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文言断句和翻译.doc_第1页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文言断句和翻译.doc_第2页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文言断句和翻译.doc_第3页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文言断句和翻译.doc_第4页
与名师对话2014高考语文对点训练:文言断句和翻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出+版网板块一古文翻译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译文: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_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_解析:(1)树,种植,名词用作动词。衣:穿。(2)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兴办。申:反复陈述。孝: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母。悌:敬爱兄长。颁:通“斑”。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以孝悌之义”后置。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略句,补齐,即“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行走)矣”。(3)然而:然,这样;而,却。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即统一天下。未之有:宾语前置句式,即“未有之”。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畜养鸡、猪、狗,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种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人挨饿受冻,做到这些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没有过这种事。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中+国教+育出+版网译文:_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译文:_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文:_解析:(1)瑰怪:珍贵奇特。观:动词用作名词,景象。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后“而”: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焉:代词,相当于“之”“此”等。非:不是,表示否定判断。(2)尽吾志:指尽了自己的努力。而:连词,表转折。其:难道,加强反问语气。此也:判断句,这是。(3)于:介词,对,对于。仆:倒下。以:介词,“以”后省略“之”,可译为“因此”“由此”。悲:感叹。夫:代词,表示远指,那个,那些。谬:使动用法,使错。其:代词,指古书。传:动词活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莫:没有谁。名:名词用作动词,说明白。何:副词,怎么,哪里。胜:尽。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文字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三、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译文:_ (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译文:_ (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译文:_解析:(1)盖:承接上文,说明理由和原因,表确定语气,相当于“本来是”“原来是”。役:第一个“役”是名词,仆役;第二个“役”是动词,役使,驱使。非:表否定判断。而已也: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2)向使:连词,假如,假使。佣:雇佣。若:代词,你。直:通“值”,工钱。怠:怠慢。货:财物。黜:贬退。罚:处罚。补齐省略成分,即“(其)受若直则(若)必甚怒而黜罚之矣”。(3)势:情势。如何:对怎么样。达:通晓。得不乎:固定结构,能不吗,表反问。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所有在当地劳动吃饭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请官吏,是为了让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如今官吏收受了百姓的钱,怠慢百姓的事,到处都是这样。哪里是仅仅怠慢百姓的事,还要偷盗百姓。假如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那(你)就一定非常恼怒要赶走处罚他了。如今天下的官吏大多如此,可是百姓不敢发泄自己的愤怒并且贬黜处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情势不同啊。情势虽不同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四、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邓哀王冲)(1)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译文:_ (2)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译文:_ (3)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译文:_解析:(1)为所:表被动。