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DT9205数字万用表的组装调试姓 名: 马传鹏 学 号: 1104163117 班 级: 电信1111 指导教师: 严明良 王元 祁晓菲 张文婷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II提交日期:2012 年 4月 11 日概 要本次实训通过实习进一步掌握数字万用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了解万用表的功能,学会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并且掌握判别元器件的好坏。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案与维修的基本技巧;掌握焊接技术。通过实习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刻苦耐劳精神。目录概要 . .2前言. .5第一章 手工焊接基本工艺.611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 . 612 搪锡技术. . 713 手工焊接与实用锡焊技能.814 实用拆焊技能. .9第二章 常用装配工具与准备工艺. 1021 常用装配工具的使用.1022 导线的加工. . 1123 元器件的成型工艺. 1124 元器件的插装工艺. . .12第三章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1331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1332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 . . .1633 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1834 半导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2035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20 第四章 声光报警电路. .2141 声光报警电路的原理.2242 声光报警电路的组装. . .2243 声光报警电路的调试. 22第五章 DT9205万用表的组装. . 2351 DT9205万用表的原理.2352 DT9205万用表的组装. . . .2453 DT9205万用表的调试. . 2654 万用表的单元原理分析结论. . . .29致谢. . .30参考文献. .31附录一. .32前 言 通过三个星期的电工电子技能实训,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数字万用表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实训使我获得了数字万用表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第一章 手工焊接基本工艺11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 在没有专用工具或加工少量元器件引线时,可使用鸭嘴钳等工具进行成型加工;在进行大批量生产时,可以采用引线成型的专用设备,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一致性。手动操作时,为了保证成型质量和成型的一致性,也可以应用简捷专用的工具,专业爱好者或产品试制阶段,可使用尖嘴钳或镊子等工具进行手工成型加工。元器件引线成型的常见形式 (1) 电阻引线的成型,要求:弯曲点到元器件端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2毫米,弯曲半径R应大于或等于2倍的引线直径,以减少机械应力,防止引线折断或被拔出。立式安装应大于等于2毫米,卧式安装应为0-2毫米。(2) 晶体管和圆形外壳集成电路引线的成型应注意引脚间的夹角问题。(3) 扁平封装集成芯片引线的成型工艺应注意引脚与电板上的(4) 元器件安装孔跨距不合适或用于插装发热元器件情况下的引线成型,要求元器件与引述版有2-5毫米的举例,多用于双面印制板或发热器件。(5) 自动组装时元器件引线成型(6) 怕热元器件的引线成型,其引线较长。有绕环、多用于焊接时怕热的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1) 引线成型后,元器件本体不就产生破裂,表面封装不应损坏,引线弯曲部分不允许出现模印,压痕和裂纹。(2) 引线成型后,其直径的减少或变形不应超过10%,其表面镀层剥落长度不应大于引线直径的1/10(3) 若引线上有熔接点,则在熔接点和元器件本体之间不允许有弯曲点,熔接点弯曲之间应保持2毫米的距离(4) 引线成型尺寸应符合安装的要求。无论是水平安装还是垂直安装,无论是三极管还是集成电路,通常引线成型尺寸都有具体要求。引线成型尺寸具体要求:弯曲点到元器件端买你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2毫米,弯曲半径应该大于等于2倍引线直径,高度垂直安装时大于等于2毫米,在水平安装时0-2毫米。集成芯片应大于2倍带状引线厚度,带状引线概况的距离就大于等于1毫米。 12 搪锡技术上锡不上锡主要看线头压接反结实不结实,不上锡足够结实可以不上锡。如果使用专用压接钳、油压钳、冲压等工艺可以不搪锡,因为上锡反而使多股线变脆,但特别细的多股线一定要上锡,上锡使线变结实。如果没有正规工具压接为了保险起间只好上锡。