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异常分析.doc_第1页
油漆异常分析.doc_第2页
油漆异常分析.doc_第3页
油漆异常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品质量检验知识培训讲义一,涂料产品主要检测项目、意义及方法概述1、容器中的状态:主要检查涂料在包装容器的状态及贮存稳定性,比如,是否存在结皮、沉淀、分层等等现象。有些现象是正常的现象。可用搅捧或搅拌机搅拌,如能混合均合,一般是不会有质量问题。2、粘度:主要检测涂料的稀稠程度。用专用的粘度计进行测量。对于涂料施工来说,涂料粘度过高会使施工困难,刷涂拉不开刷子,喷涂时堵塞喷嘴,漆膜流平性差;粘度过低则施工时易造成流挂,漆膜厚薄不均,光泽低等等弊病。常用粘度计有三种,一是涂-1杯粘度计主要用来测定粘度大(20S)的涂料如硝基漆;二是涂-4杯粘度计,用于测定大多数涂料产品的粘度(150S);三是斯托默粘度计用于测定建筑涂料(触变性涂料)产品粘度。3、细度:检查色漆中颜料颗粒大小或分散均匀程度的标准,以微米(m)表示。通常用刮板细度计来检查。细度越小的涂料,其涂膜越平滑,反之则粗糙。面漆的细度一般要求为20-40m,底漆、防锈漆则可以粗一点,在约为40-60m。细度不合格的产品,多数是颜料研磨不细或外界杂质混入及颜料反粗现象)所引起的。4、固体份:是涂料中除去溶剂(或水)之外的不挥发物(包括树脂、颜料、增塑剂等)占涂料质量的百分比。用以控制清漆和高装饰性磁漆中固体分和挥发分的比例是否合适。主要是用称量-烘干法测试。一般固体分低,涂膜薄,光泽差,保护性欠佳,施工时易流挂 5、遮盖力:指色漆均匀地涂刷在物体表面上,使其底色不再呈现的能力遮盖力测定方法有单位面积质量法(g/m)最小漆膜厚度法(m)和对比率测定法6、干燥时间:涂料由液态涂膜变成固态涂膜的全部转变过程所需的时间。涂料涂覆在物体表面上后,随着溶剂的挥发和成膜物的交联反应而逐渐完成干燥过程 干燥的转变过程习惯上可分为表面干燥(表干)、实际干燥(实干)、完全干燥(硬干)表干:吹棉球法、指触法实干:压滤纸法、压棉球法、厚层干燥法7、漆膜颜色及外观:主要检查漆膜是否存在色差、漆膜弊病等。有目测和仪器测量。8、附着力:涂膜和被涂物表面牢固结合的能力。常用附着力测定方法有划圈法、划格法等 9、冲击强度:涂膜受到机械冲击时,涂膜不发生破损或起皱的承受强度 。主要用漆膜耐冲击试验仪测试10、柔韧性:涂膜经过一定的弯曲后,不发生破裂的性能,所以亦称弯曲试验或弹性。用弹性试验仪测试。11,硬度:漆膜表面对作用其上的另一个硬度较大的物体所体现的阻力 。测定漆膜硬度的方法,常用摆杆阻尼硬度法和铅笔硬度法 。12,耐化学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油性等等。13,耐候性:耐盐雾性、耐湿热性、人工老化等等。二,涂料原漆及漆膜的病态及防治。A,原漆:1、发浑:清油、清漆(亮光)不透明,产生浑浊。主要是由于溶剂选择不当,吸潮、含水、反应不完全,贮存温度过低、单体析出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通过更换强溶剂、回锅反应、提高贮存温度等等方法解决。2、变稠。涂料在贮存期内粘度增加。原因主要是:漆料酸价太高,与碱性颜料发生皂化反应;包装桶漏气,溶剂挥发;桶内混入水份或颜料含有水份;贮存温度过高,使漆料加速聚合;贮存温度过低,特别是水性漆易于受冷析出。变稠,只要没有胶结,都有补救的办法,比如加入相应的溶剂,有水的可以加入适量丁醇,搅匀后可使用。如是贮存温度过低的可移入暖房解冻复原。3、沉淀结块:色漆的颜料沉淀于桶底,甚至结成硬块,就是沉淀结块。主要原因是:贮存时间过久;颜料比重大;颜料粒子过粗,原漆粘度过低;砂磨分散不够均匀等等。一般经过再搅拌后可使用。