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夏邑邑县县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总总体体规规划划 2 20 00 06 6 2 20 02 20 0 年年 夏夏 邑邑 县县 人人 民民 政政 府府 二二 九九年年 八八 月月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人员名单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人员名单 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 倪玉民 夏邑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 朱长军 夏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 王世东 张作良 李前程 贾心壮 祁景明 刘玉东 贾洪亮 韩庆玺 夏利华 陈少杰 段新玉 李梦周 廖 亮 经文涛 段建立 李 伟 张金榜 何勇锋 杜红星 毛自磊 郝桂芝 刘 欣 韩庆领 杨雪林 胡文书 李玉英 张利军 邵团民 宿子建 胡清华 王 伟 尤宝剑 张 伟 关东海 常 征 赵铁军 刘海宁 李海良 刘东峰 刁心清 骆松枫 李 锋 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 张作良 副主任 李 锋 成 员 刘秀莲 尹志华 司向阳 张永慧 张 涛 规划修编技术组 规划修编技术组 组 长 张作良 副 组 长 张剑英 王 珂 张建华 马春雷 王道恩 李 锋 技术负责 朱嘉伟 工作人员 李 锋 朱嘉伟 马月红 杨曼曼 刘秀莲 尹志华 司向阳 张永慧 杨 潇 武学金 刁亚涛 李志宏 杨剑波 张 涛 李英波 骆红霞 王 婷 张利民 刘凤仙 张生产 张利华 穆家训 王子敬 朱卫立 胡新立 曹 伟 程乐恒 何万宏 杜连营 王西振 洪 军 李德成 孙新良 李红亮 马长青 张海军 盛雪峰 梁 浩 徐怀春 王玉星 聂世超 赵海鹏 韩金花 王 华 刘 娇 马莉莉 夏夏邑邑县县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总总体体规规划划文文本本 2 20 00 06 6 2 20 02 20 0 年年 夏夏 邑邑 县县 人人 民民 政政 府府 二二 九九年年 八八 月月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1 第一节 夏邑县概况 1 一 自然地理 1 二 经济社会 2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3 一 土地利用现状 3 二 土地利用特点 5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6 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7 一 面临的机遇 7 二 面临的挑战 8 第四节 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10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 11 一 指导思想 11 二 战略任务 12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2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3 一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3 二 战略定位 14 第四节 土地利用目标 15 一 总体目标 15 二 具体目标 15 第三章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18 第一节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8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2 一 农用地结构调整 18 二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 三 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21 第二节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21 一 优化生态用地布局 22 二 优化农用地布局 22 三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28 第四章 统筹安排建设用地 31 第一节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1 一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量 31 二 节约集约利用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32 第二节 科学配置建设用地 32 一 保障中心城镇建设用地 33 二 统筹村镇建设用地 35 三 合理安排独立工矿建设用地 39 四 优化配置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40 第三节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 第五章 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 45 第一节 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稳定 45 一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45 二 切实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46 三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46 四 分解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47 第二节 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49 第六章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50 第一节 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 51 一 加强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重点工程实施 51 二 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 55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3 第二节 积极实施农田整理重点工程 56 第三节 补充耕地任务分解落实 57 第七章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59 第一节 加强乡级土地利用调控 59 第二节 加强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59 一 土地利用分区 59 二 分区管制规则 61 第九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64 第一节 以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布局 64 第二节 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 65 第三节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66 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7 第一节 细化落实相应法规与行政保障措施 67 第二节 强化经济和社会保障措施 69 第三节 完善技术监督措施 70 附表 1 夏邑县规划主要调控指标表 附表 2 夏邑县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表 3 夏邑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附表 4 