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仓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筒仓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筒仓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筒仓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筒仓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粮食储备库散粮储备仓工程粮仓滑模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江苏中厦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监理单位:编 制 人: 监理工程师代表:审 批 人: 建设单位代表:编制日期:2007年5月27日联系人:成华 (0 录粮仓滑模施工方案11总体施工方案311 工程概况312 施工方案313 编制依据314 滑模设备组装示意图(见附2)315 滑模油路布置示意图(见附3)32滑模施工技术设计321 滑模装置设计322 垂直与水平运输设备选配423 对混凝土的要求43滑模施工531 滑模设备检查532 滑模装置的组装应533 滑升程序534 钢筋施工635 混凝土施工636 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施工737 施工允许偏差及水平、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方法738 质量保证措施84安全技术941 施工现场942 操作平台943 垂直运输设备944 动力及照明用电945 通讯与信号946 防雷防火947 施工操作1048 滑模装置的拆除105劳动组织及人员培训106施工进度计划117质检及验收1171 质量检查1172 工程验收128 材料、半成品、预埋件等供应计划129液压千斤顶用量计算书12附1、滑模所需模具、设备一览表15附2、滑模设备组装示意图16附3、滑模油路布置示意图161总体施工方案11 工程概况散粮储备仓为16联体钢筋混凝土筒仓,单仓内直径12米,壁厚0.200米,联体仓标高9.650米处有漏斗,下部无内壁,由柱子做支撑,上部为标准联体仓结构,有效滑升高度为9.650米33.850米。12 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结构及滑模施工特点,本工程拟从粮仓漏斗处开始进行滑模操作平台的组装,16个粮仓分批组装,一起滑升。滑升至标高32.650米时,内壁不浇筑混凝土,只浇筑最外侧筒壁,形成围栏。施工完毕后,拆除滑模设备。13 编制依据基础设计施工图纸、工程特点以及有关滑模的施工技术规范。14 滑模设备组装示意图(见附2)15 滑模油路布置示意图(见附3)2滑模施工技术设计21 滑模装置设计211液压提升系统:采用YKT36型液压控制台,采用GYD35型滚珠式千斤顶,支承杆采用25圆钢。门架均采用“”型门架,槽钢围圈,标准钢模板,(以3009为主,配少量1509及1009模板)。212模板系统:提升架采用“”型门架,立柱采用14槽钢,横梁为12槽钢,立柱与横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连接用U型卡和铁丝捆绑。为了减少滑升时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阻力,便于脱模,模板在安装时应形成上口小、下口大的倾斜度,一般单面倾斜度为0205%,模板二分之一高度处的净间距为结构截面的厚度。213 操作平台系统:内平台采用内挑三角架,长2米,主要材料为8、63及5号角钢;由螺栓与提升架连接,下设内吊脚架,三脚架可满足250Kg/m的线荷载在提升架内侧挂16辐射式拉杆与中心盘相连,以防止平台受力后提升架根部水平移位和库壁变形,用花栏螺栓调节松紧,外平台采用外挑三角架,长15米,主要材料由8和63组成,采用焊接,由螺栓及25的圆钢与提升架连接,下设外吊脚架。内外侧防护栏杆采用长15m5050的角铁,中间穿三道12的钢筋,外加防护网。214精度控制系统:用水准仪或水平管测量水平面,在库壁外两个轴线上设四个点,用线坠可做垂直度的测量。22 垂直与水平运输设备选配根据混凝土量和滑升速度要求情况,拟设置80塔吊4台,上人跑道4部,混凝土泵5台。23 对混凝土的要求231设计标号 C30232 砼应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33滑升速度及混凝土出模强度当支撑杆无失稳可能时,按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控制,可按下式确定:V=(Hha)/T式中 V模板滑升速度(m/h) H模板高度(m) h每个浇筑层厚度(m) 砼浇筑满后,其表面到 模板口的距离,取01(m); T混泥土达到出模强度所需的时间(h)滑模24小时连续作业,根据天气气候、混凝土的垂直运输、钢筋的绑扎情况等,滑升速度V大于 01米/小时,每天应大于3米,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3035Mpa。234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混凝土塌落应尽量控制在68厘米,初凝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终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砂含泥量小于3%,石料含泥量小于1%;砼拌合时间23分钟;水泥进货批量应按砼配合比时所用水泥,严格防潮。3滑模施工在施工前应先行检查基础的实际尺寸和位置与设计尺寸和位置的误差不得超过以下数值:基础中心点对设计坐标的位移15mm;基础杯口内经误差不大于内经的1%,且不大于50mm。31 滑模设备检查311 液压控制台:试运行、使其正常。312 千斤顶:空载爬行试验,使其行程达到一致。