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绿道网纲要.doc_第1页
广东绿道网纲要.doc_第2页
广东绿道网纲要.doc_第3页
广东绿道网纲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别开生面,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一部专题片:绿道建设宜居城乡的希望之路。从2010年起,广东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总长约1690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绚丽的画面、优美的解说,专题片的精彩内容令众多与会人员赞叹不已。很多人不知道,拍摄这部专题片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点子。去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省委政研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在广泛调研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提出在珠三角率先构建融合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珠三角绿道网。绿道网意义重大,可以解决珠三角结构性生态廊道保护体系缺失的问题,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为进一步扩内需促增长,转变发展模式提供新载体,为推动珠三角生态保护和生活休闲一体化及城乡建设奠定基础。力争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将珠三角绿道网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标志性工程。日前,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发布。实施意见要求,逐步开展6条区域绿道的建设工作,构建珠三角绿道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广东省建成安居、康居、乐居、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编制省立公园珠江三角洲绿道建设规划”的任务要求,将把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高密度住宅区内的开敞空间联系起来,构建珠三角绿道网,并选取若干“区域绿道”,按照“省立公园”的模式进行保护和利用。自今年起,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6条区域绿道,串联200多处主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发展节点,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服务人口约2565万人。珠三角6条区域绿道走向1号绿道:主线长约310公里,沿珠江西岸布局,以大山大海为特色,西起肇庆双龙湖旅游度假村,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2号绿道:主线长约470公里,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东稔平半岛巽寮休闲度假村,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3号绿道:主线长约360公里,横贯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闲为特色,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东至惠州横沥黄沙洞自然保护区,途经60多个发展节点。4号绿道:主线长约2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中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广州芙蓉嶂水源保护区,向南途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5号绿道:主线长约1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东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途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6号绿道:主线长约21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西部,沿西江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北起肇庆贞山,向南途经佛山、江门,南至江门银湖湾湿地及古兜温泉,途经16个发展节点。绿道的分类分为3类: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生态型区域绿道 主要沿城镇外围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设立,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来维育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保障生物多样性,可供进行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生态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郊野型区域绿道 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设立,包括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道的形式,旨在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郊野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都市型区域绿道 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和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地设立,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提供场所,发挥贯通珠三角绿道网的作用。都市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规划结合珠三角城乡空间布局、地域景观特色、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的特点,根据绿道所处位置和目标功能的不同,绿道网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区域绿道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分类建设指引。绿道网规划纲要结合珠三角资源和城乡发展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等实际情况以及各城市的发展意愿,研究提出了珠三角绿道网总体布局的构想,包括主要功能、路线走向等主要内容。 绿道控制范围是一个开放的线性空间,除以下允许保留和进入的用地类型或项目外,在绿道控制范围内严格限制与区域绿道功能不兼容开发项目的进入:1。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湿地;2。公共性开敞绿地:各类公园,游乐园,野营基地,野生动物园,名胜古迹等;3。体育运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滑草场,赛马场,马术表演场等;绿化比率高,景观佳或旷地型用地:自来水厂,小型污水厂等大型公共设施以及现存的具有岭南特色的村落等;4。生产性绿地:花圃,苗圃,植物园等;5。游憩服务设施:农家乐,渔家乐,烧烤场等;6。其它:纪念性林地,防护林等。绿道相关绿道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等。绿道主要由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绿道: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这样定义:绿道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它可能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在1990年代,不少城市都进行了绿地系统规划,但正如华南农业大学李敏教授回忆的广州当年的规划意图一样,主要都是解决“生态维护”问题:“也就是在广州,要保存多少绿地才能维持这个区域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解决生态是不是能够适合生存的问题,简单讲就是解决生态温饱问题。”城市生态问题最终被淹没在车轮声中。1996年全国城市道路达到了13多万公里,比10年前增长了两倍多。 绿道助“雾都”变身“花园城市”十九世纪末的伦敦,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是全球闻名的“雾都”,城市环境十分糟糕。当时伦敦郡的议长罗斯伯里伯爵形容:“城市被毫无顾忌地糟蹋,变得肮脏、污水横流,日复一日地变成人类的坟墓。”伦敦的问题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担忧和关注,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先驱霍华德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