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我努力了,明天我就会有收获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专题复习考纲解读1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则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和原因,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重要性。4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1、非生物的物质(有_ _)和能量(_ );2、_(自养型生物,主要是_ _),它是生态系统的 ;3、_(各种动物,根据食性又分为初级、次级、三级等) ;4、_(腐生异养型生物,包括_ _等)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表格:食物链中的生物绿色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成分生产者营养环节第一营养级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和_的过程。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4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传递效率大约是_。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会超过_个营养级。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概念:1)碳循环的主要形式?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_,_3)碳返回大气的途径?_,_,_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比较项目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形式范围过程特点联系四、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 等。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 ,也可以是 。实例如下:2化学信息: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 , 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 ,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作用一】 。【作用二】 。【作用三】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实例如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其调节基础是 类型: 和 ,两者往往呈 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2. 六:生态环境的保护(一)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2. 我国人口发展的前景: 3.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 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 (二)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和_等。2生物多样性包括_、_和_。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_、_和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3生物多样性具有_价值,_价值和_价值。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_、_和_。5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_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导致太阳的_大量透射到地面,而地面反射出来的热能却被_等气体吸收,最终引起地球平均气温_的现象。典型例题例1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 变式训练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食物链与食物网的考查 例2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变式训练2.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例3 .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有三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08109 kJ,d含1.3108 kJ,则 a至少约含4.5107 kJ 变式训练3.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 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A.600 g B.900 g C.1 600 g D.5 600 g例4.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 ;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4)化学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 途径产生CO2。例5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在结构上有许多共同点,这可以用下图所示模型来表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由 (填字母)构成生物群落。(2)图中的各个组成成分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 、 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3)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作用进入 中,并以 形式沿着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写出食物链)这条食物链进行传递。(4)在某一段时间内,假如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为m1,分解者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的能量除提供给m1、m2外,还有的去向是 。若图中B2增加能量为a时,生产者需提供的能量最少为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例6.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 )A.abc B.cbaC.c=ba D.ac=b 变式训练4.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如下表)。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温带草原北方森林冻原分解达95%所需时间(年)0.5214100造成这种分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 B.微生物 C.湿度 D.温度5.如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分别是 A.A是热带草原,B是热带雨林 B.A是热带雨林,B是温带草原C.A是冻土苔原,B是热带雨林 D.A是冻土苔原,B是温带草原例7.光照周期可以作为外界的“线索”,对生物体内的生物钟起到“扳机”的作用,引起一系列的生理过程。(1)这 (是、不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若是,属于哪一类信息? 。(2)试举出光照周期影响生物生理活动的具体例子。 (3)生物信息的传递在下列哪种层次上进行 A.个体 B.种群 C.生态系统 D.A、B、C均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8.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B.a为恢复力稳定性,b为抵抗力稳定性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成相反关系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相反关系 变式训练6.关于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B.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C.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地球上全部的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相同基础练习1.(2008年上海春季,2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网。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 ( )A.4条 B.5条 C.6条 D.7条2.(2007年重庆理综,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合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3.(2007年江苏生物)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4.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5.(2006年天津理综,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物种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6科学家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可用于临床中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 A间接使用价值 B潜在使用价值 C直接使用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7.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 D.流入到狐的体内8.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d B.ab+d C.ab+d D.ac+d9.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10.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11.(2008年西城模拟)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均属于细胞呼吸C.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12.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13.(2008年四川非延考区,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14.(2006年天津理综,3)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15.(2006年四川高考)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 B.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C.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 D.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16.生活于树木茂密的森林中的鸟类,最可能通过哪种方式传递信息 A.飞翔行为 B.声音鸣叫 C.性外激素 D.