夏邑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附表 5 夏邑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附表 6 夏邑县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附表 7 夏邑县规划期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表 附表 8 夏邑县基本农田调整等别变化情况表 附表 9 规划期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分解落实一览表 附表 10 夏邑县基本农田核减情况统计表 附表 11 夏邑县基本农田调出情况统计表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 前前 言言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落实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 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 利用和保护 促进夏邑 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的有关 规定 夏邑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以下简称 规划 规划 以优化城镇村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为前提 统筹安排了各项建设用地 规划 分解落实了上级规划下 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通过实施农田整理 粮食生产核心区 建设工程 逐步提高耕地质量 规划 针对县域适宜开垦的耕地后 备资源极为短缺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 农田区围村林盲目扩张 侵占农田现象突出的客观情况 将村庄综合整治作为规划期土地开发 整理补充耕地的重点 明确了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及其管制规则 提出 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 以 2005 年为基期年 2010 年为近期目标年 2020 年为 规划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夏邑县行政辖区全部土地 规划 是未来十五年夏邑县土地开发 利用 整治和保护的宏 观性 纲领性文件 是规范城乡建设用地 土地生态保护及土地管理 的重要手段 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 第一章第一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第一节 夏邑县概况夏邑县概况 一 自然地理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平原区 豫 鲁 苏 皖四省结合处 东 与永城市毗邻 西与虞城县相连 南 北分别与安徽省亳州 砀山接 壤 行政隶属于商丘市 全县土地总面积 1485 70 平方公里 地理坐 标介于东经 115 52 116 28 北纬 33 50 34 25 之间 县域地势开阔平坦 土质肥沃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 气温 14 1 多年平均降水量 762 毫米 境内发育有沱河 王引河 浍河三大河流 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淮河 夏邑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3 55 亿立方 米 其中地下水 2 37 亿立方米 地下水水位埋藏浅 水质良好 易 于开发利用 夏邑县位于永夏煤田西部 煤炭资源丰富 骆集 韩口 刘店 郭店 胡桥等煤矿勘查区资源前景良好 骆集煤矿探明煤炭资 源储量 1315 万吨 骆集西煤矿勘查区面积达 43 19 平方公里 预查煤 炭资源储量 1 1 亿吨 韩口煤矿预查煤炭资源储量 1 9 亿吨 为未来 煤 电一体化产业的崛起提供了资源保障 夏邑县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县域内拥有孔子还乡祠 清凉 山 三里故堆 商汤祷雨台 崇光寺 隋唐大运河 彭雪枫纪念馆等 众多历史文化遗址 战国时期的古栗城城湖位于县城西南 拥有 3000 亩水面 自然景观条件得天独厚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2 县域内交通便捷 陇海铁路 连霍高速公路 310 国道 商宿公 路纵横交错 公路总里程 372 公里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遍及城乡 二 经济社会 全县辖 24 个乡镇 723 个行政村 2005 年全县总人口 112 65 万 人 其中城镇人口 24 62 万人 农村人口 88 03 万人 城镇化率为 21 86 夏邑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优质棉基地县 全国最大的食用菌 生产基地 2005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 721335 吨 棉花总产量 9573 吨 油料总产量 24331 吨 年产食用菌 1 25 亿公斤 夏邑素有 铸造之乡 之美誉 全县有铸造企业 116 家 拥有年 产铸件 17 5 万吨的生产能力 70 以上的产品出口美国 西欧 东南 亚等国家和地区 出口销售额 12 亿元左右 占全国铸件年出口总额 的 4 以上 夏邑是 中国食用菌之乡 食用菌生产加工业辐射带动 全县 11 个乡镇 8000 户农民 培育出 40 个购销加工龙头企业 年产 量 1 5 亿公斤 带动二 三产业从业人员达 3 2 万余人 夏邑是全国 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 全县拥有打火机生产企业 219 家 年产值超 亿元的打火机企业 家 2005 年全县共生产打火机 50 亿只 产值达 30 亿元 利税达 2 亿元 夏邑是全国四大石棉生产基地之一 是全 国丝织地毯 抽纱刺绣生产出口基地 全县工业发展迅速 已形成以 食品加工 打火机生产 铸造 石棉生产 化工 机械为龙头的工业 体系 2005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57 48 亿元 同比增长 14 4 其中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3 第一产业增加值 22 30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19 08 亿元 综合经济 实力在商丘市 7 县 市 排名第二 仅次于工业强市永城市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现状及特点 一 土地利用现状 2005 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 148569 83 公顷 其中 农用地 119278 39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80 28 建设用地 24687 38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16 62 未利用地 4604 06 公顷 占土 地总面积的 3 10 表 1 1 1 1 农用地 农用地 全县农用地 119278 39 公顷 其中 耕地 101273 64 公顷 占农 用地面积的 84 91 园地 3449 70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2 89 林地 8074 13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6 77 其他农用地 6480 92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5 43 2 2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 全县建设用地 24687 38 公顷 其中 城乡建设用地 22712 46 公 顷 占建设用地的 92 00 交通水利用地 1732 