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11 600题目机载ATC应答机是与地面二次雷达SSR配合工作的,其工作方式是( )。应答机以1030MHz询问,SSR以1090MHz应答SSR以1030MHz询问,应答机以1090MHz应答应答机以1090MHz询问,SSR以1030MHz应答SSR以1090MHz询问,应答机以1030MHz应答B目前装备飞机的新型ATC应答机的模式 (方式)是( )模式。A和S A、B和SA、C和S A、B、C和SC不同询问方式时,ATC应答机所接收的( )不同。P1、P3 脉冲的间隔 P1、P2脉冲的间隔 P2、P3脉冲的间隔 P1、P3脉冲的宽度AATC应答机的识别应答信号是( )。1090MHz的八进制脉冲编码信号 1090MHz的格雷码脉冲编码信号1030MHz的二进制脉冲编码信号1090MHz的BCD码信号 AATC应答机对C模式询问信号的应答内容为飞机的( )。识别码 无线电高度码24位地址码 气压高度码 DATCRBS中,高度询问信号与识别询问信号的差别是( )。识别询问脉冲信号的宽度大于高度询问高度询问脉冲信号的间隔大于识别询问高度询问脉冲信号的频率高于识别询问识别询问脉冲信号的幅度大于识别询问BATC应答机接收的识别询问信号的( )。P1、P3脉冲的间隔为21ms P1、P2间隔为8msP1、P2间隔为21ms P1、P3间隔为8msD不同询问方式时,ATC应答机所接收的( )不同。P1、P3 脉冲的间隔 P1、P2脉冲的间隔P2、P3脉冲的间隔 P1、P3脉冲的宽度AATC应答询问模式A、C决定于( )。询问脉冲P1、P3的间隔询问脉冲P1、3脉冲宽度询问脉冲P1、P2的频率询问脉冲P1、P2的频率A当飞机识别码为3154时,则编码脉冲序列为( )。F1 C1 A1 A2 C4 B2 D4 F2 F1 C1 A1 A2 C4 B1 D4 F2A1 A2 B1 C1 C4 D4 F1 A1 A2 B1 C1 C4 D4 F2B模式C询问信号的( )。脉冲间隔为17S,脉冲宽度为0.8S 脉冲间隔为17S,脉冲宽度为0.45S 脉冲间隔为21S,脉冲宽度为0.8S脉冲间隔为21S,脉冲宽度为0.45SC在ATCRBS中( )P1、P2由主瓣发射,P3由旁瓣发射 P2由全向天线发射,P3、P1由条形天线发射P3、P1由主瓣发射而P2由旁瓣发射 P1、P2、P3是按时间分配方式发射的B地面二次雷达的方向性天线用于发射( )脉冲。P1、P2、 P3 P2、P3 P1、P3 P1、P2 C地面二次雷达的全向天线所发射的是( )脉冲。P1、P3 P2 P2、P3 P1、P2、P3BATC应答机实现旁瓣抑制的基本原理是( )。比较P2脉冲与P1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 比较P3脉冲与P1脉冲的幅度 比较P2相对于P1脉冲的幅度比较P3脉冲与P1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C在ATCRBS中,实现SLS的基本方法是( )。利用全向天线所发射的较小的P2脉冲指示主瓣方位发射一个与旁瓣相位相反的抑制信号使全向天线发射的P2脉冲电平高于P1、P3脉冲的旁瓣电平以主天线发射P1、P3脉冲,而以全向天线发射比P1、P3高6db的P2脉冲CATC应答机系统中的所谓旁瓣抑制是指( )。使应答机不回答二次雷达旁瓣信号的询问使应答机天线不产生旁瓣大大降低应答机天线的旁瓣的功率使二次雷达天线的旁瓣不发射询问信号 A当飞机处于SSR天线的旁瓣照射范围时,机载应答机( )。只能接收到P1、P3脉冲可接收到P1、P2、P3脉冲所接收到的P1、P3大于P2只能接收到P2脉冲B关于SPI脉冲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在接通高度报告开关后出现SPI脉冲,距F1脉冲的间隔为4.35S 在按下试验按钮后出现SPI脉冲,SPI与F2的间隔为4.35S当飞机出现紧急情况(劫机)时出现SPI在按下控制合上的识别按钮后出现与F2脉冲相距4.35S的SPI D在大型民用飞机上( )。当DME1询问时,ATC1或ATC2可以应答但DME2不能询问当ATC2应答时,DME1或DME2均不能询问,ATC1不能应答当ATC1应答时,DEM1或DME2不能询问但ATC2可以应答当ATC1应答时,ATC2不能应答但DME1,DME2可以询问BATC应答机所产生的高度编码脉冲串的编码方式为( )。八进制编码格雷码和五周期循环码二进制码BNR码BATC应答机的高度信息的最小间隔为( )。500英尺 100M100英尺 50英尺C在应答机的识别应答脉冲串中,A1、C2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为( )。0.8S2.9S0.45S1.45SD按下应答机控制盒上的识别按钮时( )。应答脉冲的宽度增加一倍应答脉冲串的末尾增加一个脉冲应答脉冲的幅度增加6db应答脉冲串的发射时间增加0.8SB若不考虑SPI脉冲,则高度应答脉冲与识别应答脉冲的( )。