啮:咬。面缚:反绑双手,当面请罪。首:自首。罪:用作动词,请罪。“犹惧不免”是被动句。(2)以:认为。为、见:均表被动。是以:因此。戚:忧愁,悲哀。(3)俄而:不久。以:介词,把。闻:使动用法,使闻,报告。尚啮:被动句。县:通“悬”。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太祖的一副马鞍放在库里,可是被老鼠咬坏了。守仓库的官吏害怕极了,以为自己死定了,和大家商议想要反绑双手当面向太祖自首请罪,又怕不能被赦免。曹冲说:“你在家里等待三天到中午的时候再去自首。”曹冲于是用刀戳破了衣服,就像被老鼠咬了一样,装出内心不快活的样子,看上去愁眉苦脸的。曹操问他为什么,曹冲回答说:“世人认为被老鼠咬破衣服,它的主人不吉祥。现在,我的衣服被咬破了,因此悲伤。”曹操说:“这只不过是一派胡言,你不必为此烦恼。”不多时守仓库的官吏就把马鞍被咬这件事报告给了曹操,曹操笑着说:“我儿的衣服放在身边,尚且被咬破了,更何况马鞍悬挂在柱子上呢?”对这件事丝毫不加追究。五、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宫门,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诊之。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节选自说苑辩物)(1)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z|zs|译文:_ (2)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译文:_ (3)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译文:_解析:(1)过:拜访。暴疾:突然生病。造:到。活:使动用法,使活,救活。(2)生:使动用法,使生,使复活。特:只是。夫:指示代词,那,那些。药:名词用作状语,用药物。(3)夫:用在句尾,表示感叹。息:使动用法,使复苏。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突然得病身亡。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中庶子进宫禀告赵王,赵王光着脚快步走来,出了宫门,话没说完,眼泪就沾湿了他的衣襟。于是扁鹊就给太子诊治。太子于是就活过来了。天下人听到这件事,都说:“扁鹊能够使死人复活。”扁鹊告诉大家说:“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活着罢了。死人是不能用药物救活的。”可悲呀!乱国的君主是不能用药物使它复苏的。六、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武王既伐殷,悬纣首。有泣于白旗之下者,有司责之。其人曰:“吾冶家孙也。数十年间,再易其熔范矣。今又将易之,不知其所业,故泣。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殷赋重,秉耒耜者一拨不敢起,吾父易之为工器。属宫室台榭侈,其售益倍。民凋力穷,土木中辍,吾易之为兵器。会诸侯伐殷,师旅战阵兴,其售又倍前也。今周用钺斩独夫,四海将奉文理,吾之业必坏,吾亡无日矣。”武王闻之,惧。于是包干戈,劝农事。治家子复祖之旧。(节选自陆龟蒙冶家子言)【注】冶家:铁匠。熔范:冶炼模具。东作:春耕生产。(1)数十年间,再易其熔范矣。今又将易之,不知其所业,故泣。译文:_ (2)民凋力穷,土木中辍,吾易之为兵器。会诸侯伐殷,师旅战阵兴,其售又倍前也。译文:_ (3)武王闻之,惧。于是包干戈,劝农事。冶家子复祖之旧。译文:_z&zs&解析:(1)再:两次。易:更换。其:代词,指代自己。所业:所,助词,业:从事某种职业。(2)辍:停止。会:适逢。师旅:军队。售:动词用作名词,销售量。倍:加倍。其售又倍前也:省略句,即“其售又倍(于)前也”。(3)闻:听说。包:包裹,收藏。干戈:指兵器。劝:勉励、奖励。复:恢复。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业。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周武王计伐了殷纣王,把纣王的头悬挂示众。有一人在白旗下面哭泣,主事的官员责问他。这人说:“我是铁匠家的孙子。几十年里,两次更换我家的冶炼模具了,如今又要更换它,我不知道自己该以什么为职业,所以哭泣。我的祖父当初铸造农具,每年农事开始,一定卖出许多。殷朝赋税加重,手拿农具的人连一锄土也不敢挖,我的父亲于是改为制造工匠的器具。恰逢殷纣王大修宫室楼台,其销售量比农具增加了一倍。后来民力凋敝,财力穷尽,土木建筑中途停工,于是我便改为铸造兵器。正赶上诸侯讨伐殷王,军队战阵摆开,我的销售量又比我父亲时增加了一倍。现在周朝用斧钺斩杀了殷纣王这个独夫,四海之内将循礼而行,我的职业一定会遭到损害,我的末日不远了。”周武王听到这些话,十分惊恐。于是裹藏起兵器,鼓励农业生产。铁匠家的孙子又恢复了祖父的旧业。七、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魏文侯使舍人毋择献鹄于齐侯。毋择行道失之。徒献空笼,见齐侯曰:“寡君徒臣毋择献鹄,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而鹄飞冲天,逐不复反。念思非无钱以买鹄也。恶有为其君使,轻易其弊者乎?念思非不能拔剑刎颈,腐肉暴骨于中野也,为吾君贵鹄而贱士也;念思非不敢走陈、蔡之间也,恶绝两君之使。故不敢爱身逃死,来献空笼,唯主君斧质之诛。”齐侯大悦,曰:“寡人今者得兹言三,贤于鹄远矣。寡人有都郊地百里,愿献于大夫以为汤沐邑。”毋择对曰:“恶有为其君使而轻易其弊,而利诸侯之地乎?”遂出不反。(节选自说苑奉使)【注】鹄:天鹅。斧质:即斧锧,古代刑具。汤沐邑:周制,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给国都四周地区的封邑,以供来朝期间住宿洗沐之用。这里,齐王赐给毋择汤沐邑,表示尊敬,愿他常来。(1)寡君使臣毋择献鹄,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而鹄飞冲天,遂不复反。译文:_(2)故不敢爱身逃死,来献空笼,唯主君斧质之诛。译文:_(3)毋择对曰:“恶有为其君使而轻易其弊,而利诸侯之地乎?”译文:_解析:(1)使:派遣。道:名词作状语,在道上。出、饮食:使动用法,使出,使饮食。而:连词,可是。反:通“返”。(2)故:所以。