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point1.doc_第1页
Language point1.doc_第2页
Language point1.doc_第3页
Language point1.doc_第4页
Language point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 Language points: 1. be devoted to 把专用与, 把献给2. to apply the term to mean 用词语来解释3. rebellion against 反叛, 不服从4. be content with 满足于5. insist on = persist in 坚持, 强调6. act on hunches 凭感觉行事7. have a knack for 有本事做8. make a statement 陈述一件事 III.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points:1. 用文章第3至第5个自然段重点讲解文章(说明文)段落结构, 展开方式,语言修辞和表述风格。 如:1) to apply the term to mean (重复表述)2) The Apollo in us makes us organize (我们当中)理性的人会The Dionysus in us is what encourages (我们当中)感性的人会 3) The Apollonian self (我们当中)理性的人the Dionysian self (我们当中)感性的人会4) Its opposite (重复表述), 强调两个对立的概念5) makes us 或者encourages us (善用动词) 2. 用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重点讲解词汇意思的转换, 从美术专业的角度去理解某些词汇的表述1) exert; articulate; communicate = express; describe; indicate; depict 2) component; dimension = element; cause 3. (文章第3至第5个自然段的特点: 重复表述, 对应表述) The German philosopher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applied the term Apollonian to mean the principle of order, logic, clarity, moderation, and control in the human personality and in society. He applied the term Dionysian to mean spontaneity, passion, intuition, and excess in the human personality and rebellion against society. He chose these opposing terms because Apollo was the Greek god of the sun (hence of light and truth) and Dionysus (Roman name, Bacchus), the god of earth, spring, and renewal (hence whatever was natural and beyond rational analysis). The Apollo in us makes us organize the day, schedule activities, clean and get the house in shape; makes us lose patience with people who are content with a lack of organization; encourages us to insist on rules to be followed; and finds enormous in solving a problem in math or translating a difficult passage in/into another language. The Apollonian self tells us to get moving, stop stalling, do what we know needs to be done. Its opposite, the Dionysian self, is always willing to find excuses for delay.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each side is a first step toward self-knowledge. The Dionysus in us is what encourages us to act on hunches, jump to quick conclusions (which often turn out to be right, by the way), resist authority control, indulge (or overindulge, as sometimes happens); makes us want to dance and forget everything but movement; dislikes having to concentrate on a problem in math; enjoys the twilight consciousness of daydreaming or lying in the sun; and makes us talk on the phone for hours on end about trivialities, just having contact with friends. Its opposite, the Apollo in us, wants solitude and quiet moments to think and plan.