宽度不同编码原理不同 间隔不同频率不同B常规ATC应答机产生射频脉冲的方式是( )产生1090MHz射频脉冲后,再进行功率放大用主振放大式发射电路产生1090MHz连续波,然后再调制在脉冲调制器控制下直接产生射频脉冲DATC应答机所应答的飞机高度信息,是由( )提供的。无线电高度表1 大气数据计算机无线电高度表2 应答机本身BATC应答机需由( )提供飞机高度信息。大气数据计算机1或2 大气数据计算机1大气数据计算机2 无线电高度表1或2AATC应答机所提供的识别码由( )。FMC提供 ATC控制面板上的设定开关设定飞行员输入 固定于机身上的短路销钉设定B高度应答码所代表的最小高度间隔为( )。500英尺 100米100英尺 500米C地面二次雷达所发射的信号中,当飞机处于主瓣轴线方向时( )。P1、P3比P2高6dB P1、P2、P3的电平相同P2比P1的最大值低6dB P3、P1比P2高9dBDATC应答机的工作方式为( )。地面SSR发出询问,机载应答机控制盒上绿灯亮后,飞行员按下应答按钮应答飞行员按询问按钮后即自动向地面报告代码识别码是自动报告的,但高度信息只在询问后才应答识别码和高度码都是自动报告的D与WXR雷达接收机相比,应答机接收机的灵敏度( )。通常低于WXR 通常高于WXR 与WXR大体接近 不一定高于或低于WXR A飞机上通常装备两套应答机ATC1与ATC2。( )任何时候只有一部是可以应答的任何时候只有一部是接通电源的,另一部是关断的ATC1供机长使用,ATC2供副驾驶使用一部报告高度,另一部报告识别码A应答机中AOC电路的功用是( )。防止射频脉冲的重复频率超过规定值防止发射功率超过规定值当应答率超过一定值时,降低接收机增益当飞机距二次雷达的距离小于一定值时,降低接收机的增益C应答机控制盒上的高度报告选择+D404开关用于确定( )。所报告的高度是无线电高度还是气压高度由机长或副驾驶来报告高度由哪一套应答机来报告高度由哪一套ADC来提供高度信息D当应答机控制盒上的方式开关置于STBY位时( )。应答机处于准备状态,一旦收到有效询问即开始应答两部应答机只能接收,不能应答70秒之后可自动转入发射状态可以报告识别码,但不能报告高度BA、C模式应答机中的译码器实际上是( )。对脉冲进行二进制解码识别脉冲的宽度鉴别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比较脉冲的相对幅度CS模式应答机的“S”的含义是指该应答机( )。工作于S波段可进行选择性询问应答是小型化的高度集成化设备 是全固态设备BS模式应答机的特点是指该应答机( )。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设备 是小型的高度集成化设备是工作于S波段的半导体器件设备可进行选择性问答D关于DABS询问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DABS询问是广播式询问,询问指定空域中的所有飞机,但不询问指定空域外的飞机DABS的每次询问是针对规定高度层(1000英尺范围)中的所有飞机的DABS可每次询问一架指定地址码的飞机DABS每次只询问指定方位(5)范围内的飞机C当DABS二次雷达发射ATCRBS/DABS全呼叫询问信号时( )。作用范围内所有常规应答机与S模式应答机均应答指定地址的S模式应答机应答全部常规应答机应答,但S模式应答机不应答全部S模式应答机应答,但常规应答机不应答A目前所应用的应答机有常规(A、C模式)应答机和S模式应答机两种,( )常规二次雷达只能使常规应答机应答DABS二次雷达只能使S模式应答机应答DABS二次雷达可使两种应答机都应答S模式的询问常规二次雷达可使两种应答机都应答A、C模式的询问DATCRBS/DABS全呼叫信号中( )。P1、P2、P3、P4脉冲的幅度均相等P1、P2、P3、P4脉冲的宽度均相等P1、P4、P3的宽度相等,但P2较宽P1、P3、P2的宽度相等,但P4较宽DATCRBS/DABS全呼叫询问格式和仅ATCRBS呼叫询问格式的区别为( )。( )仅ATCRBS呼叫询问格式不包含P4脉冲ATCRBS/DABS全呼叫询问格式不包含P4脉冲P4脉冲的宽度不同P4脉冲与P3脉冲的时间间隔不同CDABS询问信号数据块的调制方式为( )。脉冲位置调制差分相移键控DPSK脉冲幅度调制脉冲相位调制 BDABS应答信号所采用的数据调制方式为( )。BNR码调制脉冲位置调制脉冲宽度调制DPSK调制B当SSR发射A模式询问信号时,应答机应答信息为飞机的( )。高度码 4位识别码选择呼叫 24位识别码BS模式询问信号的调制方式为( )调制。脉冲 频率DPSK PPMC应答机的S模式应答信号的调制方式为( )调制。脉冲幅度 脉冲相位脉冲编码 脉冲位置D机载S模式应答机发射应答信号时,( )不能发射。DME TCASDME和TCAS DME、TCAS和LRRAC关于机载S模式应答机旁瓣抑制P5描述正确的有( )。( )P5脉冲覆盖着数据块始端的两个同步信号之间的相位翻转时刻P5脉冲的电平高于P1、P2脉冲和P6数据块的旁瓣,但比主瓣电平低9dBP5脉冲在P1、P2之间发射P5脉冲在P6数据块之后2秒发射ABS模式应答机所提供的24 位地址码由( )。飞行员输入 ATC控制面板上的设定开关设定FMC提供 S模式应答机上的短路销钉设定D兼容型S模式应答机接收的A、C模式应答信号由( )解调。 