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透镜及其运用光学测试卷.doc_第1页
第四章 透镜及其运用光学测试卷.doc_第2页
第四章 透镜及其运用光学测试卷.doc_第3页
第四章 透镜及其运用光学测试卷.doc_第4页
第四章 透镜及其运用光学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年级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号 密封 密封濯田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四章光学测试卷八年级物理(满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1、 选择题:本题共16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2. 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平面镜3. 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4.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若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D.仍在原位置5.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6. 夜晚,我们看到天空的星星比实际位置( )A.高一些 B.低一些C.与实际位置相同 D.无法判断濯田中学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学测试卷第 7 页 共 7 页7.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 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 cm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0 cm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B.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 cm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 cm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D.距离透镜40 cm处发出的两条光线(如图),经过透镜后能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8.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B.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C.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蜡烛左移,光屏右移9. 在探究凸透 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 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放大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0.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11.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2. 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镜的是( )A. a B. b、d C. c D. a、b、c、d13.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老花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14. 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后缩就可以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15. 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16.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第卷非选择题2、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一分共12分。17. 雨过天晴,小明陪同妈妈在湖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地游动,天上的一条彩虹也倒映在水面上,非常美丽.实际上他们看到的鱼儿是光的 “ 形成的虚像,水中的彩虹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选填“反射”或“折射”)18.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液面“30角“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正好垂直,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19. 患近视眼的小张,在阳台上埋头看书,被街对面电子眼的闪光干扰了,他戴上眼镜后,好奇地观察街道上的情况,清楚地看见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小张戴的眼镜是 透镜;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当轿车绝尘而去,电子眼所拍摄到轿车的像将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20. 如图所示,MN是两种均匀介质的分界面,已知两种介质中其中一种是“气,一光“从A介质入射到B介质,折射角大小等于 ,其中MN (选填“左”或“右”)侧是空气.21. 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查,小“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 视眼,应配戴 透镜矫正.22. 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所看到“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3. 小李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平静的水“,在竖“白墙上出“两个红色亮点A和B,其中A点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B点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所示,“保持入射“O的位置不变,欲使亮点A下移至A1,处,应使入射光“MO绕着“O沿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观察到另一亮点由B点可能会移到 (选填 “B1”或“B2”)点.“24. 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置时,蜡“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3、 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题2分,共4分。25. “1)如图“,从水下射出的一束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后射向水面上方光滑的墙壁,又在墙壁上发生了反射.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经墙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2)如图乙,一束光线从三棱镜的AB边射入,从BC边射出,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3)根据图丙中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4)如图丁,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4、 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共28分。26. (3分)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 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甲,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2分).27. (4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缩小、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作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是10 cm处.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 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并在下图方框中的画上对应的透镜。. (2)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 010 cm B. 1025 cm C. 25 cm到极远处 D. 10 cm到极远处 (3)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 (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会聚到视网膜上.28. ( 9分)用焦距为10 c“的凸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 “ “移动.(2)记录实验数据表中处应填写 ,处应填写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4)从实验次序1、2、3可以看出,“成实像时,物体到透“的距离逐渐变大,像到光“的距离逐渐变 ,光屏上像的大小逐渐变 . (5)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在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2分)29. (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装置.实验时,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然后不断改变蜡“到凸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图甲所示的实验操作目的是什么?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随着蜡烛位置的变化,像的变化有两个转折点,分析表中数据认为这两个转折点的位置在何处?它们分别是像的哪种变化过程的转折点? (2分) (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DBBAAADAACDCAADD二 、填空题(每空一分)17、 折射 反射 18、600 300 19、 凹 凸 变小 20、600 右 21、近 凹 22、 小于 缩小 23、反射 折射 顺时针 B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