01 公顷 占建设用 地的 7 02 其他建设用地 242 91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0 98 1 城乡建设用地 建制镇 3042 35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12 32 农村居民点 18661 65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75 59 采矿 用地 15 56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0 06 独立建设用地 992 90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4 02 2 交通水利用地 交通用地 1029 40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4 4 17 水利设施用地 702 61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2 85 3 其他建设用地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7 62 公顷 占建设用地 的 0 03 特殊用地 235 29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0 95 3 3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中水域 947 99 公顷 全部为河流水面 占未利用地的 20 59 滩涂沼泽 1883 59 公顷 占未利用地的 40 91 自然保 留地 1772 48 公顷 占未利用地的 38 50 表表 1 11 1 夏邑县夏邑县 20052005 年土地利用现状表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地类面积 公顷 比例 耕地101273 64 68 17 园地3449 70 2 32 林地8074 13 5 43 牧草地0 00 0 00 其它农用地6480 92 4 36 农用地 合计119278 3980 28 建制镇3042 35 2 05 农村居民点18661 65 12 56 采矿用地15 56 0 01 独立建设用地992 90 0 67 城乡建设用地 小计22712 46 15 29 铁路104 75 0 07 公路924 65 0 62 水库水面170 92 0 12 水工建筑用地531 69 0 36 交通水利用地 小计1732 01 1 17 风景名胜设施7 62 0 01 特殊用地235 29 0 16 其它建设用地 小计242 91 0 16 建设用地 合计24687 3816 62 水域河流水面947 99 0 64 滩涂1873 43 1 26 沼泽地10 16 0 01 滩涂沼泽 小计1883 59 1 27 荒草地0 65 0 00 盐碱地37 09 0 02 其他未利用土地1734 74 1 17 未利用地 自然保留地 小计1772 48 1 19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5 二 土地利用特点 1 1 耕地比重大 耕地比重大 夏邑县为平原农业区 土地垦殖率高 耕地比重大 占土地总面 积的 68 17 适宜规模化耕作 2 2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较节约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较节约 2005 年全县城镇人口 24 62 万人 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 4050 81 公顷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 164 53 平方米 其中 城镇建设用 地面积为 3042 35 人均城镇用地 123 57 平方米 3 3 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 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 2005 年全县农村人口 88 03 万人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18661 65 公顷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211 99 平方米 人均农村居民 点用地超标严重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大 4 4 林地所占比重大 林地所占比重大 全县林地面积 8074 1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5 43 依据土 地利用现状图抽样统计 约 86 50 以上的林地为围村林 相当于农 村居民点总面积的 43 27 而且主要分布于农田区 5 5 耕地后备资源短缺 耕地后备资源短缺 全县未利用地仅 4604 06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 10 其中 水域 947 99 公顷 滩涂沼泽 1883 59 公顷 自然保留地 1772 48 公 顷 水域 滩涂沼泽受生态环境条件制约不适宜开垦 自然保留地以 其他未利用土地为主 面积为 1734 74 公顷 零星分散 难以开垦 合计4604 063 10 总计148569 83100 00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6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问题特别突出 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问题特别突出 其一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标严重 全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仍高达 211 99 平方米 超出国家定额标准 61 99 平方米 其二 废 弃和闲置农村居民点面积大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全县农村 人口由 1996 年的 94 51 万人减少至 2005 年底的 88 03 万人 农村人 口减少了 7 36 而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仅由 1996 年的 19715 50 公顷减少至 2005 年底的 18661 65 仅减少了 5 35 人均农村居民 点用地却由 1996 年的 200 77 平方米增长至 211 99 平方米 农村宅 基地废弃 闲置的情况相当严重 其三 农村居民点小而分散 集聚 效应差 2 2 农田区林地扩张侵占耕地现象严重 农田区林地扩张侵占耕地现象严重 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 2005 年底全县林地面积 8074 13 公顷 以围村林为主 围村林面积相当于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 43 27 其中郭店乡农村居民点面积为 666 78 公顷 而围村林面积 高达 673 19 公顷 围村林地面积超过农村居民点规模 会亭镇农村 居民点面积为 533 56 公顷 而围村林地面积高达 506 17 公顷 林地 面积接近农村居民点规模 依据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初步调查成果 林地面积与 2005 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相比增加了 3452 90 公顷 达到 11527 0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7 76 抽样量算围村林带平 均宽达 60 米以上 围村林扩张侵占耕地现象相当严重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7 3 3 耕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低 耕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低 全县耕地区内耕地面积为 101273 64 公顷 农村道路 坑塘水面 沟渠 晒谷场等其他农用地面积高达 