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1页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与健康 CHlNA F0RE1GN MEDICAL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袁秋月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沭阳 223600) 【摘要】目的针对当前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纠正其错误观点,指导其正确地治疗疾病,有效地预防和延迟糖尿病并发症 的发生。方法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课程,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给予糖尿病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糖 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搪尿病患者预防或延迟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I中图分类号】R5 8 71 I文献标识码】A I文章编号】16740742(2009)I2 )一0127-02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使胰岛素分泌绝对 或者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 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由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几年糖 尿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全球至少有12亿人受到2 型糖尿病的威胁,据估计其发病人数JJ2ol0年将增至22tL。糖尿 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威胁生命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因此,糖 尿病的治疗显得至关重要。但是本人身为一名糖尿病专科的医护 工作者,发现了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存在误区,现总结如下 1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随着人们生活文化及保健知识的提高,在医院糖尿病 专科门诊,经常聚集许多前来健康体检和专项血糖检查的就诊人 员,通过询问调查,95的人总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一定不 会有糖尿病发生。便大胆地去暴饮暴食,而不注意控制热量,合理 膳食和运动。 误区二:原有糖尿病史的就诊人员认为,降低血糖的宗旨是控 制饮食,效果不佳时再口服降糖药,决不能注射胰岛素,即使血糖 急剧升高,居高不下,已经出现轻微并发症,医生劝说要注射胰岛 素,而患者仍拒绝胰岛素冶疗,甚至认为医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当 医生告知患者要住院进行胰岛素注射调整血糖时,患者更是不理 睬,拒绝住院,认为小题大作,一但注射胰岛素便是终身依赖胰岛 素,没有退路了。例如:一位糖尿病患者是经过劝说解释同意住院 治疗的,当给予胰岛素注射时患者很气愤地离开病房,自动出院。 误区三:有的糖尿病患者不注意降糖药的调整,不管身体出现 什么样的病理变化,仍坚持使用降糖药,造成许多并发症,如低血 糖等。例如一位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胃炎,有呕吐和腹泻,不能进 食进水3d,而降糖药仍坚持按原剂量使用,造成低血糖昏迷,病情 已不可逆转,住院后即使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等治疗,也没能挽 回其生命。 误区四:认为降糖药的作用是万能的,只要使用了降糖药,在 生活上就可以为所欲为,不注意饮食调节、运动、吸烟并饮酒,从 而加速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4个误区在糖尿病专科门诊及病房较常见,最终导致糖尿 病患者付出惨重代价,甚至失去生命。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 向患者及其家属展开糖尿病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多年在糖尿病专 科工作,我总结出“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糖尿 病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一门羽翼待丰的科学,它能够 提供很多益处,能使糖尿病患者掌握自己的情况,将每天13常的 自我监测和训练与其生活相结合,而不让糖尿病并发症压倒他们 并制约其生活。糖尿病缝康教育可训练患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 代谢控制。这对维持患者的健康,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有 帮助,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均有帮助。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糖 尿病患者还能降低相应的费用一一包括医疗上的直接费用和丧 失劳动力甚至致残后的间接费用。这部分患者受益后,还可以指 导其他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有时候比医患间的沟通更有 效。 2 具体的糖尿病教育课程 (1)医务人员要让患者了解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断治疗 和预防信息,以及通过改变行为减少危险因素来预防慢性并发症 的知识,具体要求患者在关注血糖的同时关注体重、血压、血脂、 血液粘稠度和胰岛素抵抗等多项指标。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 积极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减少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发生。同 时让患者及家属意识到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 急、慢性并发症,如: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 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 管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肢端坏 疽、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多种感染。 (2)我们医务工作者对糖尿病患者解释糖尿病病程和治疗方 法,帮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治疗决定,更好地改变行为方 式,转变其对糖尿病治疗的错误观念,让患者及家属认识糖尿病 是一种需终身冶疗的疾病,了解治疗并不仅仅包括药物治疗,还 包括饮食、运动等等。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各种并发症或延迟并发 症的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取决于血糖是否达到长期而有效 的控制。 (3)医务人员要耐心为患者讲解糖尿病饮食及体育锻练的重 要性,应严格和长期执行。