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太空 未来家园.ppt_第1页
神秘太空 未来家园.ppt_第2页
神秘太空 未来家园.ppt_第3页
神秘太空 未来家园.ppt_第4页
神秘太空 未来家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秘的太空 未来的家 宇宙起源恒星世界太阳和太阳系太空探索 然而 物质和能量聚集一点 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 宇宙起源 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淮南子 原道训 注 四方上下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以喻天地 约150亿年前 所有物质和能量聚集一点 温度极高 密度极大 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 空间膨胀冷却 相继出现了星系 恒星 行星乃至生命 1946年伽莫夫创建了大爆炸理论 弥漫说 极稀薄物质凝聚成星云 进一步收缩成原恒星 原恒星生成恒星 巨大星云 原恒星 恒星世界 一 恒星形成 凡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 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都可以称为恒星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定全天分为88个星座 恒星世界 二 大恒星 温度高 寿命短 100万年 小恒星 温度低 寿命长 达一万亿年 两个 双星 三五成群 聚星 成千上万 星团 联系松散 星协 太阳系 太阳系是我们最亲近的大家庭 有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分为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越往内 物质越密 核心比钢还密20倍 直径 地球的109倍 体积 地球的130万倍 质量 地球的33万倍 能量 22亿分之一辐射至地球 太阳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 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太空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在V 2的基础上 以美 苏为主研制的火箭武器得到迅速发展 通过各种型号导弹的研制 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进入空间的基本技能 1957年10月4日 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从而开创人类的航天新纪元 1961年4月12日 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 东方号 载人飞船 尤里 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位航天员 揭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序幕 阿波罗 登月计划1969年7月20日 美国航天员阿姆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 阿波罗 11号飞船的登舱降落在月球 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 此后 阿波罗 12 14 15 16 17号相继登月成功 对月球进行了广泛的考察 阿波罗 工程集中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水平 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 航天飞机计划1981年4月12日 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 在一片欢呼声中徐徐上升 进入太空 在轨道上遨游了54小时后 安全地返回地面 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 运送有效载荷的飞行器 航天飞机发射时像火箭那样垂直起飞 返回地面时又像滑翔机或喷气客机那样下滑和着陆 它的特点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发射成本较低 用途广泛 航天飞机用途广泛 可在太空发射各种卫星 可以把轨道上出了毛病的卫星抓回货舱 进行修理 再放进太空继续工作 如果在货舱里装上各种科学仪器和设备 那么 货舱就成了太空实验室 我国的圆梦飞天 神舟六号返回飞天梦更进一层 神舟五号升空飞天梦终实现 神舟一号至四号的顺利升空 20世纪80年代 863 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的催化 五十年代末开始对人造卫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 神舟一号到五号介绍 神舟六号图片汇集 神舟六号图片汇集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Shenzhou mannedspaceship 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 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 Tiangong 1 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飞行器全长10 4米 最大直径3 35米 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 三步走 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按照计划 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 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2011年10月10日 天宫一号腾讯微博发出第一张自拍照 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 飞行器简介 一 结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载人航天器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 高10 4米 重8 5吨 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 35米 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 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 达15立方米 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实验舱前端装有被动式对接结构 可与追踪飞行器进行对接 资源舱 资源舱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一号的飞行提供能源保障 并控制飞行姿态 天宫一号的电源分系统的所有设备 太阳能电池翼 都在资源舱内 并包括了为飞行器提供能量的燃料 天宫一号的导航与制导系统中6个控制力矩陀螺也在资源舱内 导航与制导系统的用途是在天宫一号与追踪飞行器进行对接之际负责寻找目标 而控制力矩陀螺则会对天宫一号进行精确的姿态控制 简介 二 实验舱 实验舱主要负责航天员工作 训练及生活 实验舱是全密封的环境 对接完成后航天员进舱进行工作 训练 一些必要的生活活动 睡眠等也都在这里进行 内设睡眠区 包括航天员睡眠所用的睡袋 以及使航天员保持骨骼强健的健身区 生命保障系统先前的神州飞船由于是为短期载人空间的活动服务 航天员所需氧气 水和食物等均为直接从地面携带 而由于今后的空间站因为要进行长时间的载人空间活动 因此采用的是再生式的生命保障系统 航天员所需氧气和水要在站内再生循环利用 减少地面补给 生命保障系统于2011年9月30日启动 主要任务 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 与神舟八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