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工程.doc_第1页
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工程.doc_第2页
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工程.doc_第3页
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工程.doc_第4页
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报 批 稿)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九年十一月一、项目概况1、项目来源作为省交通厅提出的实施“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三大工程战略部署的需要,74省道南延工程是台州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干线公路,符合台州市域总体规划,已列入台州市干线公路网规划之中。本项目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为74省道南延工程的起点段,该工程作为74省道跨浦坝港往南延伸的道路,是三门县“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对于缩短三门县东南部城镇与台州椒江市区的连接,尤其对沟通浦坝港南北两岸具有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的建设及74省道南延工程的整体实施贯通,作为台州市东北部沿海地区的第一条南北向快速公路,对改善台州滨海工业区块、沿海港区的对外交通条件,完善台州东部公路网络,加快台州港集疏运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立项情况省发改委关于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三门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函2009102号。3、建设地点浙江省三门县4、项目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工程概况1、路线方案及主要控制点(1)路线方案根据可研,路线起于74省道K43+000处,向南经毛张东侧穿岙里山至浬浦镇,路线继续向南沿乌岩头山边,在绕过永发轮窑厂后路线向南延伸,至三角塘东侧后路线穿山坳通过,在跃进塘处向南跨越浦坝港至七头山,经桃峙村后在原桃峙隧道东侧穿山而过,路线经泗淋乡东侧跨定向河沿南布设,沿泗淋塘东侧和金家峙西侧到达三门临海交界处,终点在山场溪与临海段线位顺接。路线全长约18.412km。(2)主要控制点线位的主要控制点:起点(74省道K43+000)、浬浦镇、泗淋乡及终点(三门临海交界处)的位置。2、工程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推荐A线里程全长约18.412km,设桥梁13座共长2743.5m,其中特大桥1座长约2346m(浦坝港大桥);隧道1505m/2座;平面交叉12处;涵洞47道;结构物约占全线23.08%。路基工程14.16km,路基挖方113.67万m3,路基填方69.23万m3,软基处理10.07km,排水防护工程2.37万m3;路面工程298.73千m2;征用土地63.77ha;拆迁房屋6444m2;迁移杆线252根。3、筑路材料及运输(1)骨料(碎石、块片石)线路沿线目前除浦坝港南岸七头山正在开采石料填海外,沿线无其他采石场,但沿线山体母岩为白垩系上统塘上组(K2t)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以及晚白垩纪正长斑岩(K2),岩性较好,石质坚硬,沿线边坡开挖后的石料,均可直接利用。(2) 粗(细)骨料沿线溪沟以卵(砾)石为主,具有一定储量,石质坚硬。同时,沿线隧道挖出的碎石也可作为粗(细)骨料的来源。(3) 水泥目前浙江省金华、衢州、杭州等地水泥产量均较高,水泥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际有关规定,基本能满足本工程的需要。本项目所需水泥可从诸暨、金华及杭州等地购进。(4) 沥青根据省内高等级公路沥青砼路面使用经验,沥青材料性能对路用表现有较大影响,因而本项目工程的路面面层所需沥青,可按性价比选用国产优质沥青或进口沥青。(5) 钢材本项目所需钢材除部分采用本省产外,其余大多需从外省、市采购调入,以公路、铁路运输或港口船运,综合考虑择优方案。(6)木材沿线有很大部分为丘陵山区,但木材产量却供不应求,工程所需木材除采用当地产和从市场购得外,不足部分再从区外采购调入,以公路运输为主。三、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1、主要保护目标(1)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主要为沿线的居民等,现状敏感点见表1.10-1。 (2) 生态保护目标本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沿线高边坡开挖,地表的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取弃土场。 (3)水环境保护目标保护敏感目标为浦坝港、沿线架桥河道及跨海的航道资源。(4) 文物保护敏感点经现场调查和咨询,沿线未涉及有保护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5表1.10-1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序号名 称桩 号相对位置评价范围内规模第一排最近距离(距中心线)(m)第一排最近距离(距红线)(m)高差第一排户数4类区内户数2类区内户数总户数建筑搂层1毛张K1+000520路西12841492-327128.712西浦(浬浦镇)K3+480850路东19/48482-3554012.473圩岙K5+880AK6+200路东8/19192-480655.784胜利村K7+150300路西13713201-32275.325泗淋乡K14+720K15路西13334372-330155.016鹤井K14+820K15+450路东15435392-32375.237泗淋塘AK16+400AK16+680路东9423272-336214.808金家峙AK17+350950路西3/13132-31331184.612、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现状浦坝港内侧河道水质指标中各指标均能达到类水质标准要求;海水水质中pH值、DO、CODMn、石油类以及重金属Cu、Pb、Zn、Cd能够满足海域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水体中无机氮和PO4-P普遍超标。