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开发榆林岩盐资源的调研.doc_第1页
关于进一步开发榆林岩盐资源的调研.doc_第2页
关于进一步开发榆林岩盐资源的调研.doc_第3页
关于进一步开发榆林岩盐资源的调研.doc_第4页
关于进一步开发榆林岩盐资源的调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进一步开发榆林岩盐资源的调研-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 日期:2011-10-8 1根据安排,我们深入实际就我市的岩盐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就进一步开发利用我市岩盐资源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岩盐资源的开发现状 陕北地下有岩盐资源,1955年就被延长油矿在钻油井时发现,由于当时资料不详和经济发展条件所限,对其开发一直停留在纸上。直至2001年国土资源部51号矿产资源报告书认定:陕北盐资源探明储量8855亿吨,远景储量6万亿吨,我市方拉开了开发序幕。近十年来,开发的基本情况是: 1、动作较快。当见到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认定书后,我市立即行动,于2002年5月就启动了年产8万吨真空制盐项目。由榆林市盐业公司发起、中国盐业总公司、陕西省盐业总公司、陕西省投资集团公司、陕西省产业投资公司、长庆新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共出资4500万元在榆阳区注册成立了“陕西榆林皓海盐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于2003年7月在镇川镇建成投产。2004年10月该公司进行了股份调整,由中国盐业总公司控股后更名为“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后经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添平补齐,该公司的生产能力已扩大到20万吨/年,总资产达1亿元,有员工254人。所生产的“中盐”牌精制食用碘盐、精制工业盐、肠衣盐等三大类产品销往我省各市县以及山西、内蒙、宁夏等地。 2、力度较强。继8万吨真空盐项目之后,2003年5月,由神木民营企业出资在锦界注册成立了“陕西北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一套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和10万吨烧碱装置。该公司2009年3月引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法人企业的巨额资金(占股40.48%),并对原股东的股份进行扩大,共同投资16.8亿元注册成立了“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新建100万吨聚氯乙烯装置、80万吨烧碱装置、460MW发电装置、240万吨工业废渣水泥装置。项目总投资80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今年七月投产,二期明年七月投产。建成后,北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同时跻身全国最大盐化工企业行列,年可转化原盐、电石各150万吨,可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年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缴纳税金可达10亿元。 紧随北元,2003年12月,由陕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出资3亿元在米脂县注册成立了“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公司一期投资13亿元,于2005年建成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和10万吨离子膜烧碱装置一套,并配套225MW自备热电机组。目前该公司的产值已达8亿元,产品远销广东、福建、浙江等12个省区。 今年,中盐榆林公司投资3.8亿元在鱼河镇新建60万吨真空盐项目。目前已动工,计划明年建成投产。陕西金泰也计划再投资10亿元上二期项目15万吨聚氯乙烯和10万吨烧碱装置。项目正在实施,计划于明年10月建成投产。 在上大项目的同时,日晒盐、平锅盐等小项目也紧锣密鼓在佳县、米脂等县上马。佳县王家砭乡王寨村已建起了500亩太阳能制盐示范田。 3、规划紧随。对岩盐的开发,各资源县(区)基本上都有庞大的规划。绥德县规划100万吨纯碱项目,意向引进浙江光宇集团投资,目前正在努力推进。