对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适的总热量、食 物成份、规律的餐次安排等措施的基础上,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利 于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 (下转1 29页)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罗医疗 l 27 卫生与健康 CHlNA FoRElGN MEDICAL 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解除孤独、悲观、不愉快等情绪, 减少痴呆的发生及减缓痴呆发展的程度 33 行为治疗 某些痴呆患者睡眠日夜颠倒、徘徊、进食障碍、暴力行为等,如 在进餐时不知餐桌礼仪,随手乱抓东西放到口中或偷吃食物,这 时要给予奖励治疗加以限制。让他们规律生活,固定作息时间,如 定时起床、吃饭、吃药、运动等,可减少夜间行走及提高睡眠质量。 如产生暴力行为,要仔细寻找原因,排除令患者不愉快的刺激,采 用疏导、解释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 34 药物治疗 目前虽然没有特效药冶疗老年痴呆,但可以针对原发病进行 冶疗,如血管性痴呆、外伤性痴呆及营养性痴呆,经治疗原发病, 痴呆可以部分改善或消失。可选用胆碱脂酶抑制剂、抗抑郁剂、抗 焦虑、镇静催眠、抗精神病药及一些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细胞功 能恢复,降低胆固醇等药物,还可加服维生素B、C、E以及烟酸、 三磷酸腺苷、中药等,也可起着预防保护及治疗作用。 35 护理预防 对待痴呆老人,耐心周到的护理很重要。在饮食方面,要适合 患者FI味,保证丰富的的营养,品种多样化,以提高食欲,但应避 免病人因健忘吃了再吃,饮食过度或不主动进食情况。注意个人 卫生,督促病人洗脸刷牙,经常洗澡,若不能自理,随时给予帮助。 天气变化时,及时关心增减衣服,以及衣着的整洁,防止乱穿衣或 倒穿、反穿衣裤等。室内保持环境舒适,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注意 安全,严防意外发生,加强对思维、记忆、计算等能力的训练,以提 高智力活动,鼓励参加简单的的劳动,户外活动或社交活动,以振 奋精神,增强体质,并应防止外出时迷路走失_3 提示,经过积极的 治疗及精心护理,有25例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改善。说明该病经 过积极的治疗获得一定的疗效。所以,舒适的环境、精 tD的治疗及 护理,防IL外伤和感染是延长患者寿命、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措 施。 4 讨论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器质性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 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并伴有行为障碍及 情绪异常等,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影响工作生活,并随着时间延长 而逐渐加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 会和医学问题。本资料显示老年性痴呆发病与年龄、受教育程度、 社会一环境一心理等因素有关。因此,要尽量减少那些对老人的 不利因素。一方面,老人应该正确对待老年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待生活,饮食起居有序,讲究卫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丰富的 社会活动或空闲活动是降低痴呆发生的因素,不仅对防止痴呆发 生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已患痴呆的老年人减轻痴呆程度,提高 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发扬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社会风气与美德。呼吁有关部门加 强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增加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资,加强管理人 员及医护人员的岗位培训,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提高周到的护 理,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 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必将减少福利 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玉玲社区老年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6l4 【2汤先镗,田大政,刘令申,等北京市牛街地区回、汉族居民老 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8,l 7(5): 3073lo 3张新凯老年痴呆的社会一心理一环境危险因素J】上海精神 医学,1998,lo(增刊):5760 4盛树力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和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2000:1 531 57 【收稿日期】20091 0-228 (上接1 27页) 或超重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糖、11代谢紊乱和 高血压,以及减少降血糖药物剂量。同样重要的是让患者进行有 规律的合适运动,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不 同条件,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对1型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宜在餐 后进行 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闻不宜过长,并予餐前在腹壁皮 下注射胰岛素,使运动时不会过多增加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以避 免运动后低血糖反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适当运 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 乱。但如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痉挛者,应按具体情况作 妥善安排。 (4)医务人员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这样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及医 生提供一种动态数据,有利于了解患者情况,为调整药物剂量提供 依据,此外每23个月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糖尿病病情控制 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最后一个影响糖尿病患者认真学习糖尿病教育的因素就 是我们医护人员。我们应该认真地倾听患者诉说,能在必要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或)自己与患者的关系,实际上医护人员是影响患 者依从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缺乏人性化,不能倾听患者诉说和 在医患关系中缺乏热情都会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医护人员 真情的流露,使用积极的非语言交流,如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