倒数第二个自然段 The arts in general exert strong emotional appeal; that is their Dionysian component. They can also, however, be Apollonian insofar as they reinforce traditional moral values or articulate the complex thoughts that new and original minds want to communicate. Perhaps we can say that, because they serve both gods, the arts help to keep the balance Nietzsche found necessary for human survival.exert, articulate, communicate = express, indicate, depict, describe 词意接近IV. Answer for Exercise 2 1. impressed; 2. is; 3. have; 4. is; 5. is; 6. are; 7. is; 8. is; 9. make; 10is;11. is; 12. suggests; 13. to concentrate; 14. to satisfy; 15. does Reading A 参考译文 日神理性,酒神直觉自我认识一种审视自我和质询“我是谁”的能力需要时间。对于我们多数人而言,外部世界和其他人的声音对我们的刺激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从未发现审视自我的需要。那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当然,这个问题如今被那些唾手可得的神奇的电子产品:诸如电视、手机、电脑、随身听、DVD、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等等,弄得复杂化了。本章节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存在于我们自身和我们之外的两种交互作用的力量这个角度讨论如何审视我们自己和如何审视世界。这两种看起来似乎普遍存在的力量是用两位古希腊神来命名的:阿波罗(日神)和狄俄尼索斯(酒神)。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用“阿波罗神的”(理性)这个词语代表秩序的法则、逻辑、明晰、适度、个性的约束力和社会的控制力。他用“狄俄尼索斯神的”(感性)这个词语表示自发性、激情、直觉、个性的张扬和对社会的叛逆。他选择这些相反意思的词汇,因为阿波罗是古希腊的太阳神(因此代表着光明和真理),而狄俄尼索斯(罗马名字叫巴克斯)是大地之神、春之神、万物复兴之神(因此代表着自然和任何超越理性的分析)。我们身上的“阿波罗神”特质,促使我们管理好日常事物,安排活动计划,把房间整理得井然有序;令我们无法容忍那些安于无序的人,鼓励我们坚持循规蹈矩;使我们在求解一个数学难题或者用另一种语言翻译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的过程中感到巨大的欣慰。 “阿波罗神”性情的人会促使自己继续前进,停止拖延,做该做的事情。相反地,“狄俄尼索斯神”性情的人总是乐于找借口拖延。体会两种力量的影响是走向自我认知的第一步。我们自身的“狄俄尼索斯神”怂恿我们凭直觉办事,做草率推断(顺便说一下,这些推断往往是对的),反抗权威,纵容(有时甚至过分纵容);令我们浮想联翩,难以自拔;使我们厌恶全神贯注解答数学题;让我们尽情享受白日做梦的朦胧感,享受日光沐浴下无所事事的懒散;或者仅仅为了和朋友联络一下,就抄起电话喋喋不休地聊些鸡毛蒜皮小事。相反地,太阳神性情的人喜欢独处,需要清净安宁的时刻去思考和谋划。古希腊神无时不在实际上,太阳神和酒神陪伴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它们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两极从做冷静的抉择到非理性的情感宣泄,我们在这两级之间游离不定。这就是我们洞察人性的途径和方法。大学宿舍有神丹妙药让太阳神和酒神和平共处: 一个有洁癖的人和一个从不整理床铺,把吃了一半的食物丢在地板上,而且不按时起床上课的人同处一室。上课的第一天,太阳神型学生拿到列有每周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时会轻松开心。而酒神型的学生则期望更大的灵活性:期望一个不点名的老师,问他们想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并且问他们作业是不是太难。仔细观察小孩,就会发现太阳神和酒神反复重现。太阳神占主导地位的小孩举止良好,认真聆听教诲,渴望学习,积极背书,遣词造句,给父母亲朗读和演示技艺。酒神占支配地位的孩子则经常遭到误解并被归类为“问题”儿童。一般而言,艺术表露强烈的情感诉求;那是艺术的“沉醉的”(Dionysian)成分所致。