(2)声环境现状根据现状噪声监测结果,昼夜间,敏感点均能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浬浦镇24小时噪声监测可知,浬浦镇当天噪声监测结果较好,昼夜噪声级均符合4a类区标准。(3)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显示,本工程沿线环境空气中的NO2最大一次值、TSP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其中NO2最大一次浓度值占二级标准的23.3%,TSP日均值最大浓度占二级标准的23.3%。表明本工程沿线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3、规划相符性建设本项目是实施台州交通“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的重要步骤,完全符合台州市交通发展规划,是完善台州市和三门县干线公路网络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镇区与周围村镇之间的道路网建设,有利于当地经济建设的提高。四、环境影响主要结论(1)水环境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泥浆废水、施工机械含油污水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影响。公路营运期对水体的影响主要为径流污染水体、交通事故导致有毒有害物品进入水体污染水环境。在正常情况下,本公路径流污水的排放,由于公路径流占河道、海域径流量的比例是很小的,且较为分散、污染物浓度较低,因此基本不会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明显的影响。在事故情况下,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后,可将本工程的事故风险降到最低。(2)声环境施工期: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打桩、运输及现场处理等作业噪声,具有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分析认为路基路面的昼间、夜间施工噪声会给沿线距离较近的村镇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在营运初期昼间20m处噪声值基本能达到4a类昼间标准,夜间60m处基本能达到4a类夜间标准; 80m处达到2类区昼间标准,夜间120m处可以达到2类区夜间标准。营运中期昼间30m处噪声值基本能达到4a类昼间标准,夜间80m处基本能达到4a类夜间标准;100m处达到2类区昼间标准, 160m处可以达到2类区夜间标准。营运远期昼间30m处噪声值基本能达到4a类昼间标准,夜间200m 200外才能达到4a类夜间标准; 100m处达到2类区昼间标准, 200m处可以达到2类区夜间标准。根据噪声预测结果:敏感点毛张村距离线位较近,叠加背景值后近、中期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分别为5.8dB和7.4dB;浬浦镇位于防护距离外,近、中期昼间略有超标,分别为2.5dB和3.9dB,夜间超标分别为5.7dB和7.4dB;圩岙村位于防护距离外,近、中期昼间略有超标,分别为0.4dB和1.5dB,夜间超标分别为3.3dB和4.6dB;胜利村近、中期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分别为7.0dB和8.6dB;泗淋乡距离较近,近、中期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分别为5.2dB和5.7dB;鹤井村近、中期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分别为6.9dB和8.4dB;泗淋塘近、中期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分别为3.7dB和5.4dB;金家峙近、中期昼间均达标,近期夜间达标,中期夜间超标0.8dB.(3)环境空气施工期:施工阶段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本环评针对建材堆存、材料运输、装卸、场地施工等过程均提出防治措施,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的基础上,可大大减轻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营运期:由预测结果可知,本公路在营运初期(2013年)、营运中期(2020年)、营运远期(2027年)预测年份交通量状况下,叠加背景浓度后,公路营运近、中、远期道路两侧20m外均可满足二类环境质量的要求。(4)生态环境本工程全长18.412km,工程需永久性征用土地64.57hm2。工程永久占地中,水田和旱地占很大一部分,被工程永久占用无法恢复,造成农业种植的经济损失,使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沿线居民的经济收入受到一定的损失。本工程挖方总量163.68万m3,填方总量74.85万m3,填筑料均利用工程自身开挖土石料。工程弃渣总量78.13万m3,全部运往三门县沿海工业城建设工程填筑利用。桥涵工程共计产生钻渣12.1万m3,设沉淀池固化处理;拆迁废弃物0.09万m3,运往三门县建筑垃圾消纳场地或着附近的垃圾填埋场处理。工程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15.01万t(150149t),工程新增土壤流失总量14.96万t(149588t)。