 完整:一直追踪到事件终结或告一段落 体育赛事、大型活动等系列报道VS连续报道 集中播出,具有传播的密集型和效果的显著性 系列报道:展示事物的横向联系,直达本质,围绕某一思想主题 连续报道:对同一时间的发展过程进行纵向展示C. 专题类电视新闻 新闻性电视专题,是指对某一个新闻题材做比较深入、具体、详尽的报道 容量大、有深度专题新闻 是指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重大新闻事实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报道和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概貌、细节 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是对日常重大新闻事件的动态报道的延伸、补充和深化专题报道 报纸上的通讯特写 新闻性(区别于纪录片当中的纪实手法,不允许角色扮演、摆布、补拍等 )、深刻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思想深度和精神内涵)、艺术表现性(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画面、解说、音乐等电视手法,使得报道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表现形式:事件的现场报道(追踪纪实和现场采访)、重大事件的综述回顾、思辨性报道电视采访 以人物谈话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进行的深度报道 vs 消息类中的人物采访:独立、完整 人物访问:面对面 专题访问:社会能见度、冷暖人生、看见D. 电视新闻评论 新闻性:时效性、评论的时宜性、直接的针对性 政论性:思想政治角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形象性:深入浅出 比较:新闻联播的评论员文章和焦点访谈的不同 现代电视新闻的发展要求其政论性更有技巧,更强大,而外在的表现形式却是更加种种差异化,强烈每个人的不同和价值杂志类电视新闻节目 magazineformat documentary series 杂志型纪实报道节目,一种节目组织方式 将一个完整的节目分成若干小栏目,固定播出某一题材的内容 深度报道、消息类的系列报道 CBS60分钟、BBC全景、CCTV东方时空 杂志型电视节目的特点 结构上:板块组合;内容上:以新闻事件为出发点 借鉴杂志报刊的结构组织方式,将整个节目分割成在同一目标下的几个独立的小栏目 板块之间的安排和联系,是杂志型新闻电视节目编排的关键 节目编排讲究动态和静态的结合 强调深度和价值判断 内容选择标准:重要性、影响力调查类电视新闻节目 扒粪运动自己做功课查下,至少要了解,会出小题 水门事件 详尽的带有分析性质的报道,旨在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 调查和收集材料、从选题到采访到报道完成都由记者媒体独立完成;相关组织人员力图保密,不愿公开,又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事实 民俗文化等探秘内容 讨论:以暴露和揭丑为核心,以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政府官员的错误行为、内幕新闻以及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为主要目标,通过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精密的、深入的采访活动,形成篇幅较长的通常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的电视新闻节目调查性节目的共性 以媒体为主题进行调查报道 必须有可视化的完整的调查过程 有悬念、有矛盾、有冲突现场报道 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镜头,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的一种报道形式。 现场报道包括了录播和直播两种形式 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场报道,容易混淆的概念是“直播”,直播是追求与新闻事件同步的。并不是所有的现场直播的节目都可以被称为“现场报道”。央视几乎所有的新闻节目都是直播的,比如,新闻联播,它只是直播节目,并不是现场报道。 