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剧目(名段)=.doc_第1页
潮剧剧目(名段)=.doc_第2页
潮剧剧目(名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潮剧院资料室从汕头日报刊登的剧团演出资料获悉,1950年至1984年,潮汕各潮剧剧团演出的剧目共1582个。迄今新老剧目总数当在4000个以上。1949年以前演出的剧目来源:一是来自宋元南戏、明清传奇或京、昆、花部剧本;二是潮州地方题材的剧目;三是文明戏(时装戏);四是改编潮州歌册或者与潮州歌册互相移植的剧目。 建国后,则有新整理的传统剧目、新创作的历史剧和古装故事剧、新创作的现代剧和改编移植兄弟剧种或其他艺术品种的剧目。有的传统剧目有较好的唱腔音乐或表演艺术,但剧本的思想内容存在较多的糟粕,整理后改变其主题思想的,如芦林会,该剧原是宣扬封建的三从四德,带有较多的糟粕,整理后,一反原有的思想,成为一折控拆封建罪恶制度的唱工戏。 新创作的历史剧和古装故事剧,宣扬爱国主义思想,歌颂民族气节,宣扬正义。新创作的现代剧有的是50年代初期,配合潮汕土地改革、民主改革的剧目,有的以潮汕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或根据发生在潮汕的真人真事编写的,紧密配合政治运动,起了宣传鼓动的作用;如汕头老虎廖鹤洲、枫溪恶霸吴承族。有的是根据潮汕革命人物或先进人物和事件编写的,如江秀卿。2.潮剧传统剧目相当丰富,已发掘出1300多个,大致分为以下二类:宋元南戏和元明杂剧,传奇如琵琶记、荆钗记、拜月亭、白兔记、破窑记、跃鲤记、渔家乐、玉簪记等。这类剧目的主要“关目”与古本大多相同,文词典雅,乐器古朴,做工精细。潮州书坊还刊行木刻唱本,一直流传于国内外潮人居住的地方。 另一类是取材于地方民间传说或以当地实事编撰的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以及龙井渡头、陈太爷选婿、换偶记、柴房会等,这类剧目戏文雅俗共赏,情节曲折有趣,富于地方色彩。中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潮剧盛行“文明戏”(即当时的现代戏),如林则徐。3.潮剧名段白兔记的井边会、回书、磨房会,高文举珍珠记的扫窗会,蕉帕记的闹钗,跃鲤记的芦林会,荔镜记的陈三磨镜、益春藏书,苏六娘的桃花过渡、杨子良讨亲,金花女的南山相会等,为潮剧舞台经常上演的锦出艳段,并分别成为潮剧生、旦、丑的传统应工戏、教材戏。潮剧剧目杨令婆辨十本与扫窗会、闹钗三个潮剧传统锦出戏被誉为“三块宝石”。(1)琵琶记是一个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宋代南戏已把它搬上舞台,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中所录的早期戏文赵贞女蔡二郎,就是演“伯皆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故事。“是迄今所现的戏曲剧本中第一个古本”在我国戏曲文献宝库中,是十分珍贵的海内孤本。(2)苏六娘:剧情来源于潮汕民间故事。苏六娘与表哥郭继春情爱甚笃,私订婚姻,却又被强许配给潮州杨师爷之子,于是两人私奔,被父亲以母病重为借口骗回并处以“浸猪笼”的族规浸死于河中,郭继春得知后蹈江殉情,后两人浮尸江上,尸怀相拥,化成双鱼,日夜游弋于江中。(3)荔镜记(陈三五娘)取材于潮州民间传说,讲诉的是明代福建泉州人陈三(伯卿)欲往广南探亲,途经潮州,适逢元宵佳节,潮州满城花灯,热闹非凡,。陈三便驻足观灯,不料与五娘(黄碧琚)邂逅,两人一见钟情但因五娘已许配富豪林大而无缘。来年陈三重游潮州,两人再遇,五娘投荔枝订情,陈三则乔装磨镜匠故意打破宝镜,卖身黄家为奴,后经婢女益春相助,一同出逃黄府,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4)金花女:书生刘永夫妻上京求名,途中遇盗,双双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