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宋濓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二)能力培养点 能够通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自己翻译全文。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育学生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与学习环境,努力向上,不断追求。 重难点: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课型:自读课 教学构思: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的名篇,编入了语教版九年级下册,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能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在讲授时,我指导小组交流合作,完成文意疏通工作 。第一课时:课上为了强化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指导他们归纳文言文中的常见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完成字词积累活动。据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采用探究讨论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在交流中体会作者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步骤:一、新课导入: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苦难中坚持苦读而大有成就的古人的故事就更多了。以买不起灯油为例,凿壁借光的有汉匡衡,囊萤的有晋车胤,映雪的有晋孙康,随月的有南北朝江泌,等等。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掌握虚词“以”的用法。2.理解课文的层次和对比论证和手法。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二、文学常识介绍:1、宋濂(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明初著名文学家。他幼年家贫,学习十分刻苦。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国家文臣之首”。 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文章内容深广,辞采丰富,闲雅从容,善于变化,又以传记文学最为出色,能用多种方法塑造人物,代表作有王冕传等。宋濂一生勤奋好学,“未尝一日去书卷”,一天也没有离开过读书。著有宋学士文集。 2、解题及介绍本文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者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而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方法。送东阳马生序即是“送给东阳县姓马的年轻人的临别赠言”。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同学间互读并纠正错误。(幻灯片:读准字音;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对不能理解的句子做好标记。)2、纠正字音、解释词义。(幻灯片:请同学读,边显示读音) 叩问 叱咄 俟其欣悦 负箧曳屣 媵人 缊袍敝衣 以衾拥覆 皆被绮绣 容臭 烨然 皲裂 3、 据注释和参考资料试译课文。分组,或你读我译,或边读边译并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一组找出一词多义,一组找词类活用,一组找通假字;一组找古今异义,大家交流。(巡回指导)(幻灯片打出重点字词翻译)4、师生弄清课文大意,落实重要字词。(学生分组发言) 一词多义以:以衾拥覆(用,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 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 / 拿,把,介词) 无从致书以观 (来,连词) 和:久而乃和 (缓解、暖和 ) 言和而色夷( 谦和 )冠:冠军 (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岁成年) 请:战则请从(请让我) 俯身倾耳以请 (请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两次) 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 ) 无冻馁之患( 忧患) 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助词) 走送之(代词,指借的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不译) 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其:门人弟子填其室 (代词,代乡之先达) 缊袍敝衣处其间 (代词,代太学生) 而:足肤皲裂而不知 (表转折) 久而乃和 (顺承连词) 词类活用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热水 今: 菜汤 走送之 走:古: 跑 今: 行走 尝趋百里 趋:古:快步走 今: 趋势 或遇其叱咄 或:古:有时 今: 或者 卒获有所闻 卒:古: 最终 今: 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借 今:假期 四、研读赏析: 1、听课文第一段的配乐朗读思考: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2、学生自己高声朗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圈出仍有疑难的词句和感触最深的句子。质疑活动 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天气很冷,砚台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从不(因此)对抄书有所懈怠。 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询问道理。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交流感受第1段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扉,哪些语言最能扣动你的心弦?围绕下列几方面进行: 第一,幼时求学的情形。面对“嗜学”与“家贫”这一对矛盾,作者的勤苦求学令人感动。借书抄录,手自笔录,虽苦不怠,走送不逾期,结果是“遍观群书”。 第二,成年后求师的情形。这一层着重写“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去向“先达”求教。在老师面前还要毕恭毕敬,“立侍左右”、“俯身倾耳”地求教,“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些表现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 第三,从师求教的道路异常之辛苦。行走于“深山巨谷”,冒着“穷冬烈风”“足肤皲裂四支僵劲”形象地写出了长途跋涉所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 第四,求学时的生活情况。衣食粗劣不堪,生活极其简朴,但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 第五,作者“勤且艰”的求学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是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作者现身说法,用自身的实例不仅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打动人,作者对青年人的期望之殷切也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段结构层次较清楚,在交流谈论过程中可理清本段的层次关系。 第一层幼时求学(开头至“余因得便观群书”) 第二层成年求师(“既加冠”至“卒获有所闻”) 第三层跋涉艰难(“当余之从师也”至“久而乃和”) 第四层简朴生活(“寓逆旅主人”至“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第五层勤奋艰苦(最后一句) 3、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生:没有书,只能借、抄。文中的句子: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生:遇到问题,没有老师指导,只能到很远的地方找老师问。文中的句子是:无硕师名人与游-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生:求学中风吹雨打,吃不饱,穿不暖,差点被冻死,多亏受人照顾。文中句子是:四肢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生:还有呢。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缊袍敝衣处其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俸不若人也。 师:很好。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中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方面描写求学过程的艰辛。面对艰难,作者以坚韧的意志、勤学的精神一一克服了,终有所成。其精神可嘉。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呢?面对这些困难,你是怎样做的? 生:我经常感到资料缺乏,就借阅资料或去好朋友家上网。 生:我是住校的,冬天太冷,学校又不供开水,没有办法洗脚。许多同学就免了这道工序,我呢,坚持用凉水,这样既卫生,又锻炼了意志。 生:我课下不会做作业。但又害怕问老师,也羞于问同学。经常悄悄的把同学的本子拿来参考参考。(同学们都笑了) 师:你很诚实。不过抄作业可不是好习惯。