鲜艳的羽毛17生活在高山上的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比普通人多,和这一现象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大气18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其中原因之一是( )A长江口热带风暴 B长江上游森林植被破坏C水库泄洪过快 D北方风沙使河床变浅,19我国保护环境最重要的举措是( )A绿化工程与治沙工作 B“退田还林”与“退田还湖”C防止环境污染与保护自然资源 D封山育林与建立自然保护区20某鼠种群被高速公路分隔成A、B两个种群,A区因建化工厂而环境巨变,污水横流;B区地势较高无变化,经数十年后,种群A的进化速率很可能是( ) A比B慢 B比B块 C.与B相同 n开始比B慢,后来比B快21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主要原因是( ) A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B入侵地生态污染严重 C破坏了入侵地的非生物因子 D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2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及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23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就地保护主要是指( ) A进行水土保持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保护生态系统 D减少外来物种24.(双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提高训练25.下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示意图。由于呼吸的消耗,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能部分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以下对图中“呼吸”的理解正确的是 A.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B.指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的全部能量C.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分解者通过呼吸从生产者和消费者那里得到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26.(2009年南京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 kca1/(m3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中的所有能量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A. B. C. D.27.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其中代表分解者的是 A. B. C. D.2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29.(2008年上海生物,18)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30.如图为物质循环简图,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是光合作用 B.过程可以有分解者参与C.过程代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D.本图涉及碳和水的循环31(双选).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是两个独立过程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食物链进行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D.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32.(双选)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仍能正常进行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3.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有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这个食物网包括 条食物链。(2)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哪几个营养级 ,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 。(3)当这个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输入系统的能量 输出系统的能量;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4)已知在人类干预作用前,这块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这块草原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为300万千焦。按10%能量流动效率,设一种生物被下一个营养级各种生物平均摄食,此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正好维持一个种群的生存。这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是 万千焦。(5)后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鼠类大量繁殖,种群密度大增。此时鼠类摄取的能量占本营养级的2/3。计算人类干预后,狮群能够获得的能量为 万千焦。如果狮群维持原有的种群数量继续生存,狮子的捕食区域的面积应是原来的 倍。如果草原的面积有限,则预测狮子种群的密度会 。34.分析下面碳循环示意图并据图回答问题:(1)从微观上看,过程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2)岩石圈中的碳以 形式储存,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存在形式是 。(3)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带有 性,属于气体型循环。(4)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 ,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表示的是 关系,其内部之间还可存在 关系;表示 。(5)参与过程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6)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产生 效应。(7)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 ; ;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 ,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 ,因而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3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市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设计原理是 。(2)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积累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 。(3)氮元素和碳元素都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 。(4)沼气池中存在的生物在其细胞中都存在的细胞器有 。(5)如果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依据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原理,应科学增加农田中的 。(6)请你评价以上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点: 。(7)为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农业的纯绿色,治理害虫的最佳方法是采用 。36.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37.为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设计。(一)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瓶号处理1号瓶2号瓶3号瓶1各加入等量的水2不加河泥加少许河泥3不加金鱼藻加入等量的金鱼藻4加入相同状况的金鱼5置于相同光照下金鱼生存时间(天)31125(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2号与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说明什么问题? (3)能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不可缺少的实验是 。(4)3号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原因是什么? 。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方法步骤: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号锥形瓶,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 号锥形瓶作对照。第二步: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瓶中 (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答案例1-例3 DDB 例6.A 例8.B例4. 答案 (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2)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 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c a和b (4)微生物的分解例5: 答案 (1)A、B、C (2)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3)光合 A 生产者 含碳有机物 AB1B2B3(4)被生产者自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开发方试题及答案
- 分类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 太平洋保险公司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党务考试题目及答案
- 产品专家测试题及答案
- 创意脚本面试题及答案
- 初级会计实务易混点解读试题及答案
- 全面覆盖初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 采购流程的优化建议计划
- 刷题攻略2025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全国统一考试考务人员网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仪控技术手册-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典型条件表
- 校园网规划答辩
- 医学细胞生物学(温州医科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版) 第九章 产品成本核算
- 生涯发展展示-(第一版)
- 五角场综合体项目设计任务书
- 信托固定收益合同模板
- 变电站安全知识培训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化粪池应急预案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