313 必须对油管、针形阀进行耐油试验32 滑模装置的组装应安装提升架安装内外围圈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横梁以下的水平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操作平台及内吊架安装液压提升系统检查、试验插入支承杆安装外吊架及安全网33 滑升程序滑升程序应分初升、正常滑升和末升三个阶段,进入正常滑升后如需暂停滑升(如停水停电或风力在六级以上等),则必须采取停滑措施(停滑施工缝做成V型)。331 初升初升时一般连续浇铸23个分层,高6070厘米,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初凝至终凝之间,即底层混凝土强度达到03035Mpa时,即可进行试升工作。初升阶段的混凝土浇铸工作应在3小时内完成。试升时应将模板升起5厘米,即提升千斤顶12行程,当混凝土出模后不塌落,又不被模板带起时(用手指按压可见指痕,砂浆又不粘手指),即可进行初升。初升阶段一般一次可提升2030厘米。332正常滑升每浇铸一层混凝土,提升模板一个浇铸层高度,依次连续浇铸,连续提升。采用间歇提升制,提升速度大于10厘米/小时。正常气温下,每次提升的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左右,当天气炎热或某种原因混凝土浇铸一圈时间较长时,应每隔2030分钟开动一次控制台,提升12个行程。333 末升滑升到接近顶部时,最后一层混凝土应一次浇铸完毕,混凝土必须在一个水平面上。停滑方法:在最后一层混凝土浇铸后4小时内,每隔半小时应提升一次,直到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334 支撑杆空滑加固当采用空滑方法施工或滑升至库壁顶标高空滑时,必须对支撑杆加固处理。34 钢筋施工 钢筋施工应按照规范及图纸施工,绑扎钢筋速度应满足滑模提升速度的要求,至少组织两班工人轮流进行钢筋的绑扎。341钢筋长度水平筋7m,竖向筋6m。342钢筋接头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绑扎时钢筋总数的25%,焊接时钢筋总数的50%。343 钢筋定位按设计要求一般用“S”形钢筋和焊接骨架定位。344支承杆支撑杆采用25圆钢,第一批插入千斤顶的支撑杆,其长度有4种,按长度变化顺序排列,根据滑模组装部位基础情况,下端宜垫小钢板。在支撑杆焊接时应焊牢、磨光,如有油污应及时清除干净。35 混凝土施工351应以混凝土出模强度作为浇铸混凝土和滑升速度的依据,每天滑升高度应大于30米,每小时应大于01米,因筒壁为高耸构筑物,出模强度在03035Mpa为宜。352必须分层均匀按顺逆时针交替交圈浇铸,每层在同一水平面上。353每层浇铸厚度一般为0.20.3米,各层间隔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相当于混凝土达035KN/cm贯入阻力值)。当间隔时间超过时,对接茬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354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触及支承杆、钢筋和模板,振捣器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内,但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在模板滑升的过程中,不得振捣混凝土。355 混凝土出模时应及时修饰,表面不平时用方木拍实刮平,用抹子压光抹平。对于拉裂和塌落及保护层脱落等问题,搓抹人员应在混凝土尚未凝固前及时修补。36 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施工 采用直接埋入法:门、窗、洞口胎模宽度应小于滑升模板上口宽度10毫米,并与结构钢筋固定牢靠。37 施工允许偏差及水平、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方法371 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直径1%,且40mm2壁厚10mm,5mm3扭转任意3m高上的相对扭转值40mm4垂直度1,且50mm5标高30mm372 水平、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方法A 测量方法序号项目方法备注1操作平台水平度标志法2垂直度垂球法九宫格测耙B 水平控制 采用限位卡加叉形套控制法,在提升架上方的支承杆上设置限位卡,距离以一个提升高度或一次控制高度为准,一般为3050毫米,在千斤顶上方设叉形套,使所有千斤顶行程一致。C 纠偏 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纠偏:a 操作平台倾斜法:一次抬高量2个千斤顶行程。b 调整操作平台荷载纠偏法:在爬升较快千斤顶部位加荷,压低其行程,使平台逐渐恢复原位。c支承杆导向纠偏法 当用上述两种方法仍不能达到目的时,可采用此法继续纠偏:a)在提升架千斤顶横梁的偏移一侧加垫挈型钢垫,人为造成千斤顶倾斜。 b)切断支承杆重新插入钢靴,把钢靴有意地反向偏位,造成反向倾斜,由于支承杆的导向关系,带动提升架上升达到纠偏的目的。38 质量保证措施381应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382 统一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做好各项各级滑模工艺交底工作,项目复核人做好技术复核和变更联系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规范施工。383 施工中必须严格贯彻国家施工技术规范和规程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84 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工作,并经甲方复查签证。385 做好施工记录并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施工技术资料整理和签证工作。