然而,艺术也可能是“理性的”(Apollonian),当艺术要强调传统的道德价值或者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新观点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这么说,艺术之所以赋有双重的神性,是因为艺术有助于人类生存保持必要的平衡。上图是马蒂的作品钢琴课的复制品。画家的技巧毫无写实而言,老师处于高椅旁,没有脸部特征,坐在钢琴旁闷闷不乐的男孩的五官特征也不完整,但足以让我们看懂他宁可呆在别的什么地方。这幅画的风格显然是酒神式的(你知道为什么吗?),但是,同时也传递了一个强烈的理念,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在我们读解这个有序社会的规则的时候,我们感知到酒神精神如何受到了限制。因此,这幅作品包含了明确的太阳神成分。我们可以说,这幅画的形式是感性的,而内涵是理性的。1. of 2. in 3. of 4. with 5. through 6. in 7. for 8. by 9. between 10. without 11. with 12. on 13. of 14. with 15. as Reading A 参考译文图像与想象每个人都做梦,甚至动物也会做梦。猫在睡觉的时候, 耳朵和尾巴会抽动,狗睡觉时可能会呜咽鸣叫, 凭空挥爪,好像它在打斗一样。即使醒着的时候,动物也会“看见”东西。猫窥视黑暗的壁橱时,背上的毛可能会无缘无故地耸立起来,你或我可能会因为无影无踪的幻觉感到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 这是想象力在起作用。不光是人类会想象,尽管人类是唯一能够用语言把想象告诉别人的生物(物种)。如果我们用语言描述想象的内容,那就是编造故事。如果我们用笔画出来,那就是绘画。想象的意思就是“创造图像”我们脑海中的一张图画。有许多方法可以触发我们的想象力。当我们抱病在床无所事事时,如果我们的双眼凝视天花板的裂缝,它看起来会渐渐变得像一个动物或一棵树。我们的想象力给裂缝添加了线条。同样,墨水污迹也能使我们产生联想,虽然是无意弄出来的。心理学家知道这一点,并创造出“墨水污迹测试法”,试图了解人们的心智。由于心理类型有别,每一个人在同一块墨迹中看出不同的图形。毕加索创作的“公牛头”就是一个令人震撼的例子,它显示了一个艺术家如何从两件非常普通的物品中发现新颖而又令人兴奋的东西。仔细观察,这个公牛头是一辆旧自行车的车座和把手。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但是能够意识到它们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图像,这样一种跳跃的想象力绝非易事。那是大师的手笔。普通人的眼力和脑力无法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但毕加索可以。他用双手完成了这个作品,把他头脑中的图像变成了可视可摸的东西。艺术作品的创作“making”与我们通常所指的制作“making”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都倾向于把“making”解释为工匠和工人的“制作”,这些人从一开始就切确知道要生产的东西。而创造性的过程则包括了一系列跳跃的想象力,以及艺术家通过塑造手中的素材使之成型的意愿。创作是一个神奇而又冒险的过程,不到真正完成之时,创作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制造什么。换句话说,这就像一场捉迷藏的游戏,没有捉住人之前,都不能确定究竟要捉哪个人。这里我们有另外一个悖论:艺术品的创造是一项极度个人化的体验,然而,艺术品的终级目标是与公众分享, 以证实作品的成功。观众的认可对艺术家来说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个观众群是有限而特殊的群体,并不是普罗大众。艺术作品的优劣从来不是由群众评比所决定的。有话语权的人可能是其它艺术家、赞助商、朋友、批评家与感兴趣的观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艺术作品有一种内行的钟爱具备有看一眼就能辨别好坏的鉴赏能力和满腔热情的态度这种特质对他们的判断有很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他们都是行家,他们的权威在于其经验丰富胜过理论渊博。这批活跃的少数人士,我们称之为艺术家基本的观众群。他们发展影响着第二类较多一些人的观众群,这个群体与艺术作品的接触不太直接也不太频繁,他们依此又影响到更多的自认为不懂“艺术是什么东西”的人,他们是对艺术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当他们说:“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时,实际意思是“我喜欢我所知道的”(我拒绝任何我不熟悉的东西)。诸如此类的喜好根本不是他们自身固有的,因为他们受到习惯和环境的影响,没有任何个人的选择。事实上,在他们和行家之间没有什么尖锐的冲突与差异,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通往专家的道路,欢迎任何思想开阔,能够吸取新经验的人。当我们在这条道路前行时,随着我们的理解力的增长,我们将能够确切地说,我们知道我们喜欢什么。Exercise 2 参考译文Correct Observation (正确的观察) 美术学生的首要职责是观察、是仔细体察实际生活。画家的工作在开头时和作家没有什么不同。他必须首先获取素材,必须花很多时间去接触客观实际。