6480 92 公顷 零星其他未利用 地 1734 74 公顷 合计占耕地区的比例高达 7 50 若以高标准农 田区辅助生产设施用地为 5 0 的标准测算 则有 2741 19 公顷的其 他农用地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4 4 耕地后备资源短缺 耕地后备资源短缺 占补平衡占补平衡 落实难度大落实难度大 2005 年夏邑县共有未利用地 4604 06 公顷 适宜开垦的荒草地 盐碱地面积合计仅为 37 74 公顷 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极其有限 落实 占补平衡 难度大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 是夏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城镇化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给夏邑县经济社会 发展和土地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 面临的机遇 其一 规划期是夏邑县加快城镇化 工业化进程 实现跨越式发 展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 策的意见 明确提出对黄淮四市的县 市 工业集聚区建设给予资金 扶持 对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 产业的集聚发展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向合 理分工和互利协作发展 有利于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 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8 其二 夏邑县是 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的重点试验县 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享受国家和省地赋予的多项优惠政策 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 从根本上改 善农村人居环境 其三 夏邑县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县 河南省委政府在 关于 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为夏邑县加强耕地 基本农田保 护和建设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为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提 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 面临的挑战 规划期内是夏邑县加快城镇化 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人口增 加 经济建设加快 生态改善等为统筹全县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土地利用中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建设用地需求强劲 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建设用地需求强劲 目前夏邑县城镇 化率仅为 21 86 远低于全国 43 河南省 32 5 的平均水平 规划 期内是中共河南省委 省政府加快河南省黄淮四市发展的关键时期 规划到 2020 年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 213 亿元 与 1996 年相比 翻两番 城镇化水平达到 40 以上 提高近 20 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 投资持续增长 到 2010 年资产投资额达到 126 6 亿元 年均增长 20 城镇化 工业化进程对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强劲 在保证耕地和基本 农田数量稳定 生态建设用地适度增加的情况下 新增建设用地的空 间十分有限 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内涵挖潜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9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重大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重大 夏邑县为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县 粮食生产不仅要满足自给 还担负着河南省的粮食生产任务 规划期 内全县人口总数将由 2005 年的 112 65 万人增长至 2020 年的 121 48 万人 自身粮食需求将相应增加 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将进一 步加大 各项建设难免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 而县域内补充耕地的 后备资源极其短缺 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实现造成巨大压力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艰巨 农村居民点整理难度较大 农村居民点整理难度较大 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难点是农村居民 点整治 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能否落实 直接关系到城镇工矿建设用 地空间 关系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而农村居民点 整理是一项涉及社会 经济 民俗 村庄现状 受益人利益等一系列 问题的系统工程 整治工作任务繁重 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 而 且需要多部门之间协调合作 需要村民的配合 需要各级政府在经济 技术 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加剧 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加剧 规划期内是夏邑县推进 城镇化 工业化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各项建设用地增加仍将是刚性 的 建设用地增加必然要挤占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其 直接结果是造成生态用地数量的减少 同时 经济的增长伴随着资源 消耗 废弃物排放量的增大 对环境保护构成压力 如何在发展的同 时 保护好生态环境 保障夏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土地利 用中面临的又一严峻形势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0 第四节第四节 上轮规划实施上轮规划实施情况情况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2010 年 自批准实施以来 在加强土地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 经济和环境效益 1 1 有效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 有效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 1997 年至 2005 年规划实施期间 夏邑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高 速增长 经济建设用地需求强劲 在此形势下 通过加强土地宏观管 理 遏制了各项建设盲目占用耕地的势头 将城乡建设占用耕地总规 模控制在了 1181 69 