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对时间变化率的客观性分析.pdf_第1页
物理量对时间变化率的客观性分析.pdf_第2页
物理量对时间变化率的客观性分析.pdf_第3页
物理量对时间变化率的客观性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取 3 位整数井参考 70 2 来假设 值 将式 1 1 编制程序运算 最后得到 的精确值 c 703 61949 6 于是 由式 5 求得悬挂点A B 处的拉力大小 分别 为 T A 2 1 ZokN T 2 1 5 0kN 由式 6 得 导线长度 s 2 0 0 92m 本文 于198 6年3月2 8日收到 物理量对时间变化率的客观性分析 赵志文 上海工业大学 提要一个物理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是否客观 是与观察者所站的坐标系有关的 本文引用了推广 了的L ev i 一C ivita平行移动概 念后证明 对于站在随体坐标系的观察者说来 物理 量 的随体导 数才是客观性的 关链词物理量 随体坐标系 平行移动 随体导数 力学中经常耍求一个物理量对时 间的 变化率 当然 它应当是一 个客观 的量 不应该依 赖于坐 标的选择 但是 如果我们 站在不同的坐标系上 用 同一种方式来度量物理量的 变 化 率的话 结果是不同的 即 不客 观的 因此 对于 不同的坐标 系 应当有不 同的度 量方式 众 所周知 对于平动的坐 标 系 物 理量 的物质导数是客 观性的 而 对于转动的 坐标系来 说 只有物 理量 的 Ja n m an n 导数 又称本构 导数 才是客观性的 现 在 要 问 对 于 力学 中常用的随体坐标 系 又称拖带坐标 系 来说 物 理量 的什么导 数才是客 观性的 呢 本文就 讨论这个 问题 我们在物体上建立随体坐 标 x 好 左 1 2 3 瞬时 t 时 物体占据 了空间域R 如图 1 所示 物体上某物质点X占据空 间 点尸 尸任R 尸点的空间位 置可 以用某 固 定 点O至尸点 的 矢径 x 来表示 物质点X的物理量 可以用空间点尸的张量t X 约来表示 在 瞬 时 f 二 时 同一物体占据 了空间域 r 物体上的同一物质点X占据了空间点 p p任r p点的空 间 位置可以用 同一固定 点O至 p 的 矢径 x 来表示 瞬 时 时 同一物质点X的物理量 可用 空间点 p 的张量t x 十A t 来表示 图 1 中的矢 量 是物质点X的速度 163 如果瞬时 t 至瞬时 中 张 量t的时间变化率用ot D 来表示的话 应有 Dt 瓦 六戮 瞬时 A 的张最 一 瞬时 的相当张 量 t 护 l 但是 我 们应当注意 瞬 时 的张 量t x t 和瞬 时 的张 量 t x O是两个不同域 的张 量 是不能相加的 但是我 们可以将t x O变换为 r 域中的相当张量t x t 使之可 以 相加 于是 匹 二 h伙 D 仁 八 一 t x t 名 一t x t 2 现 在的问题粉如何求 出t x 0 为 了简单 形象起见 我们假设物体是二维曲面 张 量 众 是二维曲面内的矢 量 孟 二 根据Le v卜ci v众三平 行移动 定理t s 1 平移后的矢量 仍应与曲面相切 所以当坐标平动时 一个矢量 x O平移至 r 域 可用下式表 示 或 x t 1 a x x 3 劣 a x x 必 共中 是R域至 r 域的转移张量 然后 跟上坐 标的转动 即 R l 或 a X t a X 畜 R 一1 二 a X X t 4 a X t a X 忿 其 中R是 r 域内的转动张量k 是蔺的逆 对于很 小 的 可以用 J 转动张量来表 示 即 浦 i 礼 e l飞耘 5 其中飞 飞 r 域的单位张量 百是旋率 移定理进一步推广 其 几何意义如 一 如 果坐 标是随体坐标的话 我 们可 以将Le vi一c iv i t a 平 先使矢量 X t 从P转移至 p 得叮X t 再 