搪锡的目的:为了整机装配时顺利进行焊接工作,预先在元器件的引线、导线端头和各类线端子上挂上一层薄面均匀的焊锡。一常见的搪锡方法 导线端头和元器件引线的常见搪锡方法有:电烙铁搪锡、搪锡槽搪锡、超声波搪锡三种。电烙铁搪锡:适用于少量元器件和导线焊接前的的搪锡。搪锡槽搪锡、超声波搪锡:适用于大量元器件和导线焊接前的的搪锡。 二搪锡的质量要求 经过搪锡的元器件引线和导线端头,其根部与离搪锡处应有一定的距离,导线留1mm,元器件留2mm以上。 13 手工焊接与实用锡焊技能电烙铁的选择:功率要大些,可在35W-40W中选择。 焊锡的选择:现常用的是含松香焊锡丝。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焊接操作姿势与卫生 焊剂加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一般电烙铁离开鼻子的距离应至少不小于30cm,通常以40cm为宜。电烙铁有三种握法:反握、正握、笔握。焊接标准与质量评定焊点:可靠的电气连接;足够的机械强度;光洁整齐的外观;典型焊点的外观有以下要求:a) 形状为近似圆锥而表面微凹呈漫坡状(以焊接导线为中心,对称成裙形拉开)。虚焊点表面往往呈凸形;b) 焊料的连接表面呈半弓形凹面,焊料与焊件交界处平滑,接触角尽可能小;c) 表面光泽且平滑;d) 无裂纹、针孔、夹渣。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方法(1)焊前准备准备好电烙铁以及镊子、剪刀、斜口钳、尖嘴钳、焊料、焊剂等工具,将电烙铁及焊件搪锡,左手握焊料,右手握电烙铁,保持随时可焊状态。(2)用烙铁加热备焊件。(3)送入焊料,熔化适量焊料。(4) 移开焊料。(5)当焊料流动覆盖焊接点,迅速移开电烙铁。14 实用拆焊技能一拆焊的目的在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插错、焊错的现象;在调试过程中,有时需要更换元器件;维修时,需要调换损坏的或变质的元器件,这就需要拆焊。二常见的拆焊技术1. 镊子拆焊法:对于拆焊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晶体管等一些引线较少的元器件非常管用。2. 针头拆焊法:适用于引线较细的元器件拆焊。3. 吸焊器或吸锡烙铁拆焊法:安全可靠,工作量大时最有效。4. 铜编织线拆焊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但铜编织线价格较贵。5. 同步加热拆焊法:针对拆小面积。多引线的元器件,如振荡器等。6. 贴片元器件拆焊法第二章 常用装配工具与准备工艺21 常用装配工具的使用1. 装配工具及方法1.1电烙铁电烙铁是焊接的主要工具,作用是把电能换成热能对焊接点部位进行加热,同时熔化焊锡,使熔融的焊锡润湿被焊金属形成合金,冷却后被焊元器件通过焊点牢固地连接。1.2 其他常用工具(1)尖嘴钳头部较细,常用来夹小型金属零件、元件引脚成型。(2)剪丝钳的刀口较锋利,主要用来剪切导线,元件多余的引线。(3)镊子的作用是弯曲较小元器件的引脚、摄取微小器件用焊接。(4)螺丝刀有“一”字式和“十”字式两种,使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造;它的作用是拧动螺钉及调整可调元器件的可调部分。电路调试时,调整电容或中周时要选用非金属的螺丝刀。(5)小刀用来刮去导线和元件引线上的绝缘物和氧化物。22 导线的加工1、剪切(1)将导线拉直;(2)用剪刀、钢丝钳、扁口钳等钳口工具按工艺文件的导线加工表对导线进行剪切,剪切时先剪长导线,后剪短导线,应做到长度准、切口整齐、不损伤导线及绝缘皮。2、剥头剥头是去除导线绝缘层,剥头是不应损坏芯线。剥头的长度应按照要求导线加工进行,一般长度为10mm到12mm。常用工具为自动剥线钳、剪刀、钢丝钳等。3、捻头 对于多股芯线,在剥头后有松散现象。用镊子或捻头机把松散的芯线胶合整齐,称为捻头,捻头时应该松紧适度,不卷曲,不断股。4、上锡 为了提高导线的可焊性。防止虚焊、假焊,要对导线进行 浸锡处理。23 元器件的成型工艺元器件的成型工艺要求1、 引线成型后,引线弯曲部分不允许出现模印,压痕和裂痕。2、 引线成型过程中,元器件本体不应产生破裂、表面封装不应损坏或开裂。3、 引线成型尺寸应符合安装尺寸要求。4、 凡是有标记的元器件。引线成型后,器规格,标志符号应该向上、向外、方向一致,便于目视识别。5、 元器件引线弯曲处要有弧形,其R不得小于引线直径的2倍。6、 元器件引线弯曲处离元器件根部小于2毫米距离。24 元器件的插装工艺1、卧式安装将原件水平紧贴电路板,也称为水平安置。优势是稳定性好,比较牢固,收震动时不易脱落。要求原件数据标记面朝上,方向一致。元器件装接后表面整齐美观。2、立式安装 立式安装的优点是密度大,占用印制板的面积小,拆卸方便电容三极管插装多用此方法。电阻器、电容器、半导体二极管轴向对称元件的插装常用卧式或立式两种方式,具体方式与电路板的设计有关系。 电路板上的元件安装次序以前道工序不影响后道工序为原则,一般采用先装低矮小功率卧式元器件,然后装立式元器件或卧式大功率元器件,再装可变元件、易损原件,最后装散热器的元件和特殊元件。第三章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31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标称值与允许偏差)要标注在电阻器上,以供识别。电阻器的参数表示方法有直标法、文字符号法、色环法三种。直标法 直标法是一种常见标注方法,特别是在体积较大(功率大)的电阻器上采用。它将该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型号、功率等参数直接标在电阻器表面,如图所示。