4、结皮:涂料开桶后发现一层油漆皮,就是结皮。主要原因:桶盖不严;漆料聚合过度(桐油类);催干剂用量太多。揭去漆皮或过滤后可使用。5、变色:主要原因有:漆料中游离酸和颜料(如铝粉)发生化学作用而变黑变绿。漆料与包装铁桶之间反应或包装桶生锈(特别是白色漆)使颜色变深。漆料本身酸价较高,放久后也会使自身颜料变深变红(清漆)。可以采用分开装、增加铁皮锡含量、尽量避免长时间贮存。复色漆中比重大的颜料下沉也能引起变色,搅匀后可恢复原色,故不属于真正的变色,使用时充分搅匀即可。6、发胀:涂料粘度显著增加直至变为厚浆状硬块的现象。主要表现有肝化、胶结、假厚(假稠)。主要原因是:盐基性颜料(比如红丹粉、铁兰粉)和高酸价漆料发生反应、漆料自身聚合过度等等本身原材料特性造成。一般严重的肝化、胶结是无法搅开的,只能报废。假厚(假稠)变称触变,状态为:一经搅拌即流动自如,停止搅拌又复原。主要是由颜料本身决定的。一般不算做病态。7、胀听(漆桶变形)。主要是贮藏地方不当、温度过高,桶内溶剂变成气态,桶内漆料不断发生内聚反应释放气体等等将包装桶鼓起,变形。比较危险,应及时开桶缓缓放气或移至阴凉的地方。B:漆膜:1、失光:涂料干燥成膜经短时间内光泽缓慢消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有:树脂用量不足或彼此不相容以及聚合度不当;稀释剂用量过多、涂膜太薄;天气寒冷或在高温下施工;涂漆后遇大气烟熏;施工时空气中水气太重;底材没处理好或底漆未干透等等。室外的漆膜经长时间曝晒而失光的现象不在此列。2、粉化:涂膜表面出现粉层,用手触之即粘在手上的现象。主要原因有:涂料本身不耐晒,而将内用漆用于室外;涂膜太薄等等。选择品种要注意,以及注意施工厚度。3、龟裂:涂膜表面出现深浅大小各不相同、犹如龟背裂纹的现现象。主要原因:底面漆不配套,漆膜受外界作用(如机械作用,温度变化等)而产生收缩引起的,涂料品种选择不当,涂料中挥发份太多,附着力差,催干剂用量过多,旧涂层连续修补,面漆层数过多,施工环境恶劣等都会引起龟裂。如果是涂膜使用相当长的时间出现龟裂,这是自然老化的过程,正常现象。4、剥落:涂膜发生龟裂而失去附着力以致脱离被涂物面或与底漆分开而脱落的现象。其实就是掉漆。主要原因:底材不洁,沾有油污、水份、铁锈或其它污物;底材处理不当;涂料不适合底材;底面漆不配套;涂料本身附着力差;底漆干得太透太硬或光泽过高,未经打磨就涂面漆,等等。5、生锈:涂膜的生锈即涂漆金属底材产生锈蚀的现象。主要是:漆前表面处理不好,涂膜太薄,水和氧气易于穿透过漆膜直达金属表面;涂膜碰伤或有针孔等易引起涂膜下发生腐蚀。三,施工时易产生的病态及注意事项1、流挂:涂料在垂直表面施工,漆液向下流淌的现象叫流挂。漆料太稀,粘度太低,干性太慢,涂料中重质颜料过多或分散不匀,对底材附着力差,漆膜过厚,施工温度太高,等无均易产生流挂。可适当提高施工粘度,调整喷涂压力,适当增大喷距等来调节。2、咬底:上层漆将底层漆的涂膜软化兄弟起的现象叫咬底。底漆未干透,上层漆的溶剂太强,底面漆不配套,等均易引起咬底。应注意两层漆之间的施工间隔和底面漆之间的配套性,选择合适的溶剂以防止咬底。3、慢干和返粘:涂料施工后,涂膜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干或干后回粘的现象。溶剂挥发性差,底漆未干透就涂面漆;施工湿度太大,气温太低,表面处理不净沾有油污和蜡质物、松脂,木节未封闭住,漆料中混入杂质或漏加催干剂、固化剂等,都是产生慢干和返粘的主要原因。4、起粒:涂料施工后,涂膜表面不平滑而产生细小颗粒的现象称为起粒,主要原因有:生产时颜料研磨不细,未达到规定细度要求;贮存时有凝聚;返粗(如黑色);施工环境和工具不清洁;漆料和溶剂不匹配,以致产生微凝胶;喷嘴口径小,喷距过大;混入机械杂质又未及时过滤及物面处理不净等。5、发白:涂膜干后泛白失光或产生无光斑点的现象称为发白。