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2.doc_第1页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2.doc_第2页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2.doc_第3页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2.doc_第4页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海南卷)一、非选择题 ( 本大题 共 4 题, 共计 40 分)1、(10分)请在下面四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选做1 宇宙与地球)最近,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颗140年前形成的超新星,这是迄今为止在银河系发现的最年轻的超新星。完成下列要求。(1)这颗超新星的质量 (大、小)于太阳。(2)简述超新星在恒星演化过程中处于的阶段及其前身和归宿的名称。(选修3 旅游地理)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图9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表4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要求。图9表4 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客源地游客比例客源地游客比例广东19.03%北京6.72%浙江13.81%江西5.22%上海10.82%湖南4.10%江苏8.96%福建2.99%山东8.21%其他20.14%(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图10)。完成下列要求。图10(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选修6 环境保护)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2、(10分)图6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完成下列要求。 图6(1)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 。(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 3、(10分)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图7)。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图74、(10分)如图8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图8二、选择题 ( 本大题 共 9 题, 共计 60 分)1、(6分) 图4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2)题。 图4(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大气污染 区域规划 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水文地质A. B. C. D.2、(6分)图5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2)题。 图5(1)推测P地属于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3、(6分)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3所示。完成(1)(2)题。 表35月10月11月次年4月平均温()降水(mm)平均温()降水(mm)甲地271 6502522乙地278902677(1)两地的纬度约在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4、(6分)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2。据此完成(1)(2)题。 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19强280.31131.2510.4520.6(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5、(9分)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图2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1)(3)题。 图2(1)图2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A.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B.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C.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2)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A. B. C. D.(3)若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6、(6分)图3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完成(1)(2)题。 图3(1)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A.12月 B.2月 C.6月 D.10月(2)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7、(6分)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1)(2)题。 (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8、(9分)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图1),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家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完成(1)(3)题。 图1(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3)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类供应商的是A.化工厂 B.食品厂 C.电子元件厂 D.家具厂9、(6分)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表1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出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海南卷)一、非选择题 ( 本大题 共 4 题, 共计 40 分)1、(10分) (选做1 宇宙与地球)(1)大。(2)处于由巨星向致密星演化的阶段,前身为超巨星,归宿为黑洞或中子星。 解析:超新星质量一般相当于太阳质量的820倍,质量巨大,在它们演化的后期,星核和星壳彻底分离的时候,往往要伴随着一次超级规模的大爆炸。爆发结果或是将恒星物质完全抛散,成为星云遗迹,结束恒星的演化史;或是抛射掉大部分质量,遗留下的部分物质坍缩为中子星或黑洞,从而进入恒星演化的晚期和终结阶段。(选修3 旅游地理)(1)(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2)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解析:第(1)题,结合表格可以看出,来黄山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等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区,另外还有江西、福建等邻近省区。也就是说游客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市场距离的远近。第(2)题,认真阅读“黄山旅游图”不难发现屯溪的铁路、公路、飞机场等交通条件便利,市场景区距离均匀,接待能力强等方面分析。(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解析:第(1)题,首先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洪水”,而非“洪涝”“洪灾”,以免答非所问:洪涝可分为洪水、涝害等,洪水是由于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涝害是由于洪水泛滥在地势低洼处积水成灾。