爱:吝惜。唯:助词,表希望,请求。(3)对:回答。恶:怎么,表疑问。为:介词,替。轻:轻易,疏忽。易:变动。弊:通“币”,礼物。而:连词,表转折,反而。利:得到好处。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参考译文】魏文侯派舍人毋择给齐侯献一只天鹅。毋择走在路上时却让天鹅给飞跑了。他就只献给齐侯一只空笼,拜见齐侯说:“我们国君派臣下毋择来奉献天鹅。路上,天鹅饥饿口渴,臣下将它放出来喂水喂食,可是天鹅高飞冲天,就再也不回来了。我心想不是没有钱再买一只天鹅,而是觉得哪有做君主使者的可以随便改换国君的礼品呢?我心想不是不能拔剑自刎,使自己的尸体腐烂,让骸骨暴露在旷野之中,而是害怕给我们的国君带来看重天鹅而轻视士人的恶名;我心想不是不能逃到陈国或蔡国去,而是害怕由此而断绝两国的往来。所以我不敢吝惜自己而逃避一死,就来献上空笼,请君主砍我的头吧!”齐侯非常高兴,说:“我今天听了你讲的三条献空笼的道理,远远地胜过得到一只天鹅。我在都城郊外有方圆百里的土地,愿意献给先生作为汤沐邑。”毋择回答说:“哪里有替他的国君出使因疏忽大意变动了礼物,反而得到诸侯赐给土地好处的呢?”(毋择)就走出去,没有返回了。八、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国教.育出.版网孔子之宋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节选自说苑杂言)(1)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译文:_(2)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译文:_(3)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译文:_解析:(1)“之”,到;“似”,相像;“以”,因此;“舍”,客馆、馆舍。(2)“修”,修养,修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诗书之不习”,不习诗书;“过”,过错;“是也”,判断句式,这是。(3)“若”,如果;“则”,那么,就;“非”,不是;“也夫”,表判断与强调。答案:(1)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2)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3)如果我的相貌像阳虎,那不是我的罪过,这是天命呀!【参考译文】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子路很生气,举起戟要去和他们搏斗。孔子阻止他说:“多么讲究仁义的人也不能避免世俗习气啊。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如果我的相貌像阳虎,那不是我的罪过,这是天命呀!仲由来唱歌,我来和你。”于是子路唱起歌来,孔子跟着唱,唱完三遍,士兵便解围了。板块二古文断句一、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中_国教_育出_版网(节选自礼记儒行)解析:先通读全句,本文段的中心话题是“交友”,待断句处是儒者交友的“术”(做法)。加上标点符号是: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答案: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参考译文】儒者相互之间志同道合,实践正道的方法也相同;他们一起做官的时候就快乐地相处,彼此谦虚相待而没有厌倦;长久不相见的时候,听到有关朋友的流言也不相信。他们的行动以道为本,有所建立也都合于正义。志向相同就一起前进,志向不同就离之而去。他们的交友之道就是这样的。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节选自荀子礼论)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解析:先通读全句,该句上承“乱”,下启“是礼之所起也”,围绕“欲”解释“礼”产生的原因;再找虚词,“也”“乎”处可能停顿。加上标点符号是: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答案: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参考译文】礼是怎样产生的?回答是: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不能没有追求,一味追求而没有限度,就不能不产生争斗。争斗就引起混乱,混乱就陷入困境。先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制定礼义来划分等级界限,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的欲望决不至于因财物缺乏而无法满足,使财物决不至于因满足欲望而消耗殆尽,财物和欲望互相制约而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三、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限6处)盖天下之理无穷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故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节选自顾炎武初刻日知录自序)解析:先通读全句;再找虚词,“而”“也”“故”处可能停顿;“故”后面句式对称。答案:盖天下之理无穷/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故昔日之得/不足以为矜/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参考译文】z,zs,天下的道理无穷无尽,而君子对于道的追求,不获得成就,也就不算通达。所以以往的收获,不足以骄傲自满;以后的成就,也不容许用来把自己框住。四、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节选自韩愈原毁)解析:先通读全段,该段的中心话题是律己修身,重点介绍如何“责己”;再找虚词,“其”“故”两处重复,句式相同,可能停顿;“曰”处可能停顿。应注意本段中的“也”,有的表句中停顿,有的表句末停顿。