接收机视频处理器DPSK解调器接收机选择电路AB兼容型S模式应答机接收的S模式应答信号由( )解调。 接收机视频处理器DPSK解调器接收机选择电路ACDATC应答机中的天线比较电路的作用是( )。通过对上下天线信号的比较,选取较强的一路输往DPSK解调器;为ATC控制面板输送天线选择信号 控制天线选择开关选用最为有利的一部天线发射应答信号。比较来自ATC应答机1和2的信号强度AC防撞系统TCAS所发出的防撞咨询是( )。与ATC中心相互配合获得的 依靠新型S模式二次雷达获得的依靠本机TCAS计算机的评估计算产生的 通过与FMC和FCC的相互配合计算产生的C机载防撞系统TCAS是由下列组件( )和一部TCAS/应答机控制盒组成的。TCAS收发机,A、C模式应答机,一部应答机天线,两部TCAS天线TCAS收发机,S模式应答机,两部应答机的全向天线,一部TCAS方向性天线TCAS收发机,S模式应答机,一部应答机的方向性天线,一部TCAS的全向天线TCAS收发机,S模式应答机,两部应答机的全向天线,两部TCAS的方向性天线DTCAS发出的决断咨询(RA)用于( )。紧急通知ATC中心 控制FCC实施水平机动控制FCC实施垂直回避 指挥飞行员垂直回避DTCAS可提供的信息包括( )。咨询信息和输送给FMC的回避指令 咨询信息和输送给FCC的回避指令 入侵飞机的相对位置、威胁等级和咨询信息产生的交通咨询、决断咨询信息和发送给ATC中心的报警信息CTCAS所发出的交通咨询的作用是使( )。飞机垂直机动回避 飞机水平机动回避飞行员了解可能会危发生+G417险接近 FCC控制飞机回避C在现代飞机上TCAS发出的咨询信息通常是通过( )提供给飞行员的。EHSI、EADI EHSI、EADI和驾驶舱扬声器EHSI、EADI和仪表板上的TA、RA灯EHSI、EADI和飞行内话系统BTCAS的决断咨询是指( )。向ATC管制员提出建议 要求飞行员垂直回避向FCC发出回避指令 要求飞行员水平回避B在装备EFIS和FMC的现代飞机上,TCAS的决断咨询(RA)信息( )。显示在CDU上直接输送给FCC 显示在EHSI上 显示在EADI上D飞机防撞系统可以防止本机( )。撞向突立的山峰 在地面滑行时与其它飞机相撞在空中与相遇飞机相撞 误入雷雨和冰雹区域CTCAS在进行决断咨询(RA)计算时,必须依靠( )所提供的信息。SSR和本机的S模式应答机 本机和相遇飞机的S模式应答机SSR和本机的FMC本机的S模式应答机B 机载防撞系统TCAS可提供的信息有( )。TA,RA显示及相应的音频提醒信息威胁飞机精确的垂直速度应采取的垂直避让动作威胁飞机的方位距离及高度差ACDTCAS所需的相遇飞机的方位信息是( )提供的。由本机的TMC 通过方向性天线和TCAS计算机由对方的应答机由ATC 中心BTCAS所需的相遇飞机的高度信息是( )的。由ATC 中心提供 由TCAS计算由对方的应答机报告 由本机的气象雷达和无线电高度表配合计算CTCAS所发出的交通咨询信息为EHSI上相遇飞机的( )。黄色圆形图案红色圆形图案黄色方形图案 红色方形图案ATCAS所发出的决断咨询信息为EHSI上相遇飞机的( )。黄色圆形符号 黄色方形符号红色方形符号 红色圆形符号CTCAS系统中的参数(TAU)指的是( )。最大保护距离 到最接近点CPA的时间最小保护距离 采取机动回避的操作时间BTCAS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依靠( )应答机的密切配合。A、C模式 本机S模式和相遇飞机的两部S模式 本机和相遇飞机的S模式B为使本飞机的TCAS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利用( )。两部TCAS的方向性天线和两部应答机的天线两部S模式应答机两部TCAS的方向性天线和两部应答机的天线、相遇飞机的TACS 本机和相遇飞机的S模式应答机ATCAS通过询问相遇飞机的( )而获得对方的高度信息。TCAS计算机 S模式应答机应答机 飞行员BCTCAS计算机在近地警告计算机发出( )发出决断咨询(RA)音频警告。低于下滑道”警告时不能 “拉起”警告时仍可能拉起”警告时须立即 “低于下滑道”警告时须立即A对于TCAS的RA音频警告和GPWS的“低于下滑道”警告而言,( )。TCAS的RA的优先权高 TCAS的RA的优先权低两者的优先权相当 两者的优先权互不相关B当近地警告计算机发出( )警告时,TCAS不能发出决断咨询音频警告。低于下滑道 风切变拉起 拉起、风切变或低于下滑道D对于只有A模式应答机的飞机,TCAS( )。同样能发挥正常功能 完全不具备防撞功能只可能发出TA 只可能发出RAC相遇飞机的高度信息是由( )的。TCAS计算机测量 相遇飞机的S模式应答机报告相遇飞机的应答机报告 相遇飞机的飞行员报告BCTCAS计算机发出的询问信号由( )接收。由相遇飞机的应答机 由相遇飞机的TCAS由ATC 中心 由本机的应答机 A在装备EFIS的飞机上,TCAS在 ( ) RA信息。EHSI上显示红色的 EADI上显示黄色的EADI上显示红色的EHSI上显示黄色的ACTCAS所显示的不同图形和颜色的符号可表示( )不同威胁等级的相遇飞机。TA和RA两种 一般、进近、TA、RA四种有危险和无危险两种 远离、接近、TA、RA四种BTCAS的功用是在发生危险接近之前( )。