桥梁施工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生境的影响、施工废水污染等。施工时山坡面开挖和临时堆土场、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等施工完毕后如若恢复不力,将对景观造成影响。(5)社会环境本工程建设在占用耕地、拆迁居民和公共设施等方面,将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通过采取土地占补平衡、拆迁安置及补偿等措施,可有效减缓不利影响;同时工程建设可改善交通条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6)、环保投资本工程所需的环保投资655.5万元,本工程的总投资为8.29亿元,直接环境保护投资占总投资的0.79%。五、对策措施(1)社会影响减缓措施对涉及拆迁的部分住户,按有关规定,将拆迁建筑物赔偿费用发给房屋所有者,并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可结合新居住点的建设,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妥善安排好拆迁安置工作,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至受到影响。公路施工时,事先与电力、邮电等部门协凋对策方法,减少电力及通讯设施拆迁。必须拆迁的,先修建替代设施后再行拆除。本工程路段施工时应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解决施工期的交通问题,加强组织交通管理,在所使用的运输通道交通高峰时间停止或减少车辆运输,以减少车辆拥挤度。进一步完善平面交叉设置。(2)生态保护措施水保措施按水土保持报告执行。在线路布设时尽量避开高产良田;在高产良田同时为高路堤路段,路基采用收缩边坡,用挡土墙作路基护坡,减少路基占地;尽量减少临时占地面积,缩短占用时间,及时恢复农田;对占用的农田数量进行补偿。桥梁桩基施工时,在钻孔桩旁设沉渣桶,岸上设泥浆坑,经沉淀以后的泥渣集中存放于附近低洼地;施工结束时及时清除围堰草袋、填筑土方等物;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减少施工机械的跑、冒、滴、漏,避免机械油污污染水体。跨河桥梁施工时,严禁将钻渣废弃土石方倒入水体,在离河较近的施工区域,必要时需在临水一侧修建临时拦挡设施。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对路基边坡防护及绿化。另外,为了保护项目海域的生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根据特大桥项目施工及营运期间对海域生态与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制订补偿方案。(3)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施工营地应集中合理布置,尽量利用现有生活设施,不得设在水体旁。施工现场人员生活污水主要的措施有建造临时厕所和化粪池,粪便污水及时清运用于农作物的肥料或处理达标后排放。对施工人员应加强管理和环保意识教育,对生活垃圾不准随意抛弃,应集中收集并外运处置。施工中产生的废油、含有害物质的沥青建材等不得堆放在水体旁。应设蓬盖,防止雨水冲刷入水体。砂石料筛分、混凝土拌和废水以及施工泥浆水,应设置沉淀池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排入附近河道,泥渣选择低洼处填埋。对施工机械、车辆维修、冲洗含油废水设置隔油池处理达标后排放。对施工场地、砂石料堆场、临时堆土场等周围应设置集水沟和沉砂池,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对上述场地及时清理并复绿。桥梁施工应加强对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管理,严禁漏油污染周围水体;桥梁钻孔挖出的泥渣、泥浆水不得弃入河道或河滩。营运期:本公路不设服务区、收费站、管理站,因此无生活污水排放,营运期产生的污水为桥面、路面径流污水。公路桥梁应设计防撞护栏,并采用有效排水工艺,防止污染水体水质。(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管理措施:在公路沿线敏感点附近设计禁鸣等标志;完善公路的警示标志,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刹车、启动次数,降低由此引起的声级增量。严格控制车况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上路,降低由于严重超载及车况不佳导致的声级增量。加强公路保养维修,及时改善因软基沉降引起的路桥交接处的高差,降低路面欠佳导致的声级增量。噪声控制措施:本工程路段(除隧道内路面外)应实施改性沥青路面(降噪13 dB),再对超标较严重敏感点安装通风隔声窗。建议建立声环境长期监测制度,预留部分资金,根据车流量变化情况和监测结果,对中远期可能出现的噪声问题,实施其它措施进行重点治理,如采用通风隔声窗,变换建筑使用功能等。对沿线规划控制的建议:建议对道路两侧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合理确定学校、医院、住宅的建设地点,道路两侧150m范围内再不采取任何降噪措施的情况下不得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50m范围内不安排新建住宅区。建议面向道路第一排建筑功能以街市、购物中心、市场、商店等为主,建筑物高度一般应高于后面建筑,以阻挡噪声,为住宅、学校等提供有效的噪声缓冲区,提供一个较宁静的环境。同时单体建筑尽量将楼梯、电梯、浴室、厨房等置于面向马路一侧,在窗户外设计阳台,利用封闭阳台的隔声作用和窗户的隔声设计,降低噪声的影响。(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运输道路时常洒水;粉状材料应罐装或袋装,粉煤灰采用湿装湿运;土、水泥、石灰等材料运输禁止超载,并盖篷布;灰土尽量集中拌和,选址宜在村庄下风向,且距离200米以上。营运期: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