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清纱器与布面粗经疵点的关系.doc_第1页
电子清纱器与布面粗经疵点的关系.doc_第2页
电子清纱器与布面粗经疵点的关系.doc_第3页
电子清纱器与布面粗经疵点的关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清纱器与布面粗经疵点的关系陕西唐华四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处 张 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纺织工业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尤其是电子清纱器在络筒机上的使用,对减少布面有害疵点,提高布面质量有着革命性的作用。传统的电子清纱器根据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容式、光电式等。电子清纱器型式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传感器上,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纱线上的有害疵点,然后产生一个有别于正常纱通过时的电信号,经处理器处理后,给驱动电路一个动作信号,由驱动电路使切刀动作,将纱线切断。近来,我公司几个品种布面上粗经疵点大幅增加,使我们对电子清纱器的作用效果产生怀疑,为此进行了大量试验,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使我们找到了粗经产生的原因和早期的电子清纱器存在的一些不足,为制定一系列粗经把关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减少粗经有很大的帮助。1 粗经疵点纱线的细度与正常纱线比较11 拆布试验:由于粗经疵布产生于经向,常为单根纱线,且长度较长,拆布试验不易进行,我们选择了与粗经形态相同的粗纬疵布进行拆布试验,通过异常纱线与正常纱线的比较,得出异常纱线的细度与正常纱线的细度比,结果如下表:品种正常纱(tex)异常纱(tex)细度比(异常/正常)%C4040 13372 4714.529.9106T/JC4545 11076 471325.5196C3030 7575 6719.439.6204JC60/T40 13070 4718.336.4199试验方法:将拆下的异常纱线每20厘米切段,用扭力天平称重,求出实际号数,由于未计回潮等因素的影响,故测量值应为近似值。根据上表中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布面产生粗纬的纱线细度应比正常纱线粗一倍左右。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在布面经向产生的与粗纬形态相近的粗经,也应为正常纱线细度的2倍左右。但一般我们的电子清纱器长粗疵点设定为原纱细度的140%,为什么还有大量的粗经漏掉呢?12 异常纱试织:拆布试验得出的纱线细度与电子清纱器设置值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了解布面纱线出现异常时,比纱线粗多少才会在布面产生粗经疵布,我们用不同细度的异常纱线进行试织,观察布面效果,试验品种及结果如下表:品种正常纱(tex)异常纱(tex)细度比(异常/正常)%布面效果C4040 13372 4714.519.4134不够评粗纬T4848 13782 6312.316.4133不够评粗纬JC60/T40 4545 13694 631318.3141不够评粗纬JC6060 200160 639.714.5150不够评粗纬C4040 13372 4714.526179够评粗纬从试织来看,当纱线的细度比正常纱粗80%以上时,布面才能明显看出粗纬,才能够评粗纬(经)疵布,也就是说当电子清纱器正常工作时,在布面上是不会出现大面积粗经疵布的,会不会是个别电子清纱器检测头失灵而导致漏疵呢?为此,我们逐台检查了所有电子清纱器检测头,没有发现失灵的电子清纱器。那么在很多品种上出现粗经,一定是电子清纱器没有有效地清除粗经疵点,。2电子清纱器卡疵试验21不同电子清纱器对粗经疵点的清除试验:我们选用长岭电器生产的DQSS1型、DQSS4A型、DQSS14型、Payer15v型电子清纱器作为试验电子清纱器,在四个品种上进行试验。对电子清纱器的长粗疵点范围均设为细度比原纱粗40%、长度为45厘米,在正常纱中间捻结上几段异常纱,异常纱仿照布面粗经形态,长度均在5米以上。各电子清纱器卡疵效果如下表所示:品种异常纱细度比清除率DQSS1DQSS4ADQSS14Payer15vJC9.7texJC14.5tex149%100%100%100%100%C14.5texC19.4tex134%16%33%40%30%JC60/T40 13texJC60/T40 18.3tex141%100%100%100%100%JC9.7texC19.4tex200%100%100%100%100%从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当纱疵的细度达到设定的粗40%时,各种电子清纱器在正常工作时均能将疵点卡住,根据车速和电子清纱器型号不同,卡住的疵点在筒纱上能卷绕长度在0.5米2米之间。这个结果使我们对以前的分析结果又产生了怀疑,到底布面上的粗经是怎漏过去的呢?22 不同电子清纱器对二次接头后的粗经卡疵试验:通过对卡疵进行观察,我们发现虽然长粗疵点在超出电子清纱器的设定细度和长度后均能被切断,但是如果值车工不注意,将断头重新接上开车,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我们继续用上面的几个品种进行试验,电子清纱器长粗通道参数设置不变,当电子清纱器卡住长粗疵点后,继续接头纺纱,各种电子清纱器对二次接头后的疵点卡疵反应不同,具体情况如下表:品种异常纱细度比清除率DQSS1DQSS4ADQSS14Payer15vJC9.7texJC14.5tex149%0%0%100%100%C14.5texC19.4tex134%0%0%10%30%JC60/T40 13texJC60/T40 18.3tex141%0%0%100%100%JC9.7texC19.4tex200%0%0%100%100%从上表可以看出:当二次接头后,在纱疵达到长粗设定置后,DQSS1 型和DQSS4A型电子清纱器将异常纱认定为正常纱而不切,DQSS14型和Payer15v型电子清纱器能够识别异常纱,并作为疵点被切断。当纱线的细度异常但未超过长粗设定值时,如上表中的C14.5tex纱线中混有一段C19.4tex纱线, DQSS1 型和DQSS4A型电子清纱器不会切,而DQSS14型和Payer15v型电子清纱器在运行时偶然会切断纱线,但是异常纱线仍会通过很长一段,根据切断后异常纱线断点不等,我们认这两种电子清纱器只是在纱线不匀时,有一段细度超出长粗设定值时才会切断。23 不同电子清纱器的作用原理:DQSS1 型和DQSS4A型电子清纱器均为电容式电子清纱器,根据检测电容中电介质发生变化后,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纱疵,而将最初置于电子清纱器中的纱线作为正常纱线,当纱线的截面或长度变化量超过电子清纱器的设定值后,认为有纱疵通过,切刀产生一次动作,将纱线切断,当二次放入异常的纱线后,电子清纱器又将异常的纱线作为正常纱线,故不能切除。可以说其检测为相对测量,即纱疵是相对于最初置于电子清纱器中的纱线。DQSS14型和Payer15v型电子清纱器虽然作用原理不同,前者为电容式,后者为光电式,但它们增加了对纱线支数的设定,即将设定支数的纱线作为基准,当纱疵超过设定的纱疵范围时(与设定支数比较),就能够切除疵点。其检测原理为绝对测量,即纱疵始终是与设定的支数进行比较。3结论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我们认为造成布面粗经疵布增多的原因并不是电子清纱器参数设置不当,而是由于我公司目前的电子清纱器大多为DQSS1 型和DQSS4A型,在粗经疵点第一次被切除后,值车工往往由于操作习惯,只是将断头接上,而很少注意切断的疵点类型,从而造成疵点被漏过。DQSS1 型和DQSS4A型电子清纱器的这种缺陷是由于其原理的限制而产生的,要想在实际生产中减少粗经疵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第一,必须依靠值车工的经验,即对断头进行仔细观察,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