控制FCC进行垂直机动 发出垂直机动咨询自动向ATC管制员报告 发出垂直或水平机动咨询B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是 ( )系统.。美国研制的“子午仪”(TRANSIT)卫星导航 美国研制的GPS卫星导航苏联研制的“双子星”卫星导航 苏联研制的GLONASS卫星导航AGPS系统可在( )为海上、陆上、空中、空间的用户连续地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全球范围内,全天候 部分区域内,全部时间部分区域内,全天候 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时D GPS系统由( )轨道卫星组成导航卫星系统。21 颗工作卫星和 6 颗备用21 颗工作卫星和 4 颗备用12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备用21 颗工作卫星和 3 颗备用D GPS所发射的伪码信号可分为 ( )三种。 C码、CA码、P码P码、CA码、Y码P码、C码、A码A码、CA码、Y码BGPS 系统的P码信号的实时定位精度、测速精度、授时精度分别优于( )。 16米、l米秒、1微秒 16米、0.0l米秒、0.01微秒 1.6米、0.l米秒、0.01微秒 16米、0.l米秒、0.1微秒DGPS 系统的CA码信号的定位精度可达( )以内。10米 1米 100米 0.1米C 采用差分 GPS技术,可以达到( )的定位精度。十米 分米 米级 厘米C GPS系统由( )三个子系统组成。 地面支持网、空中卫星群和用户设备 地面监测站、空中卫星群和用户设备 地面注入站、空中卫星群和用户设备 地面支持网、空中卫星群和主控站AGPS系统的地面支持网由( )组成。 用户设备、主控站和注入站 监测站、主控站和注入站 用户设备、主控站和监测站 监测站、用户设备和注入站B在GPS系统的地面支持网中,( )用于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功能。监测站 注入站 用户设备主控站D 监测站每( )将其所测得的卫星距离信息和气象数据发送给主控站。 1秒钟 6分钟 6秒钟 1分钟CGPS系统的地面监测站用于( )。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气象数据接收GPS卫星信号,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接收GPS卫星信号,计算伪距,监测导航信息接收GPS卫星信号,计算伪距和提供时间基准C在GPS系统的地面支持网中,主控站用于( )。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编制星历、计算星钟误差并发送给监测站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计算星钟误差和定位误差校正数据并发送给导航卫星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编制星历、计算星钟误差并发送给注人站提供GPS系统的定位误差数据并发送给用户设备C在GPS系统的地面支持网中,注入站用于( )。提供GPS系统时间基准将导航信息注入用户设备将卫星的轨道数据注入用户设备将主控站的控制信息发送给卫星DGPS系统空中卫星群的卫星平均配置在( )个轨道上。八六 十十二BGPS 可保证地球上任一地方的用户在任意时刻至少可接收到( )颗卫星的有效信号。64DGPS卫星姿态采用( )。 三轴稳定方式,以保证卫星上天线的辐射口始终对准一个方向三轴稳定方式,以保证卫星上天线的辐射口总是对准地面 单轴稳定方式,以保证卫星自转轴总是对准太阳 重力稳定方式,保证卫星上天线的姿态不变BGPS卫星中装有( )。 天线、收/发机、控制盒、导航电文存贮器 接收机、发射机、高精度的振荡器、控制盒 天线、控制盒、高精度的振荡器、导航电文存贮器 天线、收/发机、高精度的振荡器、导航电文存贮器DGPS导航电文是卫星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它不包括( )。 电离层修正参数和卫星钟偏差校正参数时间信号 卫星状态、卫星星历 地面站发送的控制指令 D GPS接收机接收来自卫星的导航信息,利用( )计算卫星位置。星历资料 伪随机码或载波相位 电离层修正参数和卫星钟偏差校正参数 时间信号A在GPS系统中,用户测量距离时须利用卫星所提供的( )。星历资料、导航电文伪随机码或载波频率电离层修正参数和卫星钟偏差校正参数时间标记信号和卫星时钟B利用GPS卫星发送的( ),可算出卫星在地心固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伪随机码或载波相位电离层修正参数和卫星钟偏差校正参数轨道参数时间信号CGPS CA码的周期和码元宽度分别为( )。 0.5ms、约 0.5us 1ms、约 1us 2ms、约 2us 1ms、约 1usCGPS 所提供的CA码为( )。 