加上标点符号是: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答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参考译文】古时候的君子,要求自己既严格且全面,对待别人既宽厚且不苛求。既严格且全面,就不会懈怠;既宽厚且不苛求,就使别人乐于干好事。听到古人中有位叫舜的,他这个人,是有仁义的人。于是寻求他所以能成为舜的地方,用来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就不能这样?”早晚思索,把不如舜的地方去掉,努力向舜的品德接近。五、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节选自王充论衡问孔篇)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解析:先通读全句;再找虚词,“况”“安能”“或”处可能停顿;“不能皆是”,“或是”是并列关系。加上标点符号是: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答案: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不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沉难见/时人不知问。【参考译文】世上的儒生学者,喜好迷信老师和推崇古代,以为凡是圣人贤者所说的话都没有错误,只知道专心一意地去讲授和学习,不知道提出疑问。其实,圣人贤者下笔写文章,尽管构思周密,还不能说完全合乎实际,更何况匆忙之间的师徒对话,怎能句句都正确呢?不能都正确,当时的人不知道提出反驳;有的说得对,但是语意隐晦,难以明白,当时的人也不知提出疑问。考察圣人贤者的言论,有很多地方上下抵触;他们的文章,也有不少地方前后矛盾。这些问题,是当今的学者所不能知道的。六、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其冠(节选自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解析:先通读文段,理清情节,本文段讲述的是齐桓公“雪”遗冠之耻的经过;再找“曰”,它标志人物对话;“发仓囷赐贫穷”和“论囹圄出薄罪”是并列关系,且句式对仗。加上标点符号是: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其冠!”答案: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其冠【参考译文】齐桓公喝醉了酒,丢失了自己的帽子,认为这是耻辱,三天不去上朝理政。管仲说:“这算不上国君的耻辱,您为什么不用政令去洗刷它呢?”桓公高兴地说:“你的建议怎么这样好啊!”于是桓公下令打开粮仓,把粮食赏赐给贫困的人,重新审理狱中的囚犯,释放犯有轻罪的人。过了三天,民众歌唱道:“桓公怎么不再丢掉他的帽子啊!”七、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限6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节选自老子七章)解析:文段由“天地”谈及“圣人”,注意语意的转换。抓住“所以”“者”“以”“故”“是以”等虚词来断句。加上标点符号是: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答案: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参考译文】天地之所以能长存永在,是因为它们的生存不为自己,所以才能长生。因此圣人使自己居于人后,自己反能占先;把自己置于度外,自己反得保全。这不正因为他没有私念吗?反而达到了他的私人目的。八、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限6处)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解析:语段为叙述性文字,先找出主要人物“阳门之介夫”“子罕”“晋人”“民”,理清人物之间关系,再把握事件过程进行断句。加上标点符号是: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答案: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晋人之觇宋者反报于晋侯曰/阳门之介夫死/而子罕哭之哀/而民说/殆不可伐也【参考译文】守护宋国阳门的一个卫士死了,司域子罕进灵堂为他哭泣,哭得很悲哀。晋国派到宋国的侦探回去向晋侯报告说:“宋国阳门的一个卫士死了,对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子罕却为他哭得很伤心,因而百姓都乐意为国效力,宋国恐怕不可以征伐吧!”板块三综合训练(2012年湖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家有名士中.国教.育出.版网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馀。”】【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肃:恭敬B绝难乘,少能骑者 绝:非常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 谓:评价解析:就:靠近。答案:C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浑曰:“何如我?”卿家痴叔死未A B C D解析:句说的是王济赞叹王湛学问之深。句说的是只有其父王昶了解王湛。是武帝的话。这些都不是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答案:A3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中_国教_育出_版网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解析:从原文看,王济并非“每次”去墓地“从不看望叔父”,此处错。B项与邓粲晋纪中的意思相符。C项在晋纪中也有依据。D项与最后一段意思相符。答案:A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译文:_ (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译文:_ (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译文:_解析:(1)句要注意省略处的补充。