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学会文件.doc_第1页
江苏省农学会文件.doc_第2页
江苏省农学会文件.doc_第3页
江苏省农学会文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农学会文件约 稿 函尊敬的 :为交流精致农业发展经验、模式和技术,促进盐城市高效农业发展,展望海峡两岸精致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第三届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系列活动海峡两岸精致农业高层论坛”定于2009年11月8日在盐城市举行。论坛由江苏省农学会和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届时,部省领导将莅会指导,海峡两岸农业专家交流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机制,探讨双方的合作共进与协调发展。鉴于您在此领域的成就,我会特向您约稿,拟邀请您参加会议并作报告。您的交流论文将被收录到江苏农业学报专刊发表。请于10月25日前将论文发送至学会信箱(),或学校科技处信箱并注明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邮寄稿酬。论坛主题:海峡两岸精致农业发展、交流与合作约稿内容:全球精致农业概念、内涵及发展精致农业的意义、现状和前景分析;台湾精致农业发展经验、模式、技术介绍;江苏或盐城特色现代农业研究;花卉种苗生产精致模式、名特优蔬菜循环混生模式、畜禽精细规模养殖模式建设等。省农学会联系人:李宗芳 牛宜生 电 话15805199700技处联系人:鲁韦韦电 话件:论文格式要求附件:论文格式要求1、全文:Word2000或Word2003排版。论文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2、作者署名:小四号字、楷体、居中;两个以上作者时,名字之间空2格。3、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小五号字、宋体,“摘要”和“关键词”加黑。关键词间空格隔开。4、英文摘要: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为小四号字、首字母大写,其余全小写;“作者姓名”五号字,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在正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为“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短线,例如:ZHAI Hu-qu, LIU Xu, QU Dong-yu, GUO Yu-yuan, XU Shi-wei;摘要正文小五号字体,“Abstract”和“Key words”加黑,关键词间用“;”隔开。5、首页脚注标识作者简介: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历,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电话,E-mail等。脚注一律用圈码,如。6、量和单位: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数字和年份之间统一用“”。计量单位要统一,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kg、hm2等。超过4位数的阿拉伯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即在小数点左、右每三位数留出1/4字距的间隔。7、正文:五号字、宋体;每段的首行缩进为两个汉字;两端对齐;正文单倍行距。8、文中标题: (1)一级标题: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 (2)二级标题:小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1”、“1.2”、“1.3”等表示; (3)三级标题:五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1.1”、“1.1.2”、“1.1.3”等。所有标题后空一格,写标题名。9、图表要求:图表题黑体、小五号字。表一律用三线表。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图中所用文字一律用8号字(非“八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半栏图宽不超过7.5cm;通栏图宽不超过15.0cm;照片图需提供清晰照片。图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依次编号;随文排图、表;图设图序、图题;图题置于图形的下方。10、参考文献编排格式:引用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顺序按在论文中所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连续编号。“参考文献”四字,四号黑体。参考文献小五号字,中文为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两端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所有符号采用英文状态下半角格式。(1)期刊:作者(列出所有作者,之间用“,”分开。下同)题目期刊名(全称,勿缩写,英文刊名应为斜体),年,(卷期):起止页(2)专著:著(编)者书名版次(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3)论文集:作者题目见(In):整本文集的主编姓名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实例: 1BaKer R C. Microscopic Staining Techniques. London: Butterworths, 1963: 5560. 2钟增涛,沈其荣,冉 伟旱作水稻与花生混作体系中接种根瘤菌对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中国农业科学,2002,35(3):3033083Abell B C, Tagg R C, Push M. Enzyme catalyzed cellular transaminations. In: Round A F. ed. Advances in Enzymology. Vo1 2, (3r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