在三种表示方法中,直标法使用最为方便。文字符号法文字符号和直标法相同,也是直接将有关参数印制在电阻体上。文字符号法,将5.7kW电阻器标注成5k7,其中k既作单位,又作小数点。文字符号法中,偏差通常用字母表示,如(a)图所示。此电阻器,阻值为5.7kW,偏差为1%。图(b)所示为碳膜电阻,阻值为1.8kW偏差为20%,其中用级别符号表示偏差。色标法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电阻器的检测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万用表电池 方法如下:将档位旋钮依次置于电阻档R1W档和R10K档,然后将红、黑测试笔短接。旋转调零电位器,观察指针是否指向零。如R1W档,指针不能回零,则更换万用表的1.5V电池。如R10W档,指针不能回零,则U201型万用表更换22.5V电池:MF47型万用表更换9V电池。(2)选择适当倍率档 测量某一电阻器的阻值时,要依据电阻器的阻值正确选择倍率档,按万用表使用方法规定,万用表指针应在该度的中心部分读数才较准确。测量时电阻器的阻值是万用表上刻度的数值与倍率的乘积。如测量一电阻器,所选倍率为R1,刻度数值为9.4,该电阻器电阻值为R=9.41=9.4W。(3)电阻档调零 在测量电阻之前必须进行电阻档调零。其方法如检查电池方法一样,在测量电阻时,每更换一次倍率档后,都必须重新调零。32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一、电容器的容量值标注方法 字母数字混合标法具体内容是:用24位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标称容量,其中数字表示有效数值,字母表示数值的单位。字母有时既表示 单位也表示小数点.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这种方法是用14位数字表示,容量单位为pF。如数字部分大于1时,单位为皮法,当数字部分大于0小于1时,其单位为微法(mF)。如3300表示3300皮法(pF),680表示680皮法(pF),7表示7皮法(pF),0.056表示0.056微法(mF)。电容器容量的数码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表示容量的大小,前面两位数字为电容器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它们的单位是pF。如: 二、有极性电解电容器的引脚极性的表示方式: 1.采用不同的端头形状来表示引脚的极性,见图(b),(c)所示,这种方式往往出现在两根引脚轴向分布的电解电容器中。2.标出负极性引脚,见图(d)所示,在电解电容器的绝缘套上画出像负号的符号,以表示这一引脚为负极性引脚。3.采用长短不同的引脚来表示引脚极性,通常长的引脚为正极性引脚,见图(a)。三、在电路图中电容器容量单位的标注规则 当电容器的容量大于100pF而又小于1mF时,一般不注单位,没有小数点的,其单位是pF时,有小数点的其单位是mF。如4700就是4700pF,0.22就是0.22mF。当电容量大于是10000pF时,可用mF为单位,当电容小于10000pF时用pF为单位。四、电容器检测方法一是采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基本上能够说明问题;二是采用代替检查法,这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可靠,但操作比较麻烦,此方法一般多用于在路检测。修理过程中,一般是先用第一种方法,再用第二种方法加以确定。33 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电极引线和外加封管壳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方法二极管的型号命名通常根据国家标准 GB_249 74 规定,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器件电极的数目。第二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器件材料和极性。第三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器件的类型。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器件序号。第五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规格号。如表 所示。二极管的检测2、 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2) 将万用表欧姆档置于Rx100或Rx1k档(3) 用万用表红黑表笔任意测量二极管引脚间的电阻。(4) 交换万用表表笔再测一次,如果二极管是好的,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必然一大一小。(5) 以阻值小的一次为准,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的是二极管的负极。3、 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那质量(1) 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将万用表置于Rx1k档,万用表的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2) 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将万用表置于Rx1档,万用表的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3) 根据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判断二极管的好坏。