另外该县还规划新上240万吨真空盐、5万吨氯酸钠、2万吨金属钠和4万吨双氧水项目;米脂县规划300万吨一期60万吨真空盐项目,由华龙公司出资,目前正在实施。该县还规划在龙镇、郭兴庄等13个乡镇搞1300亩日晒盐田,以每亩产盐1140吨计算,年产盐148万吨,产值3.6亿元,利润1690万元;佳县规划东引黄河水,西运榆阳煤在王家贬乡搞盐化工园区,拟上120万吨工业盐、30万吨纯碱、5万吨小苏打、6万吨氯酸钠项目;榆阳区在鱼河镇规划了盐化工业园区,控制面积14.5平方公里,计划投资266亿元,上300万吨真空盐、100万吨联碱、90万吨烧碱、120万吨聚氯乙烯、10万吨氯酸钠、5万吨金属钠以及塑料制品、散装水泥等项目;神木县规划上3万吨液氯和2万吨金属钠项目,同时规划在高家堡镇打盐井向锦界园区供卤水;靖边县规划引入延长集团的资金在园区新建12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规划的盐及盐化工项目产能:真空盐及日晒盐1100万吨、聚氯乙烯240万吨、纯碱230万吨、烧碱200万吨、小苏打5万吨、氯酸钠20万吨、金属钠4万吨、双氧水4万吨、液氯3万吨。总投资500600亿元。 经过近十年的开发,我市岩盐及盐化产品的产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投资约25亿元建成中盐、北元、金泰三个项目。2009年生产原盐35万吨(含卤水折算盐,不含湖盐),聚氯乙烯17万吨,烧碱16万吨,盐酸6.5万吨。提供就业岗位两千余个。这三个项目都在扩建,计划投资约100亿元,扩建后新增产能:原盐230万吨(含卤水折算盐)、聚氯乙烯115万吨、烧碱110万吨、水泥260万吨,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 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我市还加强了资源勘探工作。现已取得采矿权的有中盐榆林公司,取得探矿权的有米脂金泰、米脂华龙、神华陶氏上盐湾矿区及神木高家堡矿区。市政府成立的华奥盐田开发公司先后在榆阳区大河塔、米脂张家湾、绥德满堂川、吴堡张家山、佳县王寨、子洲苗家坪打井11口,中盐榆林公司打井2口、陕西金泰打井4口、环渤海公司在榆林开发区打井1口、神木县政府在高家堡打井1口、佳县个人在王家砭打井2口、神华陶氏在榆阳区清泉打井2口、榆阳区个人在刘千河打井1口、总计打井25口,其中23口已完工,提高了对我市盐资源的认知程度。 二、目前岩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盐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释放的能量远不及煤、气、油,这既有盐业市场的客观情况,也有工作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 1、市场不旺,效益较低。陕北奥陶纪岩盐具有分布广(北起红碱淖、南抵清涧、西至靖边、东到黄河,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其中榆林境内2.5万平方公里)、盐层厚(平均厚度120米,最大厚度360米)、储量大(探明储量8855亿吨,预测储量6万亿吨)、品位高(氯化钠平均含量在90%以上)等特点,是具有很大开发价值的优质矿产。但是,我国海盐的资源更为丰富,长期以来我国是以利用海盐为主的国家,过去海盐产量一直占到全国盐产量的60%以上,湖盐和岩盐只是起补充作用。近些年,由于沿海地区大批开发区的建设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展,使嗮盐的滩涂面积减少,导致海盐的产量相对有所下降,但仍占50%以上。另则我国岩盐的赋存十分普遍,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重庆、云南、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市都有,其中储量大于100亿吨的盐矿就有十余个。因此,盐资源在我国属于非紧缺资源,盐业市场一直比较平淡。同时,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产能扩张过快,纯碱、烧碱、聚氯乙烯等主要盐化工产品的市场也低迷,导致制盐和盐化企业比较效益低,目前,我市中盐、北元、金泰三大盐化企业效益都不理想,基本处在微利状态或处于亏损的边缘。因此,由于市场的客观情况,影响到投资者对岩盐资源开发的热情。 2、认识片面,思路不清。面对榆林丰富的岩盐资源,当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即大喜过望和悲观失望。乐观者认为,储量大,开采一平方公里可供全国人民吃28年;潜在价值大,储量8855亿吨,采出率以20%计算、吨盐以200元计算,价值便是35万亿元,人均1000万元。应尽快打造新盐都,释放经济效益。悲观者认为,世界盐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海水就有盐,况且海盐的成本很低,不到岩盐的四分之一,开发岩盐毫无意义,不会有经济效益,也不会有社会效益。