学习画画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看正确地看的问题,这要比仅仅用眼睛看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指的这种“看”,乃是同时运用能通过眼睛发挥作用的五种感官进行观察。虽然你用眼睛看,但其余的感官并没有停止活动,而是恰恰相反。因为所有的感官在你要进行的这种观察中都有它们的一部分作用。比如,当你摸到砂纸时,通过触觉辨别出它是砂纸。你认出黄鼠狼多半是由于它的气味而不是它的外形。你通过尝味道知道这是桔子。你在听收音机时,眼睛一无所见,但是能辨别出钢琴和小提琴的不同。因为图画是画给人看的,所以往往容易过分地强调和依赖视觉。实际上,我们只是“通过”眼睛来看,而不是用眼睛来看。有必要用你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它们积累起来的感受来检验你看到的一切。如果想单单依靠眼睛,它们有时确实会把你引入歧途。一个人,无论他是不是画家,通常都能画他熟悉的东西。打高尔夫球的人能画高尔夫球棍。游艇驾驶者能够明白无误地画出一条船。这是一件他已经有了实际体验的东西,一件他摸过用过的东西。其他许多经常见到但是没有用过的东西,他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要去画它们。Exercise 3 参考译文The Artistic Impulse(艺术冲动)艺术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和持续存在的一个方面。也许有人会问,艺术的冲动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观察孩子,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与生俱来的,小孩子还没有学会读书写字,就会画画、做雕塑、造房子。孩子们在泥沙上描摹图像,可以对任何东西进行装饰,从他们的脸到家里的墙壁。他们自然地会捏泥巴、堆雪人。如果有一堆东西,他们就能积堆成塔。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从无序中创造有序,从无形中创造形状。把希腊神殿、埃及神庙与孩子的泥沙城堡相提并论也许有些牵强,但这三种东西表达了同样的创造的自然冲动。在成人的世界里,艺术创作是孩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冲动的延续和发展。但现在有了不同的含义。艺术创作的强烈动机是,希望死后能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能流芳百世。艺术作品象征性地延续了艺术家的生命。这和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的观念一样,繁衍后代是为了家族宗谱的延续。有几位艺术家做到了这一点。例如,根据米开朗琦罗的传记,他说他没有孩子,作品就是他的孩子。乔托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他也表达了同样的观念。在14世纪的流传的一个轶事中,诗人但丁问乔托,为什么他的孩子那么难看,而他的画作却如此美丽。乔托回答道,因为作画是白天干的事,而造人是黑夜里干的事。20世纪艺术家约瑟在提及创作和生育的传统联系时,他说混合颜色就是两种原色的后代,就像一个结合了父母基因的孩子。Unit 3Art for Eternity Reading A Strange BeginningsI. Associated information:1、 文章选自The Story of Art E.H. Gombrich 2、 辅助双语视听材料BBC How Art Made the World, How Pictures Began (60分钟左右), 建议在文章讲到后半部分和结束时分两次播放。II. Language points: 1、 If we take art to mean 如果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2、 If we mean by art 如果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3、 first and foremost 首先4、 apart from this 与此同时5、 be supposed to do 期待6、 the same applies = similarly7、 better still 最好8、 shelter them from免遭的危害9、 protect them against 躲避10、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相反,形成对比III.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points:1、 对于艺术的起源,没有哪一位艺术历史学家给予权威的定论。在这里,贡 布里希也是以一种假设的方式,进行论证。本文以大量的If从句或者否定之否定的句子结构作为铺垫,将结论以不可质疑的方式和盘托出。2、 重点学习和理解can not unless; the further the more; scarcely not; not because but because; no without这类句子结构的使用。