0.5ms中的2047个码位 1ms周期内的4095个码位 1000us周期、1023码位的短码1ms周期、 1023个码位的长码CGPS CA码的长度、周期、码元宽度分别为( )。它是一种短码,粗测码。因此它易于捕获,但精度较差。 2047个码位、0.5ms、约 0.5us 4095个码位、1ms、约 1us 511个码位、2ms、约 2us 1023个码位、1ms、约 1usDGPS CA码的长度、周期、码元宽度分别为( )。它是一种短码,粗测码。因此它易于捕获,但精度较差。 1024个码位 4096个码位、 8421个码位 1023个码位DGPS接收机所测得的伪距与真实距离的偏差主要是由( )引起的。 卫星钟差、用户位置、电波传播误差 卫星钟差、用户钟差、电波传播误差 卫星钟差、用户钟差、用户位置 用户钟差、用户位置、电波传播误差B在GPS接收机中,在测得伪距后必须修正由( )所导致的距离误差。 卫星钟差、用户位置、电波传播误差 卫星钟差、用户钟差、躁声 卫星钟差、用户钟差、地球曲率 用户钟差、用户钟差、电波传播误差DGPS系统的“伪距”指的是( )距离。以伪码表示的卫星与地球坐标间的 以伪码表示的用户与卫星间的 以伪码表示的用户与地面间的 有较大误差的用户与卫星间的距离DGPS系统中的时间系统为高精度的时间系统,它是以( )为单位的。秒 微秒 纳秒 原子秒DGPS系统中的高精度时间系统是自1980年1月6日零点为起点的,所用的计时单位为( )。周数、日数、GPS秒年、月、日数、24小时计数和GPS秒年、月、日、时、分、GPS秒UTC协调世界时A( )是一种连续的、高精度的、均匀的时间系统,它以原子秒为单位。 GPS时 天文时UT协调世界时UTC 格林威治时A机载GPS可提供的数据主要有( )。 经度、纬度、高度、风速和地速 经度、纬度、航向、精确时间和地速 经度、纬度、高度、精确时间和飞机俯仰角 经度、纬度、高度、精确时间和地速D 机载GPS系统包含的LRU组件有( )。 GPS天线、天线前置放大器和多模式接收机(MMR) GPS天线、射频放大器、控制盒和多模式接收机(MMR) GPS天线、多模式接收机(MMR)和GPS位置指示器GPS天线和多模式接收机(MMR)D飞机的最终位置是由( )把GPS来的位置信息或无线电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与IRS数据结合起来计算得出的。 GPS导航组件 MCDU FMCS ADIRUC驾驶舱中与GPS系统有交连的组件是( )。 CDU和主警戒指示器 FMC IRS的方式选择组件和IRS主警戒组件音频控制面板AC多模式接收机MMR中的GPS接收机是利用( )的数据对系统初始化的。 FMC所提供 MCDU或CDU所输入 从FMCS得到的初始位置 ADIRU所提供的惯性基准DGPS系统的系统初始化是指( )。 利用FMCS所提供的数据获得飞机的起始位置利用主控站所提供的数据更新卫星的起始位置利用主控站所提供的数据和精确时钟更新卫星的起始数据利用ADIRU所提供的数据获得飞机的其始位置DGPS导航接收机的工作模式包括( )。 获取模式(Acquisition mode) 导航模式 (Navigation mode )辅助模式 (Aided mode) 等待模式(Polled mode)ABCGPS导航接收机的获取模式(Acquisition mode)是指( )。 接收到GPS数据 将ADIRU的高度和地球半径作为第4距离 从ADIRU接收惯导高度、航迹角和地速信息且输出为NCD 搜索和锁定卫星信号DGPS导航接收机的在( )模式下可提供飞机的位置数据。 获取模式(Acquisition mode) 导航模式(Navigation mode ) 辅助模式 (Aided mode) 等待模式(Polled mode)BGPS导航接收机的高度辅助(Aided mode)模式是指( )。GPS从ADIRU处接收惯导高度以计算伪距GPS从ADIRU处接收惯导高度来修正计算得到的GPS高度在只有三个星时利用ADIRU高度来帮助计算GPS须利用ADC高度来进行计算CGPS系统就进入导航模式的条件是( )。 短暂的卫星覆盖不好期间并小于30秒 GPS系统完成初始化 FMCS向GPS接收机发出导航模式指令 GPS获得并锁定了至少4颗卫星DGPS系统进入导航模式的必要条件是可接收到( )卫星的有效信号。3颗 4颗21颗1颗 B在辅助模式下GPS的输出为( )。 全零NCD(无计算数据) 先前有效数据 故障代码B卫星向机载GPS发射的信号频率是( )频率。 L1(1783.74MHZ)和L2(1575.42MHZ) L1(1783.74MHZ)和L2(1227.6MHZ)L1(1575.42MHZ)和L2(1227.6MHZ) L1(1754MHZ)和L2(1854MHZ)C机载GPS接收机的工作频率是( )。 L1(1783.74MHZ)和L2(1575.42MHZ) L1(1783.74MHZ)和L2(1227.6MHZ)L1(1575.42MHZ)和L2(1227.6MHZ) L1(1754MHZ)和L2(1854MHZ)C卫星发送状态数据给地面监视站的下行频率是( )。1575.42MHZ1227.6MHZ1854MHZ1783.74MHZD 在( )模式下,GPS接收机使用ADIRU的惯性基准数据以进行初始化。 辅助 获取 导航 初始D一旦( )出现故障,IRS主警戒组件就会使GPS故障灯通亮。 