现场:用电视手段截取的与现实生活同步的时空 具有很大的与现实生活同步的信息群 拉近了人们与真实信息的时空距离,与新闻事实最大接近 信息的可信性、说服力大大增强现场直播的发展历程 电视出现起,现场直播即存在 棚内直播 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活动(国内第一次大型现场直播):小平你好 转折:1997年,0309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0318南昆铁路全线铺通、0424中俄哈吉塔五国边境裁军协定签字仪式、630-703香港回归、1028小浪底截流合龙、1108三峡大江截流(早期现场直播的原因:缺乏廉价的储存介质,电影胶片造价昂贵棚内直播:并没有介入到新闻事件中去从1997年开始,中国的电视新闻直播进入一个立体化的时代,题材不再局限于政治,由单向的时间轴的发展进入到立体化主动呈现新闻事件,手段多元化(直升机、无人值守摄像机),系统化操作(打破栏目的局限)现场直播的基本要素考试重点:重中之重 正在发生、发展之中:“现场”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意义 同步性: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 同期声(最重要是画面,其次是同期声)(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造成的失真的空间,还原新闻事件发生之时的本来面目,作“白描”同步性: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是所有电视新闻报道的要求,但是现场报道对记者这方面的素质要求特别高,因为现场报道没有后期修改、修饰的余地,是线性的一气呵成的,没有再来一次的可能性。同期声:再次强调,画面最重要!其次是同期声!字幕、解说词、音效等往后排。而在现场报道中,画面和同期声则是最重要的表达符号。同期声的完整连贯,展现了现场画面的连续性和新闻事件发展的连续性。)现场直播的传播优势 现场感强:录播与直播的区别,空间体现不明显,时间同步性体现更明显 可信度高:中间环节少信息,耗损小 参与感强:影视作品的角色代入感。现在进行时,满足对未知的探求欲,观众和记者共同经历事件。现场报道要求的记者素质 质疑、理解 观察、判断、解说、提问、评述、控制、应变 质疑和理解,是现场报道的起点和切入点 观察是现场的第一步,是基础。目击、捕捉典型细节(张泉灵北川采访,描述,鞋子没脱的那一段) 判断:取舍,抓跟新闻主题有直接关系的细节 解说:辅助性的说明,解释新闻事件;交代背景;发表评论 提问:有针对性的挖掘新闻人物的心理活动、新闻事件表面之下看不到的真相、成因等 评述:加深对新闻事件本质的的认识。就事论事,一事一议 控制:旁观者和参与者 应变:没有做好的应变都是因为准备不足,如903阅兵中俄罗斯给众人的礼物那面旗帜现场报道的流程 录播:现场录制,后期弥补、加深 直播:前期准备:指挥、实施系统策划:主题、内容(直播点、现场描述、评论、背景资料介绍、直播计划)实施中:系统、配合深度报道“深”在哪里? 对因果关系的解释 对新闻事件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对可见信息之外的补充 对社会影响的揭示深度报道的常见形式 调查性报道,新闻调查 新闻评论,焦点访谈 电视专题片,大京九 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天山南北绽新颜、马航M317失踪 综合形式深度报道的特点 题材重要 思辨性强 报道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 形式多样 手段丰富(重大题材,社会影响,整体剖析;解释整体之间的联系,社会监视功能;着重过程和原因的分析,指向社会关系;新闻30分,包裹式报道;信息量大,所需展现手段多样,如智珠寺风云)深度思维 宏观: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整体出发,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去审视新闻事件 立体:探索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对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电视新闻采访 编导的身份:视觉故事的讲述者 采访:获取事实材料,新闻报道的前提和基础 采访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电视新闻采访的趋势 现场报道与现场直播: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的时代已经到来 航拍:航拍可以远离地面潜伏的危险、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地震、堰塞湖等灾害)、展示被拍摄对象的整体布局和相互关系(宏观视角) 拓展画面的表现力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 手段多样:所有可用的声画采集设备 思维方式:形象思维,画面意识,编辑意识 系统工程:多兵种合作 vs 单兵多功能(1,设备:摄像机、录音笔、手机、偷拍机等等2,电视是用画面讲故事的媒体。