由于认识的偏颇,导致发展思路不清,开发有时脱离实际。 3、产业规划盲目,开发利用缺乏统筹性。对我市岩盐的开发,县有规划,市有规划,且都很大,但缺乏统筹性。特别是县一级的规划,只片面看重了盐资源,而没有全面考虑水、土地、能源、交通等资源的支撑,大都难以实施。米脂的土地并非广袤,而规划13个乡镇上日晒盐,产量搞到148万吨。佳县把王家贬乡王寨村规划为盐化工园区,该处水资源不足,交通不便,缺少能源,园区很难启动。多个县规划上100万吨纯碱、100万吨氯碱以及聚氯乙烯等项目,雷同重复,大都只能停留在纸上。另外,几个县规划上金属钠、氯酸钾、双氧水、液氯等项目,这些项目基本都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项目,且市场需求十分有限,在我市目前的条件下没多少优势。分析我市已实施的几个大项目,亦缺乏资源的合理配置。神木北元化工的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年用固体盐150万吨或液体盐(卤水)450万吨。用市内的盐,还是用市外的盐。用固体盐,还是用液体盐(卤水),至今没有明确的方案。米脂金泰也不例外,二期上马后,每年有60万吨电石渣产生,没有水泥厂消化,如何处理?且厂区紧临城区和河边,发展受限。 4、条块利益冲突,制约盐业发展。目前镇川中盐榆林公司由中盐公司控股,属中央企业。盐的行政管理机构市县盐务局及其盐业公司实行条条管理归省管,金泰和北元由省企控股,亦属省管。华奥盐田开发管理公司及大部分小企业归市、县管。利益的冲突使企业之间矛盾重重,难以形成发展的合力。加之盐业实行专营,除食用盐实行高度计划管理外,工业盐一次销售5000吨以上方可与氯碱企业直接签定合同自销。反之,5000吨以下的一律不得自销,一旦自销,便以私盐论处,轻者没收,重者再加罚款。佳县王家砭的日晒盐曾销售过一次,被罚款4万元,目前该盐场尚有3000吨产品,虽有市场,但不能销售,只好现场堆放,任凭风吹雨打黄沙掩埋,一片狼籍,损失残重。 5、投资环境差,项目落地难。投资的硬环境差,吴堡、绥德、佳县划定的盐化工园区也好,中小企业创业园也好,大多路、水、电不通,基本不具备投资办企业的条件,其结果是招商引资力度虽大,但项目入园遥遥无期;投资的软环境也差,有些人认为煤、气、油基本被外来户开发了,钱被外来人赚走了,盐绝不能再让外来户拿走,必须我们自己开发。在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思想的影响下,坎坎坷坷太多,使一些本有意向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招商引资工作比较困难。三、促进我市岩盐资源开发的建议 如何促进我市岩盐资源的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面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认识、理清思路。对我市丰富的岩盐资源,目前存在的两种认识都有其片面性。就全国而言,盐资源的确是丰富而广泛的,我国也的确是以海盐为主的。但盐的合理经济运输半径为300公里以内,最大不超过500公里,海盐大省山东、辽宁、河北、天津、江苏的盐一般不会运到陕西来销售。我市的岩盐资源就全国来说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优势,但就局部地域而言,优势还是明显的。北至大青山、南至大巴山、西至贺兰山、东至太行山这个区域内,唯独我市有丰富的岩盐资源且位于该区域中央地带(注:山西运城、我市定边及内蒙有湖盐,但数量有限),这便是我们的优势。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耗盐巨大的部分氯碱工业也将向本区域转移,预测到2020年该区域需盐量有望突破1500万吨,这便是我们的机遇。只要我们未雨绸缪,措施得当,巧抓机遇,我市岩盐资源是可以释放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加大对盐资源开发的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加大开发力度。 2、匹配资源、科学合理开发。盐资源的价值较低,吨盐成本湖盐约30元,海盐约80元,岩盐约300元(指真空法)。原盐的销售半径也在500公里以内。盐化工产品,盐在其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小。以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为例,盐仅占成本的6%,而电石却要占67%以上(电石成本未在烧碱中摊),故盐的优势和煤、气、油不能相提并论,仅靠盐资源招商引资难度很大。为此,在岩盐资源开发项目招商引资时,要适当配以煤资源、气资源乃至电资源,用优势资源来弥补,降低产品成本,使项目确实有获利空间,企业确实有抗风险能力,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神木北元化工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假如没有手中有煤的陕煤集团介入,是不可能这么快上马的。