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培训记录表(1).doc_第1页
职业病培训记录表(1).doc_第2页
职业病培训记录表(1).doc_第3页
职业病培训记录表(1).doc_第4页
职业病培训记录表(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训记录表 编号: 培训内容职业健康卫生培训培训时间2018年4月4日培训主讲人张青、沈立杰培训地点会议室1、哪些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不但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如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监督机构以及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也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此外,其职业病防治活动也应遵守,参照该法执行有关规定。2、哪些劳动者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此外,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特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保护参照执行职业病防治法。3、用人单位为什么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让其了解各有害因素对人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职业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4、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 “清洗剂”等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5、在职业病防治中,劳动者应尽哪些义务?在职业病防治中,除用人单位要履行其应有的义务外,劳动者也有责任履行下列义务:(1) 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2)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3) 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 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6、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异性疾病,这是一种需要赔偿的疾病,因此有的国家称之为需要赔偿的疾病。职业病具有法定性,即职业病范围和处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公布。发现职业病必须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病人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和赔偿。有些疾病虽然与职业有关,但职业有害因素不是该病的直接原因,而是导致该病发生的诸多因素之一,例如:搬运工的腰酸背痛,精细作业工人的视力低下,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这些疾病称为职业性多发病,又称为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但不属于法定职业病的范围。7、怎样预防噪声病?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噪声,噪声引起的疾病,我们称之为噪声病。噪声病有两类型,非特异性噪声病和噪声性耳聋。非特异性噪声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多梦等神经性衰弱综合症以及心脏、血管、血压的异常。噪声性耳聋是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的内耳损伤,本病起病缓慢,开始常有暂时性的耳聋、耳鸣,脱离噪声环境后逐步好转,医学上称为听觉疲劳,这时如不脱离噪声环境,就会变成耳聋。非特异性噪声病和噪声性耳聋往往是伴随存在的,织布机、磨床、机床、电锯、抛光机、破碎机等发出的声音,都是强噪声(85分贝以上),长期接触这类噪声,就容易患上噪声病。噪声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噪声病的措施包括:(1)降低噪声强度。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如鼓风机、电动机可隔离或移出室外;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以焊接代替铆接,以压铸代替锻铸:此外,加强维修,减低由不必要的或松动的附件撞击的噪声等。(2)采取隔声措施:用某些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常见的有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墙等。 (3)个体防护:接触强噪声的工人,应配戴耳塞、耳罩。耳罩隔声效果较好,一般能使噪声衰减30分贝,能减少噪声对工人人体的损害。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触噪声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准备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禁止从事强噪声作业。8、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危害防护相适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工程防护设施。(3)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应设置警示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4)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须配备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设施。(5)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9、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是降低职业病有害因素浓度的关键设备,对保护职工的健康,免受职业有害因素侵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行特建立以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各部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应由使用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台帐。2、质量安全部应会同物资管理部按照公司实际,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3、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坚持维护与检修并重,以维护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确保设备完好。4、运行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运行设备。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防护检查后妥善处理,运行中做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2)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期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隐患。3)运行人员对使用的设备,有权制止他人私自动用自己操作的设备;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超期不检修,安培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如不立即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权停止使用。4)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5)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配合检修人员搞好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设备要定期试转,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6)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志。7)时刻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设备、管道、地面见本色、门窗玻璃净。8)运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并做好交接记录。5、维护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1)设备维护人员对所保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运行人员搞好安全生产。2)所有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必须有明确分工,并及时做好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堵漏等工作。3)认真执行机组设备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结束后,设备维护部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设备维护部安全员应经常检查监督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10.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一、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外委单位。二、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1)粉尘(灰尘、电焊烟尘) 产生的原因:粉尘主要是在搅拌过程中出现,灰渣运输系统等;电焊过程中产生。 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电焊烟尘是金属烟热的一种,由吸入一定量金属氧化物所致的以骤起体温升高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有头晕、乏力、胸闷、气急、肌肉关节酸痛、发热等症状;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病。2)噪声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和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3)高温 产生原因: 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部位有:暑期施工现场等。 危害程度: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4)氨产生原因:脱硫、脱硝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氨气泄漏;脱硫回收系统设备故障、产生硫酸铵泄漏等。危害程度: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三、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接触粉尘岗位操作规程1)适应的工种:现场搅拌、除灰渣、灰库、水泥搬运人员,2)接触粉尘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环境及可能造成职业健康危害的因素。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必要时应佩戴过滤式呼吸器。在粉尘浓度较高的作业环境进行抢修时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作业人员要按规定正确佩戴及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取下或拒用。在工作时时刻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及各种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业人员要经常对作业场所进行洒水除尘和卫生清理,保持作业地点清洁干净。当粉尘浓度超过规定值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上报负责人,待浓度符合要求时方可继续作业。如发生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对接触粉尘工作的人员下班后,应更换工作服且沐浴,换上自己的服装。3)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控制粉尘产生。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如人员危害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处理。2.接触噪声岗位操作规程1)适应的工种: 打桩,机械搅拌,钢筋区班组检修人员。2)接触噪声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环境及可能造成职业健康危害的因素。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3)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3.接触高温岗位操作规程1)适应的工种:现场施工人员。2)接触高温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环境及可能造成职业健康危害的因素。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现场配备防高温烫伤、防中暑药品。 作业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进来避开高温天气。 如接触环境温度较高的工作现场时,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通风。 3)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 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肢),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作如下处理: a.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 b.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摩; c.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身体高热时,应迅速降温,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也可用50酒精擦浴。 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抢救。4.接触氟及其化合物岗位操作规程1)适应的工种:电气人员:2)接触氟及其化合物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经特殊工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环境及可能造成职业健康危害的因素。必须了解氟及其化合物的性状,毒性作用,掌握防治要点。工作人员不得在设备防爆膜附近停留。巡视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气体采样操作及处理一般渗漏时,要在通风条件下戴防毒面具进行;采样时,应防止SF6气体压力突然下降造成的闪络,当发生大量SF6处逸时,立即撤离现场。进行抢修的人员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护目镜和佩戴氧气呼吸器,完成工作后,必须先洗手、臂、脸部、颈部或洗澡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