IRS组件 GPS 天线 MMR组件 FMC组件C利用( )的方法,可以使GPS系统CA码的相对定位精度达到米级。 多套GPS接收机同时工作 测多次位置求统计平均 与IRS系统及FMC相结合差分 GPSD GPS系统的正常捕获时间约为( )。30秒钟 10分钟 5-6分钟 1分钟CACARS系统是一个 ( ) 数字式数据通信网络。可寻址的空/地 可寻址的空/空 点对点的空/地 点对点的空/空AACARS通信系统的功能是( )。进行飞机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手动传输 进行空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手动传输进行飞机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输进行空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输DACARS通信系统的组成中,包括( )。ACARS机载设备 VHF地面无线电网ACARS控制中心和航空公司信息中心国际海事卫星网ABC与机载ACARS无关的设备是( )。对话式显示组件(IDU)和打印机管理组件(MU)VHF3号通信收发机HF通信收发机DACARS 的某个地面台的功用是 ( )。接收视距范围内的飞机 ACARS数据与ACARS控制中心交换数据向视距范围内的飞机发送 ACARS数据直接与超视距飞机进行数据交换。ABCACARS系统( )地区。几乎全部覆盖欧、北美可以覆盖全球几乎全部覆盖欧、北美和中国可以覆盖除极区以外的全球CACARS控制中心通过( )与各ACARS地面台、各航空公司信息中心相联系。地面通信网络 国际海事卫星机载ACARS收发机 机载卫星通信系统AACARS控制中心通过( )把航空公司和它相应的飞机联系起来,进行数据和信息双向交换。代码寻址 选择呼叫系统询问/应答方式 地面二次雷达AACARS所报告的OOOI 是指( )。发动机启动、飞机的起飞、落地、发动机关闭时间飞机的起飞、落地、离开和进入登机门时间飞机的电源打开、起飞、落地、电源关闭时间飞机门关上、起飞、落地、门打开时间B利用ACARS通信系统可在飞机发生空中故障时,( )。 由飞行员向地面报告 自动 存储故障信息并在落地后自动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 可立即自动向地面报告,无需飞行员参与 存储故障信息,等飞机落地后自动向地面报告,但需飞行员参与C利用ACARS系统的对话式显示组件IDU,( )。机组可 输入发送命令,并提供数据接收的提示机组可输入飞机识别码,显示所有发射和接收的数据。机组可直接与ACARS控制中心对话机组可 输入报告和阅读内存的数据,显示所有发射和接收的数据。DACARS通信系统的管理组件(MU)的功能是( )。 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存贮、控制发射和其它相关任务 通过IDU组件手动进行数据处理、存贮、控制发射和其它相关任务 接收来自IDU组件的数据,并把它发送到地面 接收来自地面控制中心的数据,并把它送到IDU组件 A机组通过ACARS系统的对话式显示组件IDU可选择( )。 ACARS 的工作方式 话音通信方式及频率 由第几套VHF通信收发机工作 由第几套HF通信收发机工作BACARS系统是利用( )通信收发机来传送数据的。 第1套VHF 第2套VHF 第1套HF 第3套VHF DACARS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 )。 DEMAND(请求)方式 POLLED(等待)方式 语音方式 数据方式ABCACARS系统的DEMAND(请求)方式是( )。 受地面台指令时进入的被动报告方式 一种等待方式 电源接通后系统所处于的基本工作方式 一种询问方式CACARS系统的POLLED(等待)方式是( )。 电源接通后系统所处于的基本工作方式受地面台指令时进入的被动报告方式一种基本工作方式一种询问方式B卫星通信实际上就是利用通信卫星 作为( )的一种通信方式。中继站 地球站 微波站 移动通信站A目前所应用的通信卫星距地面约( )。12000km 3600km 1200km36000km D目前所应用的通信卫星是( )。轨道为圆形的太阳同步 轨道为椭圆形的地球同步 轨道为椭圆形的太阳同步 轨道为圆形的地球同步 D卫星通讯系统所应用的通信卫星是( )的卫星。距地面12000km的静止 距地面36000km的静止 距地面12000km 距地面36000km B卫星通讯系统利用( )等间隔配置的静止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3颗4颗21颗 6颗A三颗静止通信卫星所处的位置分别在( )上空。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欧洲、亚洲、大洋洲 欧洲、亚洲、美洲B卫星通信中目前常用的多址方式是( )。FDMA TDMACDMA HDMAB卫星通讯系统的天线波束较全球波束窄,可以提高卫星的( )。