使 X t 跟 上坐标的变形带来的转动 结果所得矢 量 X O仍与曲面相切 故 有 F a X t 6 补 x 孟 x 了 节 一 二 x k I J 其中 r 是转移后的 变形梯度张 最 k 是F的逆 由图 1 可知 f n 二命匀 k 6 言 命 了 现在就可 以来求矢 量对时 间的 变化 率了 将式 3 4 5 6 7 代入 式 2 则可得物 质 导数 a lim 弓 0 a X t 一a X 忿 口 a 一砚 十口 V a 8 它对平动 坐 标 链客观性的 J a nm a n n 导数为 古a 一 二 1 1 幻口 百君 一 X t十 一 R X 口 二 丽 一 十 V a 一 二 a 9 汪6 4 它对转动 坐标 是客观性的 随体导数为 a X 忿 一 F a X t 九 一 A 1im 瓷 二 v a一 v 10 一一 a一 卜 矛 一 4 其中 1 V a 一 V a 就造熟知的矢 量的李氏 导数 一个时 一空 系 中度 量出矢 量 a 为 速度 为叭 二 Q 下面证 明式 10 是客观性的 设在另 如果 a 是客观性的 话 应 有 所以 a Q a Q a 其中 Q是正交张 量 由文献口 知 Q V Q 一 Q V 则有 a 一 V a Q a 一p V a 即 少 a J 议 些 d公 从而证明了矢量的随体导 数是客观性的 如果t X O是二阶张 量的话 我 们 可以将它看成两个矢 量 X 0和6 X O的 井矢 t 所以对平动 坐标 有 t X 乙 a b I t X t 12 对转动坐标 有 t X R I a 吞 1 R 一1 Rt X R 一 13 对于随体坐标 有 t X O F I b I F 二F t X t 14 1 5 F v t 将 1 2 1 3 14 和 5 7 代人 2 乒 则可 得物质导数为 口 袱 一 山 一一 是 l im 生区进土 乙 心 0 A t t k t 它对平动坐标是客观 的 Ja nm a n n导数为 t X 一R t X t 补 渗 at 下 即 Zt一tw t一1 叨J 0名 16 它对转动坐标是客观性的 随体导数 为 牙t 刁了一 l i m t x t X t F 一 F 一 全t呻O 1毛 5 口t 三丁 V l一 气 V 1一I 二V 少 U 17 上式中的后三项 Vt 一 V t 一 t V 就是熟知 的二阶张量的李氏导数 下面来证明式 1了 是客观性的 设在另一个时一空系中度量出的t和 为t和 如果二阶张 量t是客观 性的话 应有 t Q Q Q Q Q Q n甘 一一 一 由文献 3 可知 6 亏 Q 一 v 企 呷 Q 一 Q 一 万亏 t 一 V t t 口 V Q t 一 V t t V Q 即 豁 影 r 这就证 明 了二阶张量 t的随体导数是客观性的 当然 t的随体导数除了可写 成 1 7 的 形式 外 也可写成其它的等价形式 参考 文献 Ll 2 31 L4 5习 郭仲衡 非线性弹性理 论 科学出版社 1980 Er i n gen A C 张且分析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l9 81 E rin g en A C No n lin e arT he o ry of Co n tin uo us M edia M eGraw 一H illB o ok C o mPa nyINC 19 62 陈文芳 非牛倾流体力学 科学出版社 19吕4 H E 坷青 向t计算及 张量计算初步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 8 44 1 一 50 本 文于1986年 7 月 3日收到 有关轴对称匀质刚体惯t 主轴的几个定理 毕广吉 天津教育学院物理 系 提要本文在均质刚体有川 3 重对称轴的条件下 证明了有关惯量主轴的四个定理 从而推广 了关于匀质柱对称刚体惯量主轴的一些结论 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