作业是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抄别人的,就检查不出自己的不足,老师也无法了解你的实际情况,上课就没有针对性,也就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这样对我们是有百害而无一益。老师希望大家都实事求是,勤学好问,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一心向学,不辞劳苦,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他呢? 生:想当官。 生:想赚钱。 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生:为了自己的将来。 师:几位同学说的很实在。但是如果这样的话,选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国家倡导我们:你读书吧,读书就可以当大官、赚大钱、你就可以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 生:不是。 师:既然这样,那么大家再想一想。尽力从更深的一层意义去理解。 生: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一个可怜虫,作者努力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 师:很好,意思比刚才要深入一些。请其他同学继续思考。 生:知识就是力量。 生:作者是苦中作乐,我有时也这样。比如:我遇到不会的题,就不吃饭,直到做出来为止,那时,我会乐的一蹦三尺高。 生:我们学过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的内在精神追求甚于物质上的满足。作者便是这样。 师:(鼓掌)说的很精彩,而且能学为所用。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要我们保持着一种纯正的追求,就可以领略到作学问的趣味,生活才更具价值。 拓展延伸 师:在讨论中,大家明白了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勤奋好学,发扬永不知足的精神。但是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作者除了不知足外,有时也很知足请大家在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生:余则愠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生:还有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俸不若人也。 师:同学们找的很正确。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就行。那么,大家对作者的这种做法有何感想?假如你身处此种境况,你怎么想?怎样做?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珍惜自己拥有的,刻苦学习,在平凡中寻找自己的快乐。)五、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古人“嗜学”的事例很多,试搜集一两个,并与同学交流。3、2006年广东升中考题“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1)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俟其欣悦,则又请焉。(2)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3)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提问重点字词句;学生复述课文。二、研读探究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听读的同学思考如下问题:(1)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3)作者写这些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用意何在? 2、学生活动要求:结合自己读的感受,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3、讨论交流(1)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这一自然段主要是说明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2)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明确:这一段内容与前一段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从四个方面与前面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对比: 衣食:禀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袍敝衣 住宿: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 从师:未有问而不告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经过四层对比,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今日条件的优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3)作者写这些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用意何在? 明确: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关键在于用心是否专。这一段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学习条件好,学有不成,非他人之过,因而应多反省,知警惕。三、诵读设疑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设疑激趣:作者写这篇赠序的缘起和目的是什么?从文中哪一部分可找到答案? (3)诵读策略:指导同学抑扬顿挫地诵读课文,养成吟诵、咀嚼、揣摩、品味的习惯。 讨论活动 (1)作者写这篇赠序的缘起和目的是什么?从文中哪一部分可找到答案? 明确:第3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缘起和意图。同乡的年轻后生马君则来拜访“我”,因觉其“善学”,在他将回乡省亲之际,作者作了这篇临别赠言,目的在于勉励马君则进一步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向更多的年轻人提出告诫。 (2)活动策略 抓住关键词“善学”。“是可谓善学者”的结论的得出有三个依据:一、同辈的评价“流辈甚称其贤”;二、“善学”的结果,“辞甚畅达”;三、“与之论辩”时的表现“言和而色夷”。 结尾交代写作意图,是“赠序”的文体特点。四、提高升华情境练习1、 教师介绍情境练习的要求。A、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紧密结合课文解读。B、 进行情感体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C、 动口、动眼、动手、动脑,进行活动。D、形式: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 都以第一人称进行,可以加入合理的想像。 六组练习中任选其一。 可以说,可以写,可以表演。2、 出示情境话题。A、“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的说: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B、“我”是老师当“我”悉心教育宋濂时,“我”严厉地说:当“我”听闻宋濂的成就时,“我”欣慰地说:C、“我”是同学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讽地说:当“我”听说宋濂做官后,“我”后悔地说:3、课堂展示,教师点评,揭示学生要学习宋濂艰苦勤奋的学习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学习态度。 五、活动总结 主题方面: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技巧方面:在写作上本文有哪些方法值得学习? 结论 主题: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诲至今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 技巧:对比的手法 六、课外迁移 古人“嗜学”的事例很多,试搜集一两个,并与同学交流。1、屏幕展示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等成语,让学生讲给大家听。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萤。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XX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 2025年山西对口数学真题及答案
- 产品运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肾血科基础护理题库及答案
- 重庆彭水应急预案公告(3篇)
- 2025年郑州三模俄语试卷及答案
-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价-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供应链规划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移动端开发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律师事务所奖惩管理制度
- DB13 2081-2014 工业和民用燃料煤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MC公司直营连锁店绩效管理方案优化研究
- 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与实现毕业答辩
- 学习《反垄断法》的心得体会
- 陪护服务协议书
- 2023《痛风诊疗规范》解读课件
- 2025年国家普通话水平考核测试标准试卷(共20套)
- 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