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三套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三套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三套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三套模拟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套模拟试卷一、选择题(一)、型题(每道考题都有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1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官修本草是:( )A.本草纲目 B.开宝本草 C.本草图经D.新修本草 E.本草品汇精要2根据药性理论,请判断下列药物中哪组药均具有辛味?( )A.麻黄、紫菀、乌梅 B.干姜、细辛、诃子 C.红花、丹参、穿山甲D.沉香、乌梅、荔枝核 E.柴胡、橘皮、红花3治疗出血证,宜选用:( ) A.荆芥 B.羌活 C.生姜 D.桂枝 E.白芷4有滑肠之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栀子 D.淡竹叶 E.天花粉5芒硝内服宜:(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冲服6能引火归元的药物是:( ) A.肉桂 B.干姜 C.吴茱萸 D.附子 E.丁香7研末用效果比入煎剂好的药是:( ) A.麦芽 B.神曲 C.山楂 D.鸡内金 E.莱菔子8治疗高热抽搐,下列除哪项外均可选用?( )A.羚羊角 B.天麻 C.蕲蛇 D.地龙 E.钩藤9以水银为主的制成品是:( ) A.铅丹、硫黄 B.轻粉、升药 C.砒石、明矾 D.硼砂、炉甘石 E.雄黄、儿茶10功能平补气阴的药是:( )A.大枣 B.玉竹 C.山药 D.阿胶 E.菟丝子(二)、B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也可选用两次,或一次也不选用。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A.疏肝破气,散结消滞 B.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C.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D.理气散寒,祛寒散滞 E.疏肝理气,和中化痰1青皮功能:( )2佛手功能:( )A.磁石 B.朱砂 C.远志 D.酸枣仁 E.琥珀3功能祛痰开窍的药物是:( )4功能活血散瘀的药物是:( )A.麝香 B.冰片 C.石菖蒲 D.苏合香 E.安息香5治疗湿浊中阻、脘腹痞胀,宜选用:( )6治疗湿浊蒙蔽清窍之耳聋耳鸣,宜选用:( )A.根 B.全草 C.茎 D.花粉 E.果实7甘草的入药部位是:( )8蒲黄的入药部位是:( )A.使君子 B.柿蒂 C. 滑石 D. 代赭石 E. 芦根9性味苦平的药物是:( )10性味苦寒的药物是:( )(三)、C型题(是备选答案,下面两问是两道考题,如这道题只与答案有关,则在题后的括号内填上A;如只与有关,则在题后括号内填上B;如与都有关,则在题后括号内填上C;如与都无关,则在题后括号内填上D。共10小题,10分,每小题1分。)A.清肺化痰 B.清肝明目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夏枯草具有的功效是:( )2.车前子具有的功效是( )A.附子 B.干姜 C.两者均用 D.两者均不用3.治疗血瘀经闭,常选用:( )4.治疗阳虚水肿,常选用:( )A.脚气肿痛 B.食积气滞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5.槟榔可用治:( )6.木瓜可用治:( )A.清泄肺胃 B.凉血止血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7.芦根具有的功效是: ( )8.白茅根具有的功效是: ( )A.补气 B.养阴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9.西洋参功能:( )10.山药功能:( )(四)、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两个以上(含两个),必须将其全部选用,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20分,每小题1分。)1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 )A.药物的性味 B.药物的质地轻重 C.药物的配伍D.药物的炮制 E.药物的剂型2下列哪几项七情配伍关系是可以临床应用的?( ) 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相畏 E.相恶3入汤剂宜后下药的有:( )A.麝香 B.薄荷 C.砂仁 D.肉桂 E.钩藤4细辛的使用注意包括:( )A.用量不可过大 B.肺热咳嗽忌用 C.不宜与藜芦同用D.阴虚阳亢头痛忌用 E.气虚多汗忌用5水牛角具有的功效是:( ) A.清热 B.凉血 C.活血 D.止血 E.解毒6知母可治:( )A.阴虚火旺 B.阴虚消渴 C.阴虚燥咳 D.肺胃实热 E.肺热咳嗽7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功效的药物是:( ) A.甘遂 B.京大戟 C.红大戟 D.芫花 E.商陆8治疗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常选配的药是:( )A.苍术 B.栀子 C.牛膝 D.黄柏 E.防风9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共同点是:( )A.止泻 B.温中 C.止咳 D.化湿 E.行气10半夏的归经是:( )A.肝经 B.肺经 C.脾经 D.胃经 E.肾经11丁香的适应证是:( ) A.胃寒呕吐呃逆 B.胃寒脘腹冷痛 C.肾虚阳痿,脚弱 D.经寒血滞之痛经 E.寒滞肝脉诸痛证12药性偏寒凉的理气药是: ( )A.青皮 B.香附 C.川楝子 D.