二极管的一些参数反向恢复时间 反映开关管特性好坏的一个参数。开关二极管的开关时间为开通时间和反向恢复时间的总和。开通时间是指开关二极管从截止至导通所需时间,开通时间很短,一般可以忽略;反向恢复时间是指导通至截止所用时间,反向恢复时间远大于开通时间。因此反向恢复时间为开关二极管主要参数。一般硅开关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小于3ns10ns;锗开关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要长一些。 反向击穿电压 是指在开关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超过规定的值,使二极管可能击穿的电压。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是指加在开关管两端的反向电压不能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正向电流 是指开关二极管在正向工作电压下工作时,允许通过开关管的正向电流。34 半导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三极管只有两种类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别时只要知道基极是P型材料还N型材料即可。当用多用电表R1k挡时,黑表笔代表电源正极,如果黑表笔接基极时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P型材料,三极管即为NPN型。如果红表笔接基极导通,则说明三极管基极为N型材料,三极管即为PNP型。三极管的检测 按极性分,三极管有PNP和NPN两种,而二极管有P型和N型之分。多数国产管用xxx表示,其中每一位都有特定含义:如3AX31,第一位3代表三极管,2代表二极管。第二位代表材料和极性。A代表PNP型锗材料;B代表NPN型锗材料;C为PNP型硅材料;D为NPN型硅材料。第三位表示用途,其中X代表低频小功率管;D代表低频大功率管;G代表高频小功率管;A代表高频大功率管。最后面的数字是产品的序号,序号不同,各种指标略有差异。注意,二极管同三极管第二位意义基本相同,而第三位则含义不同。对于二极管来说,第三位的P代表检波管;W代表稳压管;Z代表整流管。上面举的例子,具体来说就是PNP型锗材料低频小功率管。对于进口的三极管来说,就各有不同,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 35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集成电路通常有扁平、双列直插、单列直插等几种封装形式。对于扁平封装者,一般在器件正面的一端标上小圆点(或小圆圈、色点)作标记。塑封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定位标记通常是弧形凹口、圆形凹坑或小圆圈。第四章 声光报警电路41 声光报警电路的原理VT处在饱和导通状态,VT1,VT2轮流导通使得D1,D2交替亮,蜂鸣器间断的响,交替亮的时间由电容C1,C2的放电时间决定42 声光报警电路的组装1、检查元件数量,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各元件的质量。2、对缺少及损坏的元件向老师进行调换。3、确定元件及万能板完好后,根据原理图在PCB板上进行设计线路,为接下来的元件焊接做准备。4、明确各元件的安装要求,进行元件的组装。43 声光报警电路的调试1、用手机电池做为电源,约为3.7V。2、判断蜂鸣器是否响,发光二极管是否闪亮。3、如果工作不正常,对焊接处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出现虚焊、漏焊、短焊等现象的出现。4、判断元件的插装是否正确,尤其是三极管和发光二极管。5、如果自己寻找不出问题,可以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忙,并且解决。第五章 DT9205万用表的组装51 DT9205万用表的原理DT9205数字万用表是一种操作方便,读数精确,功能齐全,体积小巧,携带方便,使用电池作电源的手持式大屏幕液晶显示万用表,DT9205为三位半数字万用表,该表可用来测量直流电压/电流,交流电压/电流,电阻,电容,逻辑电平测试,二极管测试,晶体三极管HFE测量及电路通断等。可供工程设计,实验室,生产试验,工场事务,野外作业和工业维修等使用。特点:COMS集成电路,双积分原理A/D转换,自动校零,自动极性选择,超量程指示。液晶显示屏幕采用高反差7040毫米大屏幕,字高达25毫米,按观察位置需要,显示屏可自由改变角度70度,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新优化设计的高可靠量程/功能旋转开关结构。采用32档位,更有效的避免误操作。性能:1 三位半数字万用表直流精度正负5,最大显示1999,2 快速电容测试:2nF-2000uF自动调零。3 具备全量程保护功能。4 过量程指示:最高位显1,其余消隐。5 通断测试有蜂鸣音响指示,还附加有发光二极管指示。6 读数显示率:每秒23次读数。7 9伏叠层电池一节。