公顷以内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始终稳定在 87582 56 公顷 2 2 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1997 年至 2005 年规划实施期间 全县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 目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 明显提高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全县粮食年产量逐年增加 由 1996 年的 50 3 万吨增加到 2005 年的 72 1 万吨 粮食单产由 4 94 吨 公 顷提高到 7 12 吨 公顷 粮食单产平均逐年提高 4 14 3 3 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用地需求 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用地需求 1997 年至 2005 年规划实施期间 全县安排建设用地总量为 1182 07 公顷 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 131 34 公顷 保障了城镇建 设 工矿建设 交通水利建设的科学用地需求 全县城镇化水平由 1996 年的 10 61 提高到 2005 年的 21 86 工业经济总量由 1996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1 年的 3 29 亿元增长到 2005 年的 16 31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由 1996 年的 2 43 亿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17 07 亿元 促进了县工业化 城镇 化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4 4 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1997 年至 2005 年规划实施期间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单位 面积工业 GDP 分别由 1996 年的 6 41 万元 公顷 8 68 万元 公顷增 加到 2005 年的 34 33 万元 公顷 32 80 万元 公顷 人均城镇工矿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分别由 1996 年的 250 16 平方米 129 16 平方米 降低至 2005 年的 164 53 平方米 123 57 平方米 土地节约集约利 用水平显著提高 5 5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1997 年至 2005 年规划实施期间 通过积极实施农田综合整治 有效补充了耕地 提高了耕地质量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 农 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增加了农民收入 有力地促进了 三农 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稳定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和战略任务 一 指导思想 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严 格保护土地资源 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 两保一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2 高 要求 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 局部与整体 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促进夏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 战略任务 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战略任务是 坚持将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 田放在首位的思想 严格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 护任务 保证夏邑县粮食生产核心县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认真落实土 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各项政策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促使产业向集聚区 集中 工业向基地集聚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以节约集约用地为 前提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依据夏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 目标和战略定位 统筹土地利用 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 一般项目靠 挖潜的基本思路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用地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原则 协调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全 面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坚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优先的原则 坚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优先的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 农田 确保耕地数量的稳定与质量的逐步提高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 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河南省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 做出贡献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 落实占补平衡 保证耕地和 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质量有所提高 坚持统筹科学发展用地原则 坚持统筹科学发展用地原则 按照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 合理安排非农业建设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 重点保障中心城 区 重点镇 特色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能源 交通 水利等基础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3 设施发展用地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 资源 环境相协调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 严格执 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 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奖惩机制 走新型城镇化 和工业化道路 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 由粗放低 效向集约高效转变 