其次注意从材料和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图中的“淮河干支流”,这次洪水的主要原因就可以结合多雨和水系特征作答。第(2)题,围绕“防洪”,从“分洪的作用”“控制工程的功能”“新河的功能”三个方面回答。(选修6 环境保护)(1)油轮石油泄漏;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某些公司倾倒的工业废弃物。(2)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防治措施:进行国际合作,制订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防止油轮泄漏,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解析:第(1)题,注意设问中的“公海”一词,就不会从陆源污染去回答了。油轮泄漏、海底资源(石油等)的开发带来的污染是其主要的污染物来源,及捕捞船等排放的生活污水。第(2)题,“死亡地带”应从远洋航线和养渔海域去分析;防治措施应从国际合作(制定公约、法规)、油轮泄漏等方面分析。2、(10分) (1)严格限制所有对水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必须关停也不能新建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并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及其他污染。) (2)节约用水;革新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其他区域寻找水源)进行跨流域调水;(研发新技术,加大)海水淡化(量);收集雨水。(本题若有其他答案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第(1)题,丙地是“水源地保护区”,要着重于水资源的保护。农业要发展生态农业,退耕还林还草,营造水源涵养林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护植被,遏制生态恶化;工业要严格限制污染型企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把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服务业上来,从而减少水源区滥采乱挖等破坏生态的行为。第(2)题,保护水资源措施一般从“开源”“节流”两方面作答,如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减少水污染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树立节水意识等。3、(10分) 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解析:答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图中的“蒸发”二字,它隐性的提示砂砾层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主要是因为该层阻断了地下水的上升,能达到保墒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材料中的“兰州”,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砂砾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温度低,使地温的昼夜温差变大,有利于白兰瓜糖分的积累和产量的提高。4、(10分) 方案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 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方案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资料和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方案的优点可以从“线路较短”入手,缺点抓住“建设成本”“沙丘”“半荒漠”等关键词分析环境破坏(干扰植被)。方案的优点可以从“人口稠密”“村镇较多”“建设成本较低”入手,缺点抓住“占用耕地多”和“人口搬迁多”等方面分析。总之,该类题目要充分利用资料信息,层次分明的进行对比分析。二、选择题 ( 本大题 共 9 题, 共计 60 分)1、(6分) (1)A (2)D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提供的图层,有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和土壤,特别是有土壤图层,说明该专题研究的可能是耕地分类和评价。第(2)题,如果对深埋垃圾场选址,首先应考虑该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因为是深埋,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另外,深埋垃圾场附近地表比较疏松,并且有可能产生沼气等气体,故选址时一定参考当地的区域规划,决不能建在居民区、商业区等附近。2、(6分) (1)C (2)A解析:第(1)题,根据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等值线图的分布可看出,中心地区解冻最早,四周地区解冻日期依次拖后,说明气温从中心向四周递减;四选项中只有都市区正确,因为城市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城市规模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4月份土壤表层才开始解冻,说明该地所处的纬度比较高,冬季寒冷(气温在0 以下)的时间比较长;巴西位于热带,澳大利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法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综合分析,只有美国有此可能。3、(6分) (1)B (2)D解析:第(1)题,两地全年平均气温都在25 以上,可断定两地位于热带地区,两地降水量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都出现在510月份,即北半球的夏半年,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地区。第(2)题,同一纬度的甲、乙两地东西之间相差500千米,而降水量却悬殊很大,可推断两地之间有山地的阻挡。4、(6分) (1)D (2)B解析:第(1)题,通过表格中“泥沙量”一栏的数据对比,很容易发现其正确的排序。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相同降雨强度下,坡耕地的径流量和泥沙量最大,说明不利于水土保持,其生态效益最差,即可排除。把“荒草地”和“油松幼林地”的两组数据对照可以看出,荒草地的水土保持效果较好,所以不能简单地说“退耕还林优于退耕还草”,可排除。当然也可以通过分析得出选项正确。5、(9分) (1)A (2)C (3)B解析:第(1)题,注意设问问的是“三类森林”的相互对比,从“温度的变化图”中可以看出,曲线相比,曲线的变化幅度最小,也就是说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总体上看,三类森林的NPP对降水的变化都不明显。第(2)题,不论是温度的变化图,还是降水的变化图,三条曲线中所产干物质(NPP)最多。热带、亚热带常绿林生长区的水热条件好,即使在冬季也有较好的植被生长,它们的NPP累积量都较高;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因气温低森林生长季节短,它们的NPP累积量都较低。同样,在一个山体中,海拔越低,森林所产NPP越高,所以应该海拔最低、海拔最高、居中。第(3)题,只有在正确判断上一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对本题,注意材料中的“三类原生森林”,为针阔混交林,分布的海拔最低,应该位于山麓地区。对比题中给的四个省区,只有吉林省位于中温带地区,符合实际情况。6、(6分) (1)A (2)C解析:第(1)题,Q地5:30日出,说明该地昼长夜短,处于夏半年,该地昼长13小时。根据计算,Q地的纬度约是11.4N或18.5S,而11.4N距赤道较近,昼长不可能达到13小时。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合适。第(2)题,根据已知条件,P地19时太阳刚落,说明该地昼长夜短,且Q地的昼长大于P地,Q地位于P地以南,说明P、Q两地都位于南半球,且是南半球的夏半年,即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时不是长江流域的油菜花盛开季节,也不是美国小麦的成熟季节,尼罗河处于枯水季;南半球夏半年正是潘帕斯草原茂盛期。7、(6分) (1)A (2)B解析:第(1)题,钢铁工业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