386 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必须控制好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及混凝土的出模强度。387 严禁操作平台工作面管理,材料堆放均匀、整齐。388 泵送混凝土不得直接入模,应先泵在平台板上,由混凝土工平推入模,以确保每层混凝土均匀浇筑0.3米。389 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3810 保证施工人员,加强劳动纪律,严格交接班制度、滑升过程中各种人员不能脱岗,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4安全技术41 施工现场411 必须作好“三通一平”。412 筒壁四周10米内应设警戒标志。42 操作平台 钢平台焊接必须可靠,铺板平整、严密、防滑、可靠、内外吊脚手架应满挂安全网。43 垂直运输设备塔吊、输送泵在施工前应作安全检查,操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施工人员上下,应设置可靠楼梯,并满挂安全网。44 动力及照明用电441 应设置双回路或备用电源,电压380伏及220伏。442必须设置紧急断电装置及明显标志。443零线接地可靠。444必须设置自动保护装置45 通讯与信号上下间一般用对讲机联系,用电铃作信号指示,联络不清,信号不明,控制台及垂直运输司机不能启动。46 防雷防火461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必须安装临时接闪器,与接地体相连,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462垂直运输设备及人梯应与防雷装置的引下线相连。463雷雨时,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应下到地面,人体不能接触防雷装置。464操作平台上宜设置两只专用消防灭火器。47 施工操作471开始滑升前应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技术检查。472严禁超速滑升473应经常检查:查钢筋埋件是否挂模板、查混凝土是否有蜂窝、麻面,是否拉裂及塌落,千斤顶是否同步,中心是否偏移等,其要求如下:每班抄平一次,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度40毫米,相邻两个千斤顶的高度20毫米,用操作平台倾斜法纠偏时,其倾斜应控制在1以内474空滑施工时,应对支承杆进行加固处理。48 滑模装置的拆除481采用全空滑拆除法拆除。482作业一律在白天,设备、材料均由塔吊下运,严禁向下投扔。483雷雨天、雾或风力大于6级不得作业。5劳动组织及人员培训51 劳动组织(见下表,人员配置为正常滑升期间)每班一般为12小时,每天2班,全天连续作业。下表为每班施工人员(平台上)总负责人(1人)滑模队长(1人) 土建队长(1人) 班长 钢筋工长 混凝土工长 木工工长 抹灰工长起重工 技工 其它 电工 钢筋工 砼工 木工 抹灰工 电工52 人员培训为使土建队与滑模队顺利配合,应将部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并组织人员认真学习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6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进度分项(天)151510滑模组装滑模滑升滑模拆除注:以上为粮仓日历工期按40天滑模施工,未考虑气候对工期的影响及制作时间以及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7质检及验收71 质量检查711按偏差允许标准及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跟班质检,质检员有一票否决权。712混凝土及砂浆组额: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组。713每提升1米至少检查一次垂直度,每次开滑前检查一次半径。714在每次模板提升后,应立即检查出模混凝土有无塌落、拉裂和蜂窝、麻面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72 工程验收721按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要求进行工程验收。722偏差应符合规定。8 材料、半成品、预埋件等供应计划由于滑升时间短,连续性强(24小时连续作业)在开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81钢筋的各项取样试验、混凝土试配。82砂、石、水泥进入场地要达总量的80以上。83钢筋必须备齐并全部制作好,且分类堆放整齐。84洞口模盒及预埋件制作好。85各项工种的人员必须配齐。9液压千斤顶用量计算书1.工程概况:散粮储备仓为16联体钢筋混凝土筒仓,单仓内直径12米,壁厚0.200米,联体仓标高9.650米处有漏斗,下部无内壁,由柱子做支撑,上部为标准联体仓结构,有效滑升高度为9.650米33.850米。单仓提升架布置间距为1277米,均布30套门架。2.千斤顶用量最小数量计算公式:n=N/P式中,n支承杆(25圆钢)或千斤顶最小数量N总垂直荷载(kN)P单个千斤顶允许承载力(支承杆允许承载力或千斤顶允许承载力,两者取最小)(1)、25圆钢允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P0=40EJ/ K(L0+95)2P0支承杆的允许承载力(kN)分割式平台区工作条件系数取08E支承杆弹性模量(kN/cm2),2.06104J支承杆截面惯性距(cm4),1.92K安全系数,取2.0L0支承杆脱空长度(cm),取120经计算P0 =13.69kN(2)、根据千斤顶设计性能,单根支承杆允许承载力为额定承载力的1/2,P顶=35/2=17.5kN(3)、本工程最少千斤顶数量计算:1、总垂直荷载a、 模板系统:、提升架及内外钢平台:30套1400N/套=42000N、围圈及加固:28080 N/m=22400N、栏杆:30260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