主要原因:施工湿度太大(相对湿度80%)和溶剂挥发太快而使涂膜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致使水汽凝聚在涂膜上,从而使树脂或纤维素沉淀出来而造成发白现象。一般快干挥发型涂料(如硝基、过氯乙烯、热塑性丙烯酸等)中由于含有大量低沸点溶剂和稀释剂,故容易发白。加入适量的防潮剂、化白水和适量的高沸点溶剂以调整溶剂配方,或改善施工环境,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份等均可防止发白。6、发花:复色漆在涂装过程中或干燥成膜时,涂膜颜色及色调发生一些不均匀的现象(如泛黄、浮色、泛金光及丝纹等)称为发花。 主要原因是:颜料比重及颗粒大小不同和颜料润湿性差,吸潮性大,吸油量大和颜料的部分溶解等原因引起的。遇此情况要添加适当的助剂加解决。7、皱纹(起皱):除皱纹漆外,涂膜在干燥过程中急剧收缩成很多弯曲棱脊的现象称为皱纹。主要原因:干料(催干剂)搭配不当或加得过多,表干里不干;含桐油的涂料在污气中干燥,涂漆后在烈日下曝晒或烘烤温度过高等,都会引起涂膜起皱。可更换干料,改善施工环境方法解决。醇酸涂料可加入少许氨基树脂以防止起皱。8、桔皮:桔皮就是涂膜表面形成许多半圆形突起形如桔子皮的弊病。主要原因是:喷涂时漆液粘度过高,喷涂压力过大,喷嘴过小,喷距不适合;低沸点溶剂太多,当其急剧收缩挥发而使漆液来不及流平便产生桔皮。可调节施工工艺,溶剂,或加适量的助剂使漆膜流平。9,收缩:涂料施工后,涂膜表面收缩,好象把水抹在蜡纸上一样斑斑点点,而露出底漆的现象称为收缩。(大部分人叫油缩)。也叫“发笑”、“麻点”。主要原因是:(表面张力问题涂料对被涂物表面的润湿性欠佳,使之不能形成一无均匀的涂膜,而收缩成滴珠状;表面过于光滑,底漆光泽太大,物面沾有油污或受烟熏;喷涂设备中混有油污或水份;溶剂挥发太快,涂膜来不及流平;喷涂密度太大,发生溅漆等都会引起涂膜收缩。收缩常见于清漆、红丹漆,聚氨酯涂料、环氧树脂涂料和纯酚醛树脂涂料,可加入适当的助剂改加以改善。10、针孔:涂膜上出现圆形小圈,中心有固体粒子,周围为凹入圆圈的现象称为“针孔”。其实质与收缩基本相似,只不过收缩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而针孔较小,形如贺锥状或半球状,另外针孔一般已穿透到底材,而收缩只露出底漆。涂料含水,溶剂挥发过快或烘漆过早放入烘房,涂漆过程中刷涂用力过大或滚涂时滚轴转动太快,产生的气泡来不及逸出,挥发性涂料施工温度过高等都会产生针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11、起泡:涂膜表面出现大小不同圆形突起物(泡子)的现象称为起泡。主要原因是施工的错误。比如:底漆未干即涂面漆;物面含有水份或施工环境十分潮湿;在多孔性物面上涂快干性涂料等。12、变黄或发黑:涂料的颜色发生变化。尤其是烘烤成膜的氨基漆较易变黄,其原因是烘烤温度过高。浅色油基漆,因催干剂用量过多,也会变黄。铜金粉、铝银粉和含铅的颜料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极易变黑。氯化橡胶和过氯乙烯氯蜡共聚物发生分解放出的氯化氢时会变黄。为防止其变黄可加适量有机锡稳定剂。另外,含有铁蓝和铬绿颜料的色漆,施涂于在碱性物面上即变色。13、渗色(透色):面漆把底漆溶解,使底漆的颜色渗透到面漆上来的现象称为渗色,也叫咬色。在红色底漆或沥青漆上涂浅色漆时,经常出现这种渗色现象。主要原因:底漆本身的颜料不溶剂,是渗色品种;底漆未干透,面漆溶解了底层漆膜;底漆中含有染料、沥青等又没有涂封闭层都会在涂面漆后出现渗色。有时木材中的色料也渗出,在铜面上涂漆也会渗色。14、发汗:在施工中由于表面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