有效输出功率,因而增加系统效率 有效覆盖面积,因而增加系统容量 有效辐射功率,因而增加系统容量 有效覆盖面积,因而增加系统效率C由于卫星通信使用微波频段,卫星带宽可达( )以上。10005000MHz 50100MHz 5001000MHz 100500MHzC下述因素中,对卫星通信传输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丘陵、沙漠、丛林、沼泽地等地面自然条件的差异 通信距离的变化范围 自然或人为干扰日凌现象D卫星通讯系统中的日凌中断现象是指( )时,卫星通信的中断现象。 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处在太阳和卫星之间 太阳、卫星和月球共处在一条直线上 卫星进入地球阴影区A当太阳、卫星和地球共处在一条直线上,且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卫星通信的中断现象称为( )现象。 日食 天电干扰 日凌 星蚀C在卫星通讯系统中,当太阳、卫星和地球共处在一条直线上,且( )时,造成了卫星的日蚀,称作星蚀。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处在太阳和卫星之间太阳处在地球和卫星之间卫星进入地球阴影区BD当( )时,造成了卫星的日蚀,这就是卫星通讯系统中的星蚀现象。太阳、卫星和地球共处在一条直线上,且卫星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卫星和地球共处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处在太阳和卫星之间卫星进入地球阴影区太阳、卫星和月球共处在一条直线上C在( )中,有较大的信号传播延迟和回波干扰。ACARS系统 静止卫星通信系统 微波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B为了传送模拟信息,在数字卫星通信中必须利用( )技术,把源信息变换成数字符号。低噪声放大、混频等 位同步、帧同步等 抽样、量化、编码等 纠错控制和加密等C在数字卫星通信中采取( )的目的是提高数字卫星通信传输的抗干扰性。 信道编码 信源编码 加密措施 多址联接A数字卫星通信系统的多址联接是指( )。 一个地球站把送来的多个信号在基带信道上进行复用多个地球站之间,通过卫星转发器进行相互通信 一个地球站把信号送到不同的卫星转发器上 多个地球站发射的信号,在卫星转发器上进行射频信道的复用D ( )是数字卫星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低躁声放大同步问题 微波混频 微波功率放大B卫星通信系统中的转发器的主要功能是对上行信号进行( )。 放大、混频、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 抽样、量化、编码、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纠错控制、加密、功率放大,然后发射回地面 信道编码、信源编码、功率放大,然后发射回地面A卫星中的通信系统中的转发器用于( )。 对下行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混频、功率放大,形成上行信号对上行信号进行纠错控制、加密、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对下行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对上行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混频、功率放大,形成下行信号D业务量大的大型卫星通信地球站常采用( )放大器,输出功率可达 3000W。 行波管功率 固态砷化稼场效应管 速调管功率 晶体管功率C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上行信号是指由一个( )的信号。通过变频使载频升高 地球站发往另一个地球站 地球站发往卫星卫星发往地球站 C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下行信号是指由一个( )的信号。卫星发往地球站 地球站发往另一个地球站 地球站发往卫星通过变频使载频降低A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下行信号的频率( )上行信号的频率。等于 大于小于不等于D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下行信号的频率和上行信号的频率( )。是相等的 是不相等的同属于一个频段都是L频段B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AMSS中,卫星与飞机之间的通信频率为( )波段的信号。C或L C LC或KuC卫星通信中最常用的信道分配制度有( )两种。