好多项目长期挂在嘴上、停在纸上,资源不配套是主要原因之一。3、软硬齐抓、改善环境。改善投资硬环境,首先要搞工业园区化管理,实现园区的三通一平,最好是七通(水、电、路、电话、电视、宽带、天然气)一平,具备项目入园条件。榆阳区在鱼河镇规划了14.5平方公里的园区,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北园区位于无定河与榆溪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占地11平方公里,规划了专线铁路和站场。该园区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煤资源(距横山魏墙井田、榆阳红石桥井田较近)、电资源相对充足,交通条件好,有一定的可行性,建议市上给以支助,促使尽快启动。其次要实行群体化推进,同时上一批项目,最好是循环经济项目。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企业以群体出现往往容易开拓市场,有利生存发展。而以个体出现,单打独斗,反而不利生存发展。改善投资软环境,一要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坚决杜绝一些部门工作人员的吃、拿、卡、要,确保项目实施一路绿灯。二要坚决倡导只求所在,不求所有,不管是市外商人还是市内企业家,一视同仁,真诚欢迎其投资岩盐及盐化工开发。 4、两碱为主、兼顾其他。两碱即氯碱和纯碱。过去盐的消费主角是两碱。2009年我国产盐5845万吨(不含卤水盐),从消费看,氯碱占49%、纯碱占19%,两者合计占68%,消费约3975万吨;道路融雪占9%,约526万吨;食用(含食品行业添加)占10%,约600万吨:软水处理和其他化工各占4%,各约234万吨;防腐等其他领域占5%,约290万吨。分析盐的消费结构趋势,当今人们的饮食提倡低盐,食用盐的比例有可能下降;道路融雪盐的比例不会有大的增长;随着空调设备、设施的增加,防腐等用盐的比例也在下降。不难看出,将来盐的消费主角仍然是两碱。为此,盐资源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两碱工业做文章。 2009年,我国生产纯碱2001万吨,烧碱1891万吨,聚氯乙烯916万吨,分别增长8.7%、8.6%和11.0%。尽管两碱工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但从增长幅度看,市场空间还是有的。退一步说,即使产量基本饱和,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经济,只要自身有条件,产品成本低,质量好,企业就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上两碱项目,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议成立鱼河盐化工园区管理机构,规划启动800万吨真空盐、200万吨聚氯乙烯、200万吨烧碱、200万吨纯碱、300万吨水泥项目。力争用十年时间全部建成。到时工业总产值可达280亿元,同时可带动或促进一批相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上两碱项目,也符合省有关部门的规划要求。根据省盐化工规划,到2020年,要求新建成烧碱项目7个,纯碱项目4个,分别新增产能408万吨和400万吨。 除两碱外,盐化工的其他下游产品,诸如氯酸钠、金属钠、液氯、双氧水、氯乙酸、有机硅、氯化聚丙烯等也可以考虑规划,但这些产品盐在其成本中所占比重甚微,上这类项目主要靠技术、资金优势,选择时一定要慎重。在抓大项目两碱的同时,应放开对小项目如日晒盐等的限制。日晒盐尽管是原始工艺,但只要市场认可就说明有存在的价值,就不应该堵死。其实湖盐、海盐都是日晒盐。只要有闲置荒废的非农林用地、有可用的水源,日晒盐并非不能搞,日晒盐可以做为南六县富民强县的措施之一。只是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布局,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切不可一哄而起,放任自流。关于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措施和严格监管予以防止。山东潍坊有盐田500万亩,日晒盐年产量已突破1462万吨,成了该市的支柱产业,被称为“一盐独大”。我市可以学习其经验和做法。 5、调整结构、联动发展。我市轻、重工业的比例已严重失衡,不利盐化工的联动发展。开发盐资源,要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狠抓轻工业的发展,用轻工业来拉动盐化工的发展。诸如造纸工业需要大量的烧碱,每生产一吨纸需消耗0.4吨烧碱。玻璃工业需要大量的纯碱,我国57%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