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求职经历和工作感悟.doc_第1页
记者的求职经历和工作感悟.doc_第2页
记者的求职经历和工作感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者的求职经历和工作感悟 我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但从大二时就萌生了考研的想法,新闻传播的考研方向也一早就决定。假期一有时间,就跑到所在城市的党报去实习。其间碰到记者和老师都很好,愿意引导让你去了解现实中新闻的特点和习性,你去慢慢发掘新闻背后的细节。 到了大四,大多数精力都放在考研的准备上,几乎没有花时间找工作。考研结束后在家等结果,刚好碰上实习所在的报社招考,于是也顺便去考了,以便有条后路。结果考研面试没有通过,这条后路就成了我现在正在走的路。 刚入行的时候很有激情,觉得什么事情都很新鲜,喜欢跑新闻,要是一天不出去就觉得憋得慌。 因为勤快,前辈和领导也会多给一些采访机会。于是第二年就得到了一个重大事件的跟踪采访机会,还因此得了新闻奖。对于获奖,我的心态还是比较平淡的,因为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可遇不可求,落在你身上只能说明你运气比较好。 随着记者生涯的展开,课堂书本里的文字化成了一桩桩现实。到现场新鲜采访到的事件始末,有可能受到方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好文章也发不出。起初碰到这种事情,当然会大受打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篇关于整容医疗纠纷的,稿子被压以后觉得很委屈,回家后忍不住哭了很久。 地市报和省级媒体甚至国家媒体相比平台自然不同。比如,省级媒体能发的一些批评性稿件,地市级媒体往往就会受到限制。相应地,采访对象的重要程度也会不一样。 当然,机会并非只有最初一个。在媒体圈,工作后一段时间跳槽到其他媒体的现象很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选择东家的筹码也便有所增加。我也曾在跳槽的边缘徘徊过,但是站在不同的工作年龄段,对工作的选择重点也会有所变化。 除了媒体的级别,选择时还会考虑到自己能在今后预期到的自由发挥空间和工作发展限制。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选鞋子,除了鞋子外表的华美程度,你还要考虑穿着舒不舒服,走路带不带劲。总之综合考虑之下,我还是留了下来。 虽然所在媒体不同,但其实,优秀新闻报道对每个记者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好奇心和激情是尤其需要的特质。如果缺乏这两者,则很难保证你在采访过程中能有一双明亮又尖锐的眼睛。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往往就是那些略显细碎的小事;尤其是地市报记者,爆炸性的大事件终归是少数;尤其是在入行四五年之后,采访的事情哪怕属于小概率类别也常常是似曾相识,更不要说那些常年循环的“四季歌”。于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磨合中,再怎么强大的激情也会渐生疲倦。 于是,在激情逐渐消褪之后,常常会有“我写的稿子有多少意义”的自我发问。在不放弃之余,这样的发问能激励自己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选题。 我记得曾经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妇人。她在三年前帮助集体山林救火的过程中摔断手臂,当时并没有要求政府赔偿负责,而是自己去看了病。如今老人穷困潦倒,断了的手臂无法接受医治而痛苦不堪。报纸刊登之后,镇政府去看望了老人,送了一笔钱。钱不多,但是淳朴的老人很感激,再三感谢我们。 当然这样的感谢有过很多,大部分都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很多时候,媒体报道之后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只能是有所改善其境地。但哪怕这样,也是帮助到了他们。对我们来说,也是同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