坚决遏制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城镇工 矿用地双向增长的态势 坚持优化布局 科学避让原则 坚持优化布局 科学避让原则 统筹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与耕 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生态建设的关系 优化调整农用地 建设用地及 未利用地结构和布局 做到科学避让 区域协调 坚持客观务实 切实可行的原则 坚持客观务实 切实可行的原则 土地开发整理是落实占补平衡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关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必须立足于县域 土地利用特点和土地后备资源状况 坚持客观务实 切实可行的原则 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整治是本次规划的重中之重 要将农村居民点整治 落到实处 村庄综合整治重点工程选区必须建立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 做到 拆得动 建得起 经济可行 节地效果显著 以确保 村庄综合整治重点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 1 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 到 2010 年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8 亿元 年均增长 13 5 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9328 元 一 二 三产业分别达到 30 5 亿元 44 6 亿元 32 9 亿元 到 2020 年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13 亿元 力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4 争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2100 美元 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 2 2 投资投资消费目标消费目标 到 201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 126 6 亿元 年均增长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 33 5 亿元 年均增长 14 8 3 3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到 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253 元 年均增长 7 城镇居 民可支配收入 9251 元 年均增长 8 4 4 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到 2010 年底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116 14 万人以内 年均增长控制 在 6 城镇化率达到 28 11 以上 到 2020 年底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121 48 万人以内 年均增长控制在 5 以内 城镇化率达到 40 61 以上 全县林木覆盖率由 26 9 提高到 30 0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 善 二 战略定位 依据夏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立足于夏邑县区位优势 发挥夏 邑县资源 产业比较优势 确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 夏邑县是商丘城市 一市一轴 三区 城市规划体系确定的陇 海铁路城镇发展轴市域第二次中心城市 规划期末全县建制镇由 7 个 增建至 13 个 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 会亭 车站为副中心 梯级 发展的县域城镇体系 将县城建设成为以古栗城城湖自然景观为依托 的休闲旅游城市 县城人口达到 28 万人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5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将夏邑县产业集聚区南区建设成为高新 技术产业密集区 西区建设成为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区 提升县域中 心城镇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 做强全国知名的打火机 铸造等优势产 业基地 加快豫东新兴煤电能源基地建设 实施品牌支撑 工业强县 战略 巩固夏邑县市域第二经济强县地位 巩固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建成豫东优质特色农业生产和 加工基地 生态农业示范县 粮食生产核心县 发挥农业大县优势 壮大 全国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 建设 实施农业生产与农产 品加工业互促互进战略 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目标 一 总体目标 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稳定 保障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基础不动 摇 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 节约集约用地 在严控 城乡建设用地增量不突破的前提下 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用地需求 切实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 为城镇建设腾出用地空间 构建环境 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促进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 具体目标 根据上级规划下达给夏邑县的各项规划指标 结合夏邑县经济社 会发展目标 确定夏邑县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具体目标为 1 1 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质量有所提高 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质量有所提高 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稳中有增 2010 年 2020 年全县耕地保有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6 量分别达到 101289 64 公顷 101321 64 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 定在 87582 00 公顷以上 表 2 1 通过加强占补平衡项目的实施管 理和验收 保证补充耕地质量 通过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农田整 理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土地生态环境 确保 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总体质量有所提高 表表 2 12 1 夏邑县规划主要调控指标一览表夏邑县规划主要调控指标一览表 2 2 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统筹安排建设用地 保障中心城镇 产业集聚区 重点建制镇 总量指标 单位 公顷 规划基期年规划近期目标年规划目标年指标属性 耕地保有量101273 64 101289 64 101321 64 