8 电池不足指示技术参数直流电压:200m-2-20-200-1000V交流电压:200m-2-20-200-750V直流电流:2m-20m-200m-10A交流电流:2m-20m-200m-10A电阻:200-2K-20K-200K-2M-20M-200M电容测试:2n-20n-200n-2-20F二极管测试:2.8V/1mA晶体三极管测试:Vce3V;lb10A52 DT9205万用表的组装1.准备工作 熟悉各种装配工艺图纸和工艺要求,按工艺文件清单和复核元器件及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2.元器件焊接 元器件插装顺序:卧式电阻,立式电阻,二极管,晶体管,电容,电解电容,热敏电阻,电位器,开关,电容夹片,HFE插座,输入插座,保险丝架,电池夹,蜂鸣器,分流器,量程选择开关,液晶显示屏,折叠和齿轮弹簧等.(1) 印制电路板的检验 由于考虑到贴片元件在组装时焊接困难,故配套件在出厂时贴片元件已经在印制板上。因此,需要仔细目测所有贴片元件引脚有无漏焊、虚焊、搭焊;若有需要补焊,注意补焊时间不宜太长,只要焊锡融化即可。(2) 元器件插装工艺要求 A.焊接要求。双面印制电路板的焊盘孔,一般要进行孔金属化。在金属化孔的焊接加热时间应适当长一些。 B.电容。垂直于硬质电路板插至最低,无极性电容标志方向置于以观察方向。 C.电阻。立式电阻垂直于硬质电路板插至最低,误差色环向下,卧式电阻体距印制板0.5mm1.5mm,误差色环向右。 D.晶体管。立式二极管垂直于印制板插到底,卧式二极管距印制板3mm4mm,晶体二极管在插装时应注意极性,晶体管脚据硬纸板3mm5mm。 E.其他元器件和零件的安装焊接 .电位器、晶体管测试插座、电容夹片应垂直于印制板插到底,不得倾斜。 .四个输入插座较细的一段垂直入印制板,不得倾斜,韩系必须外绕着插座。 .在插按钮开关2T2P时必须底部有凹口的一侧朝电路板有标志侧,开关若装反,则当开关按下时,电源不接通。 .蜂鸣器、分流器和保险丝座均装在印制板面。蜂鸣器的安装连接,按标志图焊接在相应位置。由锰铜丝做成的分流器垂直于印制板插装,焊锡必须围绕着分流器。两只保险丝座应注意断面方向,由挡板面一侧朝外。(3)量程选择开关装配A.检查量程选择开关在印制板上位置及带点胶条连接之位置是否干净,可用橡皮擦图处理。B.装V型金属片。戴上手套用镊子把五片V型簧片装入刀盘定位槽内。其位置为1、3、12、14、16。注意装V型簧片时,要十分小心,不要使之变形,触点氧化。否则造成接触不良,给整机调试带来苦难。C.装定位支架。用四颗2mm的螺母压入支架螺母孔内,将配套的二根弹簧与两颗滚珠涂上少许凡士林,用镊子将弹簧水平放入定位支架两头的腔内再将滚珠放入弹簧顶部,盖上腔盖。将装好V型簧片的刀盘压入定位支架内,然后将定位支架扣在电路板上。将装有弹簧的腔体水平放置,对准定位柱和四个螺丝孔,打上2*8平头螺丝。D.装电缆片导电胶条。在塑料压条上嵌入两颗2mm的螺母,在电路板元件面上端的导电胶条固定框。在框槽内放入导电胶条,然后将电缆纸放在固定框上,压上压条,翻转电路板,用上2*8平头螺丝穿入孔中拧紧。53 DT9205万用表的调试初始检测不要将表笔插在表上,按POWER键开机后旋转量程选择开关至各个挡位,检测各挡初始显示是否正确,“”号会出现或不停地闪动。如果任意一档显示不正常,应先修理后再调试。调试在调试或检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输入定量的电压信号,对它的每项功能和每个量程作定量检验。因此,能配备一台准确等级指数比被检测的数字式万用表的准确度等级指数,小2个等级的繁用电源,那么它就可以作为标准仪表使用。A/D转换器的调试三位半数字式万用表使用转换集成电路7106(或7107)组成基本量程200mv的表头,通电后用4位半数字式万用表(作为标准表)的200mv挡测量7106集成块的35脚和36脚之间的电压,调节VR1,使读数在100.05Mv到99.95mV。直流电压DCV测量准备一台可变直流电源,将电源设置在DCV挡中间值,如套件表量程选择开关置于2V量程,则将电源输出电压设置在1V。套件表开机后,将量程开关旋至DCV挡位,在输入插孔V及COM之间输入可变电源的输出电压,观察液晶屏所显示的数值,比较套件仪表和已知标准表的读数。如果调试失败: .重新检查A/D转换器及调试。 .检查分压电阻的阻值及焊接。交流电压ACV调试 开机后将量程选择开关置于2V交流电压量程,输入插孔V及COM之间送入1V标准电压,调整VR2,使液晶屏显示1.00(+/-0.01)。检查其余各交流挡位并与已知标准比较读数。 当量程开关置于200V及以上交流挡位,检测高电压时,要非常小心,以防触电。电容CAP调试开机后将量程选择开关置于200nf电容档位,将被测量电容量为0.1uf的电容插入Cx位置,调整VR3,使液晶屏显示读数值相符,然后检查其余各量程并与已知标准表比较读数。支流电流DCV测量开机后,将量程选择开关置于2mA电流档位。当RA=10k时,电流应该为1m A,跟已知标准表比较读数。对于大电流(20)的测量,需用大电流来校准,通过对分流线(即粗锰铜丝)的加锡、剪切方法调试。电阻测试按每个电阻挡的1/2值测量电阻,即在电阻200档位测量100K电阻,在2K档位测量1K电阻,以此类推,读出的数值与标准表进行比较。二极管测试开机后,量程选择开关置于二极管档位,测量一个正品硅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读数应为700mV左右,反向测量时,液晶显示屏将出现溢出字符。晶体管HFE档位量程开关置于HFE档位,将小功率晶体管插入相应的NPN或PNP插座内,与已知标准表比较读数。整机装配(1)把一只直径为3mm的屏蔽弹簧,当机壳装好时,弹簧会与底壳上的金属屏蔽纸连接。(2)将屏蔽塑料撕开,然后贴在底壳上。(3)将液晶屏整件和印制板安装到位,合上底壳,打上3颗3*12自攻螺丝固定。