乌药 E.青木香13贯众具有的功效是:( ) A.杀虫 B.行气 C.活血 D.止血 E.清热解毒14白及尤多用于:( ) A.吐血 B.咳血 C.便血 D.尿血 E.崩漏15常用治内痈的药有:( )A.金荞麦 B.桃仁 C.芦根 D.牡丹皮 E.薏苡仁16既能凉血,又能活血的药物有:( )A.大黄 B.栀子 C.郁金 D.丹参 E.川芎17治疗肺虚久咳,常选用:( ) A.百部 B.桔梗 C.紫菀 D.葶苈子 E.款冬花18浙贝母多用于:( ) A.外感风热咳嗽 B.疮痈肿毒 C.瘰疬 D.胃热呕吐 E.痰火郁结咳嗽19下列关于朱砂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入汤剂包煎 B.忌火煅 C.内服不可过量 D.研细水飞 E.辛温有毒20白术可治:( )A.表虚自汗 B.阴虚盗汗 C.脾虚水肿 D.肺虚咳喘 E.脾虚泄泻二、填空题(共10小题,10分。若填药名,每空填一味药药名。)1清热燥湿药药性苦寒,故 , 者不宜使用。2牛黄入丸散剂的常用量是 g;槟榔驱杀绦虫宜用 g。3功能通鼻窍,常用治鼻渊的药物是 、 。4桑白皮、葶苈子的功效共同点是 , 。5苍术治疗湿滞中焦证,常配伍 , 。6在功效方面,诃子生用偏于 ;煨用偏于 。7枇杷叶的功效是 , 。8熟地黄的性味是 ,主归 经。9具有涩肠止泻、温中行气功效的药物是 。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是 。10蛇床子的功效是 ,燥湿止带, 。三、论述题(4小题,40分。每题10分。)1何谓四气?四气是如何确定的?举例说明。2比较附子与干姜的性能、功效、主治的共同点与不同点。3结合川芎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说明川芎的功效、主治。4收涩药中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的药物有哪些?各自的功效是什么?附:第三套模拟试卷答案一、选择题(一)、型题1E 2E 3A 4B 5E 6A 7D 8C 9B 10C(二)、B型题1A 2E 3C 4E 5C6C 7A 8D 9B 10D(三)、C型题1.B 2.C 3.D 4.A 5.C 6.A 7.A 8.C 9.C 10.C (四)、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BCDE 4ABCDE 5ABE 6ABCDE 7ABCDE 8ACD 9BDE 10BCD 11ABC 12CE 13ADE 14AB 15ABCDE 16ACD 17ACE 18ABCE 19BCD 20ACE 二、填空题(共10小题,10分。若填药名,每空填一味药药名。)1脾胃虚寒,阴虚津伤20205;60120 3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任写2味)4泻肺平喘,利水消肿5厚朴,陈皮6敛肺清热利咽开音,涩肠止泻7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8甘微温,肝肾9肉豆蔻,桃仁10杀虫止痒,温肾助阳三、论述题(4小题,40分。每题10分。)1 四气是如何确定的?举例说明。四气,也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2比较附子与干姜的性能、功效、主治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共同点:附子与干姜二者皆为辛热之品,归心脾经,均能温里散寒,回阳救逆,同可用治阴寒内盛,脾阳不振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泻,以及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点:附子有毒,又归肾经,其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之力较强,为温里散寒之要药、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并善于补火助阳,又善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腰膝冷痛、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水肿、小便不利;心阳衰弱、胸痹心痛;阳虚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脉反沉者,以及寒湿痹痛等证,以治中下二焦之里寒证为主。干姜又归胃肺经,虽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之力不如附子,但又能温肺化饮,又常用治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症,以治中上二焦之里寒证为主。3结合川芎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说明川芎的功效、主治。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肝郁气滞血瘀所致的胁肋疼痛,心脉瘀阻、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扑损伤、瘀血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等。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善行血中之气滞,通行十二经脉,能破瘀血,通血脉,“下调经水”,散结气,止疼痛,故可用治寒凝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诚为妇科要药。川芎辛散温通,味香气雄,能“中开郁结”,活血行气,疏肝郁,消瘀肿,止疼痛,故可用治肝郁气滞血瘀所致的胁肋疼痛,心脉瘀阻、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扑损伤、瘀血肿痛等证。川芎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又有祛风止痛之功,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