约束性 基本农田面积87582 56 87582 00 87582 00 约束性 园地面积3449 70 3449 70 3449 70 预期性 林地面积8074 13 8174 13 8474 13 预期性 牧草地面积0 00 0 00 0 00 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24687 38 25097 38 25702 38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2712 46 22822 46 23057 46 约束性 城镇用地规模3042 35 3207 50 4295 50 预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4050 81 4225 81 5360 81 预期性 农村居民点规模18661 65 18596 65 17696 65 预期性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1974 92 2274 92 2644 92 预期性 增量指标 单位 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410 001015 00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384 001254 00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325 00963 00约束性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341 001011 00约束性 效率指标 单位 平方米 人均城乡建设用地201 62 196 51 189 80 约束性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64 53 129 43 108 67 约束性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7 优势主导产业 交通水利 旅游等重点建设项目科学发展用地 促使 产业向集聚区集聚 工业向基地集中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严格控制 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至 2010 年将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 在 410 00 公顷以内 其中 新增交通水利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城 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300 00 公顷 110 00 公顷 175 00 公顷 以内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 65 00 公顷 远期至 2020 年将新增 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015 00 公顷以内 其中 新增交通水利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 670 00 公顷 345 00 公顷 1310 0 公顷以内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 965 00 公顷 2010 年 2020 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分别降至 129 43 平方米 人 108 67 平方米 人 3 3 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 严格落实占补平衡 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 严格落实占补平衡 规划期内 通过实施土地开发 农田整理 村庄综合整治重点工 程 使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 围村林盲目扩张侵占耕地的状况得 到有效遏制 规划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 1011 00 公顷 其中 近期至 2010 年补充耕地 341 00 公顷 远期 2011 年 2020 年补充耕 地 670 00 公顷 4 4 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 布局更趋合理 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 布局更趋合理 规划期内 全县农用地面积由 2005 年的 119278 39 公顷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适度增加至 119322 61 公顷 119454 61 公顷 城乡 建设用地规模由 2005 年的 22712 46 公顷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适 度增加到 22822 46 公顷 23057 46 公顷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由 2005 年的 1974 92 公顷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适度增加到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8 2274 92 公顷 2644 92 公顷 逐步减少农田区村庄 林地比例 农 田集中连片程度得到提高 滩涂等未利用地得到绿化 促使林地布局 由星散块状向林网 林带优化 林地生态功能得到提高 5 5 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得到优化 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得到优化 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按照夏邑县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产业分布体 系 不断优化城乡用地布局 逐渐提高城镇工矿用地比例 逐渐减少 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 至 2010 年 2020 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由 2005 年的 4050 81 公顷分别适度增加至 4225 81 公顷 5360 81 公顷 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由 2005 年的 17 84 分别增加到 18 52 23 25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由 2005 年的 18661 65 公顷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减少至 18596 65 公顷 17696 65 公顷 占城 乡建设用地的比例由 2005 年的 82 16 分别减少到 81 48 76 75 通过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 完善农村基础设 施 改善村庄生态环境 第三章第三章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贯彻落实商丘市国土资源局下达的规划目标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 结构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促进 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一 农用地结构调整 2005 年全县农用地面积为 119278 39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19 80 28 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增加到 119322 61 公顷 119454 61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增加到 