对编辑的成品要心中有数,对声音、画面、文字等作通盘考虑3,新媒体全能型记者:全媒体记者)采访的案头工作:采访的过程就是等待被访者说出你想要的素材 长期:理论、政策、知识、资料准备 短期:新闻事件的相关情况 临访:明确采访目的、吃透背景材料、选择采访对象、考虑访问的时机和环境(早做应变的准备)、联系准备提问提纲、制定拍摄方案电视采访的TIPS: 提问:适时提出开放或封闭式问题(批评报道、失败的运动员、被扯远的话题等,用封闭式问题)别打断采访对象的话如果一个问题需要4句话以上,就打消这个问题,换个角度当关键词没有被观众听清楚,或者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震撼力的时候,重复!杜绝概念话,空话,大话,从提问开始不要连续提出对方可能回答“是”“不是”的问题不要在提问时显现出明显的诱导因素问题越长,回答越短,所以问题一定要简洁每个问题都要从被采访者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问起,避免“你有什么感想,你觉得激动吗?”这样的问题如何介绍被访者,反映了记者的态度和立场 礼貌 语速要慢,也被采访者平等 倾听 眼神交流 有见解分歧时,要清楚复述:你是这样认为吗? 告诉采访对象你的几个问题是什么,声称不开机,就试试,但是一!定!要!开!机! 采访专业人士,专业问题,要用行话,专业话,但是跟观众解释要通俗易懂 采访结束时要重复印证重要问题 不要来回踢皮球 采访结束不开机 抢时效 VS 保密时限 越接近事实越危险,越容易被幻想所淹没 抢时效容易出错 所有的视听元素都需要围绕主题展开 材料要局部真实,更要做到本质和整体真实 确定被采访者的标准:权重依次递减:身份合适-外貌-表达力-亲和力电视新闻拍摄:画面是核心,要尽最大努力拓展画面的表现力编导的身份:视觉文章的建构者 电视画面的基本要素:运动、变化、色彩素材镜头拍摄的普遍原则: 相似场景各种景别,成组拍摄景别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镜头句型A. 介绍性,前进式:景别由大到小,叙事由远及近 特点:环境人物细节B. 后退式句型: 景别由小到大,叙事由近及远 特点:细部特写出现人物展示环境C. 积累式: 相似内容的镜头组合,一般三个以上按照相似的景别或运动方式组合在一起,突出某一种图活情绪镜头运动类型 推:展现细节,介绍整体与局部,改变运动主体的动感 拉:远离,展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摇:介绍环境,转移主体,主观视线,内心活动 移:流动感,现场感电视新闻写作组建稳定的稿件来源 组建自己稳定的稿件来源系统 本栏目、本中心、本台 台外稿件来源:合作通讯社、各级合作媒体 公民新闻稿件的选择标准 符合本栏目的定位、风格、具体要求 新闻价值:绝对相对 时效性、差异性、重要(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时宜、与整体、全局一致导语的写作 立片言以居要 新闻的价值在哪里?最有价值的元素是什么? when、where、who、what、why、how 要突出什么?观众栏目语序 句首最重要,句尾次之,句中最不重要 句尾最重要,句首次之,句中不重要语态 多使用主动语态 被动语态:受者是关键信息,比施者更重要用词 多用实词(动词、名词),少用虚词(形容词、副词) 多用动态的动词,少用系动词(是、有、能) 指称:表示关系的程度正文的写作 正文首句回答导语中提出的核心问题 展开的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混合式正文的结构 倒金字塔:依照新闻价值和受众的兴趣点递减,合理安排内部结构 金字塔:在时间线上展开:有真正的兴趣点、故事性强、重点突出(严禁流水账)注重细节描写 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画面和同期声 揭示主题:紧扣表现内容 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抓取典型画面和场景 渲染气氛:特写、慢镜头 增强可视性:配合特写镜头等背景材料的使用 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等 目的:帮助了解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答疑解惑 紧扣主题,不能喧宾夺主 选择精当:选最有用的,不能什么都放,严格控制篇幅比例 运用灵活,不打断叙事逻辑和进度新闻稿件的修改 核实信息,以防出错:要真实、要准确 稿件内部的表述不一、是否符合生活情理、不同稿源之间对比 找谁核实?权威(部门、人士、信息源)当事人(亲历者、目击者等) 核实什么?名称、时间、数字、词意、时态整体润色用词规范:慎用方言、简称,禁用生造字,规范使用音译词语法规范:一般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使用规范,还要考虑到和同期声等的搭配口语化:多用双音节词,少用单音节,慎用文言词、注意同音词(声音表达易误解,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