频率分配和时间分配 预分配方式和按需分配方式固定分配方式和按时分配方式 全可变分配方式和随机分配方式B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AMSS的卫星上有( )转发器。一个 三个 两个C和Ku两个C目前,( )是全球移动卫星通信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在世界移动卫星通信领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国际空间卫星组织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依星系统国际海事卫星组织DINMARSAT的航空系统的服务对象是( )。 飞机机组和乘务人员飞机机组与地面空管人员 飞机旅客和机组人员 飞机旅客和地面空管人员CINMARSAT的航空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 航空地球站、飞机地球站和终端设备 卫星、航空地球站和飞机地球站 卫星、航空地球站和终端设备 卫星、终端设备和飞机地球站B目前常用的飞机卫星通信设备由( )组成。卫星数据组件、射频组件和高功率放大器卫星数据组件、音频组件和高功率放大器卫星数据组件、射频组件和控制盒组件卫星数据组件、高功率放大器和控制盒组件A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的天线系统在飞行中利用( )控制天线波束,使主瓣始终朝向卫星方向。天线伺服组件卫星数据组件 波导换向器波束调节组件 D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机载地球站、地面地球站、卫星空间网络、机载接收机 机载地球站、地面地球站、卫星空间网络、地面话音/数据网络 机载地球站、地面地球站、机站、地面话音/数据网络机载地球站、地面地球站、航空地球站、地面话音/数据网络B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的天线子系统内部设有( ),以提高信噪比。带通滤波器衰减器 低噪声放大器 波束调节器C机载卫星通信系统须向天线子系统提供直流电源,以使其中的( )正常工作。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衰减器 波束调节器C卫星通信系统中将多个信号在基带上进行复合和分离的技术称为( )。混频调制 多址联接多路复用 D卫星通信系统中将多个信号在射频信道上的复合技术称为( )。多路复用 频分复用 多址联接混频复用 C对于亚音速飞机,关于迎角与升力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迎角为零时,升力系数为零迎角界于零升迎角与临界迎角之间时,升力系数与迎角成正比迎角大于临界迎角时,迎角再增大,升力系数也不会增大迎角为零时,升力系数不等于零A迎角产生的俯仰力矩的作用是( )。 当迎角减小时,飞机的俯仰负力矩也增大,起稳定作用 当迎角增加时,飞机的俯仰负力矩也增大,起稳定作用 当迎角增加时,飞机的俯仰正力矩也增大,起稳定作用 当迎角改变时,飞机的俯仰力矩不变,起稳定作用B要使飞机具有纵向静稳定性 飞机重心位置必须在全机焦点之后 飞机重心位置必须在全机焦点之前飞机重心位置必须与全机焦点重合飞行迎角为正B飞机绕其横轴运动产生的俯仰力矩对飞机运动的影响是 不稳定作用稳定作用阻尼作用操纵作用C在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涉及的常见问题
- 2025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丁二烯橡胶市场分析
- 2025年高考理科生物试题(全国卷新疆、山西适用)(学生版+解析版)
- 2025市场营销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借款购车抵押合同范本
- 葡萄苗木知识培训课件
- 著名博物馆课件
- 物业保安主管考试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3 Reading 2(分层作业)含答案
- 2023年视光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附答案
-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
- 电视节目编导与策划
- 人工智能文献检索方法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Chapter 4 Vibrations of Disc and Shells (盘和壳体的振动)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复习-引号的作用 课件37张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网络课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