80 31 80 40 表 3 1 1 1 耕地面积稳中有增 园地面积保持稳定 耕地面积稳中有增 园地面积保持稳定 2005 年全县耕地面积为 101273 64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68 17 规划至 2010 年 2020 年耕地面积达到 101289 64 公顷 101321 64 公顷 与 2005 年相比分别增加 16 00 公顷 48 0 公顷 2005 年全县 园地面积为 3449 70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2 32 规划至 2020 年 园地面积稳定在 3449 70 公顷 表表 3 13 1 夏邑县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览夏邑县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览 单位 公顷 2005 年2010 年2020 年 地类 面积比例 近期 增减 面积比例 远期 增减 面积比例 规划期 增减 耕地101273 6468 1716 00101289 6468 1832 00101321 6468 2048 00 园地3449 702 323449 702 323449 702 32 林地8074 135 43100 008174 135 50300 008474 135 70400 00 其它农用地6480 924 36 71 786409 144 31 200 006209 144 18 271 78 农用地 合计119278 3980 2844 22119322 6180 31132 00119454 6180 40176 22 建制镇3042 352 05175 003217 352 171078 154295 502 891253 15 农村居民点18661 6512 56 65 0018596 6512 52 900 0017696 6511 91 965 00 采矿用地15 560 010 0015 560 0128 0043 560 0328 00 独立建设用 地 992 900 670 00992 900 6728 851021 750 6928 85 城乡 建设 用地 小计22712 4615 29110 0022822 4615 36235 0023057 4615 52345 00 铁路104 750 0740 03144 780 100 00144 780 1040 03 公路924 650 62143 971068 620 72240 001308 620 88383 97 水库水面170 920 12170 920 120 00170 920 12 水工建筑531 690 360 00531 690 3660 00591 690 4060 00 交通 水利 用地 小计1732 011 17184 001916 011 29300 002216 011 49484 00 风景名胜设 施 7 620 01116 00123 620 0870 00193 620 13186 00 特殊用地235 290 16235 290 160 00235 290 16 其它 建设 用地 小计242 910 16116 00358 910 2470 00428 910 29186 00 建设用地 合计24687 3816 62410 0025097 3816 89605 0025702 3817 301015 00 水域河流水面947 990 64947 990 640 00947 990 64 滩涂1873 43 1 26 316 22 1557 21 1 05 575 00 982 21 0 66 891 22 沼泽地10 16 0 01 10 16 0 01 10 16 0 01 未利用地 滩涂 沼泽 小计1883 591 27 316 221567 371 05 575 00992 370 67 891 22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20 荒草地0 650 000 650 000 000 650 00 盐碱地37 090 0237 090 020 0037 090 02 其他未利用 土地 1734 741 17 138 001596 741 07 162 001434 740 97 300 00 自然 保留 地 小计1772 481 19 138 001634 481 10 162 001472 480 99 300 00 合计4604 063 10 454 224149 842 79 737 003412 842 30 1191 22 总计148569 83100 000 00148569 83100 00 00148569 83100 000 00 2 2 逐步增加林地面积 逐步增加林地面积 2005 年全县林地面积为 8074 1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5 43 规划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增加到 8174 13 公顷 8474 13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5 43 分别提高到 5 50 5 70 增加 林地面积主要来自滩涂和其他未利用地绿化 3 3 适度减少其他农用地面积 适度减少其他农用地面积 2005 年全县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6480 92 公顷 规划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减少到 6409 14 公顷 6209 14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 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4 36 分别减少到 4 31 4 18 减少的其他农 用地主要通过农田整理以补充耕地 一部分被建设占用 二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005 年全县建设用地面积 24687 38 公顷 规划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适度增加到 25097 38 25702 38 公顷 与 2005 年相比 分别增加 410 00 公顷 1015 00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5 年的 16 62 分别提高到 16 89 17 30 1 1 适度增加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适度增加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2005 年全县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4050 81 公顷 规划至 2010 年 2020 年分别适度增加到 4225 81 公顷 5360 81 公顷 与 2005 年相 比分别增加 175 00 公顷 1310 00 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夏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21 由 2005 年的 2 73 分别提高到 2 84 3 61 2 2 逐步压缩农村居民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建健康促进镇工作方案
- 甲状腺切除术
- s版狐假虎威教学课件
- 田径裁判员培训课件
- 仓木麻衣介绍教学课件
- 用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2024服装委托加工合同范本(17篇)
- 2023年注册会计师战略风险管理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国际环保专项训练试卷 环保知识冲刺押题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烟草配送车辆GPS管理方案
-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保养方案
- 融资性担保贷款保后检查表
-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 合同转让三方协议范本
-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