(4)全部装配完成后,应为万用表所有功能逐次检查一遍。54 万用表的单元原理分析结论 很快,三周的实训就这样结束了。通过几个星期的电子实训,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数字万用表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进过实习进一步掌握数字万用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了解万用表的功能,学会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并且掌握判别元器件的好坏。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案与维修的基本技巧;掌握焊接技术。实训使我获得了数字万用表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我们学会了基本的焊接技术,万用表的检测与调试,知道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我们还学会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知道了整机的装配工艺,这些都我们的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这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也是很有用的。通过这一次的电子器件实训我不仅对成功有了更大向往,而且对于失败我也明白坦然的好处和换个角度想的态度.一切的技术与经验都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的,这次我又知道了不少电路元件与如何安装的知识。实习是培养我们动手能力的一个好机会,致 谢本综合实训项目是在严明良、祁晓菲等几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几位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综合实训项目从开始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几位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综合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如此顺利的完成我的综合实训项目的。最后向审阅技术报告的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参考文献1、王炳勋主编。电工实训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曾祥福主编。电工技能与训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机械工业局统编。电工测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4、赵清主编。电工识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5、何焕山主编。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王庆忠主编。电工技术实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王卫平主编。电子工艺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8、叶挺秀主编。电工电子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潘兴源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2000附 录 一元件清单序号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插件清单瓷片电容100P只1C08A1金属膜电阻1%100只1R48瓷片电容47P只1C13A2金属膜电阻1%10K只2R50,55金属膜电容10nF只4C1417A3金属膜电阻1%11K只1R59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大师手绘方案设计思路
- 居住建筑立面处理方案设计
- 配电方案的咨询费
- 荥阳市安全培训课课件
- 校园井盖涂鸦大赛策划书11
- 学校文化墙安全施工方案
- 小巷建筑调色方案设计思路
- 海南建筑施工动画方案设计
- 团队合作致辞范文
- 公务员政治政审个人鉴定
- 党务工作论述知识课件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变化解读
- 自动扶梯应急救援预案
- 老人骨折术前护理
- 工伤认定申请证人证言模板
- 压裂返排液的深度处理及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学期零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南京理工大学介绍课件模板
- 高中物理听评课记录表
- 2025届天津市春季高考升学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一)英语(无答案)
- 《流行音乐发展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