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试卷4(下).pdf_第1页
化工原理试卷4(下).pdf_第2页
化工原理试卷4(下).pdf_第3页
化工原理试卷4(下).pdf_第4页
化工原理试卷4(下).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1 长江大学试卷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2007 2008 学年 第二学期 化工原理 下 课程考试答案 A 卷 注意 1 本试卷共 5 页 2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 姓名 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 一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18 分 1 吸收分离的是气体混合物 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 的差异进行 分离的 精馏和萃取分离的是液相 混合物 精馏是利用混合物中组分挥发性 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萃取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 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2 理论板的板效率为 1 实际板的板效率小于 1 3 精馏塔中的温度从上至下逐渐升高 轻组分浓度逐渐 降低 重组分浓 度逐渐 升高 4 蒸馏过程中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越大 分离越容易 5 在吸收中 完成最大吸收率所需的填料层高度为 无穷大 6 当湿物料在恒定条件下干燥时 分为二个阶段 开始为 恒速 干燥阶段 随后 为 降速 干燥阶段 7 当气体的溶解度很大时 液相 的传质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该过程称 为 气膜 控制 8 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 小 对干燥越有利 9 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加热 温度由 t1 升至 t2 此时其相对湿度 减小 湿度 H 不变 二 选择题 每空 1 分 共 10 分 1 对一定的气体和稀溶液物系 相平衡常数m取决于 B A 温度和浓度 B 温度和压强 C 压强和浓度 D 流速和浓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A 2 2 未饱和湿空气各温度间的关系为 A A t tas td B t td tas C tw td t D t tw tas 3 低浓度难溶气体吸收 其他操作条件不变 入塔气量增加 出塔气体浓度ya 出塔液体浓 度xb将会有 A 变化 A ya xb B ya xb C ya xb D ya xb 4 在逆流吸收塔内 入塔条件不变 填料层高度h0趋向无穷大 当吸收因数A 1时 气液相 在 A 处达到平衡 A 塔顶 B 塔底 C 塔中部 D 塔中某一位置 5 精馏塔板上进行的是 D 扩散时 恒摩尔流概念成立 A 分子 B 涡流 C 单向 D 等分子反方向 6 在连续精馏操作中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馏出液组成下降 若要维持馏出液组成不变 可 采取的措施有増大 A 等 A 回流比 B 塔径 C 进料量 D 压力 7 在干燥器中如果进行的是绝热干燥过程 则干燥介质在进出口处的 A 不变 A 焓 B 温度 C 湿度 D 流量 8 在y x图上 操作线若在平衡线上方 则表明传质过程是 A A 吸收 B 解吸 C 相平衡 D 不确定 9 萃取过程中三角形相图中溶解度曲线外的区域表示体系为 A 溶解度曲线内 的区域表示体系为 B A 互溶区 B 两相区 C 完全不溶区 D 不确定 三 简答题 共 22 分 1 吸收中双膜理论的三个要点是什么 6分 答 1 汽液两相间存在着固定的相界面 2 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气膜和液膜 其外侧是湍流区 两相的传质阻力完全在 于通过两层膜的分子扩散 湍流区的阻力忽略不计 3 溶质穿过界面的阻力忽略不计 界面上两相达平衡 2 精馏塔中恒摩尔流假设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6分 答 1 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2 汽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交换的显热可以忽略 3 塔内设备保温良好 热损失可以忽略 阅卷人 得分 A 3 长江大学试卷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3 在三角形相图中画出部分互溶体系两级错流萃取过程操作示意图 标出 x y x y 6分 4 多级逆流萃取的最小溶剂用量如何选取 4分 答 在三角形相图上 逐渐减小溶剂用量 作每一级的操作线和平衡线 当出现任 一级的操作线和平衡线重合时 此时溶剂用量即为最小值 四 计算题 共 50 分 1 拟设计一常压吸收塔 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气 已知混合气中氨的体积分 率为 6 混合气流量为 0 048kmol m 2 s 要求氨的吸收率为 90 实际用水量 取最小用水量的 1 6 倍 吸收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y 1 3x 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 Kya 为 0 075 kmol m 3 s 试求 1 用水量 L 2 出塔溶液浓度 xb 3 填料层高度 h0 4 由于某种原因 吸 收率由 90 提高到 95 吸收剂用量増加为多少才能完成任务 20 分 解 1 吸收率为 90 时 xa 0 yb 0 06 ya 0 06 1 0 9 0 006 阅卷人 得分 S B 0 0 2 0 4 0 6 0 8 1 0 0 2 0 4 0 6 0 8 1 0 A F M1 E1 R2 R1 E2 M2 E x y A 4 长江大学试卷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17 1 3 1 06 0 006 0 06 0 0 min b a b x y y G L 872 1 17 1 6 1 6 1 min G L G L L 0 048 1 872 0 090 kmol m 2 S 4 分 2 xb yb ya G L 0 06 0 006 1 872 0 029 3 分 3 0225 0 029 0 3 1 06 0 b b b y y y 006 0 a a a y y y 0125 0 006 0 0225 0 ln 006 0 0225 0 ln a b a b m y y y y y 326 4 0125 0 006 0 06 0 m a b OG y y y N 4 分 m 64 0 075 0 048 0 OG a K G H y 3 分 h0 4 326 0 64 2 77m 1 分 4 吸收率为 95 时 yb 0 06 y a 0 06 1 0 95 0 003 xa 0 HOG 不变 NOG 不变 20 20 ln 1 1 1 ln 1 1 S S S S mx y mx y S S N a a a b OG 解出 S 0 43 L 0 145 kmol m 2 S 5 分 2 某理想溶液在连续精馏操作中 已知操作线方程如下 精馏段操作线 y 0 8x 0 19 提馏段操作线 y 1 25x 0 02 若原料于露点 饱和蒸汽 进入 试求 xF xD xW R 如果该理想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2 5 用逐板计算法求出进入第二板的 汽相组成及液相组成 16 分 A 5 解 1 R 4 xD 0 95 4 分 y 0 8x 0 19 得 x 0 467 y 1 25x 0 02 y 0 564 露点进料 q 0 xF y 0 564 y 1 25x 0 02 xW 0 08 4 分 2 平衡线方程为 塔顶 y1 xD 0 95 代入平衡线方程 得 x1 0 884 代入精馏段操作线得 y2 0 897 4分 代入平衡线方程 得 x2 0 777 代入精馏段操作线得 y3 0 812 4分 3 某湿物料在常压气流干燥器中进行干燥 湿物料流量为 2400kg h 初始湿基含水量为 3 5 干燥产品的湿基含水量为 0 5 温度为 20 湿度为 0 005kg kg 绝干气的空气经 预热后温度升至 150 进入干燥器 出口废气的湿度为 0 040kg kg 绝干气 假设干燥器为 理想干燥器 试求 汽化的水分量 2 绝干空气的消耗量 3 湿空气的消耗量 4 空气的出口温度 14 分 解 1 Gc G1 1 w1 2400 1 0 035 2316kg 绝干料 h 汽化的水分量为 W GC X1 X2 2316 0 0363 0 00503 72 42kg h 4 分 2 绝干空气消耗量为 4 分 3 湿空气的消耗量为 L 1 H0 2079 49kg h 2 分 4 因为是等焓过程 I1 I2 即 1 01 1 88H1 t1 2490H1 1 01 1 88H2 t2 2490H2 得 t2 60 59 4 分 19 0 1 8 0 1 D R x R R 绝干料 绝干料 kg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