1) There is no people in all the world without art.2) But there is scarcely any building in the world which was not erected 3) The further we go back in history, the more definite 4) not because they are simpler than we arebut because5) We cannot hope to understand these strange beginnings of art unlessIV. Answer for Exercise 21. is 2. was 3. were climbing 4. fell 5. to return 6. to find 7. would discover 8. is 9. did 10. would bV. Teaching tips for Reading B为了让学生们积累更多的美术词汇,建议前半部分精讲。后半部分让学生们做presentations。1. List some of the adjectives associated with arts.2. Ask the students to do presentations about Egyptian art.Reading A 参考译文奇特的起源我们对于艺术如何起源跟对于语言如何产生一样不甚了了。如果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建庙筑屋、绘画雕塑或编织图案这类工作,那么全世界就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艺术。但是,如果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一些精美的奢侈品,摆在博物馆和博览会上供人欣赏的展品或专供高级客厅陈设的华贵装饰,那就必须理解艺术一词的这种涵义是近世的发展,以往许许多多伟大的建筑家、画家或雕塑家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考虑一下建筑的情况,就最能体会到对于艺术的理解今昔确有这一差别。我们都知道世间有漂亮的建筑物,其中有一些还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但是世界上很难找到一座建筑物没有特定的建造目的。把那些建筑物用作礼拜和娱乐的场所或用作居室的人,首先是以实用的标准对它们加以评价,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那座建筑物的设计或结构比例,也可能赞赏优秀的建筑家为把建筑物建造得既实用又 “合适”而花费的心血。过去对绘画和雕塑往往也是这种态度。它们不是仅仅被当作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被当作有明确用途的东西。不知道盖房是为了满足什么要求,人们就难以对房屋做出恰当的鉴定。同样,如果我们完全不了解过去艺术必须为什么目的服务,也就很难理解过去的艺术。我们上溯历史走得越远,时代期待艺术服务的目的就越明确,也越离奇。我们离开城镇到乡村去,最好离开我们文明化的国家到生活方式跟我们远祖相近的民族中去,遇到的情况就跟过去相同。我们称那些人为 “原始人”倒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单纯其实他们的思考过程往往比我们复杂而是因为他们比较接近人类当年起源的状况。在那些原始人中,就实用性而言,建筑和制像image-making之间没有区别。他们建造茅屋是为了遮身避雨、挡风防晒,为了躲避操纵这些现象的神灵;制像则是为了保护他们免遭其他超自然力量的危害,他们把那些超自然力量看得跟大自然的力量一样地实有其物。换句话说,绘画和雕塑是用来行施巫术的。除非我们能设法体会原始民族的心理,弄清楚到底是什么经历使得他们不把画当作美好的东西去观赏,却当作富有威力的东西去使用,否则我们就不能指望会理解艺术的那种奇特的起源。我认为那种心理实际上不难体会。只要我们愿意不欺骗自己,愿意看看我们身上是不是也还保持着某些 “原始” 的东西,就足以解决问题。我们不讲冰河时代,且从自身开始。原始人对什么是实物、什么是图画往往更不清楚。有一次,一位欧洲艺术家在非洲的一个乡村画了一些牛的素描,当地居民很难过地说:“如果你把它们随身带走,我们靠什么过日子呢?”这些古怪的思想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存的最古老的画。那些画的古老程度足以跟人类技艺的任何一种遗迹相比。可是,十九世纪在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穴壁和岩石上最初发现它们时,考古学家一开始不相信这样生动逼真的动物图画竟会出自冰河时代的人。在那些地方逐渐又发现了简陋的石头工具和骨头工具,人们越来越肯定那些野牛、长毛像和驯鹿图画确实是那些远古人刻划或绘制出来的;他们捕捉的就是那些动物,所以对它们那么熟悉。我们游历那些山洞时,有时要穿过底狭的通道,一直深深地进入幽暗的山腹之中,突然间看到向导的手电筒一闪,照亮了画出的一只公牛:这种经历很不寻常。有一点是相当清楚的:要是仅仅为了装饰那样一个不便出入的地方,谁也不会一直爬进那可怕的地下深处。而且,除了拉斯科洞窟the cave of Lascaux中的一些画以外。那些图画很少有清清楚楚地分布在洞顶和洞壁上的。相反,它们有时是一个覆盖另一个地绘制或刻划,没有什么明显的顺序。对这些现象,最近情理的解释仍然是:这就是对图画威力的那种普遍信仰所留下的最悠久的古迹;换句话说,那些原始狩猎者认为,只要他们画个猎物图大概再用他们的长矛或石斧痛打一番真正的野兽也就俯首就擒了。洞窟艺术参考资料 1. Altamira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公元 18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