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标准自来水笔及其笔尖.pdf_第1页
日本工业标准自来水笔及其笔尖.pdf_第2页
日本工业标准自来水笔及其笔尖.pdf_第3页
日本工业标准自来水笔及其笔尖.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 工 业 标 准 自来水笔及其笔尖 JIS S 6025 2002 Fountain pens and nibs 前言 本标准是由东京自来水笔事业协同组合 TWIMCTA 财团法人日本标准协会 JSA 根据工业标准化法第 12条第 1项之规定提出的必须对原有的日本工业标准进行修订的申请 报告 然后提交日本标准调查会的审议 经过经济产业大臣审订的日本工业标准 根据这一 要求 对 JIS S 6025 1994 标准进行修改 同时废除 JIS S 6616 1994 标准 并将其内容合并 入 JIS S 6025标准中 序文 自来水笔及其笔尖的 JIS 标准制订的目的旨在提高质量及对消费者的保护 于是在 1949 年和 1961年分别制订了 JIS S 6616 自来水笔 和 JIS S 6025 自来水笔用笔尖 此次 修订是由于自来水笔和笔尖是对应的产品 或部件 考虑到生产使应用上的便利性 将两 个标准合二为一 并且 根据现行生产之实际状况对标准的全部内容进行重新审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焊接了铱粒的笔尖 以 下称笔尖 以及具有笔胆内的墨水能自动向笔尖流 注的结构的自来水笔作出规定 2 引用标准 以下所示之标准 为本标准所引 用 并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这些引用标准适用于 最新的版本 包含追补之内容 JIS G 4305 冷轧不锈钢钢板和钢带 JIS H 8617镀镍及镀镍铬 JIS K 0050化学分析方法通则 JIS K 0116分光分析通则 JIS K 0121原子吸光分析通则 JIS K 8180盐酸 试药 JIS M 8115粗锭中金及银的定量方法 JIS R 6111人造研磨材料 JIS Z 8401数值的舍入方法 JIS Z 8703试验场所的标准状态 3 定义 本标准中所用主要用语的定义如下 a 铱头 是一种含有铱锇等铂金类金属并且有 耐磨耗性的合金 熔接在笔尖的前端 b 笔尖缝 从前端直至中央部分 切割分开 c 笔舌 其作用是利用毛细作用 使墨水引出 至笔尖 导入笔杆内的空气量为墨水导出的量 d 铱粒砂孔 铱粒焊接时产生的砂眼 4 各部件的名称 自来水笔及笔尖各部件的名 称参见附图 1及附图 2 5 种类 511 自来水笔 自来水笔的种类按墨水补充的 结构如表 1 所示 表 1 自来水笔的种类 种类结构 吸入式 向自来水笔内笔胆补充墨水类型 墨水囊式 可交换墨水囊的类型 512 笔尖 笔尖的种类根据材质进行区分 如表 2所示 表 2 笔尖种类 种类材质 1 种 14K 金以上 在笔尖上熔接了铱粒的笔尖 2 种 采 用 JIS G 4305 标 准 规 定 的 SUS316 SUS316L SUS316J1 SUS316J1L 或具 有同等 以上性能的耐酸合金 或者作了镀饰处理并 在笔尖上熔接了铱粒的笔尖 6 质量 611 外观 外观要求如下 a 自来水笔 自来水笔的外观按照 91211 条款 进行试验时 必须无外观上的瑕疵 弯曲等缺点 b 笔尖 笔尖的外观按照 91212 条款进行试验 时 必须无外观上的损伤 弯曲等缺点 开缝线必 29 412004中国制笔 标准与检测 须均匀 另外笔尖铱头上应无砂眼 锐角等缺点 612 性能 自来水笔及笔尖的性能按照 91 条款 进行试验时 必须符合表 3 之规定 表 3 性能 项目性能试验条款 镀层耐久性 1 不应露底913 镀层耐腐蚀性 2 不应有蓝色腐蚀斑点914 储墨量014ml 以上915 书写性能不能出现断墨或跳线916 间歇书写性能 应在 10cm 以内能出墨并正常 书写 917 抗漏水性不能出现滴墨918 笔夹夹着力不能有缝隙919 耐冲击性 不能有实际使用上障碍 之类的破损 另外 不能出 现断墨或跳线 9110 笔套拉力2145N 以上9111 铱粒开缝0103mm以下9112 笔尖磨耗性112以下9113 铱粒牢固度不容易脱落9113 笔尖的耐腐蚀性 3 腐蚀量应在 011 以下 不能因腐蚀使笔尖光泽明显 变化 9114 笔尖用金的纯度 4 与笔尖用金的品位相对 应的纯 度允 许差 必须 在 3 1000以内 9115 注 1 贵金属 金 银等 和耐蚀性合金 