(2)句注意“具”“叹述”等词语的理解。(3)句注意“每”“辄”“调”等词语的理解。答案:(1)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2)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3)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参考译文】王湛为生身之父守孝三年之期已满,就住在了守墓房里。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祭拜祖墓,经过那里也不去探望叔父,叔父也不等他来。王济偶尔拜见,也只是嘘寒问暖罢了。后来王济姑且试探着问近来的事情,王湛的回答很有些值得一听的言辞,出乎王济的意料,王济感到惊愕惋惜,就继续与他交谈,转而达到高洁精微(的境界)。王济先时少了作为子侄辈的恭敬,在听了叔父的言论之后,不觉地严肃起来,从内心到外表都肃然恭敬起来。王济于是就留在叔父的住处,日夜交谈。王济虽然才华出众,也自觉比叔父有所欠缺,于是感叹说:“我王家有这样的名士,竟然三十年都不了解!”王济离开时,叔父送到门口。跟随王济的有一匹马,非常难骑,很少有人能骑乘得了。王济偶尔问叔父:“您喜欢骑马不?”王湛说:“也爱好呀。”王济又让叔父去骑骑那匹难骑的马,叔父骑马的姿态身形非常漂亮,回手挥鞭如彩练萦绕,有名的骑手也不能超过他。王济更是慨叹叔父的本领真是难测深浅,像这样的情况并不止一两件。邓粲晋纪说:“王湛,字处冲,是太原人。内在德能并不外显,当时没人了解他,即使是兄弟家族之人,也认为他痴傻,只有他的父亲王昶认为他有奇才。王昶去世,王湛就在守墓房里住下,他哥哥的儿子王济前去探望王湛,看见他床头有周易,就对王湛说:叔父用这书干什么?看过没有?王湛笑着说:身体感觉不舒服时,偶尔也看看罢了。今天就和你说说吧。于是就与王济一起谈周易,剖解分析精妙,王济从没听到过,感叹叔父的本领真是难测深浅。王济生性喜欢马,而他所骑的马是善跑的好马,他心里很喜欢它。王湛说:这匹马虽然也算善跑,但是它力气单薄承受不了艰苦。近日我发现督邮的马,应当胜过这匹马,只是喂养不到位罢了。王济就把督邮的马牵来,用谷物喂养了十几天,交给王湛比试。王湛不曾骑马,突然上马便驰骋起来,那马的步态与王济的马没有两样,但也看不出两马的优劣。王湛说:现在只是在车行路上比试,怎么能辨别哪匹马更优?应该靠近蚂蚁窝。于是围绕蚂蚁窝使马盘旋,果然王济的马摔跤了。王湛的超人目光卓越才能就像这样。”回到家里,王浑问王济:“为什么一去就是几天?”王济说:“我才得到了一位叔父。”王浑问这是怎么回事,王济把所经历的情况感叹着详说了一遍。王浑说:“比得上我吗?”王济说:“是超过我王济之上的人。”武帝每次见到王济,就用王湛调侃他,说:“你家痴呆叔父死了没有?”王济经常没有什么话答对。现在了解了叔父,后来武帝又像以前那样问,王济说:“臣下的叔父并不痴呆。”并称赞叔叔实际的德能之美。武帝问:“能与谁比?”王济说:“在山涛之下,在魏舒之上。”晋阳秋说:“王济有识人品鉴高下之才,见到王湛,感叹佩服他的度量。当时人评论说王湛与山涛相比有不足,与魏舒相较有超余。”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中。教。网z。z。s。tep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犬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解析:这是一个叙事文段,断句前先要整体把握文意,所塑造的人物为魏舒,其特点为善射。因人物单一,情节集中,故多数句子省略了主语,断句时要引起注意。需断句的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先整体介绍人物特点,然后指出其从小就有“工射”的特点,再详叙其为长史后的一些事情。把这些梳理清楚了,断句就不难了。答案: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参考译文】魏舒身高八尺二寸,对一般人常做的事不特意修炼。年轻时就擅长射箭,进山林草泽,常常都收获多多。做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与他的属下将佐参谋玩射壶游戏,魏舒常常参与点拾筹码。后来碰到玩射戏的人少时,就让魏舒参与顶数,于是,魏舒所投之筹没有不中壶的,再加上他举止动作优雅闲逸,把投壶游戏的趣味玩到了极致。二、(2012年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注】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B而又辱之 辱:辜负。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辱”,谦词,承蒙。在此句中是承蒙“相问”(寄送书信)之意。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两个“以”均表因果关系,译为“因”。B项的“而”均为连词,前一个表顺承,后一个表转折。C项的“其”,前一个是代词,代指自己;后一个是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译为“还是”。D项的“所”,前一个与“为”配合,表被动;后一个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短语。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解析:原文三、四段中信息显示,作者因写“时文”(应试之文)而获誉,因写“有卓然自立之言”的文章却获罪。答案:C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解析:先要通读,初解文意,再抓重点语言标志试断,逐句推敲,最后确定。答案: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中教网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译文:_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译文:_解析:(1)句要译出反问句的特点,译准“如”“尔”“安”“切切”“是”等词,并注意“修”是作者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