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性案.doc_第1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性案.doc_第2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性案.doc_第3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性案.doc_第4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性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碳循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自主学习】一、物质循环概念: 。二、碳循环过程图解: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_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 _ 3.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_ 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 _ 5.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是 _ 6.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方式: _ 7.碳循环的范围 _ 三、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1._和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_ 2.能量的_、_、_和_,离不开物质的 _ 和 3._是能量沿 和 流动的载体。_ 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4、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通过 和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合作探究】1. 复述碳循环过程2. 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精讲释疑】1. 碳循环过程图解2.填写下表: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过程范围特点联系【课堂检测】 A.基础训练1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2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既能使碳进入生物群落,又能使碳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绿色植物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营腐生生活的真菌3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通过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A绿色植物和动物 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 、C动物和微生物 D绿色植物或微生物5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因素无关A光合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B.提高题1从生态系统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根本来源是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生产者 C分解者 D消费者 2.于平衡状态的密闭生态系统内,要使物质循环能长期进行下去,必须提供A氧气 B水 C足够的有机物 D太阳能3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4. 例1.右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代表 ,碳在C中以 形式存在。图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 ,代表分解作用的是 ,代表呼吸作用的是 。图中B代表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碳元素在和中是以 的形式流动,在和中是以 的形式流动。5根据右面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从微观上看,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中进行。()岩石圈中的碳以形式贮存,所以不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由图可知,碳循环带有性质,属于型循环。()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表示的是关系;表示。()参与过程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和。()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五.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概念,二者区别、联系。3.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护。【自主学习】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具有 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 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 的能力;另一方面是 的能力。2、一般说来,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控能力越强, 的稳定性就越高;反之越弱。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一方面要控制对 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度,不应超过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 的协调。2.当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能通过 、 和 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群和数量不受影响。【合作探究】1.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小,更不会灭绝。为什么?2.为什么森林中的害虫数量不会持续大幅度的增长?3.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为什么会崩溃?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是什么关系5.学生思考讨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精讲释疑】1.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概念,二者区别、联系。2. 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的原因。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课堂检测】 A.基础题1、一个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密闭生态系统,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期存活,必须提供( )A氧气 B水 C有机物 D太阳能2、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 )A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B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C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时,以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D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干扰3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维持生态平衡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池塘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温带草原生态系统4下列何种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稳定( )A生物种类少 B食物网的网络结构复杂 C食物链较长 D食物链消费者多5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时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B. 提高题1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下降2在某一湖泊中,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藻类生物生长过盛,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尽量捕捞植食性鱼类C大量引入捕食浮游生物的鱼 D完全除去捕食浮游动物的鱼3某牧草的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害虫过度繁殖 B干旱缺水引起虫害C食物链被破坏D害虫产生变异新类型4美国的卡巴草原,水草丰茂,生活着黑尾鹿及天敌美洲狮。人们希望黑尾鹿大量繁殖,于是大肆捕杀美洲狮,在一段时间内,黑尾鹿是增加了,但好景不长,由于黑尾鹿数量猛增,导致食物供不应求,草原退化,黑尾鹿数量反而急剧下降了,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试分析:(l)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_。(2)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_。5下图为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食物网。(说明: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再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