不锈钢等 不 适用 2 仅适用于以铁为基材 作过镀饰处理的材料 而不适 用于作过防锈涂饰处理的 以及进行过雕刻加工的部分 3 第二种类笔尖当中 采 用 JIS G 4305 标准规定的 SUS316 SUS316L SUS316J1 SUS316J1L 以外的材料 4 适用第一种类笔尖 613 有害物质 自来水笔笔杆上的镀饰层 包 括笔套 以及自来水笔墨水的有害物质根据 9116 项 进行试验 此时对有害物质的规定如下 锑 60mg kg 以下 砷 25mg kg 以 下 钡 1000mg kg 以下 镉 75mg kg 以下 铬 60mg kg 以下 铅 90mg kg 以下 汞60mg kg 以下 硒500mg kg 以下 7 结构 结构必须符合以下项目要求 a 笔尖和储水器的接触必须充分 定位必须准 确 b 各部件的螺合和镶合必须充分 粘接部分应 牢固 c 各部分的装配应匹配 外观整洁 边缘无破 损或开裂 8 材料 自来水笔用材料必须符合以下项目要 求 a 应为耐墨水的优质材料 b 储水器材料应为胶木 塑料及耐腐蚀的合 金 c 吸入式用笔胆应具有耐墨水 不会腐蚀的材 料 必须是有弹性的橡胶或塑料 d 吸入式用笔胆护胆管及吸水簧应具有耐腐蚀 性能 不会腐蚀笔胆 9 试验方法 911 一般事项 试验的一般条件如下 a 若无特别的规定 试验场所的标准状态应为 JIS Z 8703 标准规定的常温 常湿条件 b 试验结果按照 JIS Z 8401 标准要求 求至规 定数值的下一位数 c 与化学分析共通的一般事项 按照JIS K 0050 标准要求 d 试验采用的墨水规定使用表面张力为 35 60mN m 相对粘度25e 时为1105 2109的蓝墨水 912 外观试验 91211 自来水笔 自来水笔的外观采用目测方 法 检查有无外观上的瑕疵 弯曲等缺点 91212 笔尖 笔尖的外观采用目测或放大镜检测 的方法 检查有无外观上的瑕疵 弯曲之类的缺点 以及铱粒是否有砂眼 有无锐角等缺陷 913 镀层耐久性 镀层的耐久性试验按照以下 条件 使金刚砂粒由漏斗落至试件上 用目测方法 观察试件是否漏底 参照图 1 a 金刚砂粒为 JIS R 6111 标准所规定的 GC 36 或 GC 46 b 漏斗的角度为 60b 管脚长 50mm 管脚内径 515 011mm c 从漏斗的开关板落砂口到试件的距离应为 250mm d 试件表面和垂直落下的金刚砂所形成的夹角 应为 45b e 金刚砂每分钟落下量应为 450 10g f 金刚砂使用次数以 300次为限 g 试验时间 镀饰贵金属或作过防锈处理的试 件为 60 秒 其它试件为 90秒 30 412004中国制笔 标准与检测 图 1 镀层耐久性试验装置 914 镀层耐腐蚀性 防锈层耐腐蚀试验根据 JIS H 8617标准之附件 3 规定的试验方法 氧化铁耐蚀 试验 进行 即利用试验纸 检查试件表面有无腐 蚀之蓝色斑点 5 此时 要采用脱脂 清洗过的 试件 另外 所用试纸大小应为 1cm2 6 在不含 边角的试纸表面上进行试验 注 5 出现褐色或黄色的斑点时 不在检查 之列 6 试验处所的面积不满 1cm2时 就以实 际大小为准 915 墨水量 墨水量的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 此时 墨水容量的换算方式为 1ml 1g 91511 吸入式 规定 吸入式自来水笔在吸入墨 水前 对试料质量进行测定 次之 将笔尖全部浸 没在墨水瓶内的墨水中 连续作 5 次吸入操作 测 定吸入墨水后的试料质量 再按以下算术式求出墨 水量 mA m2 m1 其中 mA 墨水量 g m1 吸入墨水前的全部质量 g m2 吸入墨水后的全部质量 g 91512 墨水囊式 墨水囊式自来水笔是以未使用 的墨水囊为试料并测定其质量 次之 取出墨水囊 中的全部墨水 测定其质量 再按以下计算式求出 墨水量 mB m3 m4 其中 mB 墨水量 g m3 墨水囊及墨水的全部质量 g m4 墨水取出后墨水囊的全部质量 g 916 书写性能 书写性能试验按以下条件进行 使试料做 2000 次往返书写 检查此间有无断墨及跳 线 参照图 2 此时 试验室内的温度应为 20 30e 湿度为 50 80 图 2 书写试验机实例 31 412004中国制笔 标准与检测 a 书写用纸 该纸的重量为 40 157g m2 白 度为 75 以上 b 书写角度 7 60 5 b 注 7 书写角度的调整 是将自来水笔固定 在夹具上 再将夹具装在夹具底座 调整笔尖与书 写用纸的移动方向成直角 与书写用纸面成 60 5b c 书写荷重注 8 015 0105N 注 8 关于书写荷重的调整 按 b 要求调 整书写角度后 将笔尖的前端装配在平衡接头上 以推进的方式装配在平衡接头的上面 使其垂直悬 吊 将平衡接头的下端调节至离开书写面若干的位 置 d 书写纸送纸速度 200 10mm 分 e 书写类型 以 10mm 书写宽幅作往返运动 f 书写速度 014 秒 往返一次 g 下垫物质 磨净的不锈钢板 917 间隙书写性能 间隙书写性能试验按以下 要求进行 即将笔头暴露并经一定时间搁置后 在 916a 规定的书写用纸上 以 50 70b的书写角度 490 981mN 的书写荷重 以每秒 2cm 的书写速度 检查能否正常书写 并规定此时试验室的温度为 15 25e 湿度为 50 70 a 脱卸自来水笔的笔套 在水平状态下放置 30 分钟后进行试验 b 套上自来水笔的笔套 笔尖向上并以垂直的 状态放置 3 天后进行试验 918 抗漏水性试验 滴落试验按以下要求进行 a 吸入式笔在试验之前 将笔头全部浸入墨水 瓶内的墨水中吸入墨水 吸入的墨水量约相当于笔 胆一半的量时 然后 笔尖向上放置 用吸墨纸吸 出笔尖内墨水 并将储水器内的墨水吸空 b 墨水囊式笔试验将墨水囊插入自来水笔上 使储水器充分吸入墨水后 取下墨水囊 然后用吸 墨纸吸出笔尖内墨水 并将储水器内的墨水吸空 再将剩约一半量墨水的墨水囊插在自来水笔上 c 进行 a b 操作之后 将脱下笔套的自来 水笔的笔尖朝下垂直放置 置于室温为 20e 或者 相当于 20e 的气压下减压 5 分钟 检查有无墨水 滴落情况发生 919 笔夹弹力 笔夹弹力试验是在笔夹尖端和 笔杆或套之间 插入厚度为 3mm 板 木片 塑料 片 金属片等 放置 10 分钟后取下木片 检查笔 夹尖端和笔杆或套之间有无缝隙 9110 耐冲击性能 耐冲击性能是在地上放置 30mm 厚的杉木板 将套着笔套的自来水笔与地面保 持平行 然后从离木板一米的高度落至木板上 检 查结构及各部件有无使用上障碍的破损 然后作 916 项规定的书写性能试验 再检查有无断墨或跳线现 象 9111 笔套拉力试验 笔套拉力试验是将笔套沿 笔杆的轴线方向套脱 10000 次后 再将笔套沿笔杆 的轴线方向慢慢拔出 然后测定笔套拔出时的荷重 螺旋式除外 9112 笔尖铱头缝 铱头开缝试验是采用具有 0101mm 精度的测定仪器 检测铱头的最小开缝 9113 笔尖耐磨耗性 笔尖的耐磨耗性试验是把 待测定笔尖装在自来水笔上 采用书写试验机 参 照图 2 以 916 项测定条件 使笔尖作 10000 次往 返书写 然后取出作过书写试验的书写用纸 分别 从书写开始处到 1 米为止的区间任意取 5 处书写线 迹 从书写结束时最终 1 米处的区间取任意 5 处书 写线迹 并采用具有 011mm 精度的测定仪器测定线 迹粗细 分别算出平均值 以下列计算式算出磨耗 度 再观察铱粒是否脱落 L b2 b1 其中 L 磨耗度 b1 开始书写的 1 米区间内任意5 处书写 线迹粗细的平均值 mm b2 书写结束的最终 1米区间内任意5 处 线迹粗细的平均值 mm 9114 笔尖耐腐蚀性试验 笔尖的耐腐蚀试验按 下列要求进行 另外 规定耐腐蚀性试验用的试料质量在 3g 以 上 a 将笔尖浸润于煮沸的 013 氢氧化钠溶液内 约 3 分钟 在热水中除去油分并将其洗净 b 浸于 30e 的盐酸处理液 9 内约 1 小时后 用水洗干净并进行干燥 注 9 室温条件下 在蒸馏水中加入 5ml 浓盐 酸 比重 1119 并使其总容量达到 100 ml c 根据以下计算方式算出腐蚀量 再检查因腐 蚀带来的光泽变化的状态 A m1 m2 m1 100 32 412004中国制笔 标准与检测 其中 A 腐蚀量 m1 试验前的质量 g m2 试验后的质量 g 9115 笔尖用金的纯度试验 笔尖用金的纯度试 验按照JIS M 8115标准812 项 干式试金法 规定的 定量法进行 9116 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试验如下 a 试料的采集 试料采集方法如下 1 当自来水笔为试料时 刮下整支笔 包括笔 套 的镀层 称取 011 g 以上 并精确至 011mg 2 当墨水作为试料时 称取 011 g 以上 并精 确至 011mg b 用大小适当的容器 10 将上述试料和 50 倍于试料质量的 0107mol I 盐酸 11 溶液 37 2e 进行混合 并振荡混合 1分钟 注 10 是指总容量为盐酸析出液 116 510 倍 的容器 注 11 用 JIS K 8180 标准规定的盐